宋时雪(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796

  “李判官,需我等相送吗?”众宿卫见李三坚跌跌撞撞的、摇摇摆摆的走出宫门,于是开口问道。
  “不。。。用。。。了。。。本官识得回家的路。”李三坚挥手道。
  。。。。。。。。
  往西。。。醉酒的李三坚记得自己的住宅是在皇宫的西面,于是就辨明了方向,向西走去。
  “瑶华宫?”不对啊,自己家中门上根本没有什么匾额的,为何钻出来一块匾额?
  醉酒醉得迷迷糊糊的李三坚根本没有注意这座院落比自己的住宅大得多,同时附近还有许多道教的标志性建筑。
  “夫。。。人。。。我回来了。。。”李三坚用力拍了拍门环,顿时就感到天旋地转的,扑通一声,扑倒在了门前,就此呼呼大睡。
  李三坚这一睡不要紧,可是苦了两名小黄门,两人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见李三坚的人影。。。。
  。。。。。。。。
  “圣人,有人?”
  “何人啊?这深更半夜的,不会是。。。鬼吧?”
  “啊!。。。?圣人你说什么呀?真的是。。。是鬼吗?”
  “快使人去看看!”
  此时瑶华宫之内传出了两名女子的声音,声音显得是异常惊惧。
  瑶华宫与其说宫,不如说是观,原因就是瑶华宫原本名为安和院,仁宗朝皇后郭氏因罪入道,于景佑元年出居于此,从而改名为瑶华宫,之后就逐渐修成了一座不大的道观。
  瑶华宫位于开封府城西与李三坚住处相隔不远,临近琼林苑、金明池,同时瑶华宫是在皇城之外,整个道观看起来就像一座不大的民居。
  李三坚醉酒醉得是天昏地暗的,再加上天黑,因此就误打误撞的来到此处,以为是回到了家中。
  瑶华宫是座冷宫,不要说是半夜,就连白天都是冷冷清清的,鲜于有人踏足于此,此时深更半夜的忽然有人大力敲门,怎能不将宫中居住的女子惊了个面如土色?
  不一会工夫,一名老内侍打开了宫门,只见李三坚正躺在门口是呼呼大睡,睡得是好不香甜。
  “圣人,是个醉汉,醉倒在了门口。”老内侍提着一盏灯笼看清楚之后,回头禀报道:“圣人,待奴婢们将他拿下送官。”
  “且慢!待吾看看。”宫中一名二十余岁,体态较为丰腴的女子闻言顿时才稍许放心,于是在数名宫女的陪同之下来到了门口。
  “六品朝服?是朝中大臣啊。。。”丰腴女子看清楚之后,有些惊讶的说道。
  “是这样的,圣人。”老内侍点头道:“还是个年轻的朝中大臣呢,年纪轻轻就穿着六品朝服,真是少见呢,不过再怎样,也不能冲撞了圣人啊?圣人,待奴婢们拿下他送官如何?”
  “算了!”丰腴女子想了想后摇头道:“他如此年轻就为朝中六品大臣,也挺不容易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是随他去吧。”
  若将李三坚拿下送官,那么李三坚的六品官员也许就做的头了。。。
  陪皇帝在先帝丧期之时饮酒作乐不思劝谏,此时还擅闯瑶华宫,那么被御史台众言官知道的话,必然没有李三坚什么好果子吃。
  “可。。。这。。。他现在就睡在门口,睡得还挺香甜,又该等如何?”老内侍闻言说道。
  “嗯。。。”丰腴女子沉吟片刻后说道:“还是先将他抬进宫中侧室,让他睡一晚上,明日天亮再将他轰走便是。”
  “哎,圣人总是这样仁慈!”老内侍叹了口气后吩咐手下:“你们几个过来,先将他翻过来,再抬进侧室。”
  “真是便宜他了。”老内侍随后还瞪了正呼呼大睡的李三坚一眼道。
  随后数个内侍一齐动手,将李三坚翻过身来,一个内侍还提着灯笼,照在了李三坚的脸上,他们也终于看清楚李三坚的面目了。
  “啊?李三郎?是他。。。他怎么来的这里了呀?”此时陪伴在丰腴女子身边的一名少女看清楚之后,顿时发出一声尖叫。
  “李三郎何人?”丰腴女子闻言问道。
  “新科状元李三坚李三郎!”少女答道。
第二百六十五章
瑶华宫(上)
  天已经大亮,阳光从半空中铺洒下来,穿过晨曦,清澈动人的光线,弥漫开去,照射在碧蓝的海面之上,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之下,海面波光粼粼。
  碧海、蓝天、还有一些绿树,将琼台儋州小渔村装点的格外秀丽。
  平静的海面之上微波荡漾,起了一些一层又一层细浪,细浪撞在海边的礁石之上,溅起了细雨般的浪花。
  细浪不仅撞击礁石,还拍打着海边嬉戏的孩童,孩童身上湿漉漉的,赤脚在海水之中嬉笑着跑来跑去,欢笑声不绝于耳。
  李三坚斜躺在海边沙滩之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顿时感到暖洋洋的。
  “三哥,三哥!”此时一名小女孩欢笑着向着李三坚奔了过来,边跑边喊道。
  小女孩的面目有些像王雯,又似乎不是。
  “嗵。。。”的一声,李三坚正在纳闷之时,小女孩已经撞入了李三坚的怀里,就像一个石头般的,将李三坚撞得大叫一声,顿时从梦中惊醒过来。
  原来是南柯一梦!
  “哎,睡个觉都不老实,撞疼了吧?”
  李三坚伸手摸了摸生疼的后脑勺,缓缓的睁开了双眼,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宜嗔宜喜的少女面容,正看着李三坚笑道。
  “你。。。你。。。公主?我这是在哪里?这里是哪里?”李三坚认出了面前这名少女是宋许国公主赵菱,顿时大吃一惊,慌忙就要从床上跳起身来,可随后又缩入了香喷喷的被窝。
  李三坚此时身上仅穿着贴身衣裤。。。
  这是怎么回事?李三坚心中是异常纳闷,昨晚自己记得喝了大量美酒之后,就出宫了,同时还记得自己明明已经到家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此时为何大宋许国公主赵菱会出现在自己房中、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不对,李三坚随后看了一眼房中的布置心中暗道,这间厢房也肯定不是李三坚的房间。
  这是在哪里?李三坚是纳闷异常。
  “嘻嘻,还状元呢?口齿不清的。”许国公主赵菱笑道:“你在哪里与这里是哪里,有何区别?这里是瑶华宫啊。”
  “瑶华宫?”李三坚张口结舌:“皇宫?我。。还。。。没出皇宫?”
  李三坚被吓得冷汗都下来了,若真是自己因酒醉在宫中睡了一晚,那么这罪名可是不轻。
  夜宿禁中,秽乱后宫,这罪名将会是稳稳的安在李三坚的头上。
  “瑶华宫就是瑶华宫呗,它不在皇宫之内。”赵菱闻言摇头道。
  李三坚听闻后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可赵菱的下一句话又将李三坚吓了一跳。
  “皇后娘子时常住在瑶华宫。。。”赵菱随后说道。
  “皇。。。后。。。住在此处?”李三坚大吃一惊结结巴巴的问道。
  “是啊,是皇后啊,住在这里怎么了?”赵菱看着李三坚反问道。
  “哈哈。。。”李三坚想了想后大笑道:“皇后娘子会在这里?你这个玩笑开的一点都不好笑。。。”
  赵佶的皇后王氏,也就是赵佶为端王之时的王妃,为德州刺史王藻之女,赵佶登基后,随即将王氏立为大宋皇后,母仪天下。
  而皇后是有专门的寝宫的,那就是慈元宫。
  此处为瑶华宫,是一处道观,又在皇城之外,皇后王氏岂能出居于此地?李三坚打死都不相信的。
  “谁与你开玩笑了?”赵菱瞪着李三坚说道:“我嫂子,不是皇后又是什么?她昨日就在此处的。”
  赵菱说话间,神情不由得有些黯然神伤。
  赵煦在世之时,作为其亲妹的赵菱日子过的无比舒坦,想干嘛就干嘛,由此就养成了赵菱刁蛮的性格。
  可这一切在赵煦宾天之后就发生了改变。
  赵煦宾天,赵佶继位,赵菱与其娘亲朱太妃的日子就一日不如一日了,虽说赵佶依然待她们一切如旧,可哪里还能有往日的风光?同时太后向氏深恶朱太妃,由此底下的宫女、内侍等内臣也愈来愈冷遇朱太妃母女,不是李三坚托梁师成照顾朱太妃母女,也许连最基本的衣食用具等等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
  赵菱也因此由一名刁蛮、无忧无虑的少女活生生的变成了一名多愁善感的女子。
  “皇后。。。孟。。。孟。。。孟皇后。。。?”李三坚闻言又开始结巴起来。。。结结巴巴的问道。
  李三坚身为朝廷官员,对于赵煦遗孀,皇后孟氏多少还是有些知道的。
  孟氏出身世家,是曾任宋朝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赵煦幼年即帝位,后来逐渐长大,祖母高太皇太后替赵煦选了世家之女百余人入宫,孟氏是其中之一,当年孟氏才二十岁岁。元祐七年,高太皇太后谕宰执:“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遂将孟氏封后。
  当时参与册封的都是当朝名臣,如吕大防、韩忠彦为正副奉迎使;苏颂、王岩叟为正副发册使;苏辙、宗景为正副告期使;宗晟、范百禄为正副纳成使;王存、刘奉世为正副纳吉使;梁焘、郑雍为正副采纳、问名使。
  在宋之后妃中,册封皇后用“六礼”是极为少有的,孟皇后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太皇太后高氏对此事是十分重视的。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孟氏天资端靖、婉顺,且不娇惯,因此深得高太皇太后的喜爱,现在的太后向氏也同样如此,喜爱孟氏的温婉柔顺。
  正是由于孟皇后本人出身于小官门户,不易恃娇而宠,又端庄、娴熟、识大体,因此深得两宫太后的喜爱,册封仪式也是办的无比风光。
  不过太后们喜爱,皇帝赵煦却极为厌恶,厌恶这门强行安在自己身上的婚事。虽说册封孟氏为后之时,赵煦亲自到场,文德殿发册,并遣派使臣奉迎皇后,但自打新婚之夜起,赵煦就开始冷遇皇后孟氏,并将她视作太皇太后的心腹,视作“元祐党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