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796

  “李公子,你为何如此说奴家?”蔡绒雪闻言眼角顿时湿润了,含着眼泪对李三坚说道:“奴家。。。奴家是为了你啊,你难道不明白吗?”
  蔡绒雪确实是为了李三坚,遇到这种事情,此时李三坚虽口中不说,但心中始终是如鲠在喉,心中始终会有一块疙瘩的,此时蔡绒雪将此事说穿了,那么李三坚心中也许会稍微好受些。
  此事并不是李清照负心薄义,而是她也是无可奈何的。
  “为了我?”李三坚接着冷冷的说道:“不必了,在下不用蔡姑娘费心了。门第之别、贵贱之分、律典、礼法、世俗,蔡姑娘,你也是如此吗?”
  “三郎”蔡绒雪闻言顿时就流下了两行清泪,低声啜泣道:“你为何如此数落奴家?奴家自灯会初闻君之才学,自岭南崇山峻岭之间与君共险之后,奴家心已属君,此生此世,再也容不下他人了,无论是你是何人,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地位,奴家此意至死不变。三郎,你知道吗?奴家此时最向往的就是我。。。我们在白妮谷的日子,奴家此生愿意随你到天涯海角。”
  蔡绒雪伏在石桌之上,瘦削的香肩耸动,哭得是异常伤心,情状是异常的令人怜悯。
  此时此刻,李三坚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蔡绒雪对自己一片深情,自己早已知道,可此时为何如此说蔡绒雪?为何如此伤她的心?简直是禽兽,简直是禽兽不如。。。
  李三坚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辜负美人厚意,何至于此?
  “蔡姑娘,这个。。。这个。。。”李三坚欲开口相劝,却又不知该从何劝起。
  “呜呜呜。。。”蔡绒雪越哭越伤心,梨花带雨般的,别过头去不搭理李三坚。
  “行了!”李三坚佯怒,一把拖起蔡绒雪说道:“你跟我走。”
  李三坚说罢,半拖半抱的抱着蔡绒雪向道观之中走去。
  “你。。。你。。。干什么呀?”蔡绒雪正哭得伤心,猛的被李三坚抱了起来,顿时花容失色的惊道。
  “道长,借宝殿一用。”李三坚路过老道之时,丢下一句话就跑进了道观之中。
  “施主用便是了。。。”老道看两个小情侣争吵,正看得起劲之时,忽然李三坚抱着蔡绒雪跑进了道观,愕然说道。
  “这是什么?”李三坚抱着蔡绒雪跑进道观之时,只见观内用泥塑成的一座塑像,既不是佛像,也不是道教三清,李三坚不知道是什么神,于是抱着蔡绒雪差异的问道。
  “是禹王神像,快放我下来,你。。。你真是的。”蔡绒雪对李三坚简直无语了,简直是无奈之极。
  当着老道的面,他居然能够做出如此亲昵之举。。。
  “哦,原来是大禹神王。”李三坚此时也注意到了禹王像两侧有一副对联,右侧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左侧上书“精一危微见道心”。
  禹王神像头戴朝天冠,双手抚膝,广额丰颐,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
  禹王就禹王吧,李三坚心中暗道。
  于是李三坚放下蔡绒雪之后说道:“我们拜拜大禹神王如何?”
  李三坚说罢就纳头拜了下去,蔡绒雪似乎也是明白了李三坚想干什么,于是红着脸跪在了李三坚之侧。
  “禹王你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圣者,你治水治国,功在千秋。禹王在上,请受小生一拜。”李三坚拜了拜禹王神像后,神情肃穆的说道:“小生李三坚,琼台儋州人氏,自幼父兄亡故,与母相依为命,乃微贱之人。今日得一良人,蒙其不弃,小生甚为感念。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小生愿此生此世与她共结连理,与她白头偕老,永不背弃。”
  “三郎!”蔡绒雪闻言又是珠泪欲滴的,感动、欢喜的看了李三坚一眼,随后也拜了下去:“奴奴蔡氏跪拜禹王,奴奴与三郎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三生三世永不背弃,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雪儿。。。”
  “三郎。。。”
  “三郎你什。。。什么时候去提亲啊?”
  “我不去!”
  “你。。。呜呜呜。。。”
  “哎哟,你又来了?提亲哪能自己去嘛?还不得请个媒人?”
  “你。。。讨厌,奴奴快被你折腾死了。”
  “哈哈”李三坚抱着蔡绒雪哈哈大笑,不是道观之外有个贼头贼脑、此时正向道观之内探头探脑的老道,李三坚早就与蔡绒雪。。。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又起波折
  “蔡府之女?提亲?不成!”皇帝的二十七日丧期刚过,李三坚就迫不及待、支支吾吾的告诉符二娘欲向人提亲,符二娘本来是异常欣喜,可听说是蔡府之女后,立刻就沉下脸反对道。
  “娘,俺的娘啊。”李三坚哭笑不得的说道:“你不是常说让孩儿寻门亲事吗?为何现在倒是反对此事啊?”
  “你是明知故问。”符二娘瞪了李三坚一眼道:“秧苗断了头,就不能再栽。这门亲事虽是你爹爹定下的,可蔡家已经反悔了,既然他们不愿意,为什么还要送上门去受他欺负?这些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啊,当年,当年你还劝为娘,说是什么。。。什么大丈夫何患无妻?怎么?现在你怎么又愿意了?”
  “是,娘,孩儿是说过,不过。。。”李三坚闻言点头道:“不过我黎家还有一句话,就是一斧头不能砍到底,这些日子以来,孩儿发现蔡姑娘是个好姑娘,温柔贤淑,实为孩儿良配,孩儿也已与她两情相悦,况且当年娘在蔡府门前只是被一名蔡府姬妾拒绝,绒雪的父母态度是怎样的,还不知道啊。”
  “哟哟哟,居然连她的闺名都知道了?”符二娘单手叉腰揪住了李三坚的耳朵说道:“快老实交代,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哟,娘你轻点,孩儿说便是。”李三坚一边与符二娘争夺自己的耳朵,一边说道:“此事要从孩儿桂州之行说起。”
  于是李三坚将此次桂州之行自己与蔡绒雪的情况告诉了符二娘。
  “娘,绒雪如此厚意,孩儿不能辜负她吧?若辜负了她,孩儿岂不是成了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啊?”李三坚最后两手一摊道。
  “原来是这样。”符二娘松开李三坚的耳朵后说道:“原来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人,这样说来,倒是确实不能委屈了这孩子,可。。。可是。。。坚儿,他们蔡家会同意这门婚事吗?”
  “娘,此事真还不好说,孩子心里也没底。”李三坚闻言黯然答道。
  自己与李清照之间存在门第、贵贱之分,与蔡绒雪也同样如此,甚至更甚于李清照,如此,蔡府真还不一定能够答应这门婚事呢。
  蔡绒雪当然是愿意的,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蔡绒雪是做不了主的,就算蔡绒雪是假子,也同样如此,毕竟蔡绒雪也是名门之后,是世家望族出身。
  “不过,娘”李三坚接着说道:“孩儿寒窗苦读已达七年有余,孩儿因此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孩儿心诚,必有拨开云雾的那一天。”
  “好”符二娘闻言欢喜的说道:“既然我的坚儿这样心诚,为娘就不怕再丢一次脸,为娘这就去托媒人上门提亲。”
  上次符二娘不懂汉人婚事的规矩,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蔡府拒绝?符二娘心中暗暗思忖道,此时就完全依照汉人的规矩,首先就是请媒人。
  “三郎”符二娘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对李三坚说道:“儋州雯儿你又该怎么对待她啊?”
  “雯儿?王雯。。。”李三坚闻言顿时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当初李三坚可是答应了娶儋州峒主王瑞坤之女王雯过门的,大丈夫做事可不能言而无信,可李三坚刚刚与蔡绒雪定情,正准备上蔡府提亲,此时就纳妾?岂不是太令人不齿了,虽然世俗就是如此,但李三坚自己根本接受不了,再加上蔡绒雪她又作何感想?定是伤心之极,李三坚一想起此事就头痛不已,只不过平日里是选择性遗忘而已。
  还有赵佶送给自己的“侍姬”,初蝶、流霞二女,此时已经被李三坚送给符二娘作为“侍娘”了。。。两女已经使得母子二人够手忙脚乱的了,此时再加上个王雯,更是符二娘母子头痛不已。
  一旁服侍的初蝶、流霞二女此时吃人般的目光已经在李三坚身上来回穿梭了。。。
  。。。。。。。。
  “什么?谪仙要嫁给一名庶人?”
  “不但是庶人,还是个半汉半夷之人呢。”
  “如此如何了得啊?我等万不能应了他。”
  “应不应还不是父亲大人说了算啊?”
  “爹爹应了也不行,我蔡氏门第怎能招一个庶人为婿?”
  “三哥说的是,如此太令人不齿了,太有辱我蔡氏门风了,我等都没脸出去见人了啊。”
  “丢人倒是小事啊,他那家中又拿的出什么聘礼来?真如应了他,我蔡家岂不是赔死了啊?”
  李三坚好不容易劝得符二娘同意上蔡府提亲,符二娘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托媒人携礼上门提亲,置办这些纳采之礼几乎耗尽了符二娘家中的全部家当,可蔡京夫妇尚未置可否,蔡府之中的大伯、叔叔、妯娌、姑嫂等人却闹翻了天,义愤填膺、怒气勃发,纷纷反对此事,就似踩了他们的猫尾巴般的,又似李三坚拿他们怎么着似的,群策群力,态度坚决的反对这门婚事。
  符二娘托人上门提亲,在蔡府之中,就似炸了锅一般,乱成了一锅粥。
  宋人择婿无非就是首看身份,首看是否是有功名在身,是否是朝廷官员,其次就是看家资、重资财,要知道宋人婚姻不但是男方家要送出一份价值不菲的聘礼,嫁女也要送出一份极重的嫁妆,甚至嫁妆比聘礼都要贵重的多,并且以嫁妆论女子在婆家的地位。
  最后就是门第、贵贱、乡贯、族望等等标准。
  李三坚哪一条也够不上的。
  一介白丁,还是半汉半夷,符二娘托媒人所携带的纳采之礼也是极为平常的。
  宋纳采礼富贵人家送的是大雁及一些贵重的金银首饰、蜀锦、丝绢帛等物,再次一些就以羊代替,而符二娘、李三坚却送了一只斑鸠及几匹蜀锦,蜀锦还是李三坚三年前蔡园灯会花魁所得之物。。。如此一来,若这门婚事成了,蔡府确实要倒赔一大笔财物的。
  符二娘、李三坚当然也可以求助于赵佶,可此时赵佶刚刚登基,哪里有功夫搭理李三坚的此等小事?
  此时的李三坚根本无法进宫,赵佶面都见不着了。
  符二娘母子也不愿意为此事再麻烦曾经的端王,现在的皇上了,再不愿意为了自己的亲事而低声下气了。
  符二娘所托的媒妁姓扈,是京师有名的媒妁,据说经她口的婚事没有不成的。
  符二娘托王府中人,千般恳求才求得扈媒妁上蔡府提亲。
  扈媒妁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上蔡府提亲的,要知道婚事若成,媒妁也可得一大笔财物的,可符二娘家中又能拿得出来吗?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