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796

  “贼子休走!再跑吃我一箭!”此时一名年轻英武的军将拎着一副强弓纵马飞奔了过来。
  废话,老子都没动了,没看见吗?李三坚心中暗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啊,于是李三坚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原地。
  “泼贼,跑得倒快,你倒是跑啊?如何不跑了?”
  “小贼,等到了大牢之中让你尝尝厉害。”
  此时其余巡检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将李三坚团团围了起来。
  英武军将此时也纵马奔了过来,举着火把照在了李三坚的脸上,军将不照则以,一照差点将火把丢去。
  “师。。。叔。。。你。。。你。。。你。。。”军将举着火把结结巴巴的说道。
  此名年轻英武军将不是姚興,又是何人?
  “你。。。师侄,你如何在这里?”李三坚看清了军将的面目,也是大吃一惊道。
  姚興与冉云彪参加朝廷武举应试,双双及第,博得武进士,冉云彪其后被敕封为仁和县尉,而姚興却留在了开封府,当了一名巡尉。
  虽姚興只是开封府巡检司辖下的一名武官,并不是京官,但毕竟是留在了京师,相对来说,今后的前程要比冉云彪要好得多。
  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宁可京师做一名芝麻绿豆般的小官,甚至候缺,也不为地方大员,此几乎是所有宋官吏的想法。
  京师是皇帝所居,天子脚下,飞黄腾达的机会要大得多、多得多,当然生活条件也要比地方好上百倍。
  姚興跳下马鞍,连忙扶起李三坚道:“师叔,你如何在这里?出了何事了?”
  周围其余巡检闻言均是诧异的看着两人,姚興的年龄看起来要比李三坚大,为何此名犯官贼子是姚興的师叔?可姚興对李三坚尊重无比,看起来不像是假的,难道李三坚有驻颜之术?年龄其实已老,看起来却似十七八岁,众巡检均是这么想的,因而此时巡检们对李三坚客气多了。
  不看僧面看佛面!
  “你箭法不错嘛。”李三坚惊魂未定的说道:“今日师叔我心血来潮,来此丰乐楼一游,怎么?不行啊?”
  “行,为何不行?”姚興哈哈大笑道。
  丰乐楼寻欢作乐,还差点被当作贼抓了,你可真行,姚興看着李三坚狼狈模样,不由得感到好笑不已。
  “人在哪里?”正在此时,吴御史带着随从气喘吁吁的赶到了李三坚等人面前,吴御史衣衫被扯了个大洞,脸上还印着一个脚印,模样也是狼狈不堪。
  “你是何人?”吴御史见到李三坚后,顿时大失所望,瞪着李三坚吼道。
  吴御史是认识端王赵佶的,原本以为能将端王抓个正着,随后上书弹劾,定会使赵佶狼狈不堪,自己也在章惇面前立一大功。
  可吴御史万万没有料到,面前此人哪里是端王赵佶?一名无名之辈而已。
  李三坚与赵佶年龄相仿,身材虽比赵佶高,但黑夜之中如何分得清楚?看起来两人是差不多的,吴御史等人也因此才会寻迹追来的。
  “下第之人。”李三坚毫无惧色,淡淡的答道。
  “何名何姓?”吴御史接着问道。
  “下第之人无名无姓,说出来不定辱没了祖宗。”李三坚答道。
  “哼”吴御史哼了一声道:“殴打朝官、寻衅滋事,来人,拿下。”
  先将李三坚拿入牢狱,其后再慢慢套出李三坚的话,料此小儿在威逼利诱之下,定能招出是赵佶指使,吴御史心中暗道。
  “你是何人?”将李三坚拿下,姚興是万般不愿意的,于是问道。
  “御史台御史,怎么?尔等敢不遵上命?”吴御史怒视着姚興喝道。
  “御史台御史?”姚興摇头道:“我巡检司自有巡检之制,你御史台手还伸不了这么长的。”
  “你。。。竟敢姑息贼寇?回去待参吧。”吴御史愤怒的吼道。
  不要说一名小小军将,就是巡检司都巡检来了,也得恭恭敬敬的,可面前此人居然拒绝拿下李三坚,此使得吴御史心中异常恼怒。
  “不必说了,我随你们去便是。”李三坚见状连忙拦住了欲待再说的姚興。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就是打架斗殴吗?李三坚心中暗道,既如此,又何必为难姚興?
  宋实行“崇文抑武”之策,武官就算是品级再高,见到文官都矮一级的,更何况姚興,一个小小的巡尉。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最大,他就是个屁
  丰乐楼门口闹翻天之时,赵佶终于寻机溜出了丰乐楼,抬头辨明了方向,慌慌张张的独自一人向王府奔去。
  不就心情郁闷,去丰乐楼听两首小曲解解闷吗?自己可什么都没干啊,至于吗?赵佶边低头疾走,一边想到,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不知道李三坚李三郎目前怎样了?
  赵佶欣赏李三坚的画作,并引为王府幕客,不过是想将李三坚留在王府,有事没事的给自己画几幅画,至于赵煦口中所言,李三坚今后也许是柱国大臣什么的,赵佶到目前为止是不相信的。
  可赵佶往往没有料到一介文弱书生,平日里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到了关键时刻却极讲义气,舍身为了赵佶。。。使得赵佶心中感动不已。
  哈哈,赵佶想起李三坚一拳头将洪官人揍得满脸开花,心中不由得感到异常好笑,没想到李三坚也会动粗?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赵佶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巷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周围用帷幔包裹,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人。
  “殿下,快上车。”正当赵佶打算绕过这辆马车之时,车门打开,一人跳下马车对赵佶说道。
  “你。。。蔡攸?”赵佶认出了此人,他不就是蔡京蔡承旨的长子,得祖荫,任裁造院监守一职的蔡攸吗?
  蔡攸去裁造院当差,必经朝臣们上朝下朝之处,于是蔡攸“偶遇”赵佶,并下马敛衣而立,对赵佶恭恭敬敬的,此后赵佶无论何时上朝、下朝,均能“偶遇”蔡攸,偶遇也就转变为了常态,并且每次蔡攸均是对赵佶恭敬无比,是风雨无阻,就如小媳妇盼夫君归家,又如望夫石一般,立在上朝、下朝之处等待赵佶。
  久而久之,赵佶就与蔡攸混了个脸熟,对其有了不少好感,因而此时一眼就认出了蔡攸。
  最关键的是,蔡京虽未踏入宰、执的行列,但其毕竟是朝中大臣,蔡氏家族亦是显赫之家,如蔡确、蔡卞等人是曾经或现在位居高位,因此赵佶对蔡攸也是以礼相待。
  “殿下,此地不是说话之处,速速上车,离开此地,上车之后容下官禀报详情。”蔡攸倒也干脆,知道赵佶想问什么,连忙先将赵佶扶上了马车。
  赵佶点点头,坐上马车之后还未坐稳,只听巷口脚步声起,后面奔上前一人。
  “殿下,等等我,小的回来了。”赵佶闻言伸头探出车外望去,只见家奴高二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高二身上衣物此时已呈条状,凌乱不堪,身上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脸上也是鼻青脸肿的,穿着一只靴子奔了过来而浑然不知。
  赵佶见状大喜,也没询问高二为何搞得如此这般模样,只是对急迫的问向高二道:“三郎何在?可有三郎的消息?”
  “回殿下的话。”高二喘了口粗气答道:“三郎他。。。他。。。他已被巡检司的人抓走了。”
  赵佶闻言沉默半响之后说道:“走吧。”
  马夫闻言挥起一鞭,马车随后向着端王府疾驰而去。
  “殿下,三郎乃何人也?”马车之中的蔡攸问道。
  “府中幕宾,岭南李三坚。”赵佶答道。
  李三坚?蔡攸闻言顿时暗暗吃惊不已,蔡攸真是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这个李三坚不就是当日蔡府门前争吵的那个人吗?他怎么会是端王赵佶的幕客?并且看样子端王赵佶还对此人如此上心,如此关切?这是怎么回事?蔡攸心中暗暗纳闷不已。
  当日李三坚之母求婚不成,被蔡府之人羞辱,随后蔡攸听闻李三坚下第,心中还是有些暗自庆幸,如此下第之人,岂能高攀蔡氏门庭?
  此时蔡攸忽闻李三坚是端王赵佶的幕客,心中不由得又转起了念头,看来此人不是那么简单的,蔡攸心中暗道。
  。。。。。。。。
  柴始兴,柴氏子孙。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已是孤儿寡母的柴氏江山社稷,心中有愧,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彰显其乃是个仁德之君,因此善待柴氏子孙,厚待柴氏家族。
  柴始兴也因此蒙祖荫做了宋开封府东路巡检司都巡检使。
  开封府巡检司有缉盗捕贼之责,因此平日里主要就是处置打架斗殴、缉捕贼盗等事,遇到较大的案件可解往本府,较小的一般都是依宋律或罚钱或杖了事。
  开封府乃是天子脚下,因此世上最难做的官就是在开封府任职,弄不好就会碰到什么皇亲国戚或王公大臣的什么衙内,一旦处置不当,丢官还是小事,说不定还因此受到牵连而被发配流放。
  知开封府事或权知开封府事一职也因此是最难做的官,同时也是更换最频繁的知府。
  开封府东路巡检司都巡检使也同样如此,柴始兴做的是小心翼翼的,一般自己接手的大的案件就往上推,鸡毛蒜皮之事就收些贿赂放人了事,柴始兴尽量做到不得罪人,谁知道这些表面之上看起来是小蟊贼之人又能牵扯出什么人出来?谁知道他们身后又是哪位大尊菩萨坐镇?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为柴始兴多年为官得到的经验或者说是教训。。。
  可今日一早,因昨夜小妾伺候得舒坦,柴始兴本来是心情愉悦的前来衙门当差,可昨日夜里发生的一件打架斗殴案件却使得柴始兴头痛不已,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这个案件就是李三坚之事,一个因风月之地争风吃醋而殴打朝廷官员的案件。。。
  李三坚是御史台吴御史亲自命人押至东路巡检司衙门的,并让柴始兴严加讯问,按说柴始兴应当遵从吴御史之命,好好对李三坚严刑拷打,使其屈打成招,并让李三坚按照吴御史之言招供。
  可是不到半日,不但是端王府差人送来了拜帖,说是李三坚乃是王府之客,需好好待之,不得委屈了他,并要求无甚大事就赶紧释放,同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也命人送来了拜帖,要求巡检司放人,说是风月之事,又何必为难一名可怜的下第之人。。。
  事情到了此时,柴始兴简直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放人就得罪了吴御史,说不定也因此还会被参上一本,可不放人就得罪了端王赵佶,得罪了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两头都得罪不起啊。
  柴始兴端了个茶壶,一会坐下,一会又来回踱步,在屋内来回转圈,就跟头拉磨的驴般的,简直是坐立不安。
  “柴相公。”正在此时,柴始兴手下一名心腹胥吏急匆匆的,几乎是跑的进来后对柴始兴说道:“相公,宫中来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