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41

  明军坚守桥头堡阵地的是第251步兵师,一个平凡普通的部队。该师近一万七千名官兵们驻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与汹涌而来的德军展开激烈交火。
  因为各处高大的建筑基本上都已经被炸毁,明军只能是躲在废墟之中作战。他们使用手中的各种武器,尤其是杀伤力巨大的通用机枪用密集的弹雨将冲锋而来的德军官兵纷纷打倒在地。
第514章
铁血德意志
(十)
  德国人的密集炮火同样也落在了伏尔塔瓦河上。因为炮击密度太过密集,明军架设的几座浮桥不时就会被命中损坏。许多明军工兵部队的官兵们为了抢修浮桥死在了德国人的炮火以及汹涌的河水之中。
  德国人的装甲力量基本上都是被集中在装甲部队之中集中使用,因为他们的产量相比于明军来说实在是不多。在步兵部队之中的装甲部队基本上都是一些轻型作战车辆。这些车辆在面对明军的反坦克火炮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
  不过德国人在攻击之中动用了重型灰熊突击炮。这种拥有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主炮的突击炮使用混泥土爆破弹的时候会造成巨大的杀伤,给守备阵地的明军带去不小的损失。
  因为灰熊突击炮拥有很高的机动能力,大明的炮兵部队很难抓住他们。眼看着一处又一处的阵地被威力巨大的炮弹摧毁。明军第251步兵师的指挥官当即就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行动。
  由作为预备队的一个步兵团和师部直属的作战大队约五千名官兵硬顶着德国人的炮火和机枪火力从桥头堡阵地出击,突击数公里之后杀到了德军灰熊突击炮阵地附近。硬生生的用上千名官兵伤亡的代价将着一整个连的十二辆灰熊突击炮全都给炸毁。
  德国人的攻势也因为明军这次的反击而不得不中止。虽然博克之前就已经多次组织对明军桥头堡阵地的攻击行动,也知道明军的抵抗力度非常强大。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被大为加强的第五军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非但没有夺取明军的阵地,反倒是被明军打了反冲锋狠狠的修理一顿。这让他顿时就愤怒起来。
  六月八日的中午时分,天空之中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双方的官兵们在经过了早上的激烈交战之后都已经回到了各自的阵地上隐藏起来吃午饭。德国人是面包人工黄油和腊肉。而明军则是水果罐头巧克力以及军用口粮。
  阵阵食物的香气在阵地之间来回飘逸,天空之中不时飞过双方炮兵们的骚扰炮击,给这份难得的安宁场面带去一丝不和谐的声音。
  更加不和谐的地方在于双方阵地的中央。几名德军伤兵在空旷的阵地上无力的嘶喊着。他们的身下已经布满了血水。强烈的求生欲望迫使他们拼命的向着自己的阵地呼唤帮助,可惜却没有德军官兵们会去救援他们。
  不是德国人如此的冷漠,想要让自己的军心垮掉。而是因为这是明军狙击手们设置下来的陷阱。只要有人敢于去救援那些注定没救的伤员,那明军的狙击手就会将去救人的人打伤,成为下一个诱饵。
  实际上现在躺在水泊之中被雨水浸泡,痛苦哀嚎着的德军官兵就是之前想去救人的。可惜他们非但没能救到人反而是将自己给搭了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救人只能是由德军的狙击手们将对面不知道躲藏在什么地方的明军狙击手解决掉才行。
  可是就在这短短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面,德国人已经损失了四名狙击手。而对面的那些明军狙击手却一直都没有被找到。或许有德军狙击手找到过,可惜他们都已经死了。
  明军之所以会做这种看起来似乎是泯灭人性的事情,其原因就是在上午发起反击摧毁德军灰熊突击炮的战斗之中明军在撤退的时候有一些掉队的官兵被德国人抓住了成为战俘。
  被抓了当战俘这种事情在战场上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双方都是一样,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或许是因为自己宝贵的灰熊突击炮被摧毁,恼羞成怒的德军居然在明军阵地之前枪杀了多名战俘。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愤怒的明军报复马上就到来。
  先是一大批德军战俘被从后方带了上来。在枪口的驱赶下越过双方阵地之间的空旷地带向着对面的德军阵地跑去。随后明军就开枪射击。在密集的机枪弹雨扫射下,一百多名德军战俘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对面的德军官兵愤怒的嚎叫却无济于事。
  而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明军可是占据着强势地位的,从来都是明军欺负别人占便宜,哪里会在被人打脸的时候就这么算了?除了例行公事般的炮击之外,明军狙击手们接连将好几名跑上阵地试图将地上的伤员带走的德军士兵放翻。然后就是之前的那一幕。
  十几分钟之后,德军伤员的惨叫声音渐渐微弱了下去。他们身上的伤口哪怕是流血也流死他们了。而且现在还在下雨,单单是冰冷的气温也足以致命。
  发生在这处阵地前的残酷场景不过是这场战争之中非常常见的一幕而已。
  人类在战争之中对待自己同类的凶狠与残暴根本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为了终结这种人类对人类自己同类的残暴,张诚早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整个世界都归拢在同一面旗帜之下,彻底的结束这颗星球上的战争岁月。
  短暂的午休结束之后。天空之中原本有一发没一发的炮击短时间之内顿时就狂暴起来。橘红色的光斑不断从双方的炮兵阵地上腾起,随后狂风骤雨般砸在对面的阵地上。
  没有哪个军人能够在炮火覆盖范围之内还能够继续站着的。在没有遮挡或是没有挖掘战壕的地方被炮弹击中,除非你的运气逆天。否则没有人能够免于一死。
  许多人都认为炮击主要杀伤是来至于其弹片,这一点并没有所错。只不过炮弹,尤其是高爆炮弹除了弹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杀伤人员的重要手段,那就是爆炸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波。
  高能军用炸药在被引信引爆之后会激发出强烈的冲击波。这种几乎有如实质般的冲击波会在一瞬间就将人体的内脏震坏。从而导致内脏破裂,内出血等等各种症状。在战场上死于炮弹冲击波的人绝对不比死于弹片的人少。
  而此时在布拉格城内这片面积实际上并不算是多大的区域之内,双方之间动用的火炮已经高达数百门之多。在双方的主力部队赶到之前,双方都在想着尽可能的给予对方重创,达到自己的目的。
  博克是想着要夺回重要的桥头堡阵地。将明军伸过伏尔塔瓦河的手给斩断,从而完善自己的防线。而吕墨则是想着利用那座桥头堡吸引德国人的精力和兵力物资,从而掩护他试图主动出击围歼布拉格地区德军的作战意图。
  在明军之中,像是吕墨这样得到了总参谋部攻击行动授权的前线指挥官们有权利这么做。毕竟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方大员,手握重兵的前线将领。虽然总参谋部给他的命令是适当的攻击,但是作为集团军司令的吕墨却可以在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之下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当然了,这种事情必然是要上报给最高统帅部的。这可是动用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力量在作战。一旦失败的话将会对战局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作战计划和前景有着明显的失败因素,张诚是绝对不会做出轻易驳斥前线指挥官要求的命令的。毕竟在讲究人情的华夏,这么做是极为损伤面子的事情。
  像是吕墨这么做是有风险的,因为他利用总参谋部关于给他进攻权利的漏洞。毕竟整个布拉格地区都在其攻击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赢了的话一切都很好说,人好我好大家好,没有谁会去指责吕墨不遵从军令。但是如果他打输了的话,那一切的后果都要他自己去承担。除非张诚给他下达正式的命令,那样的话他就不是擅自作战,而是遵从命令。
  张诚在接到了吕墨送上来的作战方案之后也很是惊讶,毕竟在布拉格地区的双方兵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明军也没有在这里派驻有强有力的装甲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吕墨要求主动出击在德军大举增援到来之前夺取布拉格这座城市,不得不说其真的很有勇气。
  经过谨慎分析并且征询了多位陆军高层的意见之后,张诚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下达了执行布拉格作战的命令。也就是说,张诚主动为吕墨背书。就算是他的进攻失败了也不会有人去指责他,因为他是在执行张诚的命令。
  张诚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安定军心,既然决定要打那就要倾尽全力的去投入作战之中。他作为最高统帅就要为前线的军队解决负担。
  在六月八日一整天的时间里面,双方围绕着布拉格城区内的那处桥头堡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双方都被迫动用了自己的预备队投入战场。
  在这片并不算大的区域之中双方之间战死官兵们的尸首几乎铺满了地面,许多尸首都因为雨水的浸泡而扭曲变形,浮肿不堪。
  博克将军在晚上的时候接到了德军总参谋部的情报,明军众多装甲部队正在快速向着布拉格地区前进,预计最多两天之后明军就将在布拉格地区发起猛烈攻击。
第515章
铁血德意志
(十一)
  而德军的增援部队除了附近地区的守军之外,其它地方来的援军尤其是装甲部队因为明军空中轰炸导致道路难行很难在两天之内大规模抵达。
  在这种情况下,博克坚定了自己尽快夺回桥头堡阵地的信念。因为他知道一旦让明军以这里作为出发阵地来进行攻击行动的话,那对于整个布拉格地区的防御来说就将是一件极其不利的事情。
  而白天的时候明军顽强的抵抗也让博克产生了错觉,让他误以为明军是想要守住这处桥头堡,用来在装甲部队抵达之后发起猛攻。因此,感到时间紧迫的博克在六月八日的晚上动用了自己的集团军预备队投入到战场之中。
  双方在夜间的激战进行的异常惨烈。因为战火而引发的熊熊大火甚至与就连大雨都无法浇灭。一波又一波的官兵们被投入到了战场之中,众多年轻的生命快速消逝在了这处战场之上。
  就在布拉格市区的桥头堡阵地上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布拉格城北大约十公里处的罗兹托基镇河对面的胡西内兹地区已经悄然集结起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这是一支由两个步兵师和十多个装甲营组成的作战集群。其指挥官是明军第三十三步兵集团军直属357步兵师的师长孙仁中将,这个作战集群也被命名为孙仁集群。
  六月九日凌晨三点半,当布拉格城区内的激战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孙仁作战集群开始出动。
  一千余名明军工兵们驾驶着大量工程机械车辆轰轰隆隆的向着伏尔塔瓦河冲去。这些勇敢的明军工兵们将在德军火力打击之下在河面上架设浮桥,以便让明军的重型机械设备渡过伏尔塔瓦河。
  与此同时,数千名明军官兵们也扛着皮划艇浩浩荡荡的冲向了伏尔塔瓦河,准备进行强渡作战。
  对面的德军很快就被惊醒。一排排的照明弹被打上天空,哪怕是在如此雨夜之中德军的哨兵们依旧能够惊恐的看到对面密密麻麻的明军好似搬家的蚁群一般汹涌而来。
  炮声响了起来,凄厉的炮击声响过后,威力巨大的炮弹狠狠的砸在明军的攻击队列之中。很快附近一圈子的明军都倒在了地上。
  枪声也响了起来,作为明军首要目标的伏尔塔瓦河中一处大型沙洲上驻防的大约一个营的德军士兵迅速架设起来机枪,将长长的。夹杂着炫目曳光弹的弹链射向对岸。
  白炽的弹链消失在了明军的队列之中,一排排的明军倒在血泊之中,伤员们凄厉的嚎叫着,呼喊着医务兵的名字。然而这种阻击并不能阻挡明军前进的脚步。
  因为在桥头堡附近的激战进行的非常惨烈,德军损失惨重。这就导致博克不得不从附近地区抽调部队前往布拉格城区内的战场。原本驻扎在罗兹托基镇附近地区的德军约有一个步兵师的兵力,虽然不满员但是实力上并不算弱。
  但是因为博克从这里抽调了一个主力步兵团前往布拉格市区争夺桥头堡阵地,导致此时在这里防御的德军只剩下了两个步兵团和部分辅助部队,总兵力只有八千人左右。
  而他们面对的明军数量却接近五万之众!而且明军还拥有着强大的炮兵和装甲力量,一旦让明军成功的架设起浮桥将装甲部队开过来。那德军的抵抗就将被打成粉末。
  当德军开始抵抗之后,明军的炮兵也迅速行动起来。远比德国人强大的多的多的炮兵部队将一群群的炮弹好似飞火流星一般穿过雨幕打在了对岸的德军阵地上。不断腾起的巨大光斑几乎将整个大地都给映照的一片明亮。
  英勇无畏的明军官兵们冲进伏尔塔瓦河之中,将肩膀上扛着的皮划艇扔进河水里,一群人立刻就跳了上去。
  机枪手迅速在船头架设起通用机枪,把弹链上膛之后立刻就向着对面进行压制射击。而其它的官兵们则是奋力的挥舞着手中的工兵铲和枪托,用尽全力的在河水之中拼命划动,想要尽快抵达对岸。
  守备在这里的德军是一个三流步兵师,基本上都是一些紧急征召起来的士兵。他们的装备自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亮色。
  这个德军步兵师全师的火炮加起来就算是加上迫击炮都不足一百门。这种火力自然无法抵挡明军的强攻。更何况。明军拥有着强大的炮火力量,他们在炮兵对射之中很快就压制住了对岸的德军火力。
  阵地上的德军机枪步枪一起上阵。将密集的弹雨射向河水之中的明军冲锋部队,给明军带去了不小的损失。橡皮艇如果被机枪盯上来上一梭子子弹的话,那基本上整船的人都很难幸免。
  许多明军官兵在强行渡河的时候被密集的弹雨击中,或是橡皮艇被火力摧毁,官兵们惨叫着跌入河水之中。许多身上装备都是满载的明军官兵因为跌入水中无法及时挣脱而被活活淹死。不过明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攻击波的明军出动了整整两个团超过六千名的官兵,数百艘橡皮艇好似鱼群一般汹涌越过伏尔塔瓦河。十多分钟之后第一波的明军就登上了河中心的那座沙洲。
  一艘明军的橡皮艇刚刚冲上岸。官兵们还没来得及下船,不远处一挺德军的重机枪就已经将密集的火力扫射过来。弹雨纷飞之下,船上的十多名明军官兵非死即伤。鲜血顿时就将整艘橡皮艇都给染成了红色。
  不过明军并没有被巨大的伤亡给吓倒,一艘接一艘的橡皮艇冲上了沙洲。后方的火炮支援也非常到位,哪怕是在黑暗的雨夜之中也能够精准的将炮弹送上德军阵地。当数百名明军官兵不顾伤亡的冲入德军阵地之后。战场上的形势立刻就被逆转过来。
  明军官兵们手中使用的都是近战利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这种快速射击武器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在战壕里面却是不择不扣的杀人利器。冲进德军阵地的明军官兵们扣动扳机将密集的弹雨向着德军扫射而去。而德国人主力装备的毛瑟98k步枪在这种环境下却很难发挥其作用。
  毛瑟98k步枪的射击精度很高,但是其是栓动步枪,打一枪就要拉一下枪栓。这种射击速度在双方面对面交火的时候顶多就是打死一个人,后面的敌人一梭子子弹过来,德军能当场就躺下一层。
  而且毛瑟98k步枪虽然有刺刀,枪身也很长,适合进行拼刺刀作战。可是,德军实际上却是和明军一样是一支强调火力至上的军队。他们实际上没怎么重视过对拼刺的训练,面对明军的时候很难发挥出其拼刺刀的长处。
  而且,别提明军基本上都是用子弹来解决问题,就算是明军也放弃自己的长处和德国人拼刺刀也不见得就会输。明军使用锐利的工兵铲和砸脑袋专用手榴弹的威力同样巨大无比,真的拼起来德国人未必能够占据上风。
  二十分钟之后,驻守在这处沙洲上的一个德军步兵营被全歼。明军顺利的占据了这处重要的据点。
  有了沙洲的掩护,后方的工兵们架设浮桥的速度立刻就快了起来。而且随着炮兵观察员来到沙洲上,明军强大的炮兵火力就用精准的炮击将一处又一处的德军阵地给生生摧毁。这就极大的减少了明军的损失,同时也加快了他们的速度。
  到了凌晨四点半的时候,明军的步兵们已经成功的冲上了伏尔塔瓦河对岸的德军阵地,并且与守军展开激烈交火。而工兵部队经过紧张的忙碌已经成功的架设起来两座从岸边通往沙洲的钢铁浮桥。
  早就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明军装甲部队们迫不及待的开上其中一座浮桥,轰轰隆隆的将坦克开上沙洲向着对岸进行火力直射。而明军工兵们则是带着各种设备使用另外一座浮桥快速架设另外一段抵达对岸的浮桥。
  明军装甲部队的出现让对面驻守的德军指挥官们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再次向博克将军发去了求援的电报,要求立刻得到有力的增援力量。
  可是此时,已经将手中的预备队投入了桥头堡作战之中的博克已经没有什么部队可以去支援罗兹托基的守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