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341

  “你怎么了?”时光流转,张诚耳畔听到徐玄的声音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华灯初上,而他也已经坐在了前往皇宫的汽车上。
  转头看着一脸担忧之色的徐玄,张诚收拾和心神,勾起嘴角轻笑一声“没什么,就是刚刚离开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这繁华都市有些不适应。这或许就是什么应激综合症吧?还好我有你们了,不需要美女总裁们的安慰。”
  “?”虽然不明白张诚在说些什么,但是徐玄能够感受到张诚身上的那种淡淡的压抑,这种时候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直接靠过来紧紧抱住了张诚的胳膊。
  “我没事。”张诚笑着抬手拍了拍自己妻子的胳膊,轻声开口“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都这样。只要过上一段和平安逸的生活之后很快就会好起来。我还是好的,并没有上前线,一直都是在指挥部里面待着,距离前线最近的时候也在火炮射程之外。除了硝烟什么都看不到。”
  好似回想起了远方战场上的一切。张诚的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意,眼神也逐渐有些飘忽起来“不过那种感觉,那种感觉真的真的的非常怪。堵着胸口让人感觉非常压抑。尤其是看到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一群一群的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时候。”
  出身富裕之家,从小就备受关爱的徐玄无法理解这种情形,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视直播这种东西。但是她能够感觉到张诚身上的气质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所以说。”张诚抬手抱住了自己的妻子,微微眯起眼睛“无论如何都要结束战争才行。”
  晚宴是盛大的,恢宏的。成百上千名穿着奢华典雅的手工定制服饰,各种光彩璀璨的珠宝在巨大的水晶吊灯的映照下流光溢彩,晃的人眼睛生疼。男士香水和各种味道的女士香水以及餐点甜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让张诚忍不住皱起眉头的味道。
  看着一张张争先恐后出现在自己面前,装扮的异常精致的笑脸。张诚感觉自己现在或许更加喜欢见到那些前线官兵们那黝黑的脸庞。看着餐桌上那绝美的各色食物,微微皱起眉头的张诚又想起了前线那些摆放在弹药箱上面的各种油汪汪的罐头。
  耳畔传来的靡靡之音让张诚终于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他现在感觉自己根本就听不到什么优雅的音乐,耳边传来的全都是激烈的枪炮轰鸣以及官兵们的嘶喊嚎叫。
  “呵呵呵……”在一群衣冠楚楚的人疑惑的目光之中,张诚笑着低声自语“真的快成都市特种兵了。”
  张诚并不是没有上过战场,开战之前他就在南非打过仗。开战之后他也在高加索和北非指挥过部队。但是,当时他的身份就是纯粹的军人,身在战场就犹如身在局中。但是他现在却已经不是纯粹的军人了,或者说军人已经不是他的主业。
  这几年一直忙忙碌碌的,与各方人士勾心斗角。不断的妥协,交易,收买,背叛,剿灭等等等等。张诚已经逐渐褪去了身上的军人烙印,逐渐演变成了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但是这次亲自上了前线之后,他内心最深处被压抑着的军人之魂又一次熊熊燃烧起来!
  张诚终于明白了自己与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来自现代时空的自己为什么要被这个时代同化?做一名合格的政治家难道就是穿越者的理想?不知道别的穿越者们是如何去想的,至少张诚此刻绝对不会这么考虑!
  “千载难逢的机会遇上了,总要与众不同一次啊!”
  勾起嘴角轻笑出声,张诚突然感觉自己好似从泥潭之中爬了出来。看着眼前的璀璨星光,他的心打破了这些年来的桎梏,好似恢复了在现代时空时候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都好。”张诚深深的吸了口气,目光之中闪过一抹明亮的神彩,大步迈入了这间灯火辉煌,宛如仙境的巨大宫殿。
  “胜者为王败者寇!”
第467章
声东击西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不仅仅打击了俄国人,对于其它参战国的打击同样严重。百万大军和坚固城市在几个月之内被打成粉末,这件事情对于所有参战国的国民士气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许多人都悲观的认为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会以盟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
  不仅仅是各国的国民,就连各国政府军队高层之中都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气氛。虽然之前一直都有不少人认为与大明开战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现在这种认识开始形成气氛会规模了。而这种氛围的出现对于各国的掌权者们来说是极为危险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战争却绝对不会有政治的妥协。在战争之中,只有失败者和胜利者。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者失去一切,不会有什么妥协存在。一旦战败了,各国的掌权者们不但要失去自己的权利财富,甚至于还会失去自己的生命!
  没有人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对于那些享受着荣华富贵的掌权者们来说更是如此。这些人在发觉战争形式开始向着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发展之后,再也顾不上别的事情,开始全力以赴的进行战备。三心二意和全心去意之间的差距足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俄国已经被抛弃了。各国都不认为俄国人在失去了大部分的作战部队之后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参与战争的各国开始赤膊上阵。如果再继续输下去,那战火就快要烧到欧罗巴各国的本土上去了。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在历史上曾经与俄国有着大仇的波兰和罗马尼亚。他们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将本国军队的主力派去了俄国战场。原本现在俄国虚弱不堪,正是他们从俄国人身上割肉的大好时机。可是原本最为热衷于此的两国却像是亲兄弟一般为了俄国慷慨付出。
  不是他们转了性格,而是这些国家掌权者们都不傻。知道现在俄国倒下之后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们了,没有人能够在这种时候还想着扯自己人的后腿。那样做的下场就是大家抱在一起死。
  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其它欧罗巴大陆上的各个参战国全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对俄国战场的投入力度。这些国家都非常清楚的知道战争对于俄国本土造成了多么惨烈的伤害。
  俄国人的工业。农业,经济等等各个方面几乎都已经全部崩溃。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是废墟。俄国的基础设施只要是在明军轰炸机航程之内就几乎没有完好的。现在整个俄国全都是依赖着盟国的救济在吊命。
  看到在俄国发生的一切,各国全都不寒而栗。没有人想这种事情在自己的国家上演。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国家被打的稀烂。一旦明军大兵的军靴踏上自己家的国土,那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悲剧和惨剧。
  俄国的冬季寒冷而又漫长,漫天飞舞的大雪将庞大的土地全都笼罩在无尽的灰白色之中。从北到南。几乎整个俄国都被笼罩在零下数十度的寒冬之中。这种天气是真正的能够冻掉耳朵,撒尿结冰的天气。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的话,人在寒冷之中很快就会被冻成僵硬的冰棍。
  在这种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任何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不可能展开。就算是坦克装甲车有防冻液,可是能够用多久?士兵们就算是穿的再暖和,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又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强行作战的结果就是大量非战损失。
  明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拿下了莫斯科之后就收拢了进攻的步伐,重兵囤积在莫斯科以及各处大型城市之中等待渡过寒冬。但是中央集团军群并不是只有进攻莫斯科的这一支部队而已。作为由张诚直接统帅的野战军团,中央集团军群在发起莫斯科战役的同时还分出过一支由两个装甲集团军和两个步兵集团军组成的南下军团去攻击察里津。
  察里津可以说是整个南方战役的枢纽所在。作为伏尔加河与顿河的交汇处,察里津就是扼守在这里的一道铁闸。张诚想要通过伏尔加河与顿河封锁整个高加索的战役企图。其节点就在于察里津。拿下了察里津,明军前往黑海的道路上就将一片坦途。而如果没有拿下察里津,那盟国在南方战场上的部队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增援和物资补充。高加索战役何时结束也就变得不确定起来。
  之前当明军发起莫斯科战役的时候,因为后勤供应量的原因导致明军在察里津附近投入的兵力不足。虽然官兵们拼死奋战却无法完全拿下这座城市。等到冬季来临的时候,明军虽然拿下了大部分的市区,但是盟国军队依旧在这里坚持着。
  南方战役的受挫并没有影响到张诚的信心和决心。就在明军总参谋部和盟国各国都认为冬季的时候双方将大规模歇战的时候,张诚却不声不响的开始推进冬季战役的行动。
  寒冷的冬季虽然不合适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但是并不是说绝对不能进行作战。张诚现在为了赶时间以及出其不意。什么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
  张诚首先是命令在伊比利亚半岛半岛和亚平宁半岛上的明军南部欧洲战区的部队加强对德法等国的攻击力度从而牵制其力量。随后张诚命令陆航战略轰炸机部队同样加强了对欧罗巴各国的战略轰炸力度削弱各国的力量。
  紧接着,张诚命令在巴尔干半岛登陆以及从土耳其地区出击的明军兵分两路杀向罗马尼亚地区。之所以选择罗马尼亚。除了这里的位置非常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时此刻的欧罗巴大陆上最后的大型产油地区只剩下了这一处地方。
  没错,美国人拥有海量的石油,他们的石油足以满足此时全世界的需求,更别说是那些个盟友们了。可是,这件事情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美国人的石油都在美国。美洲大陆和欧罗巴大陆之间间隔着一个浩瀚的大西洋。茫茫大海隔绝了这些盟国之间的联系。
  美国人想要支援自己的盟国们,就必须派遣强大的船队将包括石油在内的各种物资给运送到欧罗巴大陆上去。数千海里长的海上航线,除了恶劣的天气之外还有明军的潜艇部队和袭击舰。美国人每向欧洲运送十吨各种物资就要在半路上损失掉四吨。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输不起,美国人疯了才会这样支援自己的盟国。
  这个时代的运油船可没有什么高科技出来,最大的油轮也不过一次性运送个两万多吨的油料。而这些油轮大部分都在大明的手里。在各种袭击和天气的影响下。美国人对欧罗巴大陆上的物资支援是有限度的。
  作为机械化部队最为重要的消耗品,油料是他们行动的基础。美国人的油料是杯水车薪,真正支持着欧罗巴各国坚持下去的除了战前储备,美国支援以及德国人搞出来的煤化油技术之外。他们唯一的大型石油来源只能是罗马尼亚的普利耶什帝油田。而张诚的目标就是这里。
  打蛇打七寸。张诚这次出击打的就是盟军的七寸。一旦失去了普利耶什帝油田每个月全负荷运转的近五十万吨油料,那盟国的飞机坦克卡车就将全部变成废铁。除非美国人能够豁出命来在大明海军主力整天在眼皮子底下晃悠的情况下掏出自己的海军主力来为大规模的跨海运输做护航。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人不是活雷锋,他们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盟国而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虽然美国海军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并非已经完全失去了还手的力量。他们残存的战舰和新近服役的战舰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当然了,这个强大的实力是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在大明面前仅仅只能是勉力维持而已。
  一旦美国人真的调派出海军主力去为运输船队护航,那说不定大明海军就敢掩护着陆战队在美洲大陆上登陆。孰轻孰重,美国人还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张诚之前也有派遣过轰炸机部队对普利耶什帝油田发起过大规模的轰炸。不过盟国非常清楚这里的重要性。几乎最为精锐的空中力量和防空火力都在这里。损失惨重之后张诚不得不取消了对这里的空中轰炸,改为地面进攻。
  张诚调遣部队进攻罗马尼亚的主要原因是吸引各国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实力吸引到罗马尼亚去,从而无暇顾忌高加索和伏尔加河附近的战斗。只要盟军的战略预备队被吸引去了罗马尼亚,那张诚立刻就会命令高加索地区的明军全面出击将面前的盟国军队主力死死缠住。再然后,就是张诚最后的后手。
  他在莫斯科城攻坚战役爆发之前就已经秘密调集部队在察里津东北部地区的契夫卡亚地区秘密集结预备队和囤积大量战备物资。这支特别战斗群对外宣传的是察里津战役部队的预备队,实际上他们也的确是预备队。只不过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而已。
  张诚计划在盟军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去了罗马尼亚之后立刻派出自己的战斗预备队配合正面部队围歼察里津地区的守军。只要打开了察里津,那接下来就是横扫顿河,一直杀到黑海岸边,将数百万盟军全都装进包围圈之中!
第468章
绝望的包围圈
(上)
  1942年12月3日,大明南欧战区的攻击部队从希腊萨罗尼加地区出发,兵锋直指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而大明俄国战区南方作战集群攻占土耳其的部队则是从伊斯坦布尔地区出发,沿着黑海海岸线攻击前进。他们的目标是黑海岸边重要的城市瓦尔纳。
  虽然明军进攻的都是保加利亚的城市,但是明军的目标最终将会是在什么地方所有人都知道。在保加利亚的北方就是拥有欧罗巴大陆上罕见大型油田的罗马尼亚。
  在美国人的物资援助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增加,俄国人失去了自己的油田,德国人的油田产出都不够满足自己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油田的石油产出对于盟国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虽然德国人与各个盟国分享了加氢法合成油,费托法合成油,煤焦油蒸馏法等等高科技。这些先进的科技在现代时空之中依旧有许多国家无法掌握。依靠着这些科技再加上罗马尼亚和德国的石油出产还要加上美国人的援助才能够使得盟国在俄国失去了高加索油田之后勉强支撑起来庞大的消耗量。
  但是,这几个重要的环节正在被明军以强大的优势不断瓦解。大明陆航的战略轰炸部队正在逐渐展露出自己的强大威力。各国众多的工厂接连在明军轰炸机部队的弹雨之下化为灰烬。各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快速下降。而炼油厂和各种合成油工厂就是明军轰炸机部队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
  随着明军开始重返欧洲,原本龟缩在直布罗陀以及南撤至黄金海岸的大明海军大西洋舰队同样是卷土重来。得到了加强之后的大西洋舰队在十一月初的时候重新夺回了位置重要的亚速尔群岛。
  从此,明军的潜艇部队和袭击舰们就能够更加肆无忌惮的杀入北大西洋深处去攻击从美国开往欧洲的运输船队。因为海军主力在与大明海军进行太平洋决战的时候损失惨烈,美国人无力为运输船队提供更大强度的护航,这就直接导致从美洲抵达欧洲的各种物资都在不断的减少,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重要的油料。
  此刻俄国人已经失去了高加索的油田。如果盟军再丢掉罗马尼亚的石油的话,那他们立刻就会陷入危机之中。虽然各国都有不少的储备,但是储备的东西终究是有被用光的一天。因此,保卫罗马尼亚的油田对于盟国来说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罗马尼亚人自己。他们在得知明军将目标对准自己之后,一边惊慌失措的向着盟国求援,一边慌忙将刚刚越过国境线进入俄国的军队全都给调派回来。不仅仅是援军。就连他们之前投入到俄国战场上的军队也全都接到了立刻回国的命令。
  罗马尼亚军队的数量不少,战斗力虽然很是一般,不过也比作为大明藩属的朝鲜之流要强上一些。在加入战争之后,罗马尼亚人就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军队总数接近百万之众。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地方民兵部队和补充兵。
  罗马尼亚军队的主力是十九个步兵师,二十六个骑兵团,四个山地旅,一个装甲师以及只有一个团级规模的伞兵部队。这些部队之前大部分都被派驻在了俄国战场上。虽然一直都在打酱油,不过也依旧遭到了一定的损失。尤其是在明军发起规模宏大的高加索战役之后。在盟军之中本来就是炮灰级别的罗马尼亚军队很是理所当然的被当作炮灰给送上前线。
  明军的火力有多么的残酷,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那几乎就是无穷无尽,铺天盖地似乎要覆盖整个世界的凶猛炮击与轰炸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绝望崩溃。等到明军发起攻击的时候,那宛如大海波涛般汹涌连绵,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机械化军团是任何一名盟军官兵的噩梦。
  用一名从残酷战场上活着回来的罗马尼亚老兵的话说就是,他在明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就没见过明军的步兵。到处都是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运输车辆。明军的步兵全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在这种钢铁洪流之中,哪怕盟军在高加索地区的部队数量超过明军却也一直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
  以德军,法军还有美国远征军为主力的部队面对明军的攻击的时候都被暴打。更别说炮灰一般的罗马尼亚军队了。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面,罗马尼亚投入在高加索地区的近十个师的部队几乎就被轮换了一遍。部队之中基本上全都是补充兵。至于武器装备方面的损耗更是惨烈。依靠着德国人的支援建立起来的唯一一个装甲师几乎被打了个干净。残存的几辆破烂只能够去博物馆做展品。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尼亚说什么也不可能坚守住自己的国家。
  在察觉到危险之后,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纷纷出手相助,将许多原定派往俄国南方战场的部队都给派遣去了罗马尼亚,其中包括了众多的在俄国战场上的预备队,而这正是张诚想要的。
  在盟国高层政要们的想法之中。俄国战场上现在因为陷入了漫长的寒冷冬季之中,至少数个月的时间里面那边都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战役爆发。因此,盟国非常直观的认定明军对罗马尼亚的攻击绝对是正式的攻击行动。
  寒冷的冬季不适合作战,但并不是说就无法作战。只要愿意承受非战损失以及拥有充足的物资补充,那冬季依旧可以进行大规模战斗。
  在整个十一月份。前方的察里津打的热火朝天,后方在契夫卡亚地区集结的战斗群规模急速扩充。一开始的时候这里只有大约两个步兵师的规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兵力开始迅速扩大。等到十二月底的双方在罗马尼亚边境线上大打出手的时候这里已经集结了包括四个装甲师和十个机械化步兵师在内的庞大军团。
  除了囤积部队之外,这段时间里张诚特意分出了一部分的运力从遥远的本土向着契夫卡亚地区运送了大批物资。其中大部分都是专门用来在冬季使用的。从军用级别的润滑剂防寒油到专门研制的高热量食物。从特制的各种雪地行进工具到接受过的严格冬季作战训练。甚至于这些部队之中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是从本土北方地区招募,他们对于严寒有着非常透彻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天气部门在研究分析之后报告说今年冬季的温度相对于往年是略微偏高的。虽然同样还是零下数十度,但是哪怕至少高上几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张诚集结起来如此强大的一支部队,并且准备了极其丰厚的物资,当然不是留在那里当吉祥物看着的。当盟国柔软的腹部,整个南部欧洲地区都打成了一锅粥之后,张诚在1943年的一月三日正式发布了攻击命令。
  这支几乎将抵御严寒做到极致的军团在盟军认为最不可能的时候从盟军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杀了出来。他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从茫茫雪海之中杀到了戈里科夫斯基,切断了守备在三分之一个察里津极其郊外的大约三十万的盟军官兵的退路和补给线。
  与此同时,之前就占据了大半个察里津的明军攻击部队也迅速出击,在盟军猝不及防之下迅速围歼了这些部队。原本已经争夺数个月之久,双方投入了百万大军,各种物资无数,两边都是伤亡惨重的察里津这次居然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被明军迅速拿下。
  对于这个战果,明军首先就是出其不意,在守军将主要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城内明军身上的时候,从茫茫雪地之中突然间杀了出来。部署在两侧担任侧翼保卫任务的波兰军队压根就没有任何能够对抗的能力。他们惊慌失措的根本无法抵抗,被明军轻松击败。
  原本察里津守军的侧翼防线上应该还有十余万的罗马尼亚军队在驻守才对。不过当明军的兵锋指向罗马尼亚本土的时候,这些军队早就已经被罗马尼亚人给调派回了自己的国家。直接就导致察里津防线上侧翼空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