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528

  按理说这种人早就应该被官府盯上,成为被宰杀的肥羊,可是天海商号不仅没有被官府找麻烦,反而规模不断扩大,这两年甚至已经开始向河南、河北地区发展。
  关中的商贾们早就猜测这天海商号是某位贵人的黑手套,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位「贵人」居然会是当朝的太子。
  东宫太子经商,这天家的尊严,皇室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种哔了汪的感觉。
  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的人眼中开始出现炙热的光芒。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与民争利」的传统,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太子受到百官攻讦是肯定的,天海商号也有很大可能会经营不下去,到那时候……
  财帛动人心。
  想到自己可以从天海商号崩溃这件事得到的好处,刚刚产生的那一丝畏惧早就被这些人扔到爪哇国去了。
第148章
:选妃
  岑文本神色平静地自斟自饮,这些人的反应他丝毫不觉得意外。
  对于这些逐利之人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不会惧怕任何危险。
  如果岑文本生在后世,他肯定会和托?约?登宁有很多共同语言。
  登宁曾经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天海商号真的如众人期望的那样崩盘,带来的利润肯定不止百分之三百。
  在这么巨大的诱惑面前,就连露面一来一直保持着前辈高人形象的王姓老者也有些难以自持,激动到有些颤抖地问道:“岑大人可有具体谋划?”
  刚才还一口一个「贤侄」,现在却恭敬地喊起了「大人」,这些商人的节操之低可见一斑。
  岑文本放下酒杯,开始给众人讲起自己的计划。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可能得到的巨大利润吸引了过去,没有一个人发现,刚才那个喝的醉醺醺的中年男子此刻已经趴在了桌子上,从他那似开似闭的双眼中流露出兴奋、激动的光芒……
  就在岑文本等人展开谋划的同时,长安城内还有几个地方也聚集了几拨人,这些人里有地主、有世家、还有官员,身份虽然各有不同,但所有人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东宫太子!
  ……
  ——一夜无话——
  翌日早朝刚过,某些人正打算继续上下其手的时候,一个消息如同核弹一般引爆了整个长安——陛下和皇后应太子妃的请求,下旨替太子选妃。
  如果只是选妃当然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了不起就是在官员贵族中传上一阵子。
  之所以会闹的人尽皆知,主要是因为皇帝和皇后同意了太子妃的建议,这次选妃用的是采选制度。
  ……
  唐朝选取妃嫔和宫女一般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礼聘,进献,采选。
  礼聘是指豪门望族的女子或者仕宦人家声名远播的女子经过挑选,礼聘入宫,这样的女子会得到很好的待遇,入宫就会被册封为宫妃或女官。
  进献是指官吏将自己色艺俱佳的女儿或女性亲眷,或治下德才兼备,容貌秀美的女子进献皇宫。苏薇之所以能成为太子妃,走的就是这一条路。
  采选是指定期向民间纳选一些姿容上成,素质较高的良家女子入宫。
  虽然《唐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皇室选妃一般都只会采用前两种办法,至于采选,是用来选取宫女的。
  正因为如此,李承乾的这次选妃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不过批评苏薇违背制度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对她的这个决定大唱赞歌。
  皇亲国戚谁不想当,可是礼聘和进献的门槛太高,有些人努力一辈子都没有机会。
  苏薇的这个决定让很多原本注定没有机会的人看到了成为皇亲国戚的希望。
  消息数日间就席卷了整个关中,无数地主士绅闻风而动,甚至有山东的士绅带着女儿往长安赶来。
  除了这些百姓,不少官员、世家也开始动起了脑筋。
  太子侧妃虽然没有太子正妃那么威风,可说到底也是皇家的人,这以后太子要是登基为帝,现在的这些侧妃可就是正经的后宫娘娘。
  皇帝的女人可没什么妻妾之别,如果能得到皇帝的欢心,以妃嫔之身压制皇后的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整个长安都陷入了一种另类的狂欢,为了把自家的女儿送进东宫,这些人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样的关系都被他们拉出来用上一番,就连杨林那里,每天也有不少人拐弯抹角的跑去拉关系。
  在这股风暴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已经顾不上再去关注江南税案的问题了,即便还有些死硬分子想揪着不放,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东宫选妃,给天家延续香火这种喜事面前,你居然给太子穿小鞋,你还有没有一点身为臣子的觉悟了?!
  无奈之下,这些人只得一边看着东宫选妃如火如荼地进行,一边在心里暗自诅咒李承乾最后选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丑女做侧妃才好。
  ……
  因为参与人数实在太多,李承乾的这次选妃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两个月才算处置妥当,最终苏薇在报名的几百个适龄少女中给李承乾选了两个侧妃。
  一个是河南府推荐上来的,名叫卢嫣,和范阳卢氏沾了点亲,不过早已出了五服,家里只是个没什么权势的乡绅。
  另一个是关中人,名叫田思,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她的出身不怎么好。
  虽然档案上说她是出身关中老牌豪族田氏,可事实上她的父母只是乡间一对普通农家夫妇,祖上早在不知多少代以前就从田氏分离出来了。
  对于这个少女的入选,外人大多以为是太子妃故意为之,为的是保证她自己在太子宫的地位。
  可只有苏薇和李承乾知道,这个少女并不是苏薇选的,而是李承乾亲自点名的,她的身份和来历有着许多曲折,后文自有解释,此处暂不赘述。
  ……
  太子纳侧妃没有迎娶正妃那么多的繁文缛节,甚至都不用惊动李二陛下。
  苏薇将确定的人选向长孙皇后做了报告,之后便以太子妃的名义行文给宗正寺,由宗正安排人分别前往两家府上提亲,把彩礼往女方家一送,然后就等着挑个好日子把人接进东宫就完事了。
第149章
:由头
  太极殿,朔望朝;
  今天朝会的气氛有些诡异。
  其实也难怪,有人想打太子的主意这件事,在长安官场已经几乎算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百官对此都心照不宣。
  前段日子东宫大张旗鼓搞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采选纳妃,为了什么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随着两位选出来的太子侧妃被抬进东宫,长安市面上开始流传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
  像什么“太子在江南胡作非为,引得官吏不安,民怨沸腾,数万百姓围聚金陵……”
  又像是什么“太子殿下不顾天家脸面,私下经商,与民争利……”
  甚至就连去年李承乾调动禁军帮助赈灾的事,也被翻出来炒了一回冷饭,作为太子目无君父,图谋不轨的证据之一被到处宣扬。
  刚开始并没有人相信这些谣言,只是三人成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鼓噪,就连那些原本对李承乾的人品充满信心的百姓心里也有些嘀咕。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心向东宫的官员都忧心不已,只是他们也没办法。
  如果不能抓到幕后黑手,或者证明这些谣言是有人故意栽赃,单单抓捕现在传播谣言的这些人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显得朝廷心虚,让局面更加被动。
  孙伏伽短短几天内就急白了不少头发,长安令的衙役几乎将整个长安城翻了个个儿,却始终没能追查到谣言的源头。
  ……
  和这些官员的急躁不同,身处风暴中心的太子殿下反而淡定的很。
  除了刚回京那天和百官照了个面,进宫面圣了一次之外,李承乾这两个月一直待在东宫,既不外出,也不接见臣子,就连长孙无忌和几次三番上门请罪的孙伏伽都被侍卫拦了回去。
  今天这次朝会,是李承乾时隔两个月之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亮相。
  看着那位高坐御陛之下,闭目养神的青年男子,百官的表情各异,有担忧的,有兴奋的,有得意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不一而足。
  李泰坐在李承乾对面属于他的位置上,嘴角的笑意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他最近的心情很不错,长安市面上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向他禀报,岑文本也一早就将计划全都告诉了他。
  眼看着被自己视为眼中钉的李承乾马上就要倒霉,越王殿下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就连身上那些颤颤巍巍的肥肉似乎都轻了许多。
  【哼哼……只要今天能将你的罪名定下来,东宫震荡,百官必然离心离德。到时候本王身负天下之望,又有父皇喜爱,这东宫之位舍我其谁?!】
  李泰脸上那对因为肥肉太多而不得不眯缝起来的小眼睛里闪过一道志得意满的光芒。
  他会有这种看法倒不完全都是臆想。
  唐朝的舆论环境对于皇帝的个人操守和德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会引来天下人的侧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