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28

  ……
  言归正传,东突厥此时已经被李靖灭了,西突厥暂时还打不了,就算李承乾有什么想法,眼下该做的还是处理好江南这边的事情。
  趸船渐渐的靠上了码头,纤夫们把船拉到指定的位置。
  等到船停稳了,早有准备好的脚夫搭上跳板来到船上,跟着林木手下的人去船舱里搬运那些装在大木箱里的银钱。
  李承乾这次带来的钱放在一般人眼里看来估计几辈子也没见过,不过这些脚夫常年在扬州码头讨生活,那些从海外归来的船只,虽然没有装载过这么多银钱,也差不了多少,是以虽然他们心里也很惊讶,不过到底还是没有太过激动。
  李承乾的天海商号如今在京畿河北河南一带十分的出名,可是到了南方,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他们更熟悉的是各个商家的商号和工坊。
  ……
  随着天下平定,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番邦使臣前来朝觐天朝皇帝,随着而来的还有各国的商队。
  在和这些商队的交流中,大唐人慢慢认识了这个世界,知道了世上除了大唐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国家,也知道了大海中藏有那么多的财富。
  随着一代代人的努力,大唐商人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商路,从海外赚取了大量的金钱。
  最近这些年,随着海外贸易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世家走上了海运贸易这条路,这些脚夫把天海商号也当成了某个想要在海运里插一脚的豪门望族。
  常年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人都知道,该自己问的问,不该自己问的,打死也不能说一个字。
  虽然每个人都很好奇这个天海商号到底是哪一家在后面撑腰,可是没一个人敢多嘴多舌的四处宣扬。
  林木安排人给这些马车引路,自己则和李承乾等人直接去了早已准备好的园子。
  十几个脚夫,总共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堪堪把李承乾带来的黄金和铜钱全部装车,一溜儿几十辆大车慢慢往李承乾暂时租住的庄园驶去……
第111章
:谢家商号
  话分两头,就在李承乾那边忙着停船卸货的时候,谢青这边早已经停好了船,带着谢文上了岸,往扬州这边的谢家商号走去。
  扬州城的格局分为子城和罗城,子城是官衙治所,罗城就是百姓居所和各种手工作坊的所在地。
  和其他的唐朝城镇一样,扬州也保持着严格的坊市制度,不过和以长安为代表的东西市格局不一样的是,扬州的市场分为大市和小市,小市主要是买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大市则是进行大宗海运贸易、买卖各种珍稀异物的场所。
  谢家在海运这个领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谢家的商号,自然就开在大市里最显著的位置。
  作为谢家商行的二掌柜的,谢奇管理着谢家商行上上下下所有的账目进出和资产清单。
  谢奇本不姓谢,只是因为对谢家有极大的贡献,再加上谢言的抬举,这才有资格改姓为谢。
  家奴有资格改为主人的姓,这在古代算是极大的恩惠了。
  正是因为这一点,谢奇对谢言两兄弟可谓是忠心耿耿,同时也正是因为他的忠心,所以才极受谢言两兄弟的器重,谢青此次来扬州便是准备找他。
  “爹,孩儿来看您了。”谢奇正在店铺里清点最近的账目,就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抬眼望去,只见谢青带着谢文站在门口,谢文尚显稚嫩的脸上满是笑容。
  是的,谢文是谢奇的儿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谢青这次来扬州办这么重要的事情,还要带着这么个半大小子的原因。
  两兄弟这次要做的事太过凶险,连他们自己也说不好对谢家是好是坏,虽然谢奇对二人忠心耿耿,可是谢青依旧有些不放心。
  把谢文带来,未尝没有把他当做人质的意思。
  看到谢青,谢奇连忙放下时候手中的账目,也顾不上自己的儿子,先给谢青行了一礼:“谢奇不知二少爷来了,有失远迎,望二少爷不要见怪。”
  谢奇当年是谢青父亲的小厮,所以他一直称呼谢言为大少爷,谢青为二少爷,而不是像别人那样称呼大爷二爷。
  谢青把他扶起来:“奇叔请起,我也是心血来潮,想过来看看,这才没有事先通知你。”
  谢奇顺势站了起来,领着谢青两人到内堂坐下,吩咐下人上茶。
  内堂之中,谢青高坐上首,谢奇在下面找了个位子坐了,至于谢文,这房里还没有他坐的资格。
  等到谢青把手里的茶碗放下,谢奇这才开口问道:“不知二少爷这次来扬州所为何事?是不是家族那边有了什么新的指示?”
  ……
  因为李承乾的到来,江南一地,上到都督衙门,下到乡间百姓,只要和前段时间抗税案扯得上一点关系的,最近都在积极地准备着。
  谢家在这件事里也有自己的角色,当然不会没有表示。
  就在前天,家族里传来信息,让谢家商号的大掌柜赶回金陵,当面汇报一下最近扬州城里的情况。
  现在这个时候谢青到扬州来,谢奇还以为家族对这边有了什么安排。
  有安排是真的,不过却不是家族的安排,而是谢言两兄弟的安排。
  大掌柜的是谢良他们那伙人的心腹,在这次抗税案里面陷得很深,扮演的角色也不怎么光彩。
  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有这样一个人留在扬州,总归是个掌控不了的变数。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连夫妻都是如此,更别说这些不过是下人的家仆了。
  因此在还没确定要投靠李承乾的时候,谢言就已经找了个借口下令让大掌柜的赶回金陵,软禁在了谢家。
  现在扬州这边做主的就是二人的心腹,二掌柜谢奇。
  谢青盯着谢奇看了半晌,心里在考虑到底是找个理由糊弄他一下,还是直接和他摊牌。
  直到将谢奇看的心里发毛,谢青这才说道:“奇叔是先父最信任的人,仲元也就不和你客套了,不知奇叔对这次太子殿下来江南的事情怎么看?”
  谢奇心里一凛,暗道果然是因为这件事来的,可是为什么二少爷不直接说家里的安排,反而问我的看法?难道是金陵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谢奇久在商场,那心思不是一般的灵活,谢青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他心头绕了两遍,就发现了很很多的问题。
  谢奇这种家奴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家族是第一位的,无论发生什么事,哪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家族的利益。
  之前那些年谢奇一直是这么做的,而且也做的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轮到他做这个谢家商号的二掌柜。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谢家,或者说以谢家为代表的江南世家面对的对手是朝廷,是太子殿下,是皇帝,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任何个人力量在国家机器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无力。
  ……
  谢奇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成功商人的第一标准就是识时务,只有这样,才能在风波诡谲的商场存活下来。
  本来对于这次江南的抗税案谢奇就不怎么支持,毕竟朝廷针对的是农税和土地,对于一海贸为主的谢家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影响。
  改革之后多出的那些税赋对于谢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只要多跑一次商就能挣回来。
  按着谢奇的想法,家族根本就不该和朝廷斗,反而应该大力支持。
  只有让朝廷在土地上得到了足够的好处,才不会对商业动手,否则万一哪天朝廷想起来对商业征税,那样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为了和朝廷做对这件事,谢奇没少在暗地里咒骂做出这个决定的谢良等人,可是骂了又能怎么样,自己到底还是谢家的下人。
  别看他平时威风八面的,可是族里但凡有任务布置下来,他除了听命以外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权利。
第112章
:算计
  听了谢青的问题,谢奇理了理思路,开口说道:“老奴早就说过族里这次决定掺和到江南案里面是件殊为不智的事情,皇帝陛下派太子作为钦差来处理江南的案子,摆明了势在必得。”
  “大少爷这个时候还选择和朝廷硬拼,最后的结果恐怕咱们谢家承受不了,要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可不是个善茬儿,那也是刀头上舔过血的。”
  “前两天太子殿下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到扬州都督府传旨,命令周围几个折冲府的府兵全都待命,随时准备有所动作,现在这个时候调集府兵,为的是什么想必不用老奴再说。”
  “扬州都督辖下的几个折冲府总共有数万人,面对这么多的军队,就算是江南所有的世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对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家破人亡。”
  谢奇也知道谢良等人的决定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所以他话语中只提谢言两兄弟。
  只要这两个人同意,以谢奇的手段,最少也能保证他们两兄弟安然无恙。至于其他人,迫不得已的时候并非不能牺牲;
  谢青神色一动。
  【太子殿下已经调集府兵了吗?这倒是先前没收到的线索,看来大哥选择投靠朝廷还真是选对了,可是为什么二叔没有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我和大哥?】
  谢青一边为谢言的选择感到庆幸,一边又因为谢良隐瞒这么重要的情报而疑惑和不满。
  “那奇叔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谢青觉得谢良隐瞒朝廷调兵这件事,肯定是另有所图,不过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处理扬州这边的事,听谢奇话里的意思,好像也不赞成和朝廷硬碰硬,这样一来自己要说动他应该轻松了不少,不过在那之前,还是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再说。
  看到谢青好像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谢奇继续说道:“壮士断腕!处理掉所有和抗税案有关的人证物证,有可能影响到家族的全部销毁,不怎么紧要的就上交到官府。上交应缴的税款,假意与官府联合,借着这个机会打压其他世家……”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