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28

  在以王盛为代表的世家眼里,这些目不识丁的粗鄙百姓不过是自己手里的棋子,只要稍加引导,就能任意驱用。
  “咱们的太子殿下马上就要到了,你派人暗中注意一下。既然太子殿下想要查案,那就让他查。到底是储君嘛,我们也不能太不给面子,一定要好好配合,知道吗。”
  王盛虽然说得漂亮,但话里的揶揄之意,只要不是个聋子就都能听出来。
  “诺。”
第104章
:各怀鬼胎
  就在王家这边紧锣密鼓筹备起来的时候,其他几个参与了这件事的世家也都开始了自己的盘算。
  谢家,作为金陵城中仅次于王家的家族势力,一直以来不管在什么方面都被王家压了一头,作为谢家的族长,谢言实在是觉得憋气。
  同住于乌衣巷中,每次走出谢府,看到对面王家的朱漆门户,谢言就郁闷非常。
  虽然两家表面上看上去好像相处甚欢,其实私底下的争斗不知道有多激烈。
  王家不想金陵城中出现可以与自己匹敌的对手,谢家则每天盘算着取王家而代之。
  就在王盛那边为李承乾的到来而做着安排的时候,谢家的家主谢言也有自己的计划。
  ……
  ——谢家祠堂——
  “二叔,外面可有什么消息。”谢言开口向刚进来的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问道。
  谢言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算起来是王盛的子侄辈,他的父亲死的早,谢言小小年纪就接掌了谢家家主的位置。
  为了维护家族的稳定,谢言的父亲临终前安排了自己的几个弟弟辅佐这个儿子,如果有什么大事发生,谢言都要和这几个叔叔聚在一起商量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被谢言称作二叔的是他父亲的同母弟谢良,极受他父亲的信任,现在主要负责谢家的情报工作。
  听到谢言的问话,谢良淡然道:“皇帝派遣太子前来处置这次江南抗税的事情,估计也就是这两天就到了。”
  谢言皱了皱眉,继续问道:“那几家有什么动作?”
  “王家已经把涉及到这次抗税的几个世家都逐出了宗族,其他几个世家大约也都是这么做的。至于那些游侠儿,差不多都被王家处理干净了。”
  “各位叔父有什么看法?”谢言对屋内众人问道。
  最先开口的还是谢言的二叔谢良:“朝廷这次实施的新税制摆明了是要断我们这些世家的生路,决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既然已经决定和朝廷对着干了,索性就做到底。太子又如何,只要我们把手尾处置干净,没有证据,谅他也拿我们没有办法。”
  谢良话音刚落,立马引起一阵附和:“二哥说的在理,太子算什么,只要我们不留下把柄,朝廷就拿我们没有办法。难道他李家真的敢和天下世家对着干吗?
  他李家不过是蛮夷之辈,怎么能与我们相提并论,若是把我们逼急了,定要让他们再去塞外牧马放羊。”
  看到自己这些叔伯一脸激愤,感受到他们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盲目自大,作为谢家的家主,谢言心中多少有些无奈。
  他虽然是谢家的家主,可手上并没有多少实权,谢家大部分的权力还是掌握在这几个叔父的手中。
  很多事情就算他心里不同意,表面上却还要装出一副言听计从的模样。
  这一次也是一样,谢言依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看到众人群情激奋的样子,很干脆的点头同意了谢良的安排。
  ……
  等到众人都散去了,幽深灰暗的宗祠里只剩下了谢言和他的亲兄弟谢青。
  “仲元(谢青的字),你说我们谢家真的能如此轻易地闯过这道关口吗?”谢言的语气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谢青找了个位子坐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大哥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何必还要多此一问呢?”
  谢言叹了口气,说道:“皇帝把太子殿下都派出来了,税制变革显然势在必行,就算是我们能够度过太子这一关,恐怕朝廷也不会善罢甘休。”
  “山东那几大世家如今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有着从龙之功的关陇贵族也被皇帝连番打压,就连裴宫监(裴寂,曾做过晋阳宫监,世人多称之裴宫监)都被皇帝陛下革职还乡,我等江南氏族现在已然是独木难支。难道这些他们都看不出来吗?”
  谢青把手里的茶碗放下,嘲讽道:“那些老家伙比鬼还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一点,不过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困兽犹斗罢了。”
  谢言怅然若失地看向屋外:“不知道经此一事,乌衣巷中还会不会有我谢家的立足之地啊。”
  谢青目光一闪:“大哥既然有此顾虑,何不干脆和朝廷合作,为我谢家争取一线生机?”
  “朝廷这次摆明了就是要拿世家开刀,怎么可能会让我们谢家独存。”谢言无奈地摇头。
  谢青倒是很有信心:“大哥,朝廷的确是要动我们这些世家,可没说要绝了我们的生路啊。”
  “什么意思?”谢言有些不解地问道。
  谢青正色道:“大哥,皇帝要动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因为我们的存在不利于他的统治罢了。这种事情自古以来还少吗?”
  “自周朝开始,分封诸侯就为历朝历代奉行不悖,可是到了汉朝,诸侯国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这才有的汉景帝削藩,才有的汉武帝推恩令,才有的我们各路世家的崛起。”
  “如今世家力量过于强大,让我们的皇帝陛下有些担心了,这才开始动手剪除世家。”
  “皇帝本来想的是慢慢削弱我们的实力,让我们没有能力再影响他的统治,可是这次抗税的事已经惹怒了皇帝,只怕这次太子来江南,注定平静不了,说不定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当下可不比前些年,万一我们和朝廷闹翻了,连造反起事的机会都不会有。为今之计我们只有和朝廷合作,帮着太子殿下处理另外那几家,才有可能为我谢家赢得生存下去的机会。”
  谢青搬着椅子往谢言身边靠了靠,小声说道:“大哥,当今之世,世家没落已然是不可避免的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在其中为我谢家谋得最大的利益。”
  “江南各大世家说是以王谢两家为首,其实你我兄弟都知道,我们和王家比起来多有不足。”
  “太子此次下江南,王家必然首当其冲。就算是为了杀鸡儆猴,朝廷也万万不可能放过的他们。至于我们谢家,只要我们表现得好,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第105章
:抵达
  “你有什么打算?”谢言看上去似乎有些心动。
  “朝廷既然想削弱世家势力,那我们就干脆送上门去,主动上报咱们手里的田产房屋,除了族人生活所需的田产房屋,其他的都交出去。”
  “大哥继续和那几家虚与委蛇,小弟暗中投靠太子殿下,在太子面前为我谢家留下些情份。日后太子殿下处置起来,我谢家凭着这些香火情,说不定便能安然度过。”
  谢青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显然早就有了谋划。
  谢言神色一变,很干脆的拒绝:“不行,田产和房屋不能交出去。这些都是我们谢家立足的根本,要是交出去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如果谢家败在我的手上,你让我日后怎么去见列祖列宗?!”
  谢青对他这种反应毫不意外,直接说道:“大哥!你还不明白吗?!朝廷要的就是我们手里的田产,这些田产不仅是我们谢家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祸乱之源啊。”
  “只要我们手里还占着那么多的田产,家里还养着那么多的佃户,朝廷就始终对我们怀有戒心,只有把这些东西交出去,才能让皇帝安心。只要把眼前这一关躲过去,还怕以后没出路吗?”
  “可是朝廷现在收紧土地买卖,这些田地一旦交出去,日后想拿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谢言语气里满是心疼。
  “大哥!不要把眼光就盯在那几亩薄田上,本来我们谢家的田地就比不上王家的,就算损失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士农工商,国之四维。没有了田产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只要走对路,谢家再次兴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如果不交出这些田地,恐怕我谢家满门连眼前这个坎儿也过不去,更别说什么未来了。”谢青苦口婆心地劝道。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谢言到底有些舍不得祖上留下来的家业。
  “大哥,你自己也说过,朝廷对田地这件事看的很重。虽说现在没有明言收缴天下土地,但以我看来这是迟早的事。
  与其到那个时候被动投献,不如用这些土地在太子面前卖个好,保住谢家的传承,日后再缓缓图之。”
  “你先下去吧,容我好好想一想。”谢言慢慢闭上了眼。
  谢青还想再劝,可是看到谢言的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最后只说了一句:“大哥,你可要快点拿主意,抗税这件事可有不少人参与,万一有哪家在我们之前投靠了太子,这个方法可就没用了。”
  说完转身退了出去。
  ……
  谢青的身影渐行渐远,祠堂里的谢言慢慢睁开眼,幽幽地叹了口气,双眼无神地看向高墙外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家和谢家不是特例,整个金陵城都因为李承乾的到来而变的暗潮汹涌,每个家族都在寻找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处理方式,人类自私的劣根性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金陵城中的情况,李承乾多少都能猜到一些,可是他并不着急,龙舟在庐州城停了三天,这才施施然的往金陵城行来。
  ……
  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现在我们都知道南京的繁华,不过在唐朝时期,金陵还不算什么,唐朝将天下三百二十七个州分为上中下三等,金陵只算个中州的水平,可见在唐朝初年,金陵的地位还不怎么高。
  金陵,隶属于江南道,离这次抗税案爆发的中心,淮南道的治所扬州不过半日路程。
  说起扬州,那可不得了,自从前隋炀帝修通大运河,扬州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如今已然是大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对外,是大唐和其他国家交流的门户,对内,扬州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中起着骨干的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