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528

  诸子百家之中,黄老派是最重视历法的一群人。
  一方面,是因为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对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心存敬畏。
  另一方面,也是黄老派的政治理念使然。
  黄老派是诸子百家中最推崇秩序和稳定的学派。
  而一旦确立就可以沿用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历法,显然很符合他们的口味。
  因此,对于李承乾要修订新历法这件事,黄老派表示举四肢欢迎。
  但是……
  【尼玛审错题了呀喂!老子问的不是该不该修订新历法,而是问的谁来修啊!】
  眼见又有人要起来说话,李承乾不得不咳嗽一声,打断众人的动作。
  皇帝陛下一脑门子的黑线,无奈道:“诸卿留意,朕之所问,非让诸卿论证是否要修订历法,只为求一能佐朕修订新历之贤达,诸卿莫要误会朕意。”
  “呃……”
  李承乾的话说完,诸子百家都有些尴尬。
  几个原本想要出来刷存在感的人,也悻悻然退了回去。
  不是他们不想装这个13。
  实在是能力不够想装也装不了。
  在这个没有卫星,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计算机辅助的年代,修订历法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
  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学、堪舆学、历史学、数学、律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尤其是数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编订的历法是否精确,能否长时间使用。
  可惜的是,这一点恰恰是文人士大夫们的短板。
  ……
  中国的诸子百家,如果用后世的标准来划分,基本上都是文科生,没有理科生。
  数学,或者说算术,只是他们在读书间隙进行的一种游戏,其地位跟后世的网络游戏差不多。
  哪怕是看上去应该是「理科优等生」的墨家,擅长的也只是机械方面,在算术一道上的成就极其有限。
  因此,当众人听到皇帝说要找人负责编订新历法的时候,一个个都缩了卵。
  看着陷入沉默的诸子百家,李承乾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他早就猜到会是这个样子。
  中国的数学研究,自从汉代以后就陷入了停滞,
  后世提起中国古代的数学,说来说去就是《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
  然后呢?
  木有了……
  堂堂天朝上国,领先世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在数学方面,竟然只有这么区区两本拿得上台面的著作。
  而且,特么的这两本书全都是两汉之前的著作。
  两汉之后,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居然连一本能拿得出手的数学专著都没有。
  以至于连阿三这种谁都能欺负一下的民族,都能在数学方面领先大唐,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而这,也正是李承乾要把这个议题拿到太极殿之会上来讨论的真正原因。
  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诸子百家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发动整个华夏民族的智慧来研究数学。
  ……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
  只有数学发展上去了,才有其他科学发展的土壤。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从御座上起身,环视全场,郑重道:“数者,天之道,地之理,世人格物而致知,笃行而致远,诸卿当时刻牢记,不可或忘……”
  “朕意,自明岁起,于科举中别设算术一科,凡算术不合格者,纵有惊世之才,朕亦不用也……”
  “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望诸卿能明朕内志,与朕携手,共创我朝万世不易之基业!”
  既然诸子百家不去主动研究数学,那没办法,只好由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场操持了。
  李承乾就不相信,当科举跟数学挂上钩,还有人敢不重视这门学问的作用……
  虽然不明白皇帝说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什么意思,也不清楚皇帝的「内志」究竟是什么。
  但既然皇帝已经这么说了,众人只得躬身再拜,应道:“陛下天生神圣,明见万里,臣等为顿首百拜而已!”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坐回御座,吩咐道:“新历总纂之人选,诸卿再议一议吧……”
第685章
:天海商号的隐患
  元新七年秋九月戊辰(初五)。
  骊山,华清宫。
  太极殿之会已经结束小半个月,在这个十来天的时间里,太极殿之会的影响,在朝野上下迅速发酵。
  根据太极殿之会的「决议」,李承乾下诏指示以太尉长孙无忌,司徒李建成,司空杨师道三人领衔,带领从朝堂和地方上挑选出来的百余位精通刑名的佐官,总结过往历朝历代的律法,制定一套新的法律。
  与此同时,新历法的修订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经诸子百家公推,新历法总编纂的头衔,最终落在了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个神棍头上,诸子百家都选派了最精英的门人弟子出来,做这二人的副手。
  看那架势,他们是真把这件事当头号大事来办了,但是对李承乾来说,修订历法什么的,也就那么回事。
  皇帝陛下更在乎的,还是数学这门学科,终于开始受到诸子百家的重视。
  据缇骑卫回报,过去的半个月里,关中各大书铺卖的最好的书就是《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很多地方甚至都已经卖断了货。
  原本十几文一本的《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现如今已经被炒作到了一百文钱一本,颇有点「关中纸贵」的意思。
  就在一切看上去都走向正轨的时候,皇帝陛下也没闲着,直接带领后宫众人离开长安,跑到骊山泡起了温泉。
  只可惜,他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就在昨天,皇帝的好兄弟,晋王李治在游历了大半年之后,回到了关中。而且,没有回长安,直接跑到华清宫来见驾了。
  ……
  还是温泉殿,还是那张棋盘,还是那两个人。
  李承乾轻轻落下一颗棋子,平静问道:“雉奴你游历天下大半年,可有什么收获?”
  李治一边落子,一边将自己在草原上看到张维等人的经过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这些事李承乾已经提前从侯君集那里知道了,不过他却并没有出声打断。
  直到李治将所有事情说完,皇帝陛下才缓缓开口问道:“雉奴,依你之见,张原、林晟两位卿家的举措该如何评价?”
  李治想了想,答道:“张、林二君所作所为,确是谋国之举,亏得有他二人从旁辅助,王师将士才能在数月之间平定草原。”
  “然而此事若传将出去,被他人效仿,臣弟恐我大唐边境自此再无宁日……”
  李治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这大半年的经历,让他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商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为了利益,他们不仅可以出卖R体,甚至可以出卖灵魂,出卖国家。
  只要张维和林晟的做法被外人得知,一定会引来其他商人的效仿。
  到那个时候,大唐的边境,将真正陷入遍地烽火,处处狼烟的窘境。
  ……
  李承乾也明白,李治说的这些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发生。
  想想后世漂亮国是怎么被军工利益集团裹挟着四处开战的,就知道让商人插手J火买卖的后果会是什么样。
  不过他却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看着李治问道:“那以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李治嘴唇一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垂首道:“臣弟并无意见,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