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528

  元新七年夏七月辛未(初八)。
  夏季的辽东,正处于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节,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鲜花,房前屋后的果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
  宽阔的辽河水一往无前地冲向大海,平静的水面下,各种鱼类若隐若现。
  当此之时,生活在辽河两岸的民众纷纷驾船下水,精心缝制的渔网抛散开去,往往一次就能带出数十上百斤鲜鱼。
  化名唐晋的李治站在渡船船头,看着辽河两岸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赞道:“不才在太原时便已听说,辽东地大物博,产出丰饶,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贤弟所言不差……”一个岁数和李治相仿的青年士子站在他身边,笑着说道:“若非这辽东物阜民丰,吾家又岂肯抛下山东偌大家业,来这辽东定居?”
  李治转头看了眼这个自己半路结识的新朋友,好奇道:“听陆兄言下之意,莫非这辽东要比山东更加富庶不成?”
  见李治似乎不信,陆登也不争辩,直接说道:“空口无凭,愚兄眼下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贤弟既已到了辽东,不如先去愚兄府上小住几日。一来让愚兄稍尽地主之谊;二来,贤弟也可借此机会,好好看一看这辽东风光。”
  “说不得贤弟自此便要乐不思蜀,抛下家中娇妻美妾,留在辽东与愚兄比邻而居了。”
  说到最后,陆登言语轻佻地开了个玩笑,惹得萧慎对他怒目而视。
  李治倒没有在乎陆登有些冒犯的话,拱手笑道:“如此,就叨扰成文兄了……”
  “无妨……无妨……”陆登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大大咧咧道。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渡船靠岸。
  陆登带着李治一行下了船,换上马匹,朝东北方奔去。
  ……
  等到日落时分,一行人来到辽阳郊外,一座堂皇大气,装饰华丽的庄园前。
  陆登指着面前的庄园,对李治说道:“贤弟请看,这便是愚兄的家。”
  李治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庄园,饶是他贵为晋王,身家亿万,也不免咽了咽口水。
  中国古代极重门第,大唐也不例外。
  什么样的家族,大门能修多高,《唐律》之中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就眼前这座陆府大门,从等级来看,不过是一般的书香之家,祖上最多也就做过六品官。
  但如果要论大门的价值,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壕无人性!”
  仅仅只是门口那两座镇门用的石雕,在李治看来就价值不菲。
  此时的大唐百姓,大多只是在院门口放两块大石防风,条件好一点的,在石头上刻些狮子、麒麟的图案,借以趋吉避凶。
  可这陆府门前的却不仅仅是石头,而是两只一人多高,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仅这两只石狮的造价,估计就得好几万钱。
  几万钱,放在偏远些的地区,都能盖上三间砖瓦房了,但是在陆登这里却只用来雕了两只屁用没有的石狮子。
  此外,陆府的大门也很不凡,那细腻的纹路,紧密的材质,李治虽不知到底用的什么木头,却也能明白其价值不凡——至少肯定要比那两只石狮子贵。
  想到陆登用可以修建几进宅邸的钱修了个大门,晋王殿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一行人跟在陆登身后走进院内,又是另一番洞天。
  整座庄园也不知分了多少进,走在曲曲折折的回廊中,不时能看到亭台楼榭,假山水池,各色名贵植物随处可见,每走出一段距离,就有家丁使女上前恭敬地向众人行礼,状极恭敬。
  ……
  陆登将李治一行带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后,李治感慨道:“难怪陆兄先前说不愿再回山东……陆兄的府邸,莫说放在山东,怕是长安那些公卿勋贵的府第,也比之不上。”
  听到李治恭维自己,陆登哈哈笑了两声,“自谦。”道:“让贤弟见笑了,愚兄这不过是陋室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李治没有接陆登的话茬,心里有些疑惑。
  这陆登,哪里来的这么多财富?
  他这一路上和对方聊了不少,对陆氏的传承也有所了解。
  陆氏当年在山东也不过是个三流的小家族,资产不过千万,族人不过数十。
  哪怕移民辽东,朝廷会给予政策优惠,也不至于短短数年时间,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吧?
  难道……
  李治想起之前听人说过,辽东有很多人表面看上去是做正当营生的,私底下却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暴富。
  “难道陆氏就是做那些无本买卖的?”李治面色有些阴沉地看向陆登,想从他眼中看出破绽。
  看到李治眼中露出的戒备,陆登大概也能猜出他心里的想法,笑着解释道:“贤弟不要误会,我陆氏绝不会做那些违法犯禁的勾当。”
  “不瞒贤弟,愚兄能有今日之贵,全赖木棉之助……”
  陆登一边吩咐下人给众人上茶,一边介绍道:“贤弟也知道,我陆氏当年在山东有良田百余顷。”
  “移民辽东时,先父以这百余顷良田,与官府置换了辽东三百顷土地。”
  “待到移民辽东,先父便命人将这些土地尽皆种上木棉。几年下来,倒也攒下一份家业……”
第647章
:李治的辽东之行(二)
  “木棉?”
  李治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木棉这种东西,他并不陌生。
  早在先帝在位的时候,那次和东突厥以及高昌国的战争刚一结束,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大兄就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批高昌遗民,为太子封地的农民传授木棉种植技术。
  与此同时,少府也在他的命令下,为木棉专门研制了一套纺纱机和织布机。
  最近这些年,改进后的白叠布,以及用木棉填充保暖的棉被,成了关中乃至全天下最畅销的商品之一。
  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会买上几匹白叠布、几床棉被,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李治想不通的是,陆氏凭什么因此而发家?
  新式白叠布刚出来那两年,价格确实很高,甚至比一般的丝绸都要贵,堪比蜀锦。
  但随着少府将白叠布的织造工艺公布天下,民间作坊大量涌入,使得白叠布的产量越来越大,价格回落的很明显。
  如今在长安和太原,一匹白叠布的价格,仅有丝绸的一半,比葛布和麻布也就贵了三分。
  连白叠布的价格都那么便宜,作为生产白叠布的原料,木棉的价格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李治想了半天也没头绪,干脆直接将问题抛给了陆登。
  陆登抿了口茶,笑道:“贤弟说的不错,木棉价格确实不高。但贤弟不要忘了愚兄刚才所言,我陆氏有木棉田三百顷,共十五万亩!哪怕一亩地只获利二十钱,每岁亦有近三百万钱入账!”
  “十五万亩?!”
  晋王殿下吓了一跳,他还以为陆登刚才说「尽皆种上木棉」是指在人手够用的情况下能种多少种多少,却没想到还真是把三百顷土地全都种上。
  “成文兄哪里寻来如此多的人手?”李治有些惊诧地问道。
  话一出口,陆登还没来得及解答,李治就已经想到答案。
  晋王殿下伸手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个「奴」字,手指在旁边敲了敲,脸上露出问询之意。
  陆登双手一拍,笑道:“贤弟果然聪慧,不错,正是如此。非独我陆氏一家,辽东能有今日之盛况,全赖此道!”
  说着话,陆登也伸手在李治写的那个字旁边点了点,继续道:“我知贤弟心有好奇,不过今日天色已晚,贤弟且先在府中住下。”
  “等过几日,愚兄带贤弟往木棉田中走一遭,贤弟便可明了……”
  李治点了点头,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别人说的再多,也没有自己亲眼看见来的真实,当即抱拳道:“如此就有劳成文兄了。”
  “贤弟客气了。”陆登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正在这时,陆府的下人进来禀报说晚饭准备好了,陆登便邀请众人一起前去就餐。
  ……
  李治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晚宴,可是当他坐上饭桌,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和那座「壕无人性」的大门一样,陆家的晚宴,让李治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穷奢极欲」。
  单单只是晚宴菜肴,就让李治目瞪口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