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528

  不一会儿,身穿崭新金紫团花官袍的杨师道就在黄安的带领下走进大殿:“臣杨师道,参见吾皇陛下万安。”
  李承乾斜倚在御座上,平静道:“杨卿免礼,来人,给阁老赐座。”
  黄安一挥拂尘,几个内侍迅速搬了张坐席过来,放在御陛正前方。
  杨师道称谢一声,拾步上前。
  等杨师道落座,李承乾这才有些疑惑地问道:“杨卿今日入宫有何要事?”
  杨师道微一躬身,从袖子里抽出一道奏疏,答道:“臣蒙陛下不弃,委以端揆之职,总理百官,至今已两月有余……”
  “数旬以来,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未敢有丝毫倦怠。然六部诸司政务繁杂,臣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初时,臣以为一切皆因臣初掌朝堂,难免顾此失彼……”
  “然近日臣倏然醒悟,非臣力有未逮,全因臣已老朽,不堪驱使而已……”
  “臣观朝堂诸公,似臣这般处境者不在少数。其人皆忠贞之士,国之柱石,若因年迈而延误王命,有负陛下之托,实在不美……”
  “故臣请陛下允准,为文武百官设定任期,使朝政得以顺畅,让忠臣能有善终……”
  ……
  早在房玄龄「退休」之前,李承乾就已经决定,要改变官员在某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干到死的传统,在大唐推行类似后世的退休制度。
  在李承乾的计划中,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官,将以五年为一届任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至于尚书以下的官职,虽然没有任期限制,但却规定了从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不等的「退休」年限。
  这么做一来当然是为了避免老人政治的危害,让大唐的官僚体系始终保持年轻,永远具有竞争力。
  二来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臣子在某个职位上做太久,最终出现以下犯上的情况。
  这种改变对国家有利,对皇帝有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员的利益。
  因而这个计划虽然是由李承乾想出来的,但最终却是出自杨师道这个首辅大臣的口。
  这也是他能够继任房玄龄的交换条件之一。
  尽管杨师道觉得自己廉颇未老,尚能为江山社稷再发光发热个十几二十年,但是考虑到史书上那些和皇帝对着干的臣子的下场,他就明智的知道,做人应该适可而止。
  更何况,他如果在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待太久,不只是皇帝心里会不高兴,那些本来有机会过把宰相瘾的人也会很不爽。
  与其最终众叛亲离,被人算计,倒不如以退为进,既能在皇帝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又能回家含饴弄孙,逍遥快活。
  比如刚刚卸任的房玄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房玄龄卸任后,虽然没了宰相的名头,但享受的待遇却并没怎么变化,甚至比起之前还提高了一些。
  天子时不时便将其召进宫中问政,每逢赏赐,也总少不了他那一份。
  因此,杨师道已经决定,不管文武百官在这件事情上是什么态度,反正干完两届,他就直接告老,以身作则,给后来者树立榜样。
  如此一来,既能保住现有的富贵,翌日青史之上,也将留下「贤相」之名。
  因而不过才上任区区两个月,他便迫不及待地炮制出了这道奏疏。
  ……
  李承乾早就知道,杨师道迟早会上这么一道奏疏,所以并不觉得意外,直接让黄安将奏疏接了过来。
  杨师道这道奏疏引经据典,从方面论证了实行任期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然花了很多心思。
  李承乾将奏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将之交给一旁的中书舍人韩璞一,吩咐道:“卿将此奏疏抄录几份,明日朝会交百官公议。”
  “谨遵陛下之制。”韩璞一接过奏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抄录起来。
  李承乾目光重新看向杨师道,问道:“杨卿可还有其他事情启奏?”
  杨师道放在桌子下的右手捏了捏袖口,犹豫了一下,起身拜道:“尚书省收到一份奏疏,乃礼部几位郎官所上。”
  “事涉江山社稷,老臣不敢妄自处置,特呈于陛下驾前,望陛下龙意天裁……”
  说着,杨师道从袖子里取出一道奏疏,郑而重之地捧过头顶。
  ……
  李承乾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居然能让杨师道如此慎重。
  皇帝陛下对一旁的黄安使了个眼色,后者很自觉地走到杨师道面前接过奏疏,放到御案上。
  李承乾展开奏疏,只看了两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奏疏的内容不算太长,前面依旧是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的官样文章,只在最后说了一句“今圣王在世,百姓安居,四夷臣服,文治武功,无不鼎盛……当循先王故事,封禅泰山,告祭天地神明!”
  封禅泰山这件事,早在先帝太宗文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提过好几次。
  刚开始,李二陛下每次都会果断拒绝这个提议,不过最后那一次,如果不是长孙皇后旧疾复发,遽然崩逝,只怕就要成行了。
  在那之后,李二陛下一直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没心思再去考虑这件事,鼓吹封禅的舆论也随之消停了两年。
  等到李承乾新君登基,因为主政时间不长,倒也没人拿这件事来说话。
  只是没想到,和西突厥的大战才刚刚结束,这些人就又跳出来了……
第622章
:武贵文轻
  平心而论,以李承乾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以确定绝对前无古人,完全够得上封禅泰山的标准。
  只不过身为穿越者,李承乾从一开始就对封禅的事情完全不感冒。
  在他看来,有钱去搞这些面子工程,倒不如实实在在开辟几条官道,疏通几条水渠,对百姓的帮助更大。
  早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李承乾就已经暗示过自己对封禅没兴趣。
  可是现在,这些家伙竟然还敢跟他提这件事,莫非真以为皇帝家的刀不快吗?
  ……
  眼见皇帝的脸色阴沉下去,杨师道心里也有些后悔。
  他不是不明白皇帝的心意,之所以会选择将这道奏疏递上去,其实也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自从李承乾登基以来,王师连战连捷,先收辽东,后平东瀛,将西突厥逼上葱岭,威压吐蕃和西南诸夷,真正做到了四海臣服,唯我独尊。
  随着一次又一次胜利,王师将士的热情越发高涨,民间习武之风也日甚一日,天下百姓无不以投身行伍,报效君父为荣。
  在这种舆论氛围的影响下,许多原本寒窗苦读,期待有一天金榜题名,鱼跃龙门的读书人,都选择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根据礼部和鸿胪寺的统计,因为关中、河南、山东等地开始招募郡兵的缘故,今年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的士子人数,相比往年直接下滑了两成!
  可以想见,随着郡兵制度逐步推行天下,参加科举的人数必然会持续减少。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在士林中有着崇高声望的前辈大贤都发出「武夫当国,斯文扫地」的哀叹。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武人崛起,必然会影响,乃至于侵犯文人的利益!
  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朝堂上的代表,文官集团怎么可能眼睁睁将自己的利益拱手让人?
  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一件事来彰显自己的地位,抢夺话语权,进而抵挡武人集团来势汹汹的冲击,保住现有的利益。
  近两个月,各家各派就到底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交换了无数意见。
  最终,举行封禅成了大多数人赞同的方案。
  作为从三代传承至今的古老典仪,封禅大典一直是文官集团的自留地,从来没有武将插手的余地。
  举行封禅大典,就是为了借机掺杂私货,告诉所有人——兵戈杀伐,只能逞一时意气,唯有礼法制度,才是万世功业!
  ……
  由于这件事是各家各派权衡商议之后共同做出的决定,这些人里很多都是高祖、太宗两朝致仕的官员,其中有些还是杨师道的老上司。
  即便杨师道如今贵为首辅,一时间也不好驳他们的面子,只好答应替他们将奏疏进呈天子。
  除此以外,杨师道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有一点私心。
  中国人自古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哪怕是乡野村夫,也希望自己死后能有块坟地,有块写着自己名姓的墓碑。
  更何况杨师道堂堂国公,首辅大臣之尊。
  在他心里始终觉得,自己得给后世子孙留下点什么,让他们知道,这世上曾经有个人叫杨师道,他做过宰相,为社稷江山出过力,为诸夏同胞立过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