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28

  古代有以玉比人的习惯,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因此文人士子都喜欢在腰间配玉,用以标榜自己的德行。
  一般人佩玉都知道要找好的,李承乾这个太子就更别说了,他现在腰里这块玉,光玉料就值上百金,更别说还要耗费多少人工把它雕琢出来,放到市面上,这样一块玉,怎么也得值五六百金。
  如果不是手下的商号进贡上来,李承乾自己是怎么也舍不得花几百金买这么个东西的。
  这块玉李治觊觎很久,只是李承乾一直不肯答应送给他,今天总算是给他逮到机会了。
  李承乾宠溺地笑了笑,解下玉佩递给李治:“现在可以说了吧?”
  李治一把抢过玉佩揣在怀里,这才说道:“小弟今天去立政殿,正巧父皇也在,父皇和母后聊天聊到了大哥。母后说大哥岁数也不小了,是该找个女子成家了,父皇已经同意,还说过段时间就要给大哥行冠礼,然后给你找个太子妃。”
  经李治这么一提醒,李承乾才反应过来,按照这一世的看法,自己是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
  李承乾现在十六岁,这要放在前世现在还是个刚进高中的学生,没想到这一世居然马上就是要结婚的人了。
  不过想到李恪比自己还小几个月,却已经有了两个庶出的女儿,李承乾更加郁闷,这简直就是个畜生。
  至于冠礼的事李承乾倒是不奇怪,本来早两年李承乾就该行冠礼了,礼部那边都已经准备妥当,可是因为他的离家出走,这件事就这么被耽搁下来,现在李承乾回来了,当然要补上。
  李承乾这边还在想着,那边李二陛下的贴身内侍黄易走了过来:“太子殿下,陛下召见。”
  李二陛下这个时候召见自己能有什么事?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和一边的赵元茂交代了一声,李承乾带着杨林跟在黄易身后,朝太极宫走去……
  ……
  太极宫,立政殿。
  李二陛下把要给李承乾选妃的事和他说了,没想到听了消息的李承乾表情变得很耐人寻味,一边的长孙皇后关切的问道:“承乾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承乾摇摇头:“没有,儿臣身体好得很。”
  “那怎么一脸不开心的样子?”长孙皇后虽然身体不便,但是对这几个孩子还是很关心的。
  “母后,是这么回事……”李承乾把李治火急火燎地跑回东宫,讹了自己一块玉佩的事说了一遍。
  等到他说完,李二陛下哈哈大笑了起来,连声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吃亏的一天。怪不得雉奴这小家伙急着要回东宫,还让朕晚一点再让人去传你,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哈哈哈……不愧是朕的儿子。”
  长孙皇后也是嘴角含笑,不过她倒是没有打趣李承乾,看到李承乾一脸郁闷的模样,还安慰道:“不过就是一块玉佩,也不是什么大事。雉奴还小,承乾你作为长兄,就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了。”
  李二陛下这个时候也笑的差不多了,帮腔道:“你母后说的有道理,不过就是一块玉佩,对你小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要再挂在心上了。”
  “是,父皇。”李承乾本来就没放在心上,这个时候说出来只是为了取乐一下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
  “承乾你对于给你选妃的事有什么意见?可有心仪之人?”
  选妃这件事情上,长孙皇后这个做母亲的还是比较在乎自己儿子的看法。
  长孙皇后这么一问,李承乾突然一愣,心头浮现出了那年上元节在禁苑灯会里见过的那个紫衣女子的身影。
  “哈,还真有啊!”李二陛下也是过来人,李承乾神色略微有点变化就被他发现了,“是哪家的女子有这个福分被你小子念念不忘的?”
  被看穿了心事的李承乾有些窘然:“儿臣也不知道,只是那年上元灯会的时候见过一面,如今怕是已经嫁做人妇了。”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唔,这就难办了,不过朕还是试着帮你找找,说不定能找到,朕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朕的儿子记挂这么久。”
  “谢父皇!”李承乾发自内心的感激道。
  说老实话,李承乾心里还真是有些忘不了那个纤细柔弱,如水般温柔的女子。
  长孙皇后倒是更现实一点,说道:“总不能只想着找到承乾喜欢的那个姑娘吧,万一找不到怎么办?依妾身看,还是应该找一些备选的比较好。承乾你比较钟意什么类型的女子?”
  “全凭父皇母后做主。”
第68章
:怂恿
  对于还保留了一定前世习惯的李承乾来说,这世上最好的只有那一个,除了那一个以外,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将就。
  既然是将就,那就无所谓谁好谁差,不过长孙皇后显然不这么认为。
  从确定要给李承乾选妃那天开始,长孙皇后就让阎立本把京中各家女儿都画了一幅画,李承乾每天都要到立政殿跟着长孙皇后看那些在他眼里没有丝毫差别的画像。
  天知道长孙皇后是怎么从那一堆连名字都没有的画像里认出哪个是程咬金家的女儿,哪个是虞世南的孙女。
  相比于每天被长孙皇后拽着看那些在他眼里一点区别都没有的仕女图,李二陛下最近传授的一些帝王心术倒是更合李承乾的口味。
  既然没办法选择幸福,那么何不将这次婚姻作为自己施政的助力呢?作为帝王,本来就不能有太多的感情。
  面对着一张张画像,长孙皇后或许可以看出谁的鼻子高,谁的嘴唇薄,谁长的好看,哪个生的一般。
  但是同样的画像,在李二陛下看来就是这家的背景太过深厚,如果要娶,以后要防着外戚专权,那家的背景又太过浅薄,不足以统摄后宫。
  到最后,李二陛下拿自己作为例子教导李承乾:“你看这后宫之中,论身份,最高贵的就是杨妃,她是前朝炀帝的女儿。可是就因为她的身份太过高贵,如果由她统领后宫,朝廷上那些前隋旧臣就会有不该有的心思,所以她最多只能做到贵妃。”
  “再之后就是你母后,其实说起来长孙家的血统比杨家更高贵,可是长孙家已经没落了,所以你母后做皇后就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你母后深知外戚专权的危害,你舅父迄今不能入朝秉政,其实就是你母后几次三番劝朕不要给他加官的结果。”
  “承乾你要清楚,你现在娶的是太子妃,大唐未来的皇后。你在她面前,除了是她的夫君,更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君主。”
  “她可以爱你,却不能拿这份爱干扰你,她要有足够的胸襟,容忍你后宫的妃嫔,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替你摆平后宫的一切。”
  “儿臣明白了。”李承乾说道。
  经过几次三番的挑拣,再加上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大神棍一番真真假假的卜算,太子妃的人选总算是定下来了。
  看着内侍送过来的太子妃画像,李承乾实在没办法看出来这个名叫苏薇的女孩儿到底长的什么样。
  【这就是我以后的媳妇儿了。】
  李承乾满是感慨的将画像放下,看着窗外的天空,他的脑子里,不由自主的再次浮现起那道紫色的倩影……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气越来越冷,百姓都开始猫冬了,朝廷最近也没什么事,李承乾有了几天闲工夫,和长孙冲他们几个约好了一起出来玩玩。
  此时人还没到齐,李承乾坐在京城最大的一间酒楼醉长安的二楼,百无聊赖地转着手里的酒杯,轻声吟道。
  “唐兄好文采。”伴随着一声赞叹,房遗直和杜构的身影从楼梯口转了出来。
  “你们怎么到现在才来?”李承乾问道。
  “还不是因为明年的科举。”
  “不知怎么的,今年来长安报名的士子特别多,有许多士子都找不到借宿的地方。”
  “这些人里说不定哪个就是未来的国家栋梁,礼部也不敢怠慢,到处找房子安排这些人。这不,一直到现在才忙完。”杜构有些无奈地说道。
  “马上就要举行春闱了吗?”李承乾最近一直在处理民部的事,对于其他的事没时间关心,倒是不知道科举已经快开始了。
  唐朝的科举一般在一二月份的时候举行,日期不定,早的话上元节过后没几天就开始,晚一点就有可能拖到二月底。
  “是啊,按照陛下的旨意,今年的科举安排的比较早,上元节后就要开考了。”
  “这样啊……”李承乾沉吟了一下,说道,“算了,不想了,科举的事自然有虞世南他们几个老大人去操心。难得有空,不如好好想想该去哪玩。”
  “还能去哪?雪下的这么大,又不能去打猎,蹴鞠什么的早就玩腻了。”程处亮有气无力地说道。
  房遗直和杜构对视了一眼,说道:“我们倒是知道一个好玩的地方。”
  “哦?说说,是什么去处?”程处亮突然来了精神。
  杜构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们在安置那些士子的时候,听说最近平康坊来了一个江南女子,名为桃夭。
  号称是「诗琴双绝」,裙下之臣无数,赶考的士子无不以见其一面为荣。
  本来我和房兄还商量着什么时候去见识见识,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空,不如一起去怎么样?”
  众人都转过头看向李承乾,李承乾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看着自己,无非是想让自己出钱而已。
  说老实话,李承乾早就想见识见识古代的青楼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过碍于御史台那些人,这才一直没去。
  这两天御史们都被李二陛下派出去监督各地新政实施的情况,没人有功夫管他,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