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528

  “可汗陛下……”肆叶护正在暗自神伤的时候,合不勒那苍老的声音远远传来。
  肆叶护循声转过头去,看向那位对他来说亦师亦父的长者。
  合不勒有些慌张地快步来到肆叶护身边,将四周众人都赶了下去,这才凑到肆叶护耳边,小声禀报道:“可汗陛下,大事不妙了!”
  “刚刚有探马回报,在北方草原发现了铁勒骑兵的踪迹,对方是花当部的人马。”
  “据他们交代,铁勒大军已全军覆没,唐军虎贲卫并晋王亲军五万人马,不日便将南下!”
  “什么?!”肆叶护闻言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
  肆叶护上一次收到咥运的消息,还是不到一个月前。
  当时咥运在来信中给他说了对付唐军炸药包的方法,同时还向他通报了一个好消息,西受降城已经被铁勒大军攻下,十余万草原健儿,马上就要进入唐境。
  ……
  想到那封信里的言辞,肆叶护觉得咥运那不可一世的模样似乎还在眼前萦绕,怎么会突然就兵败如山倒了?!
  如果说这些话的人不是合不勒,肆叶护甚至会怀疑对方在故意编瞎话骗自己,好让自己下令撤军。
  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肆叶护,合不勒面色阴沉无比,涩声道:“大汗,这是真的。”
  “探子们带回了几个花当部的人,老奴已经询问过了。”
  “当日唐军之所以弃守西受降城,并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是为了诱使铁勒大军进入关中,防止他们逃窜而已。”
  “唐国安陆王李承道的人马,只用了一个晚上,就重新夺回了西受降城,将铁勒人堵死在了长城之内。”
  “最终,铁勒十余万大军,被唐军四面合围在了胜府城外。”
  “唐军主帅派出辽王麾下重骑,加上一支丝毫不逊色于重骑的银甲骑兵冲阵,铁勒大军全军覆没,唐军安北骑兵用铁勒人的头颅在狼山外垒砌了一座京观……”
  ……
  “混账!”听说安北骑兵垒砌京观,肆叶护连铁勒大军全军覆没这件事都顾不上了,怒不可遏地骂了一句。
  在他看来,东西突厥同出一源,漠南草原现在虽然是大唐统治,但大家都是土门可汗的子孙,怎么说也该有些香火情才对。
  然而那些家伙不仅帮着大唐打自己,现在居然用同胞的头颅筑京观。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肆叶护恨不得直接抛下庭州,率领大军北上,教一教这些数典忘祖的王八蛋该怎么做人。
  看着两眼通红,作势就要吃人的肆叶护,合不勒抚胸一拜,劝道:“可汗陛下,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请大汗速速决断!”
  “否则一旦唐国北地大军抵达,与陇右唐军两面夹击,我军只怕很难安然退去了!”
  虽然合不勒一口一个我军,但是肆叶护明白,对方所指的并不是西突厥大军,而是点密部的骑兵。
  ……
  在合不勒到来前,肆叶护还在究竟,到底是应该拼死一搏,还是应该抛弃其他部族,自己跑路。
  合不勒带来的这个消息,帮他做出了决定。
  可汗陛下闭上双眼,深呼吸了几次,对合不勒问道:“阿塔,依你之见,我军现在该当如何?”
  合不勒上前一步,凑到肆叶护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听着合不勒的计划,肆叶护先是露出欣喜之色,接着眉头便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等到合不勒说完退到一边,肆叶护有些不忍地问道:“阿塔,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若是真要这么做,只怕阿塔你……”
  肆叶护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合不勒打断。
  老家伙洒脱一笑:“大汗,老奴活了五十多年,该经历的都已经经历过,即便真有什么意外,也无憾了。”
  肆叶护还待再劝,合不勒已经接着说道:“更何况,老奴当年和先可汗结为兄弟,约定同生共死。”
  “先可汗走的早,老奴有重任在身,无法随他而去,心中颇为惭愧。”
  “如今可汗陛下您已经长大成人,老奴也是时候履行对先可汗的承诺了……”
第547章
:科举「舞弊」……
  见合不勒提起统叶护,肆叶护也没办法再说什么。
  沉默片刻,可汗陛下一脸郑重地拍了拍合不勒的肩膀,承诺道:“阿塔,从今天开始,阿勒巴儿就是本可汗的亲弟弟。”
  “日后,我会像土门可汗分封点密可汗那样,赐予阿勒巴儿一块大大的封地,让他成为可汗。”
  合不勒闻言什么也没说,微微一笑之后便拱手下安排。
  ……
  一刻钟后,王帐中传出可汗陛下的命令:考虑大军连日作战,十分辛苦,可汗陛下再次从后勤中抽出部分牛羊作为劳军之用。
  为了保证路上的安全,将有一支两万人规模的王廷骑兵前去接应。
  也许是因为这些天来的艰苦战斗限制了西突厥人的思考能力,对于可汗用两万人去接应后勤这件事,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反而都对肆叶护的「仁慈」大唱赞歌。
  只是他们永远也不会想到,在那支所谓前去接应后勤的队伍里,混进去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
  西突厥可汗陛下穿着一身普通的王廷亲卫甲胄,被心腹们围在中间。
  回头看了一眼庭州方向,肆叶护的目光有些黯淡。
  他知道,这恐怕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看到这座城池了。
  战争的失败,使得他和他的部族失去了在天山以东立足的机会。
  至少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他将不得不离开这片生养他的草原,到更遥远的土地上去养精蓄锐。
  不过这并不能让他就此沉沦。
  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让肆叶护远比一般人更容易接受残酷的现实。
  听着远方依稀传来的喊杀声,肆叶护眼中的斗志一点点重新凝聚,暗暗下定决心:“李承乾,你等着吧,虽然本可汗败在你的手里,可我大突厥还没有败!”
  【本可汗的子孙,终有一日会重新回来的!】
  ……
  大明宫,仙居殿。
  自从入夏以来,李承乾便越来越喜欢到仙居殿来住,在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从太液池吹来的凉风,是他夏天唯一的享受。
  皇帝陛下斜卧御榻之上,正和从华阴书苑归来的李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正说到一半,突然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
  皇帝虽然只是打了个喷嚏,但是身边伺候的人却不敢怠慢,黄安连忙躬身上前询问道:“陛下,是否要传召孙太医入宫?”
  李承乾早就习惯了黄安的大惊小怪,无所谓地摆手表示拒绝,同时在心里想道:“难道有人在咒我?娘希匹的,别叫老子知道你是谁,否则一定把你屎给打出来。”
  想完就将这件事扔到一边,继续和李钰说话。
  ……
  对于自己这第三个儿子,李承乾最近关注的越来越多。
  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出色,恰恰相反,和李彻等人比起来,李钰简直就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李彻和李阙不管现在和将来怎么样,至少在二人小的时候,还都算是乖宝宝。
  可是李钰就不一样了,自从出宫之后,就跟脱了缰的野狗一样,拉都拉不住,一天不惹事就皮痒。
  根据李承乾派去暗中观察的缇骑卫回报,李钰在华阴书苑,基本上每天都要挨板子。
  李承乾今天把他从华阴书苑叫回来,就是因为他又惹祸了。
  以往李钰犯下的那些过错,李承乾往往时候听缇骑卫的汇报才能知晓。
  只是这一次他搞出的事情实在有点大,这才惊动了皇帝。
  ……
  事情的起因,和一个月前的科举有关。
  按照李承乾给大唐定下的科举制度,每年的科举结束之后,中举的进士要先到礼部报到登记,然后由礼部带着这些人一起入宫面圣,接受皇帝的耳提面命。
  可是今年的科举之后,一个名叫苏玉的士子并没有按照规矩到礼部登记,这就使得礼部带领新科进士入宫的时候,空出了一个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