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28

  再后来,十天、半个月。
  直到现在,二十天过去了,庭州城墙虽然在西突厥的猛烈攻势下千疮百孔,然而却依旧屹立不倒。
  ……
  这些天来,为了攻陷这座横在西突厥和大唐中间的第一座坚城,西突厥人什么办法都试过了。
  云梯爬城、蛾傅、轒辒、穿突暗门,甚至于连草原民族之前最为不屑的挖地道偷城,肆叶护都命人试了多次。
  只可惜,所有尝试都做了无用功。
  现在的唐军,比以前更强了。
  虽然得到了铁勒部的事先提醒,唐军的炸药包没能给西突厥人造成什么困扰。
  但是唐军使用的其他新式器械,还是让西突厥人栽了个大跟头。
  ……
  传统的办法没用,肆叶护便想着用自己从西方学来的那一套对付唐军。
  西突厥人用了几天时间,砍光了大军视线范围内能看到的所有树木,同时就地挖出大量土石,利用树木和土石,在庭州城外垒起数十座高台。
  这种高台高度足有四五丈,比庭州城墙还高出半头。
  西突厥的射手站在高台之上,利用手中弓箭,和城头的唐军展开对射,为下方攻城的队伍提供支援。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办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被压制了火力的唐军,无法组织起像之前那样严密的防守,让由奴隶和步卒组成的攻城大军能够用更少的伤亡靠近城墙。
  现在庭州城墙上的那些缺口,几乎都是那个时候打出来的。
  但是,西突厥人还没来得及高兴。
  城头的守军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法。
  ……
  经过一阵紧急改装,唐军原本用来对付攻城车和巢车的床子弩,临时改成了另类的投石机。
  床子弩射出的东西,从弩箭变为了一个个人头大小的铁球。
  那种每一个都足有十几斤中的大铁疙瘩,曲射而出,一旦撞到高台上,直接就可以将临时搭建的高台砸塌,高台上的士兵,往往来不及反应就从高台上摔下来,然后再被散落的土石砸死。
  靠着这种方式,唐军很快就将站在高台上和他们对射的西突厥士兵杀了个七七八八,就连木石垒砌的高台,也被砸毁了大半。
  搞得现在根本就没人再敢登上高台和唐军对射。
  在下面射箭,就算死,好歹也还有个全尸,如果被唐军从高台上打下来,往往会血肉模糊,连个人形都没有。
  没有办法,高台战略不成功,肆叶护只好调整作战计划。
  最近这段日子,肆叶护将自己在西方见过的各种战斗方式都用了一遍,成功给日后将要出塞和西方敌人交手的唐军打了剂预防针。
  只不过西突厥人自己,却依旧没能踏足庭州城头半步。
  不是西突厥人「画虎不成反类犬」,实在是唐军的反应太快。
  无论肆叶护使出什么手段,唐军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想到应对之法。
  这让肆叶护心里一度出现过自己是蚂蚁,而唐军是大象的错觉——无论蚂蚁怎么跳,最后都逃不过被大象一脚踩死的结局。
  ……
  时间一天天流逝,局面对于西突厥人来说越来越不利。
  不仅是庭州这边,攻击伊州和瓜州等地的西突厥偏师,进展也十分有限。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攻上唐军守卫的城墙。
  几处战场加起来,西突厥足足损失了将近十万人马,减员四分之一,却没有取得丝毫进展。
  随着战死的人越来越多,大军的士气也随之一点点衰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最近这几个月时间里,西突厥各部的损失,已经超过了过去数年间从西方各国得到的利益总和。
  草原民族都是很现实的,对于他们来说,前往西方,他们能够得到想得到的一切。
  可是进攻大唐,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崩掉了一嘴牙。
  强烈的反差,让各部贵族们怨声载道,也让领兵的军官们意志消沉。
  最近几天,不止一个人在肆叶护面前拐弯抹角的建议撤兵。
  在他们看来,己方虽然损失惨重,可是唐军那边也不好过,绝对没有能力追杀自己。
  只要能够安全回到草原,以西方各国的富庶程度,用不了两年,西突厥就能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这倒不是乱说。
  以过去的经验来看,西突厥人现在的这些损失,只要再去一次波斯,就能完全弥补回来。
  倘若能够更近一步,打到大食或者罗马,肆叶护觉得自己不仅能够弥补这一次的损失,甚至可能还有得赚。
  但是,他却依旧犹豫不决。
  因为他不敢撤!
  在肆叶护看来,这一次,是西突厥最后一个能够战胜大唐的机会。
  错过这一次,西突厥将永远要被大唐按在身下摩擦,毫无反抗之力。
  更何况,即便不考虑大唐将来有可能的报复,仅从现实来说,他也有不能撤兵的理由——
  大军的粮食不多了,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让所有人回到草原!
第546章
:噩耗
  虽然西突厥大军这段时间以来损失惨重,可是却依旧有着将近三十万大军。
  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人吃马嚼,每天需要的粮草数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即便肆叶护已经想尽办法节省,然而各部的存粮依旧在三天前告罄。
  这两天,肆叶护靠着偷偷宰杀必勒格带回来的那二十万牲畜,才勉强撑了过来。
  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撤退,那么白山部的遭遇,将再也无法隐瞒。
  肆叶护很清楚那意味着什么——都不用等回到草原,愤怒的各部贵族和军队,就可能会起兵造反,把他从可汗的位子上推下去。
  那些和点密部关系亲密的部族,这一次也不会再站在他身边。
  不为别的,就因为那一百万头牲畜,是整个草原的命脉所在。
  没有了那些牲畜,今天的冬天,草原上势必会发生史无前例的大饥荒。
  现在已经是五月下旬,即便西突厥人想要去西方劫掠,用西方的资源补给自身,从时间上来说也有些来不及。
  没有了牲畜的各个部族,会像饥饿的草原狼一样,捕杀任何他能看到的活物,无论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同胞。
  而这一切罪过,都将算在身为可汗的肆叶护头上。
  按照引弓之民的行事法则,等待他的唯有死路一条。
  是以,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肆叶护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在这个时候撤兵——至少不能带着其他部族一起撤。
  更何况,撤军的恶果还远不止于此。
  ……
  更让肆叶护难以接受的是,草原各族默默遵循了数千年的斗争法则,这一次很有可能会被打破。
  饿疯了的牧民们,会直接对无辜的点密部平民下手,用点密部的积蓄,弥补他们在战争中的损失,帮助他们度过接下来的冬天。
  到那个时候,点密部,这个西突厥内部最古老的部族,突厥帝国最纯正的血脉,将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是肆叶护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可是,除了撤兵以外,他又能做什么呢?
  看着远处依旧如火如荼,却始终没有丝毫进展的战场,肆叶护内心五味陈杂,个中酸楚,实在不足以为外人道。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