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528

  不过他却并不觉得有什么。
  这件事对于房玄龄等人来说是一口黑锅,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却没有任何不利影响,反而可以作为他彰显自己这个皇帝礼贤下士,不吝赏赐的又一力证。
  皇帝连王位都舍得给,那跟着这个皇帝干岂不是前途无量?
  那些平日里懒懒散散,得过且过的官僚,为了这块大饼,还不老老实实卖肝卖肾地给他拼命?
  ……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承乾决定配合房玄龄演好这出戏。
  只见皇帝陛下从御座上站起来,走到房玄龄身边将他扶起来,“感动。”
  道:“房卿胸怀祖宗社稷,朕心甚慰。只是先帝在位时便已言明「大唐之法,只用于大唐之土」。”
  “朕身为先帝之子,不敢违君父之命。塞外荒服之地不属中国,异姓不可为王之法自然不能用于彼方……”
  当初李二陛下为了解禁官员参与捕鲸的事情,曾经下达过一道「便民自取」的诏书,如今被李承乾照猫画虎搬过来用以解除「异姓不可王」的禁令,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眼见皇帝把这口锅背上了,几人自然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同时躬身拜道:“陛下圣明烛照、仁孝无双,臣等唯顿首百拜而已。”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坐回了御座,对几人吩咐道:“四位阁老回去后自可转告文武官员,朕与大唐不会亏待有功之臣,诸卿只需勠力王事,勤勉用心即可。”
  分封功臣这块大饼既然已经被拿出来了,李承乾自然要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李承乾相信,只要这个消息传开,无论文武,都将紧密团结在他这个皇帝周围。
  只要这个希望一天没有破灭,李承乾的皇位就稳如泰山,但凡有人反对皇帝,就会被百官联合起来按在地上摩擦。
  哪怕是那人人闻之色变的世家豪族,在拧成一股绳的官僚集团面前,也不过是群战五渣而已。
第411章
:不安分的弟弟
  现实和李承乾料想的一样,房玄龄等人告辞出宫之后,长安官场的风向顿时为之一边。
  所有人都在讨论封镇塞外、异姓为王的事,纷纷高呼「陛下圣明」、「天子万岁」。
  至于李恽的事,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了。
  趁着百官士气MAX的机会,李承乾将自己策划已久的两件事扶上了马。
  首先,李承乾下诏整修关中大小水道,将流经关中的几条河流,与遍布各地的大小水利工程连接起来。
  自从大唐立国以来,朝廷对兴修水利这件事就十分看重,先帝在位期间更是修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处水利工程,工部每年花费在开凿、疏浚渠道上的资金足有数千万。
  只是这些渠道大多只局限在某个区域,和关中主体水系并没有连接。
  如此一来,不仅管理起来费时费力,一不小心还会出现荒废,或者淤塞的情况。
  李承乾这次做的,就是将关中所有的水利工程,都和泾水、渭水,浐水、灞水等河流贯通,将整个关中的水系连接到一起。
  这么做既省了管理开支,同时还能够惠泽更多百姓,使得更多的土地得到灌溉,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李承乾还下令,重新规划和修葺了关中各地,直到东都洛阳的官道,使得官道系统变得更加高效。
  有了封镇塞外这张香喷喷的大饼吊在眼前,官僚集团的行动速度前所未有的迅捷,工程进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
  元新四年秋八月丙申(初三)。
  李恽的朝觐队伍抵达长安,李承乾下诏令皇长子李彻带领除三省六部以外的文武百官郊迎十里,以示恩宠。
  三日后,皇帝陛下在太庙举行了盛大的徙封仪式,在祖宗神明的见证下,确定了大唐第一个封国的诞生。
  ……
  甲辰日(十三)。
  当今天子的妹妹,深受两代皇帝宠爱的晋阳公主李明达完成了自己的及笄礼,
  没过几天,皇帝陛下便下诏册封晋阳公主为晋阳长公主,同时诏令公主与驸马完婚。
  秋九月,兕子和狄仁杰的婚礼正式举行,参加的人除了在京文武官员和勋贵宗亲,分散在天下各地的先帝儿子们,除了辽王李佑之外,其他人也都赶回了长安。
  虽然这些人打的旗号都是为了给妹妹祝贺新婚,不过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些大王之所以火急火燎地赶回来,完全是为了封镇的事情而来。
  之前皇帝大兄答应大家日后都有封镇,众人心里高兴的同时却也并不怎么急迫。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李恽成了东瀛王,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在东瀛列岛作威作福。
  有这么个鲜活的例子摆在面前,所有人的心思都开始活泛起来。
  这里面蹦跶的最欢的就属戎王李贞。
  ……
  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征战,薛仁贵和他手下的大军早已将吐蕃、西羌联军赶出了清溪关,眼下正在西羌国内大杀四方。
  西羌人的战斗力虽然比倭国要强出不少,可是与关宁卫比起来,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只要不出现意外,在新年到来之前,唐军应该就完成对西羌全境的征服。
  原本李贞对于这件事还没什么想法,不过自从李恽被封镇东瀛的消息传出,他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学着李恽,将西羌划到自己碗里来。
  虽然西羌的疆域面积和倭国完全没得比,不过他可以扩张啊!
  西羌的南边就是西南诸夷,北边是西突厥,西边是吐蕃,有的是广阔天地给他撒欢。
  在长安待着的这段时间,李贞四处游说,就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建议天子将他封镇到西羌之地。
  只是结果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李承乾重启分封,是为了帮自己统治天下,不是要给自己找麻烦。
  西羌和吐蕃离大唐本土实在太近了,而且从地形上看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李承乾除非是脑子抽风,否则就绝对不会将这块地方划为封国。
  在将几个收了好处,替李贞求情的臣子训斥一通之后,李承乾直接下诏命令几个弟弟回封地老老实实待着。
  紧接着,皇帝陛下就将缇骑卫的人马派去了辽东。
  ……
  此番李恽回京,其他兄弟都跟着一起回京,到他这个皇帝大兄面前卖萌刷存在感,偏偏就李佑一个人没出现,这实在是有些反常。
  按照李承乾对自己这个弟弟的了解,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可能——李佑这家伙看到李恽发达,心里不爽,要搞个大新闻!
  李佑现在有多少实力,李承乾是知道的。
  自从得到了李承乾册封的承诺之后,这两年李佑一天也没闲着,凭借手里掌握的金矿,李佑在辽东地区直接拉起了一只三万人的义从骑兵。
  所谓「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是春秋战国,乃至于前后两汉时期的一种军队形式,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后汉三国时期辽东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其人员构成,大约和后世的某国外籍兵团差不多,都是一些为了钱、或者为了国籍而上赶着加入的异族人。
  只不过中国人自古就比较好面子,这才取了「义从」这么个称呼。
  ……
  不管叫义从,还是叫外籍兵团,抑或是叫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字。
  总而言之,李佑现在手下有着一只三万人的骑兵,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原本有关宁卫在辽东镇压,李承乾对于李佑手里的这只杂牌军还不怎么放在眼里。
  可是眼下关宁卫正在攻打西羌,十六卫的改革和换防还没来得及全部完成,李佑手里的大军是整个辽东境内实力最强的一只武装力量。
  这个时候如果李佑那里出了什么问题,李承乾连可以制衡他的手段都没有。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派人过去看看,了解一下他到底要干什么,自然就成了李承乾必须要做的事。
第412章
:李佑的野心
  辽东,盖州,盖牟城。
  九月的盖州,已经下过了一场雪,眼中所见尽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