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528

  这一天,李承乾主持完朝会之后,就在禁军的护卫下再次来到郑国公府。
  当李承乾的御辇来到修仁坊的时候,街道两旁停满了各色马车。
  这些马车的主人都是如今朝堂上的官员,他们来这里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来探望魏征的病情,其实真实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在李承乾这个皇帝面前演戏而已。
  只是掀开车帘随意看了几眼,李承乾就没有再做理会。
  ……
  辇车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郑国公府门前。
  魏征的长子魏叔玉早就收到了消息,已经提前带着家人和前来探病的百官公卿等在了这里。
  御辇刚刚停稳,魏叔玉就带人迎上前拜道:“臣等参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黄安站在御辇上,高声答复:“圣躬安!”
  说完,躬身退到一边,将御辇的车帘掀开。
  李承乾穿着常服的身影走下辇车,神色平静地对面前众人说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众人躬身再拜,然后起身退到一旁,将中间的道路让了出来。
  李承乾走到魏叔玉身边,问道:“令尊今日情况如何?”
  魏叔玉大概好几天没睡了,脸色白的瘆人,听到皇帝问话,长长叹了口气,答道:“有劳陛下关心,家父今日晨间曾清醒了一次,服药之后便又睡下了……”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魏叔玉吩咐道:“带朕去看看魏卿吧……”
  魏叔玉应诺一声,转身带着李承乾向府中走去。
  ……
  郑国公府,魏征卧房。
  看到李承乾走进来,正在房中忙活的太医和魏府下人们同时停下手里的活计,对着李承乾恭敬行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缓步走到榻前,朝着榻上的魏征看去。
  曾经的帝国宰相,眼下只剩下了一把骨头,双颊的颧骨高高耸起,有些青紫的皮肤下,暗红色的血管清晰可见。
  如果不是他的胸口还隐隐有所起伏,和传说中的干尸没有任何区别。
  李承乾站在榻边,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紧闭双眼的魏征,始终没有说话。
  皇帝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说什么,整个房间沉默地可怕。
  ……
  过了好半晌,或许是察觉到了李承乾的气息,躺在榻上的魏征喉咙「咕噜」一声,缓缓睁开了眼睛。
  浑浊的目光移动了一下,恰巧看见了站在榻边的李承乾。
  “老臣参见陛下……”魏征用尽全身力气吐出几个字,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李承乾连忙上前扶住想要坐起来的魏征,温和道:“魏卿有恙在身,无需多礼……”
  言罢,在魏叔玉的帮助下,将魏征扶着半靠了起来。
  一番折腾之后,魏征的精神比起刚醒来的时候好了不少,对李承乾道谢一声,朝一旁的魏叔玉吩咐道:“大郎,你带人先下去,为父有话要与陛下单独分说。”
  魏叔玉是个孝子,听到老爹这么说,当下应诺一声,带着众人走出房间,临走时还将房门给关上了。
  ……
  等到所有人都出去之后,魏征脸上露出一个苦笑,有些歉然地对李承乾说道:“臣老朽,不堪驱使,让陛下失望了……”
  王师刚刚征服新罗半岛,按照皇帝之前的安排,接下来就是该准备改革军制的事情了。
  原本魏征是李承乾改革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可是他现在这个样子,能不能活到大军班师都是问题,就更别说参与接下来的改革了。
  李承乾当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闻言温声劝慰道:“些许小事,玄成公(魏征表字)无需挂怀,还当安心养病才是……”
  虽然皇帝这么说,不过魏征依旧有些担忧:“敢问陛下,可曾想好应变之法?”
  李承乾点了点头,将自己新的改革计划和魏征简略说了一遍。
  ……
  对于皇帝来说,臣子什么的,不过是帮助自己统治天下的工具而已。
  一个工具坏了,只要换一个工具就行了。
  如果哪个皇帝真的因为某个臣子而束手束脚,只说明要么这个国家快完了,要么这个皇帝快完了。
  这么说有点残忍,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魏征的病重虽然确实给李承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不过对于手里握有一把好牌的李承乾来说,想要找到替代魏征的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395章
:立太子
  随着李承乾的叙述,魏征提着的心终于放了回去,脸上的皱纹都散开了不少。
  等到李承乾说完,魏征稍作思量,抬起头看向李承乾,没有继续问军制改革的事,而是换了个话题:“陛下连日造访,想必是为了老臣的遗表而来吧?”
  虽然魏征在今天之前都没能和李承乾说上话,不过皇帝每天造访的事情,他还是从家人口中知道了的。
  经过李孝恭和李泰的事,朝堂上不少人都对皇帝的计划有所猜测,魏征自然也不例外。
  ……
  听到魏征的话,李承乾有些沉默。
  他之所以每天往郑国公府跑,除了私人情谊和作秀的考虑之外,最重要的想法,就是为了能和魏征商议,拿到魏征的遗表。
  在此之前,李孝恭和李泰都已经上了「立嗣以贤」的奏表。
  再一再二再三,只要有了魏征的支持,这个制度的基础就可以彻底稳固下来。
  因此,李承乾不得不多加关注。
  只是魏征眼看着就要死了,李承乾这个时候跟他说自己确实为此而来,未免有些太过不近人情,面子上有些不大好看。
  ……
  看着李承乾陷入沉默,魏征脸上却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反应。
  只见他微微侧身,从床榻内侧取出一封被压得有些褶皱的奏疏,双手捧着递到李承乾面前,恭敬道:“此乃臣之遗表,恳乞吾皇万岁恩准。”
  李承乾伸手接过奏疏看了一遍,奏疏里正是他所希望的立嗣以贤的内容。
  将奏疏收进袖子里,李承乾目光温和地看着魏征问道:“玄成公可还有何心愿未曾达成,不妨与朕说说。”
  魏征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李承乾觉得怎么着也该给他一些报答才对。
  魏征没有拒绝李承乾的好意,稍作考虑之后,虚弱道:“回陛下的话,老臣诸子愚鲁不堪,无有可堪造就者,唯长孙魏膺,还有些聪慧,臣想为其向陛下讨个恩典,恳请陛下许其入华阴书苑就读。”
  李承乾稍作考虑,点头应允:“贤妃(武媚娘)之子李显即将入读华阴书苑,尚缺一个伴读,既然玄成公有求,那便让令孙给他做个伴读吧。”
  魏征原本只想着能把孙子送进华阴书苑就行,却没想到皇帝居然让自家孙子给皇子做伴读,连忙挣扎着坐起来,躬身而拜:“老臣谢陛下隆恩。”
  李承乾「嗯」了一声,重新扶着魏征躺下。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李承乾起身告辞,在魏叔玉的礼送下离开了郑国公府。
  ……
  李承乾走后不久,这位因忠直耿介而闻名万世的一代名相便撒手人寰,与世长辞。
  皇帝的御辇刚刚驶进大明宫,郑国公府的讣告就紧跟着递了进来。
  李承乾坐在御辇上,听完黄安的念诵,长叹一声,语气有些低沉地吩咐道:“制诏:郑国公,特进,上柱国魏征尽心王事,献纳忠谠,安国利人,为天下所称。”
  “其赐魏征司空、相州都督,着有司拟定谥号,以褒其功,另,传旨昭陵署择选墓地,许陪葬先帝。”
  ……
  魏征死了,笼罩在长安城上空大半个月的阴霾终于缓缓散去。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魏征的死活,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除了上门祭奠的时候哭两嗓子之外,其他时候,大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停灵半个月后,魏征的棺椁在他几个儿子和一众学生的护送下,埋进了太宗文皇帝的昭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