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528

  狄仁杰「嗯」了一声,继而道:“既然大王决心已定,直接与陛下明言便是,何苦来问小臣?”
  李彻嘴角露出一个苦笑,犹豫着说道:“此举会不会引来父皇不喜?”
  狄仁杰有些不理解李彻心里的想法,不免问道:“大王何以有此顾虑?”
  李彻将心里的诸般计较一股脑的和狄仁杰说了一遍。
  听完李彻的叙述,狄仁杰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大王这却是想岔了……”
  李彻不解道:“小王哪里想岔了?”
  狄仁杰坐直身子,表情严肃了一些,郑重问道:“前岁河间郡王与今岁魏王临终前所上的两道遗表,不知大王可曾看过?”
  李彻微微颔首,朝堂上的奏表公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整理好了,送去华阴书苑给他当教材。
  类似李孝恭和李泰这样重臣的奏表,他当然是看过的。
  狄仁杰继续问道:“不知大王从两位大王的奏疏里看出了什么?”
  李彻仔细回忆了一番记忆里奏疏的内容,有些不确定地说道:“立嗣以贤?”
  狄仁杰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若是小臣没有猜错,陛下之所以至今未立太子,并非不信任大王,只是在等一个他觉得可以托付江山的子嗣出现而已。”
  “当此之时,大王不仅不能退缩,反而该将心中想法都与陛下明言。如此,方能占据先机。”
  听着狄仁杰的分析,李彻眼珠不停转动,心里念头一个接一个的闪过。
  ……
  大明宫,紫宸殿。
  君臣父子二人关上门来交流了小半天,一直到午膳的时间都过了,李彻才走出紫宸殿,前往清宁殿向皇后问安。
  除了李承乾和李彻两个当事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对大唐地位最尊崇的父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两天后,半个多月没有上朝的皇帝,带着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朝会的皇长子一同临朝,当着百官的面,宣布了对他的下一步安排。
  圣旨中,李彻中山王的封号并没有变,不过品级却从之前的嗣王提升为了亲王。
  此外,李承乾还给李彻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去大理寺观政,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
  对于皇帝这个脑洞大开的安排,百官或多或少都有些意见,只是所有人的上书都被留中,似乎自从圣旨下达之后,皇帝就没有再管这件事的意思。
  至于某些仍不死心,想要犯颜直谏,甚至死谏的人,李承乾学习先帝当年的榜样,直接将这些家伙发配到地方上做官,省得他们在自己面前碍眼。
  如此处置了一批官员之后,长安的局势果然安定了不少。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到此就要结束的时候,一个流言开始在长安坊间流传开来……
  流言的主人公,一个是当今天子四妃之一的德妃田思,另一个则是关中豪族田氏的家主田汾。
  在流言中,当今陛下的这位德妃,并不像当初被选入宫时所说的那样,是某个田氏旁支的女儿。
  田思的生父,正是田氏家主田汾!
  之所以会出现当年的乌龙事件,其中有着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
  话说田汾年少时荒唐不堪,以至于人到中年都不曾诞下子嗣,好不容易有一个小妾有了身孕,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儿。
  为了维护自己在田氏族中的地位,也为了死后能够有人祭祀,田汾便暗中派遣心腹,将自己的女儿和田氏族中一户人家刚生下来的儿子掉了包。
  只是没想到,田思最后居然通过了皇家的选秀,成为了太子的良媛,皇帝的德妃……
  ……
  在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百姓向来都喜欢讨论些宫廷秘闻,如今碰上这么悬疑的流言,哪有轻易放过的道理。
  消息刚一传出,就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轰动。
  短短几天工夫,由此衍伸出来的各种话本传奇就充斥了长安城中的大小茶馆酒肆。
  面对这种情况,无数官员上书天子,请求将事情真伪调查清楚,以正视听。
  伪造身份,进入后宫,往小了说是欺上瞒下,往大了说,那就是居心叵测,有意混淆天家血统,妥妥的杀全家,甚至有可能连九族都要一起被诛。
  ……
  延康坊,林木府邸。
  李承乾高坐上首,看着堂下跪倒在地,叩头不止的田汾,内心毫无波动。
  现如今长安市面上的这些流言,其实就是在他的授意下放出去的。
  否则就凭田汾的手段,怎么可能让外人知道这么隐秘的事。
  而李承乾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次李彻的事情上,田家和朝堂上那些支持皇次子李阙的人是跳得最欢的。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李承乾心里一清二楚。
  李承乾现在一共有四个儿子,皇后苏薇所出的李彻和李钰,田思所出的李阙,以及武媚娘所生的李显。
  四人中,李钰和李显都还太小,只有李彻和李阙拥有成为太子的机会。
  只要能将李彻弄下去,那至少在李钰和李显成长起来以前,李阙进位太子的几率就要大上很多。
  ……
  皇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诱惑,田汾想要成为未来皇帝的外祖父,某些人想要扶持李阙上位,博取从龙之功,这些都没错,李承乾也可以理解。
  但是他们不该让这些事情影响到朝局,不该用低级下作的手段来互相中伤!
  见识过满清时期各位贝子贝勒你争我夺,将好好一个国家祸祸得千疮百孔的景象,李承乾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治理的国家!
  将这件事捅出去,就是要让这些人安静下来,同时也给后来者竖立一个榜样,划下一条红线,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碰!
第391章
:布计西南
  等了片刻,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李承乾这才眉头一皱,冷声道:“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有朕在,天还塌不下来!”
  李承乾的态度虽然很严厉,可是听到他这么说,田汾心里的担忧反而放下不少。
  老辣如他,自然早就明白,长安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全都是皇帝在背后一手操控。
  而刚刚那句话,表明了皇帝并没有对田氏下死手的意思。
  只要皇帝这一关过了,那么这件事就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田汾连忙止住哀求,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不再言语。
  李承乾端起手边的茶碗喝了一口,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多费口舌,他很清楚,田汾这只老狐狸,绝对能明白自己刚才话里的意思。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直接和他说起了今天召见的目的:“田卿,朕先前吩咐你控制我大唐与西南诸夷之间的贸易,做的如何了?”
  经过这次的事件,田汾原本有些翘起来的尾巴又缩了回去。
  听到李承乾的问话,连忙收拾好心情,谄媚道:“回陛下的话,如今西南诸夷同我大唐的贸易,九成都掌握在草民手中,随时听候陛下差遣……”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田汾虽然私心比较重,总喜欢搞些小动作,但是办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能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垄断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在心里考虑了一番之后,李承乾对田汾吩咐道:“既然如此,就按朕之前吩咐你的去办吧……”
  ……
  李恽和他的手下在倭国嗨到飞起,用不了两年,所谓的天皇大概就要被扔进太平洋里喂王八。
  新罗半岛有三路大军围剿,覆灭也只在顷刻之间。
  现如今,妨碍大唐向西扩张的实力,就只剩下了西南边陲那些时不时跳出来刷一下存在感的蛮夷。
  只要收拾了他们,李承乾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开展自己向西扩张的伟大事业。
  而要对付那些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半野人国家,动用大军围剿,显然是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方法。
  李承乾不是诸葛孔明,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耐心再来玩一次七擒七纵。
  所以,他准备学习后世美帝的手段,来一场经济战,逼着他们向大唐俯首称臣。
  ……
  对于这场经济战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田汾早就得到过具体指示,因此李承乾的话音未落,他便俯首应道:“草民谨遵陛下之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