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528

  ……
  就在渊盖苏文等人商量着怎么用高氏父子的人头邀功的时候,新罗半岛更南端的新罗、百济两国,也因为得知唐军即将进攻的消息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和高句丽与百济收到消息之后的惶惶不安不同,新罗人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更多的还是感到委屈和不解。
  在他们看来,自己都已经这么没节操的跪舔唐朝爸爸,爸爸居然还要派兵来攻打自己,实在是太让人伤心了。
  善德女王将朝中大臣召到一起商议了好几天,最终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
  面对唐朝爸爸的大棒,做女儿的新罗根本就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无奈之下,善德女王只得祭出新罗人最后的大杀器——送美人!
  无论是对前隋炀帝,还是对高祖、太宗两位先帝,新罗人都曾经用过这一招。
  前几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李二陛下之所以会站出来给新罗撑腰,就是因为善德女王一次性给他的后宫充实了三十位绝色佳丽。
  当然了,这三十位绝色佳丽的作用,只是让李二陛下站出来替新罗撑个场面而已。
  之所以最后会发展成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大战,纯粹是因为高句丽人自己作死,说出「本国之事,不劳皇帝费心」的屁话。
第389章
:出阁
  关中,长安,大明宫。
  身在中原的李承乾并不知道,万里以外的新罗半岛,正有一位「国际友人」筹划给他的后宫建设添砖加瓦。
  此时的皇帝陛下,正乘着一艘小船,在太液池中泛舟垂钓。
  最近一段时间,李承乾越来越喜欢到太液池来,宁静幽深的湖水不仅能让他的精神从纷乱的朝局中解脱出来,得到一定的休息,还能让他对很多事情看得更加透彻。
  ……
  清凉的微风从湖面拂过,李承乾半躺在船舱中,手里青竹制成的鱼竿有一搭没一搭地敲在船沿上,半晌方才对站在船尾摇桨的黄安问道:“朝野这几日可有什么动静?”
  黄安将手里的船桨放到一边,躬身应道:“回陛下的话,文武百官最近确实有些议论,太尉、司徒、左仆射身边也都聚集了一些人手,只怕最近两天就要开始上书了。”
  李承乾闻言,只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
  进入六月以来,原本逐渐恢复平静的长安朝局再次起了一丝波澜。
  文武百官、勋贵宗亲私底下议论纷纷,对象正是当今的皇长子、中山郡王李彻。
  自从贞观十一年被送到华阴书苑之后,李彻就不怎么在朝堂上露面,之所以会突然成为朝堂舆论的中心,是因为李彻前不久刚刚度过他十岁的生日。
  按照朝廷制度,皇子皇孙长到十岁,就要「出阁」了。
  这里的出阁并非是指女子出嫁,而是高祖当年定下的一个制度。
  所谓「出阁」,指的是皇子皇孙一旦长到十岁,就不能继续在宫中居住,而要在宫外开府别居,配备文武官员,正是开始履行大王的职责。
  一般情况下,皇子皇孙出阁只是走一个流程,只需宗正寺稍稍安排一下就行,根本就不需其他衙门插手。
  可是谁叫李彻身份特殊呢。
  ……
  按照自古以来的传统,身为皇长子的李彻,早就该被封为太子,坐镇东宫了。
  可是皇帝却一直以「皇长子尚还年幼,朕心不忍」的理由推脱,死活不肯立太子。
  之前几年,考虑到李彻确实还没长大,大家也就没有强求。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李彻已经十岁了,按照朝廷典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留在宫里和皇帝、皇后一起生活的。
  如今摆在李彻面前的路只有两条:
  其一,进位储君,入主东宫。
  其二,开府别居,得亲王之封,从此和皇位告别。
  这段时间以来,朝堂百官私底下为了这件事没少议论。
  多数臣子还是希望李承乾赶快将李彻封为太子,「蚤定国本」。
  至于某些有了别样心思的人,则计划着推动皇帝册封李彻为亲王,从而给其他皇子让路。
  不只是朝堂,就连后宫的明争暗斗,这段时间里也开始变的激烈起来。
  好在苏薇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花瓶,皇后娘娘一阵大棒挥舞下来,终于将后宫的歪风邪气暂时打压了下去。
  ……
  后宫的事情苏薇能够处理,朝堂上的议论却必须得李承乾这个皇帝来亲自决断。
  为了拖延出足够的时间,李承乾已经连续缺席了好几次朝会。
  只是看眼下的局势,再拖下去,怕是要拖出事情。
  在心里思索片刻之后,李承乾对黄安吩咐道:“稍后派些人去华阴,将中山郡王接回来。”
  “唯。”黄安恭声应命。
  当天下午,长安百官就知道皇帝派人去华阴县接皇长子了,所有人都在翘首以待,等着看皇帝到底要怎么安排。
  ……
  第二天一早,李彻乘坐马车在禁军的护卫下回到长安。
  因为李承乾不喜奢靡的关系,李彻的身份虽然尊贵无比,可是吃穿用度也就仅仅只和乡间富户差不多,完全看不出天家贵胄的壕气。
  简朴的马车中,李彻和狄仁杰相对而坐。
  虽然今年才十岁,可是因为生在天家、长于市井,李彻的言行举止远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要成熟许多。
  掀开车帘朝外看了一眼,李彻收回目光,对狄仁杰问道:“父皇此番召我回京,狄卿以为小王该如何应对?”
  狄仁杰靠在车厢上,看着李彻问道:“大王以为,陛下此番召您回京所为何事?”
  李彻想都不想就说道:“自然是立储之事。”
  ……
  眼下的李彻已经不像当初刚到华阴书苑的时候那么单纯,对于自己的身份,他已经有了完整的认知。
  可正因如此,他反而有些忐忑。
  按照朝廷法度,皇帝老爹早就该将自己封为太子,就像当初先帝登基之后立马册封他一样。
  可是直到上一次回宫,皇帝老爹都没有丝毫表露出要立自己为太子的意思。
  李彻没有李承乾那种来自后世的眼光,他的思想和认知局限在当下和过去的历史之中。
  根据从史书上看到的故事,李彻觉得,皇帝老爹不立太子,只有一个原因——皇帝对现有的人选不满意,想把太子的位置留给其他人!
  其他的例子暂且不论,就说前隋文帝,不就是多番疏远本为太子的杨勇,从而给炀帝上位做好准备么?
  在李彻看来,皇帝老爹现在的作为就和当初的隋文帝差不多,之所以不立自己为太子,就是为了给心目中真正的继承人留下位置。
  按说作为皇帝的儿子,在察觉到老爹的心意之后,李彻应该主动上表请求外放才对。
  可是至尊之位的诱惑实在太大,即便李彻从小就被李承乾灌输「顺其自然」的思想,也还是有些放不开,是以才一直没能下定主意。
  只是李彻也明白,此番回京,就是最后摊牌的时候了,是再进一步成为太子,坐镇东宫,还是成为亲王,封镇一地,就要在接下来的这次会面中做出决定。
  他的心智虽然要比一般的孩子早熟,可是再怎么说今年也不过十岁。
  这种有可能影响未来一生的选择,还是让他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应对。
第390章
:当年往事
  狄仁杰目光直视李彻,按说他作为臣子,不该在这种事情上发表意见。
  可是他又是兕子的未婚夫,是皇亲国戚,皇家的事,也算是他的事,他责无旁贷。
  沉默半晌后,狄仁杰最终还是开口道:“小臣斗胆问一句,未知大王心中作何打算?是愿入主东宫,担江山社稷之重,抑或是只想做一世藩臣,富贵逍遥一生?”
  李彻稚嫩的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小王自然选择前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