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528

  马元斋曾经打算阻拦,却并没有成功。
  无奈,他也就只能申请跟着一起来。
  一来,自然为了是防止双方发生冲突,让大唐使团出现死伤。
  二来,也是想找个机会和使团中人交代一下靺鞨人的根底,让他们有所防备,以免被倪属利稽伪善的外表欺骗了。
  ……
  听完马元斋的描述,沈丘平沉默良久。
  他没有想到,这些从来没有被他放在心里的野人,居然会有如此心机。
  这一刻,他突然对接下来的会面没有了底气,只是贼船都已经上了,现在再想下去,可没那么容易。
  思索一番之后,沈丘平对马元斋道了声谢,回身去找侯勇,一文一武凑在一起商议了半晌方才作罢。
  ……
  又走了两天之后,众人这才最终抵达黑水靺鞨的领地黑水河。
  黑水河,即为后世黑龙江。
  不同于后世的那个重工业中心,现如今的黑水河,还是一副原始的模样。
  当大唐使团出现的那一刻,从黑水河畔的靺鞨人聚居区中,冲出许多穿着兽皮,髡(音同「昆」)发文身的靺鞨人,像动物园看猴子一样的看着使团众人。
  使团众人和那些靺鞨骑兵相处了两天,早就对这些黑水靺鞨的打扮见怪不怪了。
  侯勇护卫在沈丘平身边,目光越过神情激动的靺鞨百姓,落在了人群后方一个身穿白虎皮的中年男子身上。
  都不用旁人介绍,侯勇就已经可以确定,那人,就是现如今的黑水靺鞨可汗——倪属利稽!
第370章
:归来
  倪属利稽同样看到了站在使团众人前方的侯勇,不过他却并没有把这个魁梧的汉子放在眼里,他的注意力,更多的还是落在了一旁的沈丘平身上。
  等了片刻,觉得族人们闹得差不多了,倪属利稽这才分开人群,走上前拱手为礼,用有些蹩脚的大唐话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诸位天使远道而来,小汗已经命人备下了酒食,还请入城一叙。”
  有了马元斋提前打的预防针,沈丘平并没有表现的太过热切,闻言只是微笑着寒暄了几句,便在对方的带领下朝着城中走去。
  ……
  进入可汗营帐,分宾主落座,倪属利稽吩咐侍女将热腾腾地酒食端了上来,又召来几个衣着暴露的妙龄女子在堂下跳起了靺鞨人的舞蹈。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倪属利稽拍了拍手,让无关之人退下,这才对沈丘平说道:“小汗虽久居化外之地,心中却一直向往天朝圣贤教化。”
  “闻听贵使奉天可汗之命,前往扶余宣扬教化,这才派人前去相邀。急切之下有所怠慢,还望贵使不要见怪。”
  伸手不打笑脸人,倪属利稽上来就自承错误,沈丘平当然也就不能再说什么。
  微微欠身之后,沈丘平一脸温和地说道:“可汗仰慕天朝文化,本使身为大唐子民,与有荣焉,岂有怪罪之理?”
  倪属利稽赞了一句,继而说道:“不瞒贵使,小汗此番邀贵使前来,乃是有一事相求。希望贵使回转天朝之后,代小汗向天可汗陛下求取几套圣贤典籍,未知可否?”
  沈丘平早就知道他的用意,闻言直接说道:“可汗歆慕王化,本使归国之后,自当替可汗向圣天子禀明。只是予或不予,却不是本使所能妄言,一切还当由圣天子裁决。”
  倪属利稽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这是自然。”
  似乎在他看来,只要有了沈丘平的承诺,一切就会水到渠成一样。
  如果放在平时,确实会是这样,只是现在,有了马元斋这个内鬼的存在,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
  看着一脸人畜无害的倪属利稽,沈丘平眼珠一转,循循善诱道:“可汗既然歆慕王化,何不随本使一道归国,前往长安朝觐天子?我大唐圣天子陛下,神圣天成,德被苍生,若大王入朝,必可得重赏。”
  “彼时,莫说只是一些经书典籍,就是黄金珠玉,美酒佳肴,也是享之不尽。更可与我中国士大夫坐而论道,岂不快哉?”
  这个主意是沈丘平和侯勇一起商议出来的。
  既然这倪属利稽是个人物,那么为了大唐的未来考虑,就绝对不能任由他继续发展下去。
  在两人想来,将他骗回内地,圈禁起来,是眼下最合适,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处置办法。
  没有了这个枭雄人物的坐镇,不管是收拢黑水靺鞨的部众,还是任由他们在这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对于大唐来说都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
  ……
  如果换作其他的游牧部族头领,听说有机会去长安见见世面,这个时候肯定乐得屁颠屁颠地答应下来。
  只是倪属利稽到底不是一般人物。
  面对沈丘平这个包裹着蜜糖的陷阱,倪属利稽并没有跳进去的意思,反而满面春风地说道:“小汗歆慕天朝,自当前去长安朝觐天可汗陛下。”
  “只是一来眼下冰雪封山,不利于行;二来小汗久居蛮荒,不明礼仪,恐冲撞了天子。天使且容小汗准备些日子,小汗当即刻开始向马先生求教天朝礼仪。明岁入夏,本王便亲往长安,朝拜天子。”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明年夏天他到底会不会如约前往长安,呵呵,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沈丘平没想到对方竟然会不上套,心念电转之下,连忙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既然如此,本使便在辽东恭候可汗大驾光临……可汗若朝长安,本使必扫榻以待。”
  倪属利稽哈哈大笑了几声,端起面前桌案上的酒杯:“既然如此,一切就有劳贵使了。小汗敬贵使一杯,权表谢意。”
  “哪里哪里……”沈丘平神色不见丝毫异样,客气了两句,端起面前酒杯和对方遥遥碰了一杯。
  ……
  接下来的几天,大唐使团的众人在黑水靺鞨这里好好休整了一番。
  趁着这段时间,倪属利稽每天都来宴请使团众人。
  表面上是向众人询问大唐的风俗礼仪,为明年的朝觐做准备。
  其实暗地里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打探大唐的情况,从中吸取对建设黑水靺鞨有用的信息。
  有了马元斋的提前露底,沈丘平对于倪属利稽也有了一定的防备,虽然告诉了对方不少大唐的资料,不过都是些大而化之的东西,真正利害的具体措施一点也没有提及。
  ……
  几天后,使团众人告辞离开,在倪属利稽派出的骑兵护卫下,向着扶余人的地盘赶去。
  和靺鞨人比起来,扶余人就要好对付了许多。
  实在是现在的扶余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内附大唐,是他们唯一以自由民的身份生活下去的机会。
  双方见面的第一时间,扶余国的国王扶余奄就将王印和人口图册交给了沈丘平,表达扶余人的臣服之意。
  如此一来,只要皇帝那边同意了扶余人的内附请求,这些人立马就可以进入辽东生活,成为真真正正的大唐子民。
  沈丘平代表朝廷慰问了一番扶余君臣之后,率领使团告辞离开,在扶余人和黑水靺鞨的双重护卫下回转大唐。
  一直等到将使团送回辽东,由唐军接手,这些人才转身回去复命。
  使团众人回到盖牟城,沈丘平和侯勇凑在一起,将这一路上的见闻好好整理了一番。
  三日后,一道挂着辽王和关宁卫名号的奏疏,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呈递长安……
第371章
:靺鞨的历史
  元新元年春四月甲辰(十一)。
  新君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科举,在一片喧嚣之中落下帷幕。
  在李承乾这个皇帝的推动下,此番科举的考题,加上了不少诸子百家的内容。
  试题也从原本的经义、诗赋为主,变成了以实事策论为主。
  对于这个改变,很多不适应的人都叫苦连天,科举录取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许多名动一方的「雅士」都在此番科举中落下马来。
  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对皇帝的举措表达了担忧的意见,只是他们却没办法改变什么,
  皇帝这一次并不是乾纲独断,而是在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共同商议,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之后才下达的圣命,从程序上来说没有任何可以争议的地方。
  做臣子的,就算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去执行。
  ……
  随着赶考士子回乡,朝廷改制科举的消息也随之传扬开来。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自即日起,以往那种闭门造车的事是不能再干了,想要继续在科举这条路上有所成就,务实、重用,才是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