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528

第364章
:两条不同的道路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证明过,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但历史同样也曾不止一证明过,分封制在同化新疆土方面的能力,要比郡县制强大很多。
  宗周时期,现如今被称为「士大夫摇篮」的山东齐鲁之地还是东夷人的地盘,大唐皇帝现在泡温泉的骊山,还是义渠人的圣地。
  翻阅春秋战国以前的史书,随处都能看到有关东夷、犬戎、义渠、楼烦之类的记载。
  但是随着春秋战火的洗礼,不仅宗周八百诸侯凋零殆尽,就是那些活跃在华夏之地上的夷狄,也从中国本土消失殆尽。
  其中大多数都被各个诸侯国同化了,剩下那些,则成了列国斗争的牺牲品。
  汉初之时,江南还是越人的地盘,可是汉高祖封了一个吴王、一个长沙王过去,只用了不到五十年时间,江南之地就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号为「东南膏腴」。
  ……
  和一般的大臣比起来,被分封的诸侯们对于自己的封地无疑会更加看重。
  面对地方上的问题,文官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投鼠忌器,不敢放手施为。
  但是诸侯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封国和社稷,向来是不择手段的。
  只要能保住地盘,这些人什么下三滥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后世米帝的农场主们为什么杀印第安人杀得那么开心,无非就是因为他们只要杀了这些印第安人,那么印第安人的土地就属于他们了。
  在切身利益面前,什么礼义廉耻,什么道德准则,都只是一句屁话而已。
  ……
  以大唐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想要建立一个疆域和后世天朝一般大的国家都有些勉强,就更别说是制霸整个蓝星了。
  是以,李承乾才会选择将分封制作为大唐日后发展的方向。
  只是他也明白,现如今的大唐,早已经没有了分封制存活的土壤。
  因此,只是稍作停顿之后,李承乾就对几个弟弟说道:“此议尚且未到施行的时候,朕今日告知尔等,只是希望尔等心里有个准备,勿要在这些奢靡之物上浪费光阴了。”
  听到皇帝这么说,几人有些尴尬地对视一眼,齐声拜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李承乾微微颔首,说道:“既然如此,尔等就先回去吧……切忌勿要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
  几人郑重答应一声,俯首再拜之后陆续退了出去。
  ……
  接下来的几天,李恪等人一改之前暴发户的模样,行事收敛了许多。
  平康坊和马球场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反倒是国子监和长安的几座书苑,成了这些人每天都会光顾的地方。
  李承乾明白,自己这几个弟弟是在为将来的分封储备人才,因此也就没有怎么过问,只是安排缇骑卫在暗中观察,以免这几个家伙因为抢人而闹出乱子。
  ……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在长安陪同皇帝过完上元节后,李恪等人纷纷上表请求离京。
  李承乾亲自出面礼送了几个弟弟。
  看着官道上渐行渐远的车队,李承乾心中开始为某个后世被称为「霓虹」的国家默哀。
  因为大唐的河北王殿下,已经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许可,将霓虹列岛许给他作为封地了……
  当其他大王还在为将来开拓封地做准备的时候,河北王殿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率军出海了!
  ……
  就在李承乾送别弟弟们的时候,远离长安数千里外的睢合水岸,西突厥人迎来了他们的新年。
  新上任的西突厥大可汗肆叶护在王廷召开了盛大的会盟,与会者不仅有西突厥的部众,还有许多因为侯君集事件而背离大唐,投靠到西突厥麾下的安北部族。
  肆叶护并不算高大的身影,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一步一步走向王座。
  在他身后,所有人都弯腰垂首,右手抚胸,表达对他的臣服。
  坐上王座之后,肆叶护的目光从帐内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他很清楚,自己能坐上这个位子,完全靠的是自己父亲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余威,真正臣服于他的人根本没有几个。
  草原民族都是很现实的。
  如果他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野心勃勃的西突厥贵族们取代——就好像当年屈利俟毗取代他的父亲统叶护那样。
  ……
  肆叶护也很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但是现在却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前几年,侯君集领军火焚睢合水,将西突厥王廷付之一炬。
  去岁,西突厥四万大军在陇右被侯君集赶尽杀绝,最后跑出来的不过一千残兵。
  虽然侯君集用的手段卑鄙到令人发指,不过两次大败在同一个人手上,使得王廷的威信遭到了严重打击。
  很多曾经臣服于西突厥的部族和国家,今年都选择了观望,不再前来王廷朝贺。
  肆叶护很清楚,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了两条路。
  其一,再和大唐做过一场,只要能够取胜,那么他的威望就会超越前任可汗,甚至超越他的父亲,成为真正的草原之主。
  依照草原民族的个性,很快就会有无数部族赶着牛羊,投靠到他的怀抱中寻求庇护。
  其二,率军西征,去找西域各国的麻烦,通过不断的胜利,一点一滴地竖立自己的威信,一点一滴地将西突厥丢失的荣耀找回来。
第365章
:扶余人
  干咳两声之后,肆叶护斜靠在王座中,面向众人问道:“新的一年到了,接下来,我大突厥该何去何从,尔等都说说吧……”
  虽然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不和唐朝交手的主意,不过肆叶护也明白,这么怂的话绝对不能从他这个可汗嘴里说出来。
  好在西突厥国内很多人都被唐人的强大和无耻吓破了胆子,根本不用他开口,就有许多人站出来表示并不是和唐朝交手的时机。
  按照他们的说法,「伟大的突厥可汗」现在应该率军西征,通过不断奴役和占领西域诸国来增强自身实力,之后再找机会收复失去的东突厥祖地。
  合东西突厥之力,重现往日大突厥帝国的荣光,如此方能与唐国一战,让中原民族再次沦为草原民族予取予求的羊羔。
  ……
  眼见着事情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按理说肆叶护应该开心才对。
  可事实上他的心里不仅没有半分喜悦,反而一片冰凉……
  在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中,突厥的勇士都是无所畏惧的。
  在他想来,就算有人因为惧怕唐军而选择避战,那也应该是少数派才对。
  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动用可汗权力拉偏架的准备。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还不等他说话,大帐中的局面就变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几乎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了西征的计划,剩下的三分之一虽然没有表示支持,却也没有站出来反对的意思。
  即便是被侯君集坑得泪流满面的铁勒部,也保持了沉默。
  ……
  肆叶护对现在坐在长安城里的那个皇帝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个皇帝和他的父祖一样,并不是一个甘于守在长安之内的人。
  迟早有一天,唐军会出塞前来争夺草原霸权。
  西突厥和大唐早晚必有一战!
  现在连唐军的影子都还没看到,这些人就怂成这样,等到日后唐军出塞,以这些人的状态,会是唐军的对手吗?
  只怕还没有真正开打,大部分人就要跪地请降了。
  某个瞬间,肆叶护真想不顾一切地拉着这些人去和大唐干一仗。
  可是残酷的现实最终还是让他冷静下来,「从善如流」地同意了这些人的建议。
  当肆叶护下达整军西征的明令之后,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整齐拜倒,赞颂「可汗圣明」。
  肆叶护面无表情地坐在王座上,看着下方众人一脸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感觉自己心里在滴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