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528

第321章
:淘金
  听说是三人联名的奏疏,长孙无忌等人心里一跳,还以为辽东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可是当他们看完奏疏中的内容,一个个都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李承乾一脸平静地坐在御座上,等到所有人都将奏疏看完,才缓缓开口问道:“以诸卿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为好?”
  听到李承乾的问题,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倒不是怀疑奏疏里说的那些东西。
  除非是不想要命了,否则没人会在给皇帝的报告里说假话。
  真正让众人皱眉的原因是——大唐眼下根本没有开采那座金矿的条件!
  ……
  周冲等人此番发现的金矿位于盖牟城西北方向,鸭绿水畔。
  那地方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想要在那里开采金矿,就必然需要比内地开采金矿更多的人手。
  而人手,正是大唐君臣现在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隋末战乱虽然仅持续了不过十余年,但是造成的破坏却极其严重。
  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天下在册户数足有八百九十多万户,总人口将近五千万,可是到了贞观年间,全天下在册户数只剩了三百多万户,人口不足两千万!
  虽然这里面存在着某些人逃避人口普查,成为黑户的情况,但即使加上这些人,大唐现如今的人口数量大概也就只有两千三百万左右的样子。
  相对于大唐庞大的疆域来说,这些人口显然是不够的。
  尤其是在捕鲸业兴起和收复辽东之后。
  新兴的捕鲸业和辽东的开发已经将大唐境内多余的人口消化一空,如果这个时候再调集大量人手前往辽东,肯定会对内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这是任何人都不想面对的情况。
  因此面对李承乾的问题,众人都纠结不已,一边是如山的财富,一边是社会稳定,委实让他们难以决断。
  ……
  好半晌后,侍中马周才起身拜道:“陛下,臣以为眼下当尽速派遣官吏接手金矿,调集人手前往开采。”
  虽然明知现在开采金矿可能会对社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黄金的诱惑面前,马周也顾不上那许多了。
  按照马周的想法,一个普通农民,辛辛苦苦大半年,所得的收获折算下来也不过数千钱。
  可是一个淘金人,或许只需半个月就能淘到价值数千钱的黄金。
  以一个农民,换一个淘金人,怎么想都是划算的买卖。
  ……
  李承乾并没有就马周的言论发表看法,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人:“诸卿可还有别的意见?”
  中书令岑文本起身拜道:“陛下,臣以为眼下并非开采金矿的时机。辽东移民,朝廷先后迁徙百姓近五万户,人数近二十万,各州县实在已无人手可调,若强行征募,臣恐天下不安……”
  岑文本虽然说的惊悚,不过却是事实。
  他的话一说完,杨师道和房玄龄就起身表示赞同。
  在他们看来,辽东就算有再多好处,那也是刚刚到手的新服之地,大唐的根本还是在关中,在山东,在江南……
  只有在保证大唐本土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再谈其他事情。
  如果本土都出现动乱了,其他地方就算有所收获,那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对这个国家的延续没有丝毫帮助。
  ……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坐在御座上,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
  一直到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表态支持岑文本,才施施然说道:“中书令所言确是谋国之言……”
  岑文本等人神色一喜,还以为自己说动了皇帝,正要出列参拜,就听李承乾继续说道:“只是朕这里另有一个计划,不知诸卿可有兴趣听一听?”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众人连忙把滑到嘴边的「陛下圣明」咽了回去,转而说道:“臣等恭聆圣训!”
  李承乾正了正身子,将自己琢磨了很长时间的计划和众人说了一遍。
  等到李承乾说完,在场众人都面面相觑,有些不知该怎么评价才好。
  李承乾端起御案上的茶碗润了润喉咙,平静问道:“诸卿以为朕的计划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同时拜道:“陛下天生神圣,臣等唯顿首百拜而已!”
  李承乾点头:“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下吧。”
  ……
  又过了两天,就在侯君集三人领军出征之后不久,一道圣旨从太极宫传了出来——
  朝廷在辽东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天子仁德,将之共享给天下百姓,便民自取,任何年满十六,且并非家中独子者,皆可向官府申请前往辽东淘金,所得黄金皆归淘金者所有!
  之所以会有这个限定条件,就不得不提到李二陛下制定的一个坑儿子政策了。
  在古代中国,为了增加国家税收,朝廷一般会强制让成年男子与父母分家,从而达到多征税的目的。
  可是李二陛下为了让天下尽快从战乱中走出来,取消了这个法令。
  前些年,这个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靠着这个手段,大唐仅用数年时间,就基本稳定了天下局势。
  但是随着承平日久,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大唐的徭役是按照户口来征发的,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有五个男丁和仅有一个男丁,需要承担的徭役是相同的。
  随着多子家庭的越来越多,朝廷能够征发到的徭役却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地方官府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肯定会频繁征发徭役。
  那些多子的家庭当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那些子嗣不足的家庭呢?
  必然会被繁重的徭役拖垮家庭,失去自主权,成为他人的附庸。
  紧接着,这一部分人的徭役就向剩余家庭身上转嫁,从而将那些家庭也拖垮。
  如此你拖我,我拖你,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将整个社会拖进恶性循环……
  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乾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有心想要解决,只是因为政策惯性的力量太过强大,几次努力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放弃。
  这次辽东发现的金矿,让他看到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
第322章
:墨苑
  之所以会专门在圣旨里设定淘金者遴选的条件,就是为了将那些非独生的成年男子从原生家庭里剥离出来,让他们成为独立的存在。
  只要将现有的这些多子家庭打散,再辅之以政令改革,限制新的多子家庭产生,家庭结构日益臃肿的问题自然能够兵不血刃的解决。
  虽然一座金矿的代价确实有点大,不过考虑到这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李承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
  现实就和李承乾之前预想的一样,圣旨刚刚下发,所过之处就掀起了一阵飓风。
  在黄金的诱惑面前,那些人之前的一切原则都变成了没有原则,再也没人用什么「有碍人伦」之类的理由来阻碍分家了,所有人都在赞颂皇帝陛下的德政。
  短短旬月之间,关中申请前往辽东淘金的人数就突破了三万。
  随着圣旨的消息越过潼关传到山东,这个人数还在不断激增。
  根据户部的预测,最终全天下申请前往淘金的人数可能达到将近二十万之众!
  有了这些人,别说是开采金矿,辽东其他方面的建设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面对这个意外之喜,百官纷纷弹冠相庆,李承乾却早已将目光转到了别的事情上。
  ……
  贞观十四年夏五月甲子(初一),因为李二陛下驾崩而不得不推迟的最后一次恩科终于圆满落幕,前来长安赶考的四万多名士子放下心里的重担,开始了放浪形骸的狂欢。
  就在这一天,朔望朝会后,李承乾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让百官各自回衙办差,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出了太极宫。
  庞大的天子卤簿,加上给百官准备的车驾,队伍一直绵延出了十几里。
  从来没有见过这副场面的长安百姓顿时好奇地跟了上来,指指点点的议论不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