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528

  别看御史大夫和中书令、侍中一样都是三品,真要比起手里的权力,那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和秦汉时期有「亚相」之称的御史大夫比起来,唐代御史台的存在更像是后世明清时期的督察院,主要任务就是监察百官、参劾不法,成为了纯粹的「言官」。
  除了那些已经到了岁数,就等着告老还乡的老臣,根本没人愿意进这个衙门。
  许多被分配到这个衙门的官员都直接辞官,重新参加科举,借此从这个天坑里脱身。
  长孙冲如今还不到三十岁,如果就此落进这个坑里,这辈子基本上就算是完了。
  想到这里,许多人都用同情的目光看向了这位皇亲国戚。
  只是长孙冲自己却淡定的很,躬身再拜谢恩之后,神色如常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
  长孙冲退下去之后,自然轮到了太子四臣中地位最低的房铎。
  因为房铎的厩牧令只是个从八品的小官,李承乾就算想要提拔也提拔不到哪里去。
  最终,李承乾只是给了他一个太仆丞的从六品官职。
  和房铎之前的厩牧令一样,这个太仆丞依旧是养马的,不过给太子养马和给皇帝养马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历朝历代从太仆这个位置爬上去的官员数不胜数,因此虽然级别上依旧比其他人低不少,但是房铎却没什么怨言,老老实实接受了这个新任命。
第315章
:立储原则
  阳春三月,关中的气候开始逐渐转暖,长安左近一夜之间就成了绿色的海洋。
  趁着最近朝廷没什么大事,李承乾专门停了一天朝会,带着后宫几个妃子和弟妹来禁苑春游。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兕子。
  父母的接连去世对兕子的打击实在太大,自从李二陛下下葬之后,兕子就开始每日茶饭不思,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瘦了好几斤。
  因为担心兕子再这么下去会出问题,李承乾便采纳了苏薇的建议带她出来散心,希望能借此让她的心情好转起来。
  到底是小女孩儿心性,在苏薇等人的有意引导下,兕子很快就融入了玩耍的人群之中,脸上逐渐多了些笑容。
  李承乾站在不远处的凉亭中,目光看向在一边护持着一众弟妹的李彻,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李彻的年纪也就比李阙和桃桃大两岁,不过在书苑生活的这两年确实让他成长了不少。
  尤其是将狄仁杰送去之后,在这位日后宰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李彻的为人处世比起同龄孩子要成熟不少。
  一旁奉旨随驾的晋王李治也注意到了李彻的稳重,点头赞道:“皇长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气度,果然神圣天成,陛下何不将之立为储君,以定国本?”
  面对李治的提议,李承乾微微一笑,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
  实际上不止李治有这种想法,最近半个月来,上书请求立李彻为皇太子的奏疏就没停过。
  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李承乾心里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想抢个拥立之功而已。
  只可惜他们的算盘终究是要落空的,李承乾接下来几年都没有立太子的计划。
  李彻今年虚岁还不到八岁,这么小的孩子,未来是个什么模样谁也没办法保证。
  与其贸贸然把他立为太子,等到日后发现他不可造就,再来费尽心思的废太子,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立储。
  李承乾可不希望自己穿越一回,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结果却毁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按照他的计划,他准备等几个儿子都长到十几岁,心性和能力基本定型之后再从中挑选一个合适的成为储君。
  ……
  李承乾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对于他来说,什么嫡子庶子都是他的儿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他的这种想法显然与大唐的价值观有严重的冲突,所以他也没有浪费力气去和百官解释,所有请求立储的奏疏都被他留中不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百官虽然百爪挠心,却拿李承乾没办法。
  大唐不是大明,此时的文人士子还没有点亮叩阙请命的技能点,面对皇帝装死,他们也只有自怨自艾的份。
  ……
  对待百官,李承乾可以敷衍,但是对待李治,就不能再继续那么做了。
  沉吟几息之后,李承乾转头看向李治问道:“晋王你觉得彘儿适合做储君吗?”
  李治低下头,刻意回避和李承乾的目光接触,轻声答道:“自然是合适的。”
  看到李治的动作,李承乾目光微微一沉,暗自叹了一声,继续道:“且不说彘儿的事,若放在十四年前,你觉得朕与吴王谁更适合做太子?”
  李治满脸骇然地抬起头看着李承乾,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大兄竟然会提出这种问题。
  虽然李承乾刚做太子那几年没少被人拿来和李恪进行对比,用李承乾的「顽劣不堪」来反衬李恪的「英明贤德」。
  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李承乾登基之后,再敢这么说的人,那就纯粹是在找死。
  如今整个天下敢将这个问题翻出来的人,恐怕也就只有李承乾自己了。
  沉默片刻后,李治重新低下头,沉声道:“臣弟愚钝,不明陛下之意……”
  李承乾摇了摇头,有些怅然地说道:“雉奴,你我骨肉兄弟,难道因为一个女人就要走到这种地步吗?”
  李治依旧低头沉默。
  说实话,身为晋王,他身边多的是各种美女,就连李二陛下给他指定的那个王妃,也是千里挑一的绝色。
  武媚娘虽然的确很漂亮,漂亮到让他一眼就深陷其中,但真不至于让李治为了她和李承乾反目成仇。
  李治现在对于李承乾的感情,与其说是恨,不如说是不知该怎么面对。
  就像后世某人喜欢上了一个女孩,托自己最好的兄弟去替自己表白,结果女孩和自己的兄弟成一对了。
  那人难道因此就要和自己最好的兄弟老死不相往来?
  拜托,只有八十年代的烂俗电视剧才会这么演好么!
  ……
  李治现在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纯粹是因为他处在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只要这段时间过去,他自然会明白过来——家人才是他最重要的财富。
  李承乾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逼着李治表态,摇了摇头之后转回了刚才的话题:“彘儿眼下才七岁,谁也不能担保他日后是个什么模样。与其这么早将他立为储君,不如等他年长些再说。
  若他可堪造就,朕自然会为他安排好一切;若他不堪造就,朕会给他安排另外一条出路……”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李治心头一颤,忍不住抬头道:“陛下是想改祖宗规矩吗?”
  李治虽然早就知道自家这位大兄的脑洞很大,可是却没想到他的脑洞竟然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连宗周以来立嫡立长的规矩也想改一改。
  李承乾微笑地看着李治,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有些话,就算他是天子,也是不能随便说的。
  半晌后,李治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陛下就不怕因此造成皇室操戈,骨肉相残?”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维护统治稳定这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李承乾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朕既然有这种打算,自然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治闻言也没办法再说什么,转头看向嬉笑打闹的李阙等人,心里却已经暗自下定决心,要将今天听到的一切烂在肚子里,谁也不能告诉……
第316章
:西突厥的选择
  关中迎来春色的同时,远离长安数千里外的草原上,突厥人也开始按照故老相传的习俗,动身前往北方的草原放牧。
  睢合水岸,西突厥王廷。
  因为被侯君集放火烧了一通,曾经华美的王廷眼下看上去有些破落,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西突厥君臣欢乐的心情,王帐之中歌舞欢腾。
  等到众人闹腾得差不多了,屈利俟毗可汗的目光扫过全场,言语间有些压抑不住的兴奋:“唐国的皇帝死了!唐国必然要因此虚弱一段日子。本可汗有意发兵收复我大突厥东部的土地,各位俟斤(部落首领)以为如何?”
  他的话音刚落,咄陆部咥利失俟斤「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挥舞着他那双长满浓密体毛的大手,慷慨陈词:“大可汗,请下令吧。我们咄陆部族已经整装待发,一万铁血男儿随时听候您的调遣!”
  铁勒部俟斤阿史那贺鲁也起身说道:“大可汗,铁勒部三万精骑也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大可汗下令,他们就能跃马扬鞭,斩断任何敌人的头颅!”
  跟在这二人身后,很多人同样起身附和,一时间整个王帐中都是喊打喊杀的声音。
  屈利俟毗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鼓噪就贸然下令,他的目光落在大帐角落里一个看上去正在发呆的男子身上。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