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28

第019章
:活字印刷穿越大唐
  众人看奏疏的时候,李承乾安静地坐在一边,脑子里却在想:“唉,最近伙食太好,胃有点难受,早知道就不吃那么多羊肉串了。”
  他一点也不担心众人否定这两样东西,后世用了那么多年,早就证明了它的可靠性,是个人都能看到其中的好处。
  半晌,国子监祭酒孔颖达长舒一口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早有这所谓的标点和拼音,我辈读书人一生能省下多少光阴啊!”
  “是极,是极。”其他人也连声附和。
  “这么说,这两样东西的确很好?”身为皇帝,李二陛下对这种新出现的事务还是有所保留的。
  几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虞世南出列说道:“陛下,依臣等看来,这两样东西的确可以节省读书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臣等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太子殿下。”
  “你问吧。”
  有了李二陛下的吩咐,虞世南等人向李承乾问了几个问题,李承乾早有准备,一一作答。
  等到众人停下来,李二陛下再次开口:“众卿可有答案了?”
  还是虞世南开口:“陛下,我等皆认为拼音和标点确有效果,可以推行。”
  “既然确定有效果,那就不用再在国子监试行了,直接推广天下……”
  李二陛下话还没说完就被虞世南打断:“陛下不可!”
  “为何不可?”李二陛下有些不爽,刚才还说可以,现在又说不行,到底什么意思?
  一边的李承乾还在想着国子监那帮二十多岁的人跑去学「a、o、e」的情形,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了。
  突然听到虞世南这一句,心里也纳闷,难道真有什么自己忽略的地方?
  两人的疑惑并没持续多久,虞世南很快给出了答案:“陛下,要推广这标点和拼音,必然要有书籍作为辅助。如果只在国子监之中施行,那么只要学生手抄一份就行,可是如果要传播天下,必须要印制书籍,以如今印刻的速度,只怕力有不逮。”
  原来如此,李承乾有些明白过来。
  的确,唐朝用的还是雕版印刷,一块板没个十天半个月的刻不出来,刻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才能使用。
  李承乾现在拿出来的只不过是概述,如果真要变成教材,请参考小学语文书的厚度。
  依照现下的刻版速度,就算加派人手,能在明年之前刻好都算快的,这还只是刻版,还没算上印刷的时间。
  这种不可抗的因素英明如李二陛下也没办法,虽然不甘心,可是也只好暂时放弃。
  李二陛下正准备说话,李承乾站起身来:“父皇,关于此事,儿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李二陛下眼神一亮,急忙道:“什么办法?说!”
  什么办法?活字印刷呗。
  李承乾开口说道:“依儿臣看,现在的雕版印刷印一本书,就要刻一堆版,实在浪费,为何我们不雕一些字块,等到要用的时候,将这些字块摆在一个盘子里,不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岂不方便?
  这样一来,能够大大的缩短工时,印制一本数万字的书,从制版到成书,大概只需要一个多月的功夫。”
  “此话当真?!”不仅是李二陛下,连各位大人都有些不相信,一个月印一本书,在这个时代看来简直堪称神速了。
  李承乾拱拱手:“儿臣想到这个办法之后已经在东宫找人试验了,效果还不错。”
  “来人!摆驾东宫!”李二陛下行事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
  一众臣子簇拥着李二陛下到了东宫的印刷作坊,亲眼见证了工人将活字取出,码好,印刷,不过盏茶的功夫,一页印满字的纸就出现在李二陛下的眼前。
  李承乾在一边解释道:“手下人刚刚研究出头绪,离真正成功还有不小的距离,加上工匠们还不太熟练。以儿臣估计,恐怕再有个一年半载,应该就可以付诸使用了。”
  他这倒不是谦虚,而是真实存在的现状。虽然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安排手下研究活字印刷的事情,不过限于如今的科技水平,活字印刷和真实历史上成熟期的活字印刷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说别的,就说如今使用的这些字块,是用黏土捏合烧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换,费工费时费力。
  李承乾也不是没想过弄出一些经久耐用的字块,可是唯一成功的铜字块印刷的效果并不好,而且成本太高,根本不适合大范围使用。
  皇家御用当然不会在乎麻烦,更不会在乎成本,不过要想在商业上大规模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拿着印满字的纸,李二陛下满脸笑意的看着虞世南:“虞卿,如此一来,标点和拼音通行天下可有问题?”
  虞世南跪伏于地:“太子殿下聪慧过人,陛下英明神武,实乃万民之幸,天下之幸!”
  “哈哈哈……起来吧。大唐兴盛离不开朕,更离不开诸位卿家,我等君臣当同心戮力,共创盛世。”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陛下英明。”
  虽然这么说,不过大家也都听到了太子刚才的话,这东西如今还不能大范围使用,标点和拼音,如今还是只能在国子监里小范围推行,等李承乾将活字印刷彻底研究透彻,才能考虑大范围推广的事。
  ……
  日子一天天的过,大唐在李二陛下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李承乾依旧在几位太师太傅的督导下学习各种知识,偶尔也会被要求处理一些六部奉旨送来给他练手的奏疏。
  闲暇的时候,李承乾会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府上转转。
  李建成倒是挺看得开,最近小日子过的不错,没有了政务缠身,李建成看上去比李二陛下精神不少,至于李元吉,就没他这么轻松了。
  李元吉是个领军的将军,成天待在长安,闲的都快长虱子了,偏偏他手下还有不少忠于他的将领,李二陛下也不敢轻易把他放回封地。
  他也就只好每天遛狗斗鸡,和人打打马球,过着空虚而又繁忙的「养猪」生活。
  当然,他是那头被养的猪。
第020章
:生病
  春去秋来,很快就到了秋猎的季节。
  后宫一众人等都跟着李二陛下秋猎去了,李承乾再次被留下来监国,每天早上起来临朝听政,批阅奏疏,偶尔遇到一些需要皇帝亲自决定的则用快马送往九成宫。
  大唐这么庞大一个帝国,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何止万千,加上各部主事的大人都跟着李二陛下秋猎去了,下面的官吏很多事都做不了主,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送到李承乾这儿来。
  短时间还没什么,可日子一长,就是再好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终于,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之后,李承乾病倒了。
  太子患病的消息六百里加急传到了九成宫,本来还准备去骊山泡温泉的李二陛下立马带人回了长安。
  太医院里所有的太医都被派到了东宫,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查出来太子究竟所患何病,只说太子身体虚弱,需要好好静养。
  其实李承乾倒不是生病了,他身体里的灵魂是穿越而来的,和这一世的肉体有些排斥,因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强,这种排斥在幼年的时候不明显。
  可是等到十几岁,开始长身体的时候,这种排斥终于爆发出来,过一段时间,等灵魂和身体融合好了也就没事了。
  李承乾整天昏昏沉沉的,除了总是很困,想睡觉,其他的也没什么毛病,不疼不痒的,不像是病入膏肓的样子。
  每天按着太医的嘱托,安心静养,看看书,喂喂鱼,日子过的反而更惬意了。
  每天悠哉悠哉的日子让李承乾感慨万千,他倒是希望自己就这么病下去了,起码不用每天处理那些烦人的政务,面对那些明明一肚子鬼主意,却偏偏要在你面前装傻充愣的六部官员。
  他不急,可是有人急啊。
  李二陛下最近脾气都暴躁了不少,不管是从一个父亲还是帝国皇帝的角度考虑,李承乾这个太子都做的很让他满意,这要万一有个闪失……
  如果不是长孙皇后拦着,李二陛下都准备把太医院的人全都处死了。
  因为李承乾的病情,李二陛下甚至废朝三日,这对于一向以勤勉著称的太宗皇帝简直难以置信。
  除了免去李承乾的学业和政务,李二陛下还在积极找寻可以医治爱子的方法。
  既然医术不行,那就试试别的方法,为了治好李承乾,一向不信鬼神的李二陛下竟然跟着长孙皇后求神拜佛,乞求神佛的护佑。
  ……
  李承乾的「病」前后拖延了好几个月,终于在快到年底的时候好了。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带着李承乾的一众弟妹来看他,看着长孙皇后大着肚子还为自己操劳,李承乾忍不住哭了出来,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安慰。
  用过午膳,李二陛下带着众人回宫,嘱咐李承乾好生休养,等身体好了再处理政事。
  又过了几天,李承乾正躺在刚做出来的躺椅上晒太阳,听到几个内侍在嚼舌头,说是魏征大人又惹陛下生气了,被关进了大牢。
  让杨林把那几个内侍叫过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事还和自己有关系。
  整件事的起因就是李承乾的「病」,李承乾一病几个月,多少名医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李二陛下病急乱投医,想起了求神拜佛,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病好了。
  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就开始传言太子殿下能够痊愈,都是仰仗的神佛保佑,李二陛下对此深以为然,于是便打算修建庙宇,度化三千人出家,答谢神灵。
  消息传出,魏征就不干了,他说李二陛下这是虚耗国帑,浪费钱粮,非明君所为,反正是什么难听说什么,简直把李二陛下说的和亡国的夏桀商纣一般,把李二陛下气得不轻,直接让人把他抓起来扔大牢里了。
  听到这里,李承乾连忙吩咐人准备车驾,往太极宫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