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528

  黄老派发源于道家。
  「道」和「阴阳」都是黄老派固有的观念,这本没有什么。
  真正让李承乾不理解的是后面那一句,所谓四象五行八卦,应该是阴阳家和道教的学问,和黄老思想好像没什么关系。
第187章
:进击的黄老学
  虽然对房铎的话有些不理解,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出声打断,而是任由他继续说下去。
  在最初的那一句纲领性话语说完之后,房铎开始仔细像李承乾解释起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大道之行,乱者镇之以阴,壅者催之以阳,阴阳相济,政事乃合,此大道之至简。”
  这句话乍听上去难以理解,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治理国家的时候,跳的太HIGH的人要给一棒子,让他冷静冷静(阴),做事懒懒散散的人要在他屁股后面抽一鞭子,让他做事麻利一点(阳)。
  历史上的黄老派政治家都是这么做的,李承乾并不觉的有什么意外。
  ……
  “四象者,在天为四时,在地为四方,在人为四经。”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法之以仁义礼智信。”
  “八卦者,在天为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在世为祖孙父母男女亲族,在身为首腹足股耳目手口,在物为马牛龙鸡豕雉狗羊……”
  “此大道之至繁。”
  李承乾有些意外,因为这并不是传统的阴阳学,房铎在里面掺杂了不少儒家的学问,将之从纯粹的玄学变成了有一定道理的哲学,让他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看了一眼李承乾脸上露出的笑容,房铎暂停了一下,深呼吸了几次之后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察道之简,故民一于君,因道之繁,而事断于法!”
  他这句话一出口,李承乾忍不住激灵了一下。
  ……
  “民一于君,而事断于法……”
  这是慎到的学问。
  慎到虽然的确是黄老派的先贤,不过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人所知。
  他是法家的奠基人之一。
  法家的「法、术、势」三分法就是慎到提出的。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倒不值得李承乾为之惊讶。
  真正吓到李承乾的是房铎话里的意思。
  慎到当初说「民一于君,而事断于法」,本意是: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存在,百姓、官吏都要遵从于天子的命令。
  将天子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拥有裁决一切的权力,法律只是天子制定出来用以管理百姓的工具。
  可是经过房铎这么一番演化之后,这句话就多了另外一种味道,法律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和君主等同的地步。
  有了这个基础,就牵扯出了黄老学的另一个概念——齐物。
  齐物的概念出自于《庄子》,概括起来说就是: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放到如今房铎说的这件事里,用后世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来说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谈人人平等,如果李承乾不是来自于后世,简直会觉得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
  沉默良久,李承乾最终露出一个苦笑:“房先生这些话真是有些吓到孤了……”
  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可是李承乾已经能想到房铎的理论发展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了——以法治国,君主立宪。
  李承乾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唐朝,自己居然能看到君主立宪理论的出现,这让他在兴奋的同时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房铎提出的这个理论就是不折不扣的歪理邪说,其叛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中世纪的日心说,如果被外人知道了,房铎最有可能的下场就是被拉到东市来上一刀。
  虽然早就想到黄老学说会在汉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可是李承乾怎么没料到居然发展成了这个模样,只能说唐朝的读书人城会玩。
  ……
  房铎也知道自己的说的话有多大逆不道,李承乾能忍住不叫人把他拖出去砍了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连忙躬身拜道:“草民有罪。”
  李承乾摆摆手,没有再说什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仔细思考起来。
  房铎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优秀到李承乾有些不知该怎么安排他才好。
  东宫的官职,太子能够自行安排的只有太子四臣。
  如今家令已经给了卢照辞,率更令给了张世,剩下的就只有太子仆和太子厩牧令还空着。
  太子仆掌车舆、乘骑、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辨其次序。
  本来李承乾是打算把这个位置留给房铎的,可是现在却不行了。
  因为按照制度,太子仆除了以上的几项工作以外,还有一个任务——替太子进宫向皇帝皇后问安。
  按制,太子每旬进宫一次向皇帝问安,其他时候只能由太子仆代为请安。
  李承乾之前没有设置太子仆,这个工作一直是由长孙冲等人轮流负责。
  可是如果把房铎举荐为了太子仆,以后进宫问安的工作就都要由他来负责,除非他生病,或者有别的事情脱不开身,才能由副手代劳。
  如果房铎的政治主张被李二陛下知道,想想也清楚后果会是什么,都不用被百官弹劾,李二陛下就会把他拉到东市腰斩。
  别看李二陛下说什么「君舟民水」,不过是用来骗骗愚夫愚妇罢了,真要是有人提出要人人平等,李二陛下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人道毁灭。
  只是如果不让房铎担任太子仆,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厩牧令了。
  唐朝的厩牧令是从三公九卿制度中的太仆卿演化而来的,本来也是一个挺重要的职务。
  可是随着三公九卿制被九品中正制代替,厩牧令的地位一降再降,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从厩牧令的品级上就可以看出来,太子四臣之中,家令和率更令都是从四品上,太子仆地位略低,是从四品下。
  可是厩牧令和这三者完全没得比,只有从八品下,说出去简直可怜。
  将房铎安在这么个位置上,李承乾有些担心他会直接拂袖而去。
  而且真要是把他安到这个位置上,以后提拔起来也会平添很多麻烦。
第188章
:分工
  李承乾犹豫很久都不能最终下定决心,倒是房铎,看到他这副模样后躬身拜道:“草民不才,愿为殿下之厩牧令。”
  “嗯?”
  李承乾有些诧异,不解道:“先生这是……”
  东宫厩牧令,掌车马、闲厩、牧畜之事。
  说白了就是一个养马赶车的杂官,其地位甚至不如东宫某些实权官职身边的佐吏。
  别说是像房铎这样胸藏锦绣的有才之士,但凡自认有点能力的人,一般都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
  房铎神色平静如常,深深一拜:“草民自知身份不便,能在殿下身边做一牵马坠蹬之人便足以,不敢奢求太多。”
  房铎这话一出口,李承乾心里对他的评价就更高了三分。
  这世上的聪明人不少,可是向房铎这样能屈能伸的就没有几个了。
  在心里感叹了一下,李承乾对房铎一拜:“既然如此,就暂且委屈房卿了。”
  房铎连道「不敢」。
  ……
  又和两人分别聊了几句,李承乾便让黄安下去把所有人都带上来。
  片刻之后,几十个服饰打扮各异的士子在黄安的带领下走入殿中,在内侍的引领下各自落座。
  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一遍之后,李承乾开口说道:“诸卿有孤的熟人,也有与孤初次见面的俊才,大家不妨先自我介绍一下,互相认识认识,也好让孤对诸位有些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