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2214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明天我们也一起去现场看一看,听听李宽到底有什么高见要抛出来。搞得规模这么大,要是到时候没有拿出什么东西出来,那李宽丢脸可就丢的大了。”
郑海的这个想法,是长安城中许多勋贵子弟的想法。
所以第二天,观狮山书院成为了长安城的焦点。
一大早,就有许多人纷纷涌入到观狮山书院。
特别是一些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但是又希望能够过来聆听李宽讲座的人员,更是早早的过来,就为了提前占据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这么一个盛会,《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这些著名的报刊,自然也纷纷派出了自己最拿手的写手过来。
甚至《月亮报》这样的报社,也都安排了人员过来。
可以说,这是贞观十七年开年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一件事了。
“文兄,你们《大唐日报》的消息最为灵通,知不知道今天楚王殿下的讲座主题是什么?”
观狮山书院大广场中,祝之善看到文达明已经占据了一个好的位置,随时准备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一篇新的报道,立马挤过去跟他打招呼。
“祝兄,我跟你知道的一样多。这一次的讲座,楚王殿下并没有提前告诉大家他要说什么,但是从今天的规模上来看,肯定会有一些重磅消息出来。”
虽然祝之善服务的报社是自己的对手,但是文达明跟祝之善认识这么多年了,私交还是不错的,倒也不至于不理会人家。
“莫不是他又有什么新的理论要放出来了?”
祝之善的这个猜测,同样是许多人心中所想。
毕竟,观狮山书院也好,还是其他书院,格物学院、算学院等许多学院的新式理论,都是出自李宽之手。
不管是哪个重力实验,还是压强实验,都给格物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
“有没有新的理论出来我不知道,但是楚王殿下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这一次,我也坚信这一点。”
文达明有一搭每一搭的跟祝之善说着话。
虽然大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但是并没有到讲座开始的时间。
许多人都是提前到场了。
好在李宽倒也没有耍大牌,说九点钟开始,就在八点五十五分准时的出现在了台上,然后在教育部副部长许敬宗的亲自主持下,开始了今天的讲座。
“大家肯定很好奇我今天讲座的主题!”
李宽一开口,直接就让整个大广场陷入了寂静。
不得不说,他还是非常善于抓住大家的关注点的。
“刚刚很多人应该都注意到了我前面的这个地球仪,这不是我第一次把地球仪作为我的讲座的道具,各个书院里头也应该都有大小不一的地球仪。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地球仪上的东西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地球仪上标注的信息的正确性。”
李宽指着一个诺大的地球仪,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而台下的不远处,长孙冲和郑海则是在窃窃私语。
“长孙兄,你看,我没有猜错吧,李宽这一次肯定是说的跟探索美洲的事情有关系。”
“有关系是有关系,但是应该不是简单的宣布观狮山书院准备探索美洲。”
长孙冲也有点意外,没想到李宽今天的主题似乎很单一,让人一看就猜到了。
“不管简单不简单,我们继续听就行了。”
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
今天来的人太杂了,哪怕是大家都对李宽讲的内容很感兴趣,也没有办法避免长孙冲这样的听众在那里窃窃私语。
“澳洲的发现,是这几年大唐海外探险的一个重要成果。那里有巨大的金矿,有广袤的草场,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待开发。有消息称那里还有非常丰富的铁矿和煤矿,一铲子下去,铲出来的都是可以直接燃烧的煤块和可以直接打制农具的铁矿。”
李宽没有立马将主题往美洲那里引,而是先说了说大家似乎熟悉,又很不熟悉的澳洲。
至于那些铁矿和煤矿,虽然还没有人发现,但是李宽知道肯定是存在的,所以使用一个含糊其辞的“有消息称”,让人以为是不是东海渔业或者观狮山书院的人在澳洲又有了新发现。
“我听说永平港附近,去年多了一群绵羊,长得非常好。那里四季如春,牧草丰盛,牛羊长得比河北草原都还要快的多。最关键的是你几乎不需要怎么去搭理牛羊,只要圈一块草场,就可以坐着等待收获。
当然,如果你足够勤劳,开垦一块肥沃的田地,种上大麦,产量也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最关键的是在澳洲,所有的农产品,朝廷都是不征收赋税的。”
李宽的话,引起了一些世家子弟的兴趣。
不是所有人都像是李耿他们一样,以扬名立万为首要追求目标。
对于大部分的世家子弟,找到一个能够给家族提供稳定收入的产业,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哥,难怪我我听说那个李义协回到长安城之后,在西市大肆采办各种各样的优质绵羊,原来他是准备把这些绵羊运输到澳洲啊。”
台下面,杜荷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
“从地球仪上来看,那个澳洲非常的大。哪怕是只有一部分的土地适合养殖牛羊,也能养活无数的牛羊。再结合楚王殿下的话,显然澳洲适合养殖牛羊,应该是没有假的。只是万里迢迢的前往澳洲养羊,似乎没有必要啊。”
杜构皱着眉头,一边听着李宽的讲座,一边跟身旁的杜荷交流着。
“大哥,如果只是养了牛羊运输回来贩卖,肯定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一门亏本生意。但是如果只是在那里养殖牛羊,然后就地加工成羊毛线和牛肉干、牛皮等产品,然后再运回大唐的话,那么就有利可图了。当然,这个利润是不是有那么大,就要看澳洲那边养殖牛羊的成本,是不是有楚王殿下说的那么低了。”
“楚王殿下在商业上的发言,从来没有食言过。既然你觉得这个事情有利可图,那么我们杜家就可以考虑安排一队船队去澳洲看看,反正现在长安城到澳洲的航线,已经相对成熟,风险并没有那么的大。”
杜构倒也没有纠结那么多,对于杜家来说,派出一支规模不算大的船队去尝试一下,这个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观狮山书院将会在下个月安排一个船队,以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最新出品的三艘大海船为主,经过蒲罗中和澳洲北部,一路往东。其中旗舰是久负盛名,富有好运的‘妖言惑众杨本满号’。”
李宽的这话一出口,很多人立马就提起了兴趣。
不过,台下的杨本满却是郁闷了。
自己只不过是怀着好奇的心来听一听李宽今天有什么高见。
没想到躺着也能中枪。
果不其然,杨本满发现四周若隐若现的有许多目光看向自己。
要是放在五六年前,李宽敢这样当众“侮辱”他,杨本满说不定就要冲上前来个现场辩论,然后再在朝会上弹劾一本。
不过,现在的他,心态已经不一样了。
最关键的是“妖言惑众杨本满号”确实像是李宽说的那样,充满了好运。
从最开始探索倭国起,“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就行驶在大海之中。
虽然这几年已经更换了几次船只了,但是东海渔业最先进的船只,总是会以“妖言惑众杨本满号”来命名,其他旧的船只,被取消名字之后,就成为一艘普通的海船。
在海上,海员们都非常乐意乘坐“妖言惑众杨本满号”,甚至认为这个名字是好运的象征。
甚至一些海员专门来到杨府之中见杨本满,还会送上一些海外的特产,为的就是感谢或者期待杨本满能够抱有自己,搞得杨本满有时候都哭笑不得。
“那个杨本满,还真是厚颜无耻,李宽这么羞辱他,居然也没有一点反应。”
李泰今天也带着杜楚客过来凑热闹。
毕竟,长安城里这么热闹的场合,现在还真是不多。
“杨家的炒茶作坊,可是稳稳的坐着大唐第三大茶商的位置,每年给杨家带来的收益,至少有五万贯;再加上杨本满最近在作坊城的房产投机上面大挣了一把,他怎么可能会跟李宽翻脸?”
杜楚客很是鄙视的说道。
对他来说,当官,当更大的官,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像是杨本满这样,明明自己是御史,却是转身投入商海,分不清重点,杜楚客是看不起的。
“这也算是从侧面说明我这二哥,这些年挣了无数的钱财啊。可惜,他一直不肯支持我,到时候那满屋子的金银财宝,不知道便宜了谁。”
李泰面无表情的看着台上的李宽,心中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最近一个多月,他动作频频,想要在今年锁定胜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还算顺利,朝中有不少大臣都或明或暗的表示对李泰的支持。
“魏王殿下,不管楚王殿下支持谁,只要那个澳洲真的有传说中的高产粮食,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海员们出海。”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谁,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都低不到哪里去。
杜楚客可是李泰预备将来担任丞相的人物,眼光自然也有几分。
“这个本王自然知道,且看他一会要说什么吧。”
李泰的话音刚刚说完,台上的李宽就示意人推出了几块黑板。
“虽然澳洲很富饶,等待着大家去开发。但是,美洲更加让人充满向往,那里有土豆、玉米和番薯,这些农作物,不管是哪一种,产量都远远超过水稻、小麦或者粟米,哪怕是南洋的三季水稻,也只能比得上人家的一个零头。”
李宽说完这话,发现台下大家都盯着他。
有些聪明的人,已经从李宽身后的黑板上看出了一点名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