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2214


如今,郑家已经感受到渭水书院给家族发展带来的好处,支持力度也比前几年大了不少。
所以郑海也开始考虑怎么进一步的提高渭水书院的地位。
很显然,发现新大陆,或者发现新的高产农作物,这些都能够大大的提高渭水书院的知名度。
所以郑海心动了。
“郑兄,你说的这个我明白。但是我们书院的学员,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航海经验,哪怕是我们紧急去购买一艘船只,也搞个‘渭水书院号’去跟在李义协他们身后探索美洲,日程上也来不及啊。”
如果可以蹭观狮山书院的热度,跟着一起去探索美洲,长孙冲自然是支持的。
但是,他对于渭水书院的学员的航海能力,显然是没有信心的。
事实上,放眼大唐,航海实力最强的是东海渔业,其他的都不是一个级别。
哪怕是观狮山书院的船队,使用的基本上也都是东海渔业的船员。
“如果我们自己去搞,日程上自然是来不及的。但是如果只是安排人员跟着参加的话,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虽然李义协和李耿都很有信心的样子,但是从这地球仪上也能看出来,美洲离我们远着呢。
不管他们准备开发哪条航线,路上的风险都不会小。所以对于渭水书院的加入,他们接受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大不了,我们雇佣一批船员,就跟在李义协他们身后,关键时刻,大家能够互相帮衬一下。”
郑海转动着眼前的地球仪,不管的猜测着李义协和李耿的下一步动作。
“单纯的跟随,那么到时候哪怕是发现了土豆或者玉米,大家也只会认为这是李义协和李耿在李宽的指导下,带着大家发现的,根本就没有我们渭水书院什么事情。我倒是觉得,要么就干脆先跟在李义协他们的船队后面,等到成功的到达美洲之后,我们书院的人马就自己去各处搜寻高产农作物的下落。
这么一来,我们就有一半的可能成功第一个找到高产农作物的书院。再不济,李宽口中的三种高产农作物,我们先找到其中一种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这样也能让我们渭水书院扬名立万。”
长孙冲显然不大想渭水书院就像是跟屁虫一样的跟在观狮山书院后面学习,到时候什么功劳都分不到。
“你这个主意,倒不是不可行,但是就要看观狮山书院的那帮人,对于其他人跟着他们出海是什么态度了。”
郑海思索了一会,觉得长孙冲这个主意虽然有点缺德,但是却是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是这么下来,能够实现渭水书院的利益最大化。
至于这种行径会不会让渭水书院的船队陷入到危险之中,这就不是郑海考虑的问题了。
出海,哪有没有危险的?
“郑兄,长安城中比我对李宽更加了解的人可不多。虽然我一直不大喜欢他,但是在支持大唐勋贵和百姓出海这件事情上面,不得不说,他还是非常大度的。美洲这种只停留在地球仪上的新大陆,发现之旅必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旅途,要不然观狮山书院也不会拖到现在才准备出发。所以我相信李宽肯定是支持我们的船队跟在观狮山书院的船队后面的。只要李宽支持,李耿和李义协反对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
长孙冲这几年跟李宽不知道斗了多少回合。
虽然几乎没有胜利过,但是有一句话叫做“最懂你的人是你的对手”。
所以长孙冲对李宽的性格和做事风格的研究,还是非常深刻的。
“你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尽快行动了。别到时候人家都已经要出发了,我们的人手还没有安排好。那时候,指望着他们停下来等我们,就不现实了。”
听长孙冲这么说,郑海不再犹豫,立马就跟长孙冲开始商讨具体的安排。
以长孙家和荥阳郑氏的力量,组建一个小规模的船队,那自然不在话下。
……
“李忠,看你这幅表情,外面流传的那些事情,是真的咯?”
李世民批阅完奏折,一抬头就看到了旁边李忠正垂头丧脸的站在那里。
由于《大唐日报》等各个报纸都在报道“观狮山书院格物书院号”回来的相关事情,李耿和李义协又亲自撰写了不少文章鼓吹海外的各种机会和丰富物产,李世民自然也听说了。
“陛下,都是真的!”
李忠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回答着李世民的话。
“我大唐子民,抛头颅洒热血都不怕,大海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东海渔业不是已经准备了最新的海船了吗?朕倒是觉得,你看开一点好!”
李世民自然知道李忠为什么烦恼。
有个不省心的儿子是什么感觉,李世民可是太有体会了。
毕竟,他的不省心的儿子,可不是只有一个。
“属下倒不是反对李耿出海,只是这几年他一直在海上奔波,两个子嗣都没有留下来。要不是听说东海渔业严禁船员之间发展任何龙阳之好,我都要怀疑这个家伙是不是跟一般人不一样了。”
这年头,大家对于传承看的非常重。
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了。
特别是家中有“金山”要继承的家族,对于传承的看重就更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比的了。
“这还不简单,李耿不是要在长安城呆一个月吗?这个月你就让他多辛苦一点,还能一个月都搞不定?晚点我让巢方给你开一个药方,再带点宫里头的药材回去给李耿补一补,到时候一定让他给你留下几个大孙子。”
李世民笑着说道。
“这倒不用,属下已经买了一箱子的六味地王丸,足够了!这要是都还没有怀上,那我也是认命了!”
李忠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平时阴暗的事情做的多了,才导致李耿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子嗣。
要知道,他可是为李耿准备了不少的伺妾。
不管是倭国女子还是新罗美婢,亦或是突厥女子,李耿都尝试过。
可是就没有一点动静!
“等李耿他们出发的时候,朕亲自到渭水码头给他们送行!这一次,他们出海是为了给我们大唐百姓寻找高产农作物而去,是在为我大唐百姓的幸福在冒险。”
李世民自始至终,都是支持船队去美洲探险的。
无他,唯粮食尔。
没有经历过粮食不足的人,是很难想象出粮食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高。
如果美洲真的有李宽口中的高产粮食,哪怕是赔上百万人的性命,李世民都要安排人去取回来。
何况,这一次的出海,并不需要那么高的代价。
“多谢陛下!犬子能够为大唐做些许贡献,也算是他的荣幸!”
李忠也同样意识到了高产农作物的特殊意义,所以没有阻止李耿出海!
不过,心中的担忧,却是一点也没有变少。
没办法,做父母的,不容易啊。
第817章
楚王大课堂
李宽要去观狮山书院开讲座了!
这一个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长安城各个书院。
观狮山书院自己就不用说了,哪怕是渭水书院、曲江书院、国子监、大唐财经学院、韦氏书院、王氏书院、大唐交通学院等其他的书院,也都有许多学院纷纷涌进观狮山书院,为的就是听一听李宽这一次有什么高见。
这么几年下来,李宽的讲座整理稿,早就成为各个书院必学的书籍。
特别是格物学院这些新式的学院,更是视李宽的讲座为学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每一次李宽的讲座结束之后,讲座上提到的相关学科,往往就会迎来一阵快速发展的时期。
紧接着当年或者接下来的几年,大唐皇家科技奖的获奖者,他的研究项目往往都能跟讲座上的一些内容联系上。
所以只要在学术上有一定追求的学员,都对李宽的讲座充满了期待。
“长孙兄,你说那个李宽突然在明天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讲座,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李宽要办讲座,还是在观狮山书院的大广场上办讲座,直接可以容纳超过两万听众。
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人在大广场上办过讲座。
所以郑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背后一定有深意。
要不然,李宽只要在观狮山书院的讲堂给学员们搞一个讲座就行了,干嘛规模搞得如此盛大?
“那个李耿和李义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但是观狮山书院那边一直没有传来什么特别的动静,只不过是说有一批长相奇特的动物被送到了还没有开园的万兽园之中。按理来说,那李宽一直鼓吹海外的世界有多么广阔,李耿和李义协准备去美洲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一点反应也没有。
现在突然听到他要搞这么一场大讲座,对象很显然是面向长安城所有书院的学员,甚至外面的一些匠人只要感兴趣,都可以进入观狮山书院打广场听讲。直觉告诉我,这两件事之间,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联系。”
长孙冲不愧是最了解李宽的一批人,一下就把李宽讲座的目的给猜的七七八八。
“莫非他也知道前往美洲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旅途,所以想让其他书院的人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冒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正好符合我们的心愿呢。”
“估计不仅仅是这样。如果只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根本不需要李宽如此兴师动众,只要李耿和李义协稍微放出一点风声出来,自然会有许多书院跟风。其他的不说,我们渭水书院不是就已经在准备跟他们出海吗?”
长孙冲的这话,让郑海无法反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