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2214


为此,李世民还专门在宣政殿中放了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呢。
每次累了休息的时候,他就喜欢站在地球仪面前端详一番,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事情。
“南洋有大量的香料,吸引了许多人下南洋。如今澳洲发现了金矿,想必也能吸引一波人去澳洲探险,这个事情,朝中虽然有些大臣有意见,不过朕认为没有必要太过鼓励,但是也必要阻拦,顺其自然吧。”
李忠不知道怎么接话,很明显,往常李世民不会跟自己说这样的话。
“你派人多观察一下那个银票的情况吧。就是简单地一张纸,就直接等于一百贯甚至一千贯钱,朕担心会出事。”
银票的推出,李宽自然也是跟李世民事情说明过的。
不过,李世民虽然没有反对,也没有大力支持。
实在是这事情有点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啊。
“陛下放心,这几天东西两市都有一些银票在流通了。我听说楚王府的各个作坊和铺子,但凡是超过一百贯的交易,就不接受金币和银币了,一定要人家使用银票。因为这事,还差点闹出了纠纷呢。”
“宽儿这招数,也就是好多东西其他地方买不到,要不然就会弄巧成拙了。”
李世民这话说的倒也在理。
其实换谁去买东西,我拿出金币银币给你,结果你不收,非要银票,这不是折腾人吗?
这就跟后世有些商家,我给你现金,你不收,一定要支付宝或者微信,我这现金就不是钱吗?
肯定让人很不爽。
不过,后世还有央行来管这些不收现金的商家。
现在嘛……
呵呵,你不用银票,有些东西你还真就买不到了。
比如豪华的四轮马车。
比如最新推出的座钟。
亦或是各种镜子之类的。
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啊。
……
“大哥,我找了好几个船员,基本上把格物书院号的情况给搞清楚了。之前大家笑谈一样看待的澳洲,真的被他们发现了,然后又走了狗屎运,在上面找到了金矿。”
崔剑在五合居吃饭的时候就听说了格物书院号的事情。
作为崔家下南洋的负责人,他自然要把相关的信息都打听清楚。
在南洋,崔家已经基本上站稳了脚跟。
蒲罗中城里面,甚至也有一座大院子是崔家的产业。
如今,自己刚刚松一口气,却发现人家已经跳过蒲罗中,继续前行了。
“什么挖掘工具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能捡回来这么多的金块和金沙,听说还有几个狗头金,更是块头惊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澳洲的金矿规模很大啊。
你不是说说那个澳洲不比我们大唐小吗?既然观狮山书院的人能够在那里找到金矿,是不是意味着附近还有其他的金矿呢?或者说澳洲这么大,除了金矿,是不是还有银矿呢?
崔剑,我知道出海很辛苦。不过,这澳洲,我们崔家不能放弃呢。”
崔庆作为崔家内定的下一任族长,如今已经开始负责家族的不少事情。
像是下南洋,就是他全力推进的,现在来看,这个决定很成功。
这让崔庆在家族里头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几分。
“大哥,能不能去澳洲,其实主要还是要看楚王殿下的意思。如果跟下南洋一样,东海渔业愿意主动的帮助大家,那么去澳洲也不是多难的事情。我研究了一下观狮山书院的地球仪,那澳洲离蒲罗中也不是特别的远。”
崔剑将心比心,觉得自己要是李宽,肯定不想有其他人跟自己争抢澳洲的资源。
“这个你放心,我会联合其他几家,一起去探一探李宽的口风。他既然能够将香料的丰厚利润拿出来跟大家共享,未必就会把澳洲视为自己的禁脔。再说了,这么大一块区域,他一个王爷独占了,陛下会怎么想?太子殿下会怎么想?”
崔庆看问题的高度,肯定是比崔剑要强了。
自然而然的,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
观狮山书院这几天的气氛很是热烈。
格物书院号里面,一半以上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
虽然以格物书院的学员为主,但是算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等其他学员也都有一些学员在里头。
按照大家拿到的奖励,格物书院号上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最少的也拿到了两千贯钱。
这绝对是一笔大钱。
购买力不比后世的两千万差到哪里去。
这些发了横财的学员们回到了书院之后,自然是成为了舆论的中心,成为话题的主角。
“你们两个真的要各自捐赠一万贯钱,用来修建船舶研究所?”
许敬宗有点诧异的看着李耿和李义协。
这两位的背景,他是很清楚的。
原本许敬宗以为这两人来观狮山书院是凑热闹,图新鲜,没想到去年的时候居然选择了跟随船队出海。
更让许敬宗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愿意捐赠出两万贯的巨额钱财出来修建一个船舶研究所。
虽然许敬宗也知道他们各自获得了五万贯的赏赐,但是不管是谁,吃进去了的东西,要吐出来都是很难的。
特别是对于长安城的勋贵,大家都像是一只貔貅。
“许参军,银票都已经放在这里了,哪里还能有假的?这一次出海,我们算是充分的意识到一艘优异的海船,对航行的意义有多大了。虽然我们乘坐的已经是东海渔业造船作坊最先进的飞剪船,但是我觉得海船还可以更大一点,更快一点,抵抗风浪的能力更强一点。”
李耿没有任何犹豫就回答了许敬宗的话。
这几天,李耿跟李义协也是聚了几次,商讨了一下以后的规划。
除了要继续探索澳洲之外,他们也开始为前往美洲做准备。
从地球仪上来看,蒲罗中去美洲可是比去澳洲要远的多了。
这一路上,海况也不熟悉,也不见得有什么补给。
所以对船只的要求就更高了。
这也是他们萌生了建设船舶研究所的念头的原因之一。
“对啊,许参军,你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如今大唐的造船作坊虽然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有创新的,也就是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我希望我们观狮山书院不仅是在格物学上能够独领风骚,在造船业上面,也一样能够引领潮流。”
李义协也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行,既然如此,那我就代表书院收下这些银票了。”
许敬宗倒也没有太过客气,见李耿和李义协是真的想搞船舶研究所,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第541章
通兑天下的愿景
《大唐日报》连续三天头版头条报道了“格物学院号”的相关新闻。
巨额的赏赐就不用说了,直接让一堆犹豫不决的人都加入了出海的行列。
澳洲的发现,也刷新了大家对世界的认知。
而澳洲有金矿,这更是坚定了许多人去澳洲闯荡的念头。
反倒是大唐皇家钱庄推出的银票带来的反响没有那么大。
毕竟,最小面值也是一百贯一张的银票,跟普通人实在是没什么关系。
这就跟后世的支票一样,不管相关的管理政策有什么变化,普通百姓基本上都不会关注。
因为,会使用支票的,压根就不是什么普通百姓。
不过,东西两市的商人,对这事的关注度却是超过了所有的事情。
陈锦算是西市比较有名的一名商家。
虽然主业是丝绸,但是在登州、凉州都还有一些其他的业务以及铺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