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2214


虽然这些四轮马车的使用寿命不如对面的,但是胜在价格便宜一些,时不时的也能卖出去一些。
当然,城南马车行传统的二轮马车,他也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加法和减法。
加法就是让这些二轮马车更加耐用,减法就是让这些二轮马车更加的便宜。
到了今年,韦思仁给韦宝提了一个建议,干脆把二轮马车再做了一个大幅度的简化,生产出了人力车,卖给长安城中一些人用来跑运输。
原本韦思仁对这人力车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结果推出来之后,却是卖的挺不错。
特别是最近几天,更是卖断货了!
“我听说楚王府的马车作坊,如今生产的马车都全部提供给大唐运输集团,对面那奔驰马车行,甚至都要没货可卖了?”
韦思仁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城南马车行的库房方向,觉得最好的机会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
“是的,在楚王殿下的推动下,朝廷如今是全力支持百姓移民河东道种植棉花,再加上陛下一口气赏赐了一百多万亩的永业田给到各个功臣,这些田地又全部都在朔州北边,如今长安城的勋贵们都在忙着往朔州运输人手和物资呢。”
韦宝对于自家的马车行为何突然间生意兴隆了,自然也是知道原因的。
说实在话,这绝对算是意外之喜啊。
之前的城南马车行,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活着,远远谈不上生意火爆。
可如今……
看看外面的人流,这让韦宝想到了对面奔驰马车行成立之前的繁华景象。
“去吧,都去吧。这各家在朔州的良田多了,对运输的需求自然就更多了。到时候,单单是长安城到朔州的水泥路上,就不知道需要多少马车来填充呢。我听说楚王府的马车作坊已经在扩产了,我们的作坊也不能落后,赶紧招募一批匠人,把产量再往上提一提。”
韦思仁也不傻,看到大唐如今每年都在新建不少的水泥路,这对马车的需求绝对是一个好事。
再加上,现在长安城的作坊比以前多了很多,许多货物和材料都需要运往各处,使用马车的场合比十年前多了很多。
“郎君,你放心,我已经在安排了。除了扩产马车作坊,我倒是觉得可以把我们的城南运输队的规模给扩大一下。这样对我们四轮马车的推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虽然城南马车行的二轮马车、人力车卖的都还不错。
但是这些东西价格都不高,挣的钱远远没有四轮马车多,所以韦宝内心还是希望自家作坊的四轮马车能够跟奔驰马车行平起平坐。
“嗯,从这半年的试用情况来看,这城南运输队的组建,你算是立下了一个大功。之前我们的四轮马车生产出来了,很多都卖不出去,把它放到运输队中,投入到长安城各处跑运输,倒是一下子就让四轮马车的需求上了一个台阶,眼下,着实可以把规模扩大一番了。”
作为奔驰马车行的大客户,劳牛运输队是长安城最大的运输队队,韦宝自然早早就安排人去把它们的情况给搞清楚了。
这一调查不要紧,韦宝发现搞运输,似乎利润也不低。
不过,为了不直接跟劳牛运输队产生竞争,韦宝别出心裁的让城南运输队瞄准了人员运输这个市场,跟劳牛运输队以货物运输为主,刚好区别了开来。
这半年来,城南运输队的车夫驾驶着四轮马车在长安城中奔跑,不但提升了韦家四轮马车的曝光率,还大大的检证了韦家四轮马车的一些问题,实在是让韦宝满意的不行。
“郎君,正好现在楚王府从劳牛运输队等各处借调了不少车夫与马车前往河东道,如今长安城里对四轮马车的需求,不管是人员移动还是货物运输,都到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地步。听下面的车夫说,好些顾客都在埋怨要等好长时间才能等到有闲置的马车经过,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啊。”
韦宝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对李宽充满了好感。
“既然要扩大城南运输队的规模,那就干脆搞得大一点。那大唐运输集团不是准备吞并朝廷的各地驿站,要开始长安到很多州府的长途客运吗?那我们城南运输队,也可以考虑发展一下关中地区的州县之间的客运,省的好处和名声都被大唐运输集团给拿走了。”
韦思仁作为韦贵妃的侄子,又是韦家的重要人物,自然知道的东西不会少。
“郎君,如果这样的话就最好不过了。如今关中各地的人员流动比以前大了好多,这长途客运,完全有市场啊。到时候我安排作坊生产一批专门的四轮马车来做这些客运马车,一定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推广效果。”
韦宝仿佛看到了自己马车作坊生产的四轮马车跟楚王府的四轮马车并驾齐驱的场景。
大唐这么大,自家的四轮马车哪怕是做不到第一,第二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的。
……
高昌城中。
一片兵荒马乱!
自从西突厥的援兵被薛万均轻易的击败之后,麹智盛在城中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顶不住压力投降了。
侯君集不远万里的从长安来到高昌,可不是跟高昌人将仁义道德的。
虽然他没有放任大军跟胡人入侵中原那样烧杀掳掠,但是也没有太过怎么去约束军纪。
最主要的就是,侯君集亲自安排了自己的亲兵带队抄了不少高昌国贵族的家,甚至就连麹智盛的王宫也没有幸免。
对于侯君集的做法,虽然薛万均表示了谨慎的反对,不过也没有太怎么坚持。
“阿耶,那些财物,孩儿已经挑选贵重的放在大帐里头了,其他一些不是那么值钱的就给了行军司马登记,算了战利品之列。”
侯强意气风发的来到了侯君集身边,将这些天的收获进行了汇报。
作为侯君集的义子,侯强是这次高昌城抄家的最主要负责人。
不知道是命运捉弄还是什么,侯君集一直没有亲生儿子,不过各种义子倒是收了不少。
他的亲兵之中,主要的队正都是他的义子。
其中又以眼前的侯强和带领亲兵护卫自己安危的侯宝最受他的信任。
“大家来一趟高昌不容易,好些弟兄都在沙漠中长眠了,特别是有些人是跟了我多年的老人了。等回到长安城,你给每家都送一些财物过去,也让人家家里能够有条生路吧。”
侯君集贪财,但是也没有到视财如命的地步,要不然他也走不到今天。
不过,这一次高昌之行,可谓是艰辛异常,所以他才放任亲兵将高昌国的勋贵们给抄了一遍家,准备把这些财物用来犒赏兵士,同时也犒赏一下自己。
“孩儿明白。阿耶,这一次,在高昌城中,孩儿还发现两名绝色美女,已经送往阿耶的账中。这两女子,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同婴儿一般,只有阿耶这样的英雄才配享用。”
侯强说到这里,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那薛万均和契苾何力这几天都在干什么?”
侯君集虽然是行军大总管,但是薛万均和契苾何力的地位也不低,特别是他们两个都隐约表达了对高昌城中的局面的不满。
所以侯君集觉得还是要稍作安抚的。
“他们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这小股人马在城外狩猎,似乎有点不想掺和城内事情的意思。阿耶,他们这是不是对你有点不满啊?”
侯强眼中只有侯君集,可不管薛万均和契苾何力他们如何。
“哼,装清高!”
侯君集觉得他们不是一把手,不需要考虑犒赏士卒的问题,所以才在一边不介入城内的事情。
毕竟,要是被御史弹劾了,这事多少也是个麻烦。
“阿耶,要不我回头给他们两账中送一些财物,看看他们收不收?”
“算了,他们不想插手,那我也懒得理他们。你去安排,再过几天,就要考虑大军班师回朝的事情了。可别留下什么后患。”
侯君集对这一次的高昌之行,总体是比较满意的。
怎么说也是一场灭国之战,青史之中,也能留下自己的大名了吧?
“对了,西北贸易的人不是也进城了吗?给他们一些方便,城中他们看上的铺子,全部给他。本将要让人看到,我不是那种沾了便宜就不认的人。”
侯君集想到穿越沙漠的时候,那些骆驼起到的作用,倒也没有忘记西北贸易的好处。
第485章
新晋富翁金太的烦恼,有谁能懂?
大唐日报如今已经是一份日销万份的大报纸了。
长安城中,不知道大唐日报的人,已经不多了。
金太自然也不例外。
这几天,他有点烦,就连阿牛刚刚送过来的最新一版大唐日报,他都没有心情看。
往常,上面连载的《红楼梦》,可是他的最爱呢。
“师父,我们的铁锅跟其他打铁铺子的出品相比,多了好多道工序,锻打次数更是远超同仁。但是这些东西,那些百姓是看不到的,他们只会买更便宜的铁锅。要不,我们也跟他们一样来制作铁锅?”
阿牛自然是知道金太为什么烦恼。
金太打铁作坊的规模上去了,除了打造各种农具、铁钉之类的东西,还开始涉足铁锅的制作。
原本,大唐百姓使用的锅,都是以陶锅为主,富贵人家可能有一些铜鼎之类的。
但是,真正使用铁制锅器的人家,还是非常少的。
一方面,铁器的价格比陶要贵了不知道多少倍,特别是楚王的炼铁作坊没有投产之前,铁锅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用的起的东西。
但是,伴随着楚王府炒菜技术的流出,长安城各家酒楼率先用上了便于炒制的大铁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