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0/2214


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效果怎么样还不好说。
但是蝗灾一爆发的话,按照过往历史的经验,绝对是会给粮食产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关键是这个东西,一旦爆发之后,短时间内根本就很难消除,反而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只有等到气候变得不适合蝗虫繁殖,才会慢慢的削减下去。
这种情况下,稻谷契约价格上涨,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邓兄,稻谷契约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一成了!”
当邓峰重新回到契约交易铺子的时候,郭阳还没有走。
从交易牌匾上面的信息来看,今天上午的交易量明显比过往的要高了不少。
“郭兄,这个稻谷契约价格,还得涨,要是有人出的话,我建议你也买一些。我是前几天把可挪动的钱财用光了,要不然今天非得想办法再买几千贯钱。”
郭阳跟自己的关系非同一般,邓峰还是愿意跟他分享自己的见解的。
“哦?难道刚刚传言说外面有地方遭受了蝗灾,是真的吗?”
郭阳面色一下变得凝重了起来。
搞契约买卖,消息的灵通和准确,实在是太重要了。
就比如蝗灾,如果有人昨天就提前得到了消息,那么低价买入稻谷契约,哪怕是今天就卖出去了,也有十几个点的收益。
这个钱,多好挣啊?
但是,如果你错把谣言当信息,一把梭哈全部买入某种契约,那很可能直接就亏到你怀疑人生。
特别是你的钱财如果是找旁边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情况,人家的伙计是随时监控价格变化,一旦下降到警戒线,他就会要求你提前还款,或者卖掉手中的契约。
不客气的说,这种类似于加杠杆的玩法,产生了一批富豪,但是更是让一些冒险性十足的玩家,变得倾家荡产。
“十旱九蝗,区别只是蝗灾的规模大小而已。郭兄,虽然还没有收到非常准确的消息,但是结合早上王掌柜的表现,以及今天各个勋贵买家成交的热情,我有理由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现在不确定的就是这个蝗灾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朝廷有什么对策。
但是,不管什么情况,未来几天的稻谷契约价格,肯定是上涨的。至于能不能一直上涨下去,就要看这个蝗灾的规模了。”
邓峰对自己手中的稻谷契约,一下子就有信心了起来。
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前几天的亏损他都忍受了,现在来看,最晚明天他就可以扭亏为盈了。
后面的涨跌变化,他就可以用一个比较平常心的态度去旁观了。
“今天已经很少有商家愿意抛售稻谷契约了,我估计在消息没有进一步核实之前,我也买不到多少稻谷契约,不如赶紧去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个消息的情况给打听清楚。”
郭阳做事比较谨慎。
这个时候他如果出高价的话,肯定多少也能买到一些稻谷契约。
但是风险也不是没有。
谁知道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明天又接着下跌呢。
这种虚晃一枪的事情,过往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你这么处理也可以,那我们就分头行动,今晚天黑前再碰头交换一下信息,明天再确定如何操作。”
邓峰心中也是不能肯定如今的局面到底如何,听了郭阳的话之后,也没有犹豫,立马就提议大家合作起来确认。
不管是真是假,只要比大部分人更早的确认清楚了,他们就能找到挣钱的机会,或者减少损失。
……
“陛下,微臣建议立马安排船队去江南道运输粮食,确保长安城的粮食价格稳定、供应充足。”
颐和园中,房玄龄了解到雍州府出现了蝗灾的迹象,立马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蝗灾已经发生了,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怎么消除它,这些都是后面需要考虑的事情。
首当其冲的就是往长安城运输粮食,确保粮食供应充足。
房玄龄的这个反应,还是非常能够抓住重点的。
“玄龄说的没有错,虽然关中各州县也修建了许多的粮仓,哪怕是有蝗灾,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粮食问题。但是百姓们不一定这么认为,到时候肯定会拼命的囤积粮食。这么一来,本来够用的粮食,可能就会变成不够了。”
萧瑀可是三朝重臣,经历的事情非常多。
这个时候,他自然也能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就像是他说的一样,长安城现在的粮食,并不是不够吃。
只是一旦发生了蝗灾,百姓们认为粮食会不够吃,那么长安城不管有再多的粮食储备,都会变得不够的。
特别是大部分百姓家中都有了点余钱,肯定会多囤积一些粮食。
到时候要是造成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供应短时间不足的话,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没完没了。
倒不如一开始就早早的往长安城运输粮食。
反正大唐各地的粮仓里面,库存都还是非常充足的。
“好!户部立马就安排人去扬州、苏州、杭州和襄州等地运输粮食,能够运输多少就运输多少;户部自己的船只不够的话,也可以征集一些商家的船只,一定要确保长安城各个粮食铺子的供应,也不能让粮食价格出现暴涨。”
李世民很清楚,蝗灾的消息一传开,粮食价格不上涨是不可能的。
只要不是暴涨,短时间的适当上涨,朝廷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大唐的粮食价格本身就不高。
考虑到长安城百姓的收入水平,一定的粮食价格涨幅,还是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风波。
“解决了粮食供应的初步问题之后,也需要摸清楚蝗灾的具体情况,是不是只有汇报的这些县城有蝗灾,其他的地方有没有情况?有没有哪些地方是瞒报、漏报的。”
岑文本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确实要赶紧搞清楚真实的情况,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太史局之前明明说的好好的,只有关中地区有旱情,其他的地方还算是风调雨顺。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未必如此。陛下,微臣建议朝廷安排一批巡察使到各州府巡视一番,免得有什么意外发生。”
长孙无忌这话,让刚刚到达颐和园的李宽听了很是不舒服。
“陛下,这蝗灾,其实也不见得有那么的可怕。只要解决了百姓们心中的恐慌,蝗虫真正给大唐带来的危害是比较有限的。哪怕是关中地区有一半的粮食被蝗虫吃掉了,那也无伤大局。
按照今年的情况,不管是淮南道还是江南道,都会有大量的粮食剩余,原本户部估计都要担心一下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在大力鼓励酿酒行业的发展呢。
如今区区一场小的蝗灾,只要正常应对,不要让人感觉出了什么大事一样就行来了。至于其他的问题,慢慢调查就行了。”
李宽这话,让长孙无忌非常不满。
“楚王殿下,历朝历代,出现蝗灾都是天大的事情,怎么在你嘴里就变成区区一场蝗灾呢?一旦蝗灾的情况恶化,这是会直接动摇大唐帝国根基的事情,你承担的起这个责任吗?你这个建议安的是什么心?”
自认为抓住了李宽话中的把柄的长孙无忌,自然要跳出来怼李宽。
“陛下,各位国公,蝗灾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朝廷的应对方法其实还是有挺多的。特别是这种局部地区的蝗灾,只要控制得当,影响就相对有限。最麻烦的是那种大面积的灾荒,那是绝对需要尽可能避免的。”
李宽没有理会长孙无忌,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跟李世民等人说着自己的见解。
“楚王殿下既然觉得对付蝗灾的办法有很多,那就一事不劳二主,陛下,微臣建议把应对关中蝗灾的任务,交给楚王殿下即可。到时候也好让我等长长见识,看看楚王殿下是怎么对付蝗灾,怎么解决百姓心中的恐慌的。”
一旁的高士廉自然要站在长孙无忌那边,直接挖了一个坑给李宽跳。
好在李世民倒也没有完全按照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的节奏走,而是平定了一下心情,看向李宽,说道:“宽儿,这次的蝗灾,你真的有办法解决吗?”
如果李宽回答有办法,李世民自然就不反对高士廉的提议。
如果李宽并没有具体的方案,,那么李世民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背锅。
“陛下,对付蝗灾,微臣有三个手段可以同时出手。第一,站在长远来看,需要尽可能的把旱田改为水田,这样可以减少蝗虫生存的空间,从根本上解决蝗灾的来源;当然,这是针对未来的事情,短时间内起不到什么效果。
第二,关中各州县,现在有不少地方都是养殖了大量的鸡鸭,这蝗虫可是它们最好的吃食,不管是直接把它们驱赶到蝗虫泛滥的区域,还是出钱从百姓手中收购蝗虫,都是可以切实减少蝗虫的有效措施。”
李宽很是从容的把自己的意见逐一抛出。
“第三,第三是什么呢?”
李世民看到李宽停了下来,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第1106章
蝗虫很美味?
颐和园中的建筑,没有大明宫那么规模庞大。
这里的风格,更多的是适合居住。
十几名重臣聚拢在御书房,倒是让这里显得有点拥挤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