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9/2214


就在兰和正要去通知人的时候,李世民再次补充了一句话。
……
“王爷,关中好几个州县,都出现了蝗灾的迹象,虽然只有个别地方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是一场蝗灾几乎是不可避免了。这一次陛下急急忙忙的统治您进宫,很可能是跟这个事情有关系。”
坐在豪华的奔驰四轮马车里头,王玄武快速的将楚王府情报调查局近期整理的信息给李宽进行了汇报。
“之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蝗灾的消息,怎么感觉这一次来的那么突然呢?”
除了贞观初年的蝗灾,李宽并没有印象大唐哪个时期还有什么蝗灾是留在历史记录之中的。
再加上今年的旱灾,其实主要是在关中地区,其他地方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所以李宽基本上没有太在意。
可现在说有蝗灾,那就要提高警惕心了。
这玩意的繁殖速度非常惊人,吞食庄稼的速度更是惊人。
这要是地里的稻苗被蝗虫糟蹋一下,基本上就真的要颗粒无收了。
“这一次的蝗灾,主要是雍州府靠近西北方向的几个县里面起来的。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一直比较干旱,所以今年受旱也是比较厉害的。这蝗虫,越是干旱的河床,越是适合繁殖。
之前可能繁殖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是规模不是很大,下面的人没有特别的在意,甚至是有所隐瞒。总之,这两天那几个县接连发生了大片蝗虫飞到田地里面,把庄稼吞噬一空的场景,蝗灾问题,立马就爆发出来了。”
王玄武说这事的时候,心有余悸。
这一波的蝗虫,来的太快了。
“一只蝗虫的生下来的时间和孵鸡蛋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一次却是可以繁殖上百只蝗虫;也就是说一只雌蝗虫,在二十来天的时间就会诞生百来只幼虫。偏偏各个田地里面是蝗虫最适合生长的地方,一平方米的土地上,最多可能可以繁殖上万只蝗虫。
这一次哪怕受灾的州县不是很多,可蝗灾一旦发生,就不可能立刻消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压下来,否者问题就大了。”
李宽自己是没有经历过蝗灾,但是关于非洲等地的蝗灾的新闻报道,倒是看了不少。
那种漫天盖地都是蝗虫的场景,实在是太吓人了。
要不然别人讽刺人多的时候,也不会用蝗虫来形容。
“陛下估计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召集王爷您去颐和园议事;不过,历朝历代,要预防蝗灾,都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没有干旱,要不然旱灾伴随蝗灾,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区别只是蝗灾规模的大小。”
“看来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计划,要加快一下速度了。虽然降雨对先行的蝗虫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该发生蝗灾的还是要发生,但是至少可以让还没有孵化出来的蝗虫卵,大部分变得孵化失败,抑制蝗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这一次,李宽不准备留一手。
自己能够想到办法对付蝗虫,就一点也不保留的拿出来。
所以在去颐和园的路上,他就开始跟王玄武一起商讨着应对方案。
“如果能够让关中地区的旱情得到缓解的话,那么蝗灾的影响肯定也会迅速减退,给百姓们带来的损失将可以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
商人的信息是非常灵敏的。
特别是涉及大唐股票交易所和大唐交易中心的各种事情,商人们的嗅觉比往常会更加的敏锐。
就在李世民召集众人去颐和园议事的同时,大唐交易中心里面,个别得到了消息的商家,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了。
“邓掌柜,前两天您的表现,真是让人出乎意料啊。在朝廷正在进行祈雨仪式的时候,居然大规模的买进稻谷契约,魄力果然不凡。
不过现在一场大雨之后,至少长安城附近的灾情是基本上缓解了,听说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人员如今已经去到了蓝田县,准备在那里再举行一场人工降雨呢。
正好我这段时间卖掉了仓库里的稻谷,想要对冲一下这个风险,所以想买几千贯的稻谷契约,你手中的契约,可否卖一些给我呢?”
当邓峰和郭阳再次联袂来到大唐交易中心的时候,立马就有其他商家主动的过来聊天了。
“王掌柜,你们琅邪王氏如今在苏州占据着大量的良田,如今全部都种上了南洋水稻,卖掉了稻谷,直接再去买一批回来不就行了吗?买稻谷契约有什么意思呢?”
邓峰有点搞不懂,昨天还在暗地里笑话自己的人,怎么今天就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既然自己搞不懂情况,他自然就不会下什么结论。
“哎,这不是需要时间嘛。稻谷契约对我们这些粮商来说,就是对冲风险的最好工具。当我买了稻谷的时候,就会把手中的稻谷契约给抛售掉;相反的,当我卖了仓库里的稻谷的时候,就会买一些稻谷契约回来。
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指望通过这种契约交易来挣钱,我就是想要规避稻谷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安安分分的挣我该挣的那一点点钱。”
王掌柜这话,倒是说得很透彻。
大唐交易中心里头,购买稻谷契约、钢铁契约等契约的商家,没有几个可以真正的做到这一点。
而李宽最开始搞出来这么一个契约交易铺子,本身其实也是想要为大宗商品的交易商着想,给他们一个规避风险的机会。
奈何没有几个人看得上这种机会,都把契约交易铺子当成了一个投机取巧,发家致富的场所了。
“邓掌柜,这两天稻谷契约的价格已经比你买的时候跌了两成了,要不这样,我也不占你便宜,只要你愿意售卖,我可以在昨天收盘价格的基础上,上调两个点收购你手中的稻谷契约,你觉得怎么样呢?”
王掌柜这话一出,邓峰心中立马打了一个激灵。
外面一定还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为何自己没有收到消息呢?
第1105章
蝗灾没有那么可怕?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邓峰在这几天已经受到了一次打击,现在猛然之间有人伸出了橄榄枝,要收购他手中的稻谷契约,这并没有让他下定决心出售。
相反的,经验还算丰富的他,已经猜测到了一些情况。
“王掌柜,不好意思,人有三急,我出去一下,等会跟你详谈。”
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之后,邓峰匆匆的离开了契约交易铺子。
只见他来到大唐交易中心门口,将今天出售的所有报纸都买了一份,然后快速的浏览了一遍。
“奇怪了,没有什么新闻是会给稻谷契约的价格变化带来明显影响的啊!真的要说影响的话,气象研究所准备在明天于蓝田县展开人工降雨,反倒是对稻谷契约的价格带来一定的冲击。”
邓峰自言自语的将手中的报纸放下。
不过,他并不死心。
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交易中心里头的牙行,跟他们打听这两天长安城乃至关中的各种消息。
得益于交易中心影响力的上升,每天都会有许多外地的客商来到这里买卖货物。
为了避免自己上当被骗,或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货物,这些商家往往迫切的想要雇佣一个熟悉交易中心里头各种货物和铺子的人来给自己当向导。
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很快的,大唐交易中心里就诞生了几家特别的牙行。
这些牙行做的事情,主要是情报收集和售卖,挣的都是信息费用。
大唐交易中心里面的东西,各个牙行都比较熟悉,各自的优势都是半斤八两。
为了突出自己的特点,一些牙行也有意识的开始收集外面的消息,特别是跟契约交易铺子里头的商品相关的消息。
比如,哪里的炼铁铺子这个月增产了,哪里的甘蔗种植面积扩大了,哪家的棉花遭受大面积虫害了……
如此种种,越是独特的消息,往往能够卖到很不一样的价格。
邓峰如今就来到其中一家颇有名气的牙行里面。
开门见山的就询问起跟稻谷契约价格相关的信息。
“江南道和淮南道那边还是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吗?”
“没有的,跟关中地区相反,江南道今年可谓是风调雨顺,水稻产量不会比去年低。”
“有没有传言说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实验,没有办法在关中各县展开?”
“我们只听说气象研究所的人如今都在蓝田县,明天会尝试进行人工降雨,没有听说其他的消息。不过你要是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专门安排人去跟踪,只是价格稍微会贵一点。”
“价格一切好说,如果有哪些地方受灾的相关消息,请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我。交易中心甲四十三号铺子是我的产业,你可以直接把消息告诉里面的掌柜。”
“没问题,有消息我一定一时金告诉你。”
邓峰接连去了两三家牙行,都没有问到什么消息。
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好在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到中午的时候,一名从附近县里面回来的商家,带回来一个重磅的消息。
关中爆发蝗灾了!
邓峰猛地打了一个激灵,立马就明白王掌柜为何愿意提价购买自己手中的稻谷契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