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2

  “哈哈哈……天道好轮回,天道好轮回啊……”
  崇祯笑得似乎有些癫狂了,王承恩连忙上前搀扶住。
  崇祯笑声不止的道:“太可笑了,太可笑了。沈卿,你快讲,快讲,朕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好笑的故事了。”
  随即,沈浪又讲了张献忠的结局,以及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死后,其部下的去向。
  在听到张献忠力战而死时,崇祯止住笑声,发出感慨。
  “朕平生剿贼十余年,却不曾想,大明最后的疆域,却是靠这些贼寇来守卫,真是可笑,可悲,可叹。”
  “那些道貌岸然的奸臣,比之这些流寇都相距甚远,他们枉为读书人,他们对得起孔圣人吗?可笑啊可笑,甚是可笑。”
  沈浪很想说,孔圣人的后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还不是满清一到,立即主动跪地剃头效忠。
  说来说去说这么多,无非说明,随着京师陷落,崇祯殉国,大明就真的亡了。
  “朕是个失败之君,是亡国之君,有愧于列祖列宗啊……”
  崇祯喃喃自语,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神情无比哀伤。
  他对大明是充满感情的,是愿意呕心沥血的,十几年来也是这么做的。
  可造化弄人,上天没有赐给他足够的治国之才,导致他最终走上了自己最不想走的那条路,背负上了亡国之君的名头。
  崇祯很绝望,真的很绝望。
  虽然他从沈浪这里知道了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可以提前做一些规避,比如不再催促孙传庭快速出战,尽可能的多给予一些支持。
  但是,即便这样能够拖延一些时间,甚至保下孙传庭的命,可这就救得了大明吗?
  想到国库中要钱没钱,要粮没粮。
  身边信任的大臣那么多都是诓骗自己的庸才,心中根本没有大明,只待闯贼进京就偷天换日,跪迎新朝,他既悲愤又绝望。
  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这已经腐烂到根子里的大明,真的无力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去改变什么了。
  崇祯的颓废和绝望几乎是写在脸上了,沈浪一眼就看了出来,心中不由大惊。
  他说这么多,可不是为了让崇祯绝望的,而是想让崇祯感觉到他沈浪的作用从而作出改变,然后心情好就放自己离开。
  你这都绝望了,心情那么糟糕,万一把气撒到我沈浪头上,那我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八章
迁都是不可能迁都的
  沈浪可不能让崇祯继续绝望下去,别到时候拉自己一起陪葬,于是连忙出主意道:
  “皇上,既然您现在知道北方守不住,那赶快下定决心迁都啊。”
  “只要迁都到南京去,北方留给李自成和鞑子,让他们互相争斗去。”
  听到沈浪出的这个主意,崇祯并没有任何兴奋,只是喃喃自语的道:“迁都,迁都,何等容易?”
  “朕难道没有想过迁都吗?可是,这么重大的决定,朕的话,有用吗?”
  “那些你口中所谓的庸才,他们的利益,产业,万贯家财都在北方,他们舍得放下这些与朕一起迁到南方吗?”
  “而且,南方同样有这样一帮人,怎能容纳这些北方来人?”
  “难道,朕要独自跑到南方去吗?”
  崇祯这一连串的反问,倒是直接把沈浪给问住了,他当初也研究过明末崇祯如何破局的问题。
  像很多网上说的一样,迁都啊,大不了像南宋一样,以半壁江山延续下去,然后再图东山再起。
  现在看来,明朝和宋朝所面临的形势完全不同啊。
  明朝一南一北是有两套班子,这看似搬到南京就可以马上办公了,但深层次的问题却非常严重。
  当时的宋朝只有一套班子,而且北方是被金人直接占据了的。
  皇帝和一帮大臣都被掳走了,留下的人在北方的利益也都失去了,没什么念想。
  南方也没有太强的利益集团与他们竞争,所以,大家自然选择保命逃到南方。
  掌握话语权的人拥立新帝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没话语权的人反对也没用。
  所以,南宋的建立顺理成章,也能够迅速的凝聚南方的力量。
  可明末不一样,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党争问题非常严重,说白了就是各派利益之争。
  就像崇祯刚才说的,南北是不可能相容的。
  而且,现在北方还没有真正灭亡,北方集团的利益也没有失去。
  所以,北方集团不可能放下他们在北方的利益跑到南方去的。
  南方集团也肯定不想北方那些人跑到南方来与他们争夺利益。
  像隆武帝,鲁监国,绍武帝,永历帝这些控制力小很多的政权,都能为了各自的利益打得不可开交。
  而面对至少半壁江山的利益,南北两个集团之间,即便发生战争都是很正常的事。
  而迁都就是引子,这就为建立南方政权增加了很大的麻烦。
  沈浪之前和很多网友一样,把没有及时迁都的问题都怪到崇祯身上。
  单纯的认为他只是好面子,想迁都又不敢直接承认,甚至还把提议的人给卖了以平息众大臣的怒火。
  现在看来,不是崇祯不想迁,而是根本迁不动啊。
  崇祯也许是爱面子,但肯定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爱面子,一个那么爱面子的皇帝,不可能拉得下脸来向下面的人借钱的。
  即便放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小老板,他恐怕宁愿自己的企业倒闭,也拉不下脸来向自己的员工借钱吧。
  可崇祯作为一个皇帝,他就能够拉得下这个脸。
  关键是,他的脸拉下来了,可那些大臣却不给他这个皇帝的面子,逼得他不得不派人上门劝说。
  崇祯都这样低三下四了,那帮大臣包括他自己的岳父还是不给他这个皇帝一点面子,他派出的人连门都进不去。
  为何?因为各家各户大门外都挂着房屋出售的牌子,就差直接说,老子就是不想借钱给你。
  京师一个没任何身份,普普通通的老头都看不过去,将毕生攒的四百两银子全部捐了出去。
  崇祯千恩万谢的同时,难道不感觉到屈辱吗?
  最后,这些富得流油的大臣,大多只捐个几百两,甚至有的只捐几十两。
  首辅魏藻德在筹饷之初就强烈反对,最终也只赚了五百两,而前首辅陈演更是一毛不拔。
  特么的,这不是打发要饭的吗?同样这帮人,在几个月后李自成向他们要钱时,有几个没被敲出几万两银子出来?
  一个皇帝都当成这样了,哪来的面子?连里子都没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崇祯对国家的控制力已经很弱了,别说和明初相比了,即便之前几朝,谁敢如此羞辱皇帝?
  现在,一大群人敢如此羞辱他,不拿他当回事。
  难怪崇祯死前有那么大的怨气,怪诸臣误他,直言所有文臣都该杀,在听到李自成疯狂拷掠那帮当初不肯借款的大臣时,是那么的解恨。
  所以说,迁都不成不能单纯的归结为崇祯爱面子,他的面子甚至都没有几百两银子重要,何况是为了拯救大明。
  迁都的提议是在筹饷之前就提了出来的,李明睿提议迁都时,首辅还是陈演。
  在崇祯发起筹饷时,首辅已经是魏藻德了。
  既然迁都迁不动,李明睿还提供了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太子送到南京去。
  但是,以首辅陈演为首的这帮大臣,一样强烈反对。
  强烈要求杀掉李明睿以定民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帮人多爱国呢。
  因为他们清楚,南方有一套现成的政权。
  如果把年幼的太子送到南京去,肯定会被一帮别有用心的人摄得大权,太子最终沦为傀儡。
  而南方没有遭遇太大的战争祸害,经济发达,掌握着全国的粮仓,也有方国安、郑芝龙等军头。
  天时地利,有了这些优势条件,恐怕要不了多久,南方政权就会反客为主。
  即便不能取得整个大明的主导权,但要取得南方半壁江山的主导权,是没多大问题的。
  而一旦失去了南方,北方政权就如无根之萍,对他们的利益损害巨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