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812

  在一些重要零部件中,沈浪还提供了技术细节。
  比如车轮,为了不使火车从铁路轨道上掉落下来,车轮内侧需要安装一个比车轮大一圈的轮缘,这样轮子就会被“卡”在轨道上,而不易直接出轨。
  其实,这个轮缘大多数时候是根本不会碰到钢轨的,它更像是一个保险,在最坏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有血的教训,人们也不会想到这一点,但沈浪却可以让大明不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就可以直接用上了。
  而且,在火车变轨的时候,这个轮缘也能够发挥相应作用。
  车轮的技术要点可不止这一个,除了这个细节,车轮与钢轨接触的那个面,也称为踏面,它不是圆柱面,而是要做成圆锥面。
  也就是车轮靠近内侧的直径要更大一些,外侧直径则要小一些。
  这样的作用是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在火车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于踏面的弧度,会让车轮自动滑到轨道中央,从而让整列火车始终保持在轨道中间,这种现象叫做对中。
  而且,圆锥形踏面在转弯时也非常重要。
  因为火车的车轮结构与汽车有很大不同,汽车在转弯时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差速器来很好的解决问题。
  但是火车的两个车轮是被一根坚固的车轴连在一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圆锥型的踏面来解决问题了。
  在火车转弯的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自然会把火车向外甩。
  这样就正好让处于拐弯方向的内车轮处在一个直径较小的踏面上,而外侧的车轮则又会处在一个直径较大的踏面上。
  于是,内外两侧同一根车轴上的两个车轮,便在相同的时间走过不同的距离,便顺利的完成了转弯。
  也因为圆锥踏面,才使得轮缘多数时候不会与钢轨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些细节虽然小,但是作用却非常大。
  如果不注意,一开始的工程师也很难关注到这些方面,直到通过一次次的沉重教训来慢慢的摸索和改进,付出的各项成本都难以估量。
  而沈浪却可以将这个痛苦的过程,直接省略掉,从而为大明节省大量的成本和财富。
  另外,连接车厢之间的车钩,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
  因为这个小小的车钩,直接决定了车厢连接的便捷性,车辆运行的舒适性、稳定性等,非常的重要。
  它的发展,可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先后使用了插销式车钩、链式车钩、螺旋车钩、詹氏车钩、密接式车钩。
  如今,除了詹氏车钩和密接式车钩,其他形式的车钩基本上都淘汰了。
  沈浪直接选择了詹氏车钩,因为密接式自动车钩主要是高铁所用,其他列车几乎都采用的是自动车钩,也就是詹氏车钩。
  现在大明用的还是相对落后的蒸汽火车,所以詹氏车钩最为合适,它的技术要求与密接式车钩比起来,也更加的简单一些。
  正是在沈浪这般尽心尽力的扶持下,大明的铁路轨道工程才发展得相对平稳,少了很多波折。
  经过一番全面的测试后,京津铁路圆满的通过了验收,可以正式的通车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复兴”号蒸汽火车
  崇祯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对大明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大明的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终于要正式通车运行了。
  这个消息通过《明报》等几家报纸,在前几天就已经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而有关京津铁路的报道,在年初就开始了,这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全国百姓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了。
  蒸汽汽车虽然已经正式投入了量产,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它们的身影,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别说拥有一辆蒸汽汽车,即便坐上一次都有些奢侈。
  可是蒸汽火车不一样,报纸上已经明确报出了价格空间,从天津到京师全程两三百里,竟然只需要不到一银角的票价。
  这个价钱,不说比蒸汽汽车,就算比之马车、牛车都要便宜多了。
  起初人们还不太相信,可当听说一节车厢就可以坐上几十上百人,一辆蒸汽火车一次性可以挂上十节车厢,就不得不信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这究竟是什么样的车?
  那不是跑一趟,就可以拉上几百上千人了?这太可怕了。
  所以,在正式通车的那一天,京津沿线各站,甚至是线路上都聚集了附近赶来的百姓。
  都想要一睹为快,见见这火车究竟是何种奇特之物,竟然如此神奇。
  沈浪知道古往今来,有好奇之心的大有人在,所以除了登报劝诫人们在围观时,至少要离开铁道两丈之外。
  甚至还提前让各地方组织一些人力在沿线维护秩序,以防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在火车经过时,突然冲到铁道上。
  不然的话,万一通车第一天就闹出人命,影响就太不好了。
  由于是第一条铁路的开通,所以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都很重视。
  为了体现更重大的意义,第一趟火车被安排从京师发车。
  崇祯还准备按照后世的一些典礼形式,决定亲自在京师站举行一场隆重的通车剪彩仪式,以示朝廷对铁路发展的大力支持。
  有崇祯亲自出马,与会的嘉宾级别自然不能低了,京师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大多到场,这让早早准备来见证的百姓更加期待。
  因为哪怕是买了车票的人,暂时也是不能进站的,所以到现在他们也没有见到蒸汽火车的真容,只有通过报纸上的简略图形进行想象。
  虽然不能见,但是车站内的一些动静还是直接通过放声筒巨大的声音传了出来。
  真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崇祯还进行了激情洋溢的演讲。
  对京师的很多百姓来说,崇祯的声音他们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所以在崇祯那令他们熟悉的声音响起时,车站外的人山人海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这几年,所有百姓都看到了大明以肉眼可见般的速度迅速强大起来。
  内无流寇、外无强敌、四海升平,这就是真正的大明中兴。
  身为大明的皇帝,百姓自然会将大部分功劳都算在崇祯头上,自然让他的威望越发高涨。
  听到站外的呼喊,崇祯的演讲稍微顿了一下,但他并没有因为被打断而有丝毫的生气,反而心情很是激动,没有哪个帝王不想自己被治下的子民称颂赞扬。
  出声安抚了一下站外的百姓,崇祯又继续将后面的话讲完,整个演讲的过程不长,只有几分钟时间。
  但是,崇祯却简单的将大明以后的一些宏大构想与全天下进行了分享,听得站外的很多百姓激动不已。
  原来崇祯准备陆续在全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修建八纵八横,密布整个大明疆域的铁路线。
  这不但能够方便全国百姓的出行,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们自然是喜闻乐见。
  而这八纵八横的伟大构想,自然不可能是崇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他再厉害,也不可能有如此的前瞻性。
  不过有了沈浪在,有了后世的各种成功经验借鉴,直接拿来施行就可以了。
  崇祯讲完了之后,随即开始了剪彩活动,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明就理的站外百姓,也不由自主的跟着鼓起掌来。
  然后,就是最后一项程序,崇祯亲自登上大明的第一辆,被命名为“复兴”号的蒸汽火车进行参观。
  本来崇祯是准备将其命名为“中兴”号的,但是在知道了后世的“复兴”号动车组之后,也决定用这个名字。
  倒不是他要用蒸汽火车与动车组相比,而是觉得“复兴”这个名字比“中兴”确实好听,也更具意义。
  崇祯在几个大臣,以及列车长的陪同下,先登上了“复兴”号的车头。
  车头是整辆火车的动力来源,蒸汽机车的动力自然是需要通过蒸汽推动,这里面少不了气缸、锅炉等用来做活塞运动的结构。
  虽然早就看过各种蒸汽火车,还有先进得多的内燃机车,甚至是动车组的视频,但看到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零部件,崇祯还是感觉很新鲜。
  因为他以前看的都是沈浪带过来的视频,而眼前的却是实物。
  更重要的是,视频中的东西再好,那也是另一个世界的,而这辆“复兴”号蒸汽火车,却是属于大明的,自然更有感情。
  “陛下,这是燃烧的锅炉,将水烧开之后,就能够给气缸提供蒸汽动力,这火车就能跑起来了。”
  一行人站在锅炉旁边,列车长连忙介绍道。
  一旁的两个负责烧锅炉的工人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的见到皇帝和这么多大臣,还是不由自主的噤若寒蝉。
  崇祯看向他们,露出温和的笑容道:“工人是我大明的基石,大明的强大离不开你们,大明的繁荣昌盛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听到这句话,两人直接呆愣当场,恍若做梦一般。
  陛下刚才说的什么?说大明离不开我们?大明的强大也有我们的功劳?
  如果不是大明已经在两年前废除了跪拜之礼,这两人怕是当场就要跪下来。
  其中一个年纪大点的工人反应快一些,但他的声音还是控制不住的有些发颤道:“陛下言,言重了,大明强大,都是陛下,还有诸位大人的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