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812

  看到沈浪进来,崇祯神色有些凝重的道:“兴明,你先看一下刚从福州传来的战报吧。”
  听到福州两个字,沈浪心头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王承恩已经拿过战报递过来。
  战报很简短,沈浪一眼扫完。
  果然,荷兰人搞事情了。
  原来是荷兰人的十艘大型战船在大员与福建中间海域偷袭了大明水师战船,击沉大明水师大小战船多达二十三艘。
  随后,荷兰战船又分别袭击了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对我大明军民造成不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这里所说的大明水师,主要还是指原郑家水师,其在两年多前被朝廷接管之后,人员和编制并没有多大变动。
  这支水师力量虽然战船数量颇多,超过千艘,但是大多都是小型战船,最大的战船与荷兰人最小的战船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这次荷兰人明显是有备而来,因为其在大员根本没有那么多大型战船,很可能是从巴达维亚临时支援过来的。
  可即便占据着不小的吨位优势,荷兰人还是用上了卑鄙的偷袭方式。
  他们先是混在荷兰商船中间,麻痹检查通航令旗的大明水师。
  靠近之后借助商船的掩护占据有利位置,突然发起攻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十多年前料罗湾的正面作战中,他们就是败给了这支水师。
  如今为了取胜,已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而大明福建水师被敌近距离偷袭,除了不够小心之外,还是危险意识不够,这一点连沈浪都有些没有想到。
  因为自从料罗湾海战之后,双方已经议和,荷兰人每年向郑家交付一定的通航费,并得到郑芝龙的供货保证,十多年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但最近两年,双方的关系出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因为沈浪有意将荷兰人势力从大明近海清理出去,至少要先将他们赶出大员。
  所以在沈浪的支持下,郑芝龙便有意识的开始针对荷兰人。
  一方面,他大幅提高荷兰人的通航费;另一方面,他抽出一部分力量直接去做海盗,在福建至倭国一线专门去袭击荷兰商船。
  荷兰人自然也不傻,知道是郑芝龙在背后搞的鬼,但苦于没有直接证据,郑芝龙也不承认。
  郑芝龙已经是福建总督,兼管大员事务,知道在大员的汉人倍受荷兰人欺凌,也与荷兰方面进行了多次交涉。
  但荷兰人置若罔闻,双方之间的矛盾越聚越深。
  可这几年朝廷和沈浪的心思几乎都在北方,对东南方向的关注度不够,便给了荷兰人可乘之机。
  如今荷兰人已经撕破脸,先一步动手,双方的矛盾便直接摆在了明面上了。
  “兴明,此事待如何处置?”崇祯问道。
  因为崇祯很清楚的知道荷兰人的强大实力,此时已经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
  其在整个世界的商贸无人能及,全世界商船的数量加起来都不到他们的一半,其殖民地也是遍布全球。
  其中就包括大明的大员,至今已然被他们侵占了二十余年。
  而他们在南洋的武装力量,大多只是商人武装,并非他们的正规海军,其正规海军实力远超此刻的大明。
  当然,崇祯也知道荷兰相距大明万里之遥,他们海军主力想要跨越如此远的距离而来,也不容易。
  所以,他对荷兰人在南洋的势力并没有多大担心,至少其在大员的实力还不足以对大明构成多大威胁。
  可是,在沈浪的影响下,崇祯的海权意识已经在逐渐加强,知道一个帝国想要真正强大,离不开海洋。
  所以,大明迟早是要走出去,这自然而然的会与如今的“海上马车夫”产生利益冲突。
  而这次的海上冲突,只是一个开始,直接关乎到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也直接关乎到大明的对外战略,进而影响到大明的命运。
  所以,这不由得崇祯不慎重,正史中的满清,就是一次次的战略失误,错过了真正强大的机会,才将中华文明带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沈浪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先做两手准备,立即调派黄蜚部主力十艘蒸汽帆船去福建支援。”
  “同时命令郑芝龙与荷兰人交涉,探明荷兰人意欲何为,先努力稳住他们,减少损失,等黄蜚部水师赶到之后再做决断。”
  “立即调集勇卫营两万从陆路赶至福建。”
  ……
  沈浪一连说出了很多条建议,崇祯认识的听着。
  待沈浪说完之后,他才直接道:“兴明是准备趁此次机会,一举收复大员?”
第四百七十九章
平夷大将军
  对于收复大员,沈浪不敢立即夸下海口,更没有向崇祯直接保证。
  毕竟,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大明时期大员的水道、水域环境和现代有着很大的变化。
  开发程度也远远无法与后世相比,登陆作战的难度不小。
  从正史中郑成功收复大员的记载来看,眼下大明收复大员的最大难度不在岛上的荷兰殖民者。
  毕竟他们人数并不多,围都能围死他们。
  最大的难度还是跨海作战,以及寻找合适的水道登岛。
  当时,郑成功大军是有何斌这个熟悉水道的人带路。
  冒着风大浪高,以及暴风雨袭击的恶劣天气,才有惊无险的借助大潮横渡海峡,成功登岛,为后面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沈浪通过历史记载的资料,可以找到这条航道,也能知道这条航道的特点。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郑成功所率领的战船还是郑家的那些家底,这些船的排水量都不大。
  即便如此,荷兰人都不担心这条水道的安全,放松了警惕。
  因为他们不认为战船能够通过,在这里很容易搁浅。
  而郑成功是在何斌的帮助下,借助每个月初一和十六日这仅有的两次大潮的机会,才勉强渡过。
  若今日大明率军收复大员,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排水量大得多,更加先进的蒸汽帆船为主力。
  若是这样,这条水道很可能就不能用了,哪怕涨潮都不够。
  不能照搬郑成功的战术,沈浪便只能从长计议,所以才没有信誓旦旦的向崇祯保证多久能收复大员。
  崇祯知道沈浪的性格,从不夸夸其谈,做事很稳重,需要十分力,他就会花十二分力去准备,这比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不知道强多少倍。
  所以,每每遇到大事,他也更愿意第一时间找沈浪来商谈。
  “兴明,此事就按你说的办,朕立即下令黄蜚所部水师南下福建,并令李天龙率勇卫营两万五千南下福建。”
  说完之后,崇祯又沉吟了一下,道:“郑芝龙、黄蜚、李天龙,这三人互不从属,又是地上,又是水里,若没有人弹压,想让他们通力合作,恐怕是有些困难啊。”
  “此次是我大明朝廷的名义正式对西方洋夷作战,大意不得,要打,就要打得漂亮,要让这些跨越万里之外来奴役我们的洋夷见识到我大明的厉害。”
  沈浪意会,连忙道:“陛下说得极是,微臣自荐,愿往福建。”
  “李天龙是微臣的老部下,不会有多大问题。”
  “出征辽东时,黄蜚所部水师也归微臣调遣,对微臣也是信服的。”
  “还有那郑芝龙,微臣与他也打过交道。”
  “这三人我熟,应该能够促使他们通力合作。”
  听到沈浪如此说,崇祯畅快的大笑道:“知我者,兴明也,朕即刻任命你为平夷大将军,全权负责调集福建、广东两省之力为我大明收复大员。”
  “至于期限,朕不给你限制,更不会催促逼迫,你自行拿捏。”
  “是,微臣领命。”
  崇祯又立即补充道:“兴明啊,朕知你作战悍勇,不惧危险,以致时常亲临前线。”
  “此次却是万万不可,海上凶险万分,切记不可以身犯险,坐阵福建指挥即可。”
  “谢陛下关心,微臣谨记于心。”
  崇祯又笑道:“此去福建路途遥远,让大军先行,你不用急着动身。”
  “还有,此去耗时日久,你把娖儿也带上吧,朕可不想宝贝女儿刚成亲不久就独守空房,她母后也会怪罪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