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812

  济尔哈朗看到那筐里面有人拿着千里望在向下方观察,难道只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探查城内虚实?
  突然,他心头一动,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不会从上面向城内浇火油,扔震天雷吧。”
  恭喜,他答对了一大半。
  六个热气球在锦州城上空巡查了一圈,各自确认了一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目标之后,就迅速飞临上空开始行动了。
  起初济尔哈朗还以为这些东西是乱飞的,但随即感觉到了有些不对,两个粮仓和一个物资仓库上空各有一个大孔明灯,指挥中军上空也有两个,还有南城兵营上空也有一个。
  “他们,他们……”济尔哈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即便猜对了,也没办法阻止啊。
  正在这时,六个热气球上的人员通过无线电约定好了之后,立即一起行动。
  嗖嗖嗖……
  一个个火药包、燃烧瓶从上空被抛了下来。
  很多人看到几个黑乎乎的东西从上面掉下来,更加震惊,有的人还天真的以为是石头。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定下,其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直接凌空爆裂开来,然后发出轰的一声惊天炸响。
  那是南城兵营方向,虽然很多人看不到那里的情景,但突遭这样的打击,肯定损失不小。
  另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落地之后,没有发生爆炸,却是嘭的升腾起一团火焰来,迅速将一间房子的屋顶点燃了。
  其他黑乎乎的东西也接二连三的掉下来,或是爆炸,而是燃起一团烈焰。
  没有一会儿,全城多处位置便硝烟弥漫,济尔哈朗脸色难看至极,果然明军一出新招,就带来可怕的伤害。
  “粮仓走水了,快救火啊……”
  “快,快,快去救火,抢粮食……”
  可没一会儿,想要救火的人都被吓得远离正在燃烧的粮仓,因为天上那大孔明灯还在不停的扔装满火油的罐子下来。
  那种火油很是可怕,粘到身上,扑都扑不灭,刚才烧死烧伤好几个了。
  面对明军的空袭,济尔哈郎空有几万大军却是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扔完东西之后拍拍屁股走人,只留下锦州城内一片狼藉。
  待明军的热气球离开之后,锦州城内的建虏才救火的救火,救人的救人。
  与此同时,塔山、松山几城同样在遭受空袭,把自己围在城内的建虏苦不堪言。
  不过,这只是开始,今天一天,明军就来回几个波次对这些建虏守卫的坚城进行了狂轰滥炸。
  然后李定国、刘文秀、吴三桂等人便率领大军围着城池秀一秀,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姿态,让建虏上下神经紧绷。
  其实,济尔哈朗等人不知,明军的主力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沈浪暗中带走了,李定国、吴三桂几个主将麾下各自只有不到一万人。
  沈浪之所以敢这般大胆的离开,是因为几城内的建虏已经不敢轻易出来,他们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选择突围。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选择出城作战,兵力占不了什么优势。
  因为他们互相之间的连接通道被己方切断,消息无法传递。
  所以几城也不可能做到同时突围,反而是李定国,吴三桂他们能时时沟通,只要哪一城敌军敢出城,便可以联合围剿。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的迷茫
  沈浪率领近十三万大军穿过辽西走廊,然后转而向东,直接往辽东腹地的方向而去。
  大凌河、小凌河、广宁等城驿的建虏见罢,却只敢远观,根本不敢出兵阻击。
  因为他们自知手中那点兵力在十几万明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郑亲王竟然没能拖住明军主力,而明军主力在这个时候深入辽东腹地,必然有重大图谋。
  既然无法阻止,便只能尽快将消息传送回去,让摄政王尽快知晓,以尽早作出防范。
  于是,沿途城驿的建虏,派出一支支传令兵和探子马不停蹄的去传送消息。
  沈浪自然知道自己大军的行踪无法隐瞒,那些建虏探子和传令兵也肯定会避开己方大军。
  不过,这不用他操心,这是锦衣卫的事情,他只管率军继续向东。
  建虏探子和传令兵想要尽快的传送消息,自然是通过战马的速度最快。
  但是战马目标太大,而且经常要走大路,这想要在锦衣卫的层层截击中蒙混过关,非常难。
  骑马的传令兵和探子损失太大,逼得建虏不得不改用两条腿。
  这样他们就可以跋山涉水,穿越树林,隐蔽性就强了很多,锦衣卫再想全部堵截,那几乎就不可能了。
  可这样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多了几倍不止。
  而这也是锦衣卫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让沈督师率领的主力被多尔衮知晓得越晚越好。
  沈浪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命令在沙岭驿的周遇吉率其麾下两万骑兵至西宁堡。
  然后占据三岔河至平山台一段的边墙,再从西宁堡至海岸一线,占据要地。
  在一些大军易通行的开阔地带挖掘壕沟,构建各种防御。
  总之,尽可能的将平山台至海岸一线这条长长的通路,给截断。
  此时的多尔衮十万大军还被堵在三岔河西岸,根本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一切,还以为济尔哈朗已经将沈浪大军阻止在了辽西走廊。
  也不会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沈浪就能率领明军主力长途奔袭而来。
  不过,周遇吉的动向他一直都有派人关注,所以周遇吉的怪异举动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从作战地图上将周遇吉大军占据的要地,以及正在构建防御阵地的地方连接起来,立即发现了问题。
  这是从辽东边墙的平山台,到西宁堡一直延伸到海边,构建了一条长长的防线。
  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堵我多尔衮的后路?
  可是,想凭借两万骑兵封堵这么长一条防线,将大清十万大军截住,这恐怕是有些痴心妄想吧。
  虽然周遇吉的举动怪异,但多尔衮不敢有丝毫大意。
  因为周遇吉不是傻子,不会毫无目的的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构建这样一条防线可不简单。
  “这周遇吉是认定本王会向西经过他布置的防线?”多尔衮不由这般认定,而且可能性很大。
  若真如此,多尔衮不由要问了,本王如今一心只想向东,根本不可能向西,你周遇吉为何这般笃定本王一定会向西。
  “周遇吉,你图谋怕是不小。”
  多尔衮猜测,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重大事情,所以才让周遇吉认定自己肯定会率军调头向西。
  而明军却不想让自己的大军向西而去,甚至是准备在周遇吉正在构建的防线前与自己决战,所以才有周遇吉如今的举动。
  想到此,多尔衮莫名的有些烦躁,他感觉自己与明军比起来,好像瞎子一般。
  因为明军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各种消息的传递好像非常的简单,每每都会领先自己一步,让自己一次次的精心布局都功亏一篑。
  无奈之下,他只得继续下令道:“探,全力查探……”
  一些精锐探子迅速向西而去,去探查周遇吉的目的,甚至是周遇吉背后发生了什么,还有锦州那里究竟怎么样了。
  若不是想过河,去救援辽东腹地,多尔衮真想现在就去会会周遇吉,看看他这么长的防线怎么守住。
  可辽东腹地之患一日不除,他根本没有心情向西挪动一步,如今明军进入辽东腹地已经十天了,不知道给大清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每耽搁一天,那些明军就会给大清多带来一重伤害,甚至将盛京攻破了都不是不可能。
  因为不知道明军派出了多少兵力深入辽东腹地,而盛京的防守兵力却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
  可现在再着急也没有用,眼前的这条三岔河仿佛天堑一般,被明军水师封锁得死死的。
  多番尝试都失败了,各种损失不说,将全军上下弄得精疲力尽。
  可是一个重磅消息的来临,让多尔衮不得不继续尝试过河,而且速度要快。
  因为有几个从辽阳方向逃来的士兵,他们通过几根木头艰难的渡过了三岔河,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辽阳新城和老城都被明军占领了,而且是在两天不到的时间内被占领的。
  海州、耀州等靠近三岔河的城驿被攻陷的消息,多尔衮在几天前便已经知晓。
  若是算上现在的辽阳,那么太子河南岸的重要城驿,除了离得比较远的盖州、复州和金州几地,几乎都已经沦陷于明军之手。
  明军既然能够抵达辽阳,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辽阳攻下,那么必定会有另一支军队继续向北,去攻击距离辽阳只有一百五六十里的盛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