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12

  成功开机之后,只见沈浪的手指在一块方形的地方划动着,那亮着的镜面上,一个小符标跟着动了起来,很是神奇。
  在那小符标落在镜面上其中一个小画上时,沈浪用手指轻敲两下,一个神奇的画面展开,完全将之前的镜面遮盖了。
  两人目不转睛的看着沈浪将一部电影打开:《佣兵传奇》。
  沈浪先给两人介绍了一下什么是电影,在两人似懂非懂中点播放。
  他没有从头看起,而是直接将进度条拖到大战开始的那一段。
  王承恩刚开始的关注点明显不在电影上,而是看到发光的镜子里面居然有人,有很多人,而且都是外国人。
  感觉神奇的同时,又震惊不已。
  “这是真实的战争,后人通过电影的方式拍摄了出来。而真正的战场,远比这电影里面残酷许多。”
  崇祯体谅沈浪长时间端着这个叫笔记本电脑的东西会很累,连忙道:“沈卿,将这个放到朕的书案上。”
  沈浪看向上方龙椅前面的书案,有些不确定的道:“陛下,这样不妥吧。”
  崇祯笑道:“无妨,你是后世人,朕怎能用大明的律例来那般约束你?些许小节,你和王承恩不说,谁会知晓?”
  王承恩在一旁神秘一笑,然后还特意对沈浪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浪也不再推辞,端着笔记本放在书案上,又拿了一个无线鼠标出来,少不得又要解释一番。
  崇祯坐上龙椅,沈浪和王承恩一左一右在书案两旁站立,这已经有些逾越了,实不敢和崇祯并排坐在龙椅上。
  随即,沈浪介绍起电影中的背景道:“陛下,这部电影中讲述的是西方两个强国之战的一场战役。”
  沈浪在地图上指出了两个国家的位置,又接着道:
  “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刚好也是1643年,就是今年,说不定正在打着呢。”
  “哦?”崇祯很是惊异,这种感觉很奇特,自己正在通过几百年后的技术,来看西方世界两个强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战役。
  战斗即将开始,西班牙是守方,法军是攻方。
  西班牙列出的是他们惯用的步兵方阵,密集的长矛手在中间,火枪手在外围。
  他们手上拿着的火绳枪很显眼,和大明的鸟铳样式很像,所以崇祯相对比较熟悉。
  法军的炮兵首先发起了炮击,那大炮的样式和大明的相差也不大。
  所以,在火器上,此时的大明和西方差别不大。
  冷兵器的配备上,双方则有显著的不同。
  几丈长的长矛成标准配制,大明现在恐怕只有秦良玉的白杆兵,才能有这么高比例的长矛配制了。
  没有弓箭手的影子,所用的短武器也不同,这些西方人用的是一种窄剑。
  还有在阵形上也有些区别。
  看出些不同,崇祯也比较好奇此时西方人打仗过程是怎样的,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
第二十一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爱国者》
  炮击过后,法军先出动了骑兵,每个士兵手上拿着的是卡宾枪,就是一种短管火绳枪,可以单手射击。
  这一点上,东方骑兵和西方骑兵装备有很大的不同,东方骑兵几乎还是冷兵器。
  由于火绳枪的射击距离要比卡宾枪的远,西班牙火枪兵首先发起了射击。
  他们采用的几段击看不出来,但战术上和大明的三段击差不多。
  第一排射击完了之后就立即撤到后排装填弹药,后排装填好的补充上来射击,如此往复。
  在靠近了一些距离之后,法军骑兵也开火了,手持卡宾枪朝着西班牙军队密集的阵形射击,双方互相有人惨叫着倒下。
  终于,法军骑兵冲到了西班牙方阵近前,西军的火枪手迅速撤后,长矛兵将原本竖立的长矛放倒大约成45度角。
  在电影中可以看出,这长矛很长,至少有三人高以上,秦良玉的白杆兵所用的白杆长矛恐怕都没有这么长。
  长矛如林,像刺猬一般,法军的骑兵也不敢直接冲击,一些收不住的骑兵,直接被长矛刺死。
  法军骑兵只得绕着阵形寻找突破的机会。
  跟在骑兵身后,法军的步兵迎着几轮炮击压了上来,同样是长矛手。
  长矛对长矛,双方在靠近之后,却变得谨慎了很多。
  双方的长矛交错,脚步缓慢挪移,将锋利的矛尖一点点的指向敌人。
  矛杆碰撞发出噼哩叭啦的杂乱声响,让人愈发的神情紧张。
  突然,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密集的长矛凶狠的捅向前方。
  伴随着长矛杆的撞击声,捅入敌人身体的入肉声,夹杂着各种惨叫声不断,血腥异常。
  王承恩都差点尖叫出来,但迅速的憋了回去,崇祯则表现得好了很多。
  而沈浪这个现代人,看到比这血腥的电影多了去了,早已经没有感觉。
  由于双方士兵都是平端着长矛攻击,所以下方大约半人高的区域就有了空隙。
  双方皆有士兵利用这个空隙拿着短武器杀向对方的长矛兵。
  因为长矛兵手持长矛,注意力也在对面的敌人身上,根本没有能力顾及攻向下盘的敌人。
  所以,长矛手一旦被手持短武器的敌人靠近,基本是死路一条。
  而另一方为了保障己方长矛兵的安全,也会有一些手持短武器的士兵猫着身子或者半蹲着身子截杀对方靠近的士兵。
  双方厮杀得非常惨烈。
  沈浪之前已经向两人解释过,电影中受伤甚至死人的场面都是假的,都是自己那个时代的人利用技术做出来的。
  其实,电影里面的人一点事都没有,连那些血都是假的。
  可即便如此,第一次看到这种血腥的战斗场景,两人还是有些不适应,因为太真实了。
  经过残酷的战斗,法军的第一波攻击被打退,但西班牙人的伤亡也不小。
  在第二次进攻前夕,法军派出了谈判代表,但西班牙人拒绝了法军的要求。
  于是,法军的第二次进攻再所难免。
  西班牙人的残军继续列阵,法军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主角身边的战友被法军的火枪一个个击倒。
  随着主角持剑大叫一声的向镜头方向刺来,马蹄声回荡,影片结束,也预示着西班牙人的战败。
  光是看这一小段战争场面,崇祯自然是无法看懂这部影片,甚至分不清谁是谁。
  沈浪便将这场战争的背景讲解给他听,而这场战争也是欧洲正在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沈浪对外国历史研究得不多,所以了解得不是很清楚,但他提前把资料下载了下来,现在拿出资料讲解就可以了。
  通过沈浪的讲述,崇祯才知道,原来西方也同样不平静,十多个国家卷入残酷的大战中,已经打了几十年了。
  电影中的这次战役叫罗克鲁瓦战役,让崇祯的脑海中迅速的闪过大明的萨尔浒之战。
  而正是这一战,大明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罗克鲁瓦战役,佛朗机人,也就是西班牙人,则是欧洲霸主地位被打败他们的法兰西取代。
  “哎,成者王,败者寇,古来皆是如此。”崇祯不由如此感叹,也感同深受。
  如果历史照现在这般发展下去,鞑子建立的大清便要取代大明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霸主。
  不行,我崇祯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这部电影引发的思考告一段落,沈浪又打开了第二部电影:《爱国者》。
  沈浪先讲述了一下电影中的背景,正是大洋对岸那个还没有出现的国家的独立战争,发生在据今一百三十多年后。
  沈浪依然将进度条拖到战争场面,与上一场的《佣兵传奇》相比,《爱国者》的武器和战术明显有了不同。
  他们的鸟铳上有尖刀,而且没有火绳,不再使用三段击战术,而是密集的排成几个横排,然后举枪一起射击。
  更重要的是,射击时双方的距离非常近,似乎只要几个呼吸就能够冲过来。
  崇祯很是不可思议的道:“这是何种战术?岂非自杀?最后谁人多谁胜?”
  沈浪笑道:“这种战术叫线列步兵战术,我们后世给它们起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排队枪毙战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