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2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看到后面跟着的明军速度放得更慢,似是要停下的意思,阿济格第一时间抽出近三千精骑,并责令都脱下沉重的盔甲。
  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不顾一切追上并咬住明军的先锋军。
  这个策略也得到了阿巴泰等不少高层将领的认可,因为在他们想来,在明军的火枪面前,棉甲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防护作用,更别说山文甲了。
  大概在三百步内,棉甲就基本上挡不住明军的火枪了,棉甲的作用只是能少挨一两轮的射击,减少部分伤亡而已。
  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减少伤亡,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咬住明军的先锋军,哪怕是多付出一些伤亡都是值得的,这是能够保证胜利的前提。
  不然,穿再厚的棉甲,碰不到明军都是白搭。
  当然,这更多的是相对于满洲兵而言,因为只有满洲兵才有足够的棉甲,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军,配甲比例都不高,更别说棉甲。
  有了满洲兵带头,其他人也不敢有怨言,皆尽去甲。
  可不要真的认为是阿济格等满洲贵族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满洲兵的伤亡,这些抽调的人中,自然少不了汉人和蒙古人,而且还要将他们放在前面。
  在前面自然是最危险的,完全就是用他们的性命去消耗明军最开始的射击,而随着靠近,明军很可能都不敢下马装填弹药了。
  无法装填弹药的明军,在马背上就几乎没有任何的反击能力,那身处最后的满洲兵就可以付出相对较小的伤亡了。
  鉴于汉人和蒙古人的作战意志与满洲兵相差甚远,之前甚至还出现了大规模叛逃的情况,所以阿济格这次把汉军和蒙军最高的将领都带上了。
  让他们亲自给各自的军队下达死命令,若是作战不力,从上到下的相关人等都要受到严厉惩罚。
  若是再出现叛逃的情况,相关将领直接处死,留在辽东的家眷全部为奴,家产充公。
  满洲人为了能够控制人口更多的汉人和蒙古人,除了军事威慑,就是政治联姻以及控制人质。
  高级官员用政治联姻,再以子嗣为人质,中低层没有组建家庭的,则赠予他们女人、家奴,让他们生儿育女,而这些家眷自然就成了人质。
  所以,背叛的代价非常大,这也是很多投降满清的汉人在打仗的时候比之在大明更卖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因为如此,之前被击溃的汉军,有部分人思来想去最终又逃了回去,被阿济格狠狠的杀了一批。
  知道阿济格非常重视这一战,孔有德和尚可喜都不敢怠慢,尽量挑选忠诚度高,几乎不会背叛的麾下出战,心里一阵肉痛。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的伤亡必将不小。
  满汉蒙三军大约各配一千人左右,组成近三千人的精骑,依然是汉军在前,蒙古人次之,最后是满洲兵。
  在汉军和蒙古军中还有部分满洲兵负责督战和指挥,以确保汉军和蒙古军能够及时而坚决的执行命令。
  不说背水一战,但对这一战,阿济格等人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花了极大的心思,也想要拥有极大的收获,必须赢!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沈浪的理念
  “务达海,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无法完全任务,提头来见。”阿济格给务达海下了死命令。
  务达海心中颇为无奈,今天吃败仗狼狈逃回来的将官又不止他务达海一人。
  可谁叫为首的两个,一个是郡王,一个亲王,而他务达海只是一个梅勒章京,不给他务达海压力,给谁压力?
  “喳……”务达海不敢有任何不满,立即应令。
  “随我出战,敢不用命者,杀无赦。”
  务达海直接将压力转给了下面的人,因为他清楚阿济格不可能只是说说,完不成任务是真的会要了他脑袋的。
  满洲兵驱逐着汉蒙组成近三千精骑,迅速的一转马头,折返向着周遇吉所部靠近,起初速度并不快,做出一副只是驱离明军的姿态。
  周遇吉第一时间发现了建虏的举动,立即下令全军停下脚步,看这支建虏骑兵究竟要干什么。
  而沈浪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率主力靠近。
  在这支建虏骑兵接近到四百步左右的距离时,周遇吉发现建虏的主力依然在回撤,随即一声令下,一千骑马步兵下马列阵,静待建虏骑兵发起攻击。
  进入一里之内后,务达海一声令下:“换纵阵。”
  已经连番吃过大亏,务达海知道不能将正面扩展得太开,不然在明军的一轮齐射下,损失会非常惨重。
  所以立即下令排成纵阵,尽量不超过十列。
  周遇吉看到对方列成纵阵,便知道建虏不是威吓,而是要准备进攻了,他通过无线电和沈浪商讨了一下应对之策,两人迅速的确定了战术方针。
  周遇吉一声令下,以司为单位自由射击。
  各司把总又会命令麾下按局为单位进行自由射击,所以同一刻可能只有几十人射击,这样在保证火力不会太过浪费的同时,又能够持续输出。
  每个士兵只限射击一次,射击完之后立即退下来装填好弹药。
  “砰砰砰……”一声声杂乱的枪声响起,前冲的建虏不时的有人从战马上掉落,还有一些战马直接带着马背上的主人一起人仰马翻。
  因为对伤亡已经有所预期,所以这些伤亡并没有削减务达海的进攻决心,而且他自己也没有退路,只能大声下令加快速度。
  后方的满洲兵迅速的执行他的命令,大声呵斥起来。
  一个个满洲兵目光凶狠的扫视着前面的人,看谁不够卖力。
  一个满洲兵似乎发现了目标,他不停的策马加速,向那个目标靠近而去。
  他二话不说,挥舞起手中的狼牙棒猛的砸过去,布满铁刺的锤头凶狠的砸在那个蒙古兵的后背上。
  这个蒙古兵被砸得猛的向前扑去,当场喷出一口鲜血,然后整个人一歪就直接摔倒下去,迅速被后面的马群践踏而过。
  他之所以向这个蒙古兵下手,是因为他刚才看到至少有三人从后面超越了这个蒙古兵。
  他不管是不是马的问题,他只认为这个蒙古兵不够卖力,想投机取巧。
  见到这满洲兵如此凶残,周围的其他蒙古人脸色大变,连忙催马加速,生怕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这一幕也在其他各处发生,务达海没有丝毫怜悯,对他来说,如果能够加快速度让明军少射击一轮,足够弥补掉杀的这些人了。
  而且杀人还可以让剩下的所有人都更加卖命,何乐而不为。
  整支队伍的速度更快,任由前方一个个身影倒下,惨叫声四起,也没人敢有丝毫懈怠。
  射击完的勇卫营士兵第一时间退下来装填弹药,但装填好弹药之后他们并没有继续上前射击,而是退回军阵中直接翻身上马。
  随着一轮轮射击,退回来的勇卫营士兵越来越多,而建虏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之后也拉近了一截距离。
  “砰砰砰……”最后一个骑马步兵司射击完。
  “全部上马,撤。”周遇吉让最后一个司放弃装填弹药,直接下令全军撤退。
  没有装填弹药的那个步兵司迅速上马,并最先撤退,周遇吉连忙率领其他人跟上。
  看到己方距离这支明军还有一两百步的距离,而明军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撤离,这让务达海气得差点儿当场吐血。
  老子付出了几百人的伤亡,碰都没碰到你,你居然就直接跑了。
  其实他心里是有所预期的,这支明军真的非常理智,丝毫不贪功,不恋战,占了便宜就跑,尽量不让自己出于危险之中。
  这种理念和沈浪本人有着不小的关系,他深知自己的本钱只有这七千左右的勇卫营,至于其他百万明军,和他沈浪没有多大关系。
  即便崇祯信任他沈浪,让他沈浪去监军十万百万,他沈浪也没有这个兴趣,自认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
  真等他沈浪有能力去改变的时候,恐怕大明也亡了。
  因为大明现在并没有真正的渡过危机,这次建虏的入寇只是突发事件,内部的真正威胁还是李自成和张献忠。
  如果自己这支勇卫营在这次的交战中损失惨重,即便将这支建虏全部消灭了也无迹于事。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孙传庭就一定能够干过李自成,万一还是输了呢?
  到那时已经没有时间让他再迅速的培养一支勇卫营出来了,那他沈浪拿什么去拯救大明?没有实力什么都是白搭。
  所以沈浪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在保证京师安全、崇祯颜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虏入寇造成的破坏,然后才是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
  现在目标其实已经基本达成,已经拿到手的战果完全可以安定人心,沈浪都已经想好了,在必要的时候直接退入京师固守。
  京师让你建虏不痛不痒的攻击一下又能怎样,有勇卫营在城内参与防守,多少人攻城都不够看,自取其辱罢了。
  正因为有这种清晰的认知,阿济格想让沈浪上当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沈浪对他们下的饵并不是非吃不可,而且能够忍住不吃,只吃自己钓到手的。
  就像现在,沈浪和周遇吉商讨的战术就是尽可能的把这支建虏引得更远一些。
  在自己下手的时候,让建虏的援军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赶过来救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