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合伙人(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812

  但是庞大的大军好像是真的没有人看到他们,义无反顾的转头撤退,越走越远。
  勇卫营没有阻止他们的举动,直到他们自己意识到危险,失望的又退回到了楯车圈中。
  不少人脸上显露出绝望,也有不少人露出悲愤。
  “应该是没有看到我们,或是把我们当成了明军冒充的。”
  “对,应是把我们当成明军冒充的,明军很狡猾,冒充我们很正常。”甲喇章京如此宽慰道。
  是真的吗?也许是的吧,一些人还抱着最后一丝信念。
  其实沈浪留下这点人并非是为了引诱阿济格救援,只要阿济格不傻,就不可能为了这么点人冒险,勇卫营一轮齐射都不止带走一百人。
  从军事上这样考虑没有错,但沈浪却要从人性和心里上对阿济格进行打击。
  军事题材的电影中经常有这种桥段,敌对的一方会击伤对手一个目标,伤而不杀,引诱目标的同伴前去救援。
  目标的同伴如果不救,他们就一枪一枪的打在受伤目标的身上,但不会取其性命。
  只让其更加痛苦,不停哀嚎,让目标的同伴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
  目标的同伴若是去救,他们就立即打击救援人员,对其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对人性的考验。
  理性的考虑自然是不能去救,因为也很难救下来,反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是不救,看到同伴这般痛苦,内心又要受到巨大煎熬。
  或者有人选择自己亲手送同伴上路,让其少受些痛苦,但这样就不用承受心里的煎熬了吗?
  原本沈浪的计划是等建虏的大军靠近,然后当着他们的面将这支满洲兵给一个个的消灭。
  阿济格可以不救,但底下万千普通士兵看到他们的主帅对这些士兵的生命如此漠视,他们会怎么想?
  他们只是士兵,不会考虑什么战略,什么代价,他们只考虑最浅显的道理,你今天可以漠视这一百多人的性命,明天就有可能漠视我的性命。
  满洲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而且还有那么多汉人和蒙古人,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
  当一点不满在内心里生根之后,就很难消除,若是这种不满越聚越多,最终便会以不同形式进行爆发。
  这些人不管是对阿济格不满也好,还是对勇卫营更加痛恨也好,都是沈浪想看到的。
  他不怕这些人对勇卫营产生痛恨,因为勇卫营够强,不会被轻易击败。
  而你心里带着巨大的痛恨,在战场上就有可能意气用事,从而更容易落入圈套,或者死战不退。
  今天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若是建虏失利之后早些撤退,他们的伤亡绝对不会这么大,甚至可能会减少三成以上。
  特别是最后,都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还有不少人无法接受,没有第一时间撤离,结果呢?
  剩下那一百多人躲在那个楯车圈里出不来,其他大部分已经躺在了地上变成了尸体。
  沈浪自然不会认为是阿济格不知道这些人,而是直接放弃了。
  作为主将这种选择没错,换成他沈浪也不会冒这个险的,而是会通过后期的心理引导来化解全军士兵心中的不满。
  至于阿济格会不会做这个工作就不知道了。
  沈浪沉吟了一下,没有下令将这些建虏直接消灭,看能不能利用这个契机让他们放下武器出来投降。
  如果能一次性抓获一百多个俘虏,那产生的影响力可能比消灭一千人还要好。
  虽然现如今的满洲兵没有被洗脑,但是他们的作战意志也是非常疯狂的,想抓到俘虏并不容易。
  没有多久,大喇叭开了起来,将录好的劝降之语播放出来,用的还是满洲语,是之前向勇卫营投降的蒙古甲喇章京阿努金的声音。
  为了让他见识到勇卫营的强大,沈浪没有下令禁锢他,反而给了他一套明军的衣服,让他呆在一处前沿进行观战。
  阿努金原本以为自己战败,是自己麾下战斗力的问题,毕竟双方斗了几百年,整体上蒙古还是处在下风。
  没想到先锋军的最后一战,主力几乎都是满洲兵,可整个战斗的过程和结果,几乎是一边倒。
  满洲兵的表现还不如蒙古人,被明军全面的压制和屠杀。
  他阿努金的蒙古骑兵起码还冲到了明军近前,与明军发生了近战,甚至还杀伤了一些明军。
  而这些满洲兵,几乎碰都碰不到明军,被明军耍得团团转。
  阿巴泰逃了,务达海也逃了,剩下的人在最后的疯狂和不甘中被一一剿灭。
  只剩下那一百多个满洲兵像老鼠一般躲在那个楯车圈里不敢出来。
  其实出不出来命运都已经决定了,明军随时可以将他们剿灭。
  今天的战斗,可以说完全颠覆了阿努金对明军的认知,之前投降是因为无奈,现在却变成了庆幸。
  所以在明军让他对着那个古怪的玩意儿说出明军自己草拟好的劝降之语时,他非常的配合。
第一百六十二章
必须赢!
  当然,并非沈浪不想引诱阿济格进攻,但他的诱饵不是这一百多个满洲兵,而是整个勇卫营。
  让阿济格感觉自己有机会扑上来,而勇卫营没有足够的时间撤回去,这样就可能发生建虏最希望看到的近战。
  别说建虏的兵力更多,就算是同等兵力,贴身近战的情况下,沈浪都不看好自己的勇卫营。
  沈浪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单兵近距离拼杀中,勇卫营与建虏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只是勇卫营,而是所有明军。
  满清能够打下如今的基业,其重步兵功不可没,阿济格对己方的近战肯定更加自信。
  不然的话,建虏也不会一次次的宁愿付出一些代价都希望冲到近前发起近战,就是因为对自己的贴身近战极为自信。
  所以沈浪投下的诱饵是非常吸引人的,毕竟这次勇卫营对建虏的杀伤是空前的,严重的打击了其信心和尊严,从上到下没人不想消灭整个勇卫营。
  等建虏发起进攻之后,自己再回撤,引诱建虏继续深入,然后迅速撤回防御阵地内。
  火枪、火炮连射几轮,肯定能给建虏造成不错的杀伤。
  要是阿济格被彻底激怒,下令发起攻坚战那就更好了,没携带任何进攻器械的骑兵进攻拥有多道壕沟防线的阵地,那不正是他沈浪最想要看到的吗?
  可没想到,以缺少智慧,性格粗暴闻名的阿济格,居然忍受住了这种诱惑,没有上当,反而选择了撤退。
  可能是前面打太狠了,阿济格也长了心眼,或者他也听了别人的劝吧,有些遗憾。
  既然阿济格不上当,沈浪也不会冲上去拼命,没有必要。
  不过,他也没打算让阿济格好好的走,立即下令周遇吉所部跟上去。
  必要的时候能咬几口就咬几口,同时要阻止他们将建虏的尸体搬回去。
  毕竟那些尸体身上的棉甲可是比较值钱的战利品,再让他们连尸体都收不回去,对其军心也是一种沉重打击。
  得知明军真的从后面跟来,阿济格暗自欣喜,但没有多久他就郁闷了。
  因为明军根本就没有拉近距离追过来,只是在后面两里左右的距离若即若离的掉着。
  而且还不是全部,只有不到两千的兵力。
  阿济格有些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回撤,准备将这支明军引诱得更远一些再动手。
  因为明军太狡猾了,你一追他就跑。
  只有在他们跑回去之前将他们咬住,才有可能歼灭,不然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阿济格现在的心思主要在勇卫营身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那些尸体,毕竟骑兵也不好将尸体搬回去。
  如果仅仅只是将棉甲扒下来,将兵器带走,那样影响更不好,所以他只是下令将遇到的伤员尽量带回去。
  看到建虏没有停下来搬运尸体,也没有动那些棉甲和兵器,周遇吉也就没有率军上前袭扰,依然保持一两里距离的间隔。
  如果阿济格要是知道搬运尸体就有可能将明军引诱过来,恐怕他早就行动了。
  他一直担心明军相隔有些远,怕一动手就将明军给吓跑又追不上,所以才迟迟未下定决心。
  在距离大营只有三里左右时,阿济格得到消息,明军的主力也在后面跟着,只是距离更远一些罢了。
  他有些不明白明军主将跟这么远是要干什么,难道还想攻打自己的大营不成?应该不会有这么疯狂的人吧,这支明军的主将看起来也不像这种人。
  他懒得去猜沈浪所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自己能够咬住明军这支近两千的先锋军,让其无法逃脱,那很可能引诱明军主力前来救援。
  若是真的成功的话,那就有可能逼明军进行决战。
  这里距离己方大营比之明军距离其后方京师要近得多,真有什么变故,也是己方的援军更先一步抵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