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673

  直到接下来伊达宗胜所部被全歼,其九族,以及他的家臣九族都被屠戮后,倭人贵族才大都不得不开始接受自己不再有贵族待遇的现实。
  科举制因此被顺利推行。
  大量倭国平民出身的读书人因此获得了士的身份。
  但考虑到还没倭国本土语言和文字还没完全消除,所以,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在一百年内,倭国的士子、民众来大明都读书或者求职都还是有门槛的,甚至倭人目前还不能在大明本土做官。
  朱由校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避免心怀异心的倭人窃据帝国权力。
  推行科举制只是朱慈炜在倭国进行汉化的第一步。
  接下来,朱慈炜还要在倭国进行分田的事。
  这自然又激起了倭国贵族的不满,毅然发生了几次叛乱,好在最后都被悉数平定。
  倭国贵族彻底失去特权地位。
  大明因此在东瀛彻底建立起一个没有地方贵族的平民社会,且因此使得倭国平民收入大幅度提升,而使得倭国出现了经济复苏。
  大明本土销往东瀛的货物量也得到大幅度增加。
  而在完成分田之后,朱慈炜按照朱由校的指示,要做的只是巩固在东瀛重新建立起的统治体系。
  首先,朱慈炜继续严厉打击有野心的倭国贵族,基本上一经发觉谁有野心,就直接处死。
  砰!
  砰!
  砰!
  ……
  每一天,江户城内新设的行刑台都会处斩一批企图独立和复辟的倭人贵族。
  其次,朱慈炜还下令要求所有倭人易发易服,并禁止倭人讲习倭语,且勒令各级官府用威逼利诱的方式销毁倭国本土文化符号,增设汉文学堂,给倭国平民普及汉文儒学教育。
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当年之秦皇,吞并天下
  倭国许多不甘心就此亡国灭种的贵族虽然一波接着一波的起兵叛乱,但皆如飞蛾扑火一般,无济于事。
  而且随着倭国百姓在得到自己的田产或在明国新开工厂里找到工作后,就越来越接受安宁的生活状态,不愿意支持倭国贵族的叛乱行为,甚至谴责和痛恨许多倭国贵族继续作乱的行为。
  倭国彻底灭亡,而成为大明一个省的结果已经无可避免。
  许多倭国贵族自己也明白了这一点,且因此伤心不已。
  “大和,没了!”
  逃去朝鲜的盛冈藩贵族南部利直就因此伤心的在一众朋友面前哭了起来,然后毅然拔刀切腹自杀。
  “可怜我大和之天下,存世已有千年,如今短短不过数十年,就彻底亡于明国之手!吾辈已无颜见先祖也!”
  留学大明的倭国贵族石原守信也切腹自杀而死。
  一时间,许多倭国贵族因为绝望而自杀。
  而对于倭国的平民而言,他们倒是没有感受到多强烈的亡国之痛。
  因为已经不需要原始掠夺的大明朝廷在统治这里后,将税负大幅度降低,且又利用这里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将许多技术性不高但危险性很高的工厂迁了来,给了该地平民很多的就业岗位,使得这里的平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这些平民因此终于开始有了财富剩余,而不再只是为不饿死而努力工作,且也因此购买得起来自大明的大量廉价工业品。
  因而,这些平民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他们也就对大明的统治毫无反感,甚至很庆幸,且在官府的宣教下,也愿意相信大明这是解救了他们,而他们的确应该感恩,感恩在遥远的大明京师城里的那位比菩萨还伟大的大明圣皇。
  毕竟求菩萨并不灵验,也没有因此摆脱生活的苦痛。
  而大明圣皇,即天启皇帝朱由校,却真真切切地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
  哪怕是平民中的读书人,也非常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甚至是感激。
  因为这些平民中的读书人终于获得了可以通过科举而成为官僚的机会。
  而他们在接下来接受起汉化教育也是非常积极。
  如同罗刹国的百姓一样,东瀛的百姓也通过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换得了大明廉价的工业品,进而也解决了大明生产力过剩的问题。
  只是在这个背景下,谁也没想到,大明会从一个入侵世界各国的帝国变成一个解救世界各国人类的帝国。
  而且这个脚步并没有因为一两个国家被吞并而结束。
  因为大明不断有新的人口产生,这些人口需要就业,需要收入,需要有更好的前程。
  而大明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所以,生产总量依旧在不断提升,对市场的需求依旧在增大,需要继续扩大商品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需要继续吞并其他国家。
  现在的大明帝国和历史上战国末期的大秦帝国有些像。
  历史上的秦国因为实行允许平民靠军功进阶为贵族,且拥有土地的军功爵制度,而使得帝国随着人口的壮大,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
  大明现在也一样,要想让新出生的汉人也有非常好的工作,足够的财富,大明帝国也不得不持续向外扩张吞并,直到不能吞并为止。
  “接下来,朝鲜也得纳入我大明的版图!哪里的平民也需要具备消费的能力,李氏一族和他的官僚们实在是做的太过了!赋税连年增加,以致于民不聊生!需要我们的王师去解救!毕竟朕乃是天下之主,当恩泽四海!”
  朱由校此时站在大殿上,对自己大臣们说后,就将帝王袍袖一挥,吩咐道:“枢密院和内阁立即廷议出,派谁挂帅出兵朝鲜,派谁为朝鲜总督!另外,朕宣布,朝鲜改名为乐浪,这里早在汉时便就是我汉家土壤,只是昔日不忍布刀兵于该地,以伤当地之民,才未曾计较!但如今李氏无德,理当收回,为我中华之土!”
  “遵旨!”
  ……
  “第一股解救全人类平民的运动,就是从公元四十四世纪末开始,由当时的天启大帝掀起的,他完成了地球的统一,此功业,乃古今所有可见记载的帝王皆不可及,真乃千古一帝!”
  后世大明社会科学院的某历史学家兼作家在编写《天启传》时如此记录了此时朱由校在做的事。
  这里面所提到的公元非是穿越者朱由校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的公元,而是以新编黄帝历来纪年的公元。
  在朱由校决定吞并朝鲜时,朝鲜现任国王李棩也从避难朝鲜的倭国贵族野元章得知了倭国被大明吞并,且其本土贵族被夺去地位的事。
  而也因此,李棩不由得对自己的大臣们说道:“如今看来,明国吞并我朝鲜也是迟早的事!他们只怕也要解救我们的常民和贱民,而不承认两班之地位!”
  朝鲜王国的阶层是划分是两班、中人、常民、贱民。
  其中,中人是朝鲜仁祖设立的阶层。
  这里两班是贵族阶层,即士大夫阶层。
  所以,李棩此时提到的两班便是朝鲜的贵族。
  “天朝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昔日,屡屡对我朝鲜巧取豪夺也就罢了,擅杀我朝鲜官员,更不用提,如今更是意欲吞并整个天下外藩!”
  朝鲜大臣宋时烈也因此附和起来。
  “我们的贱民,何必靠天朝拯救?!这样的天朝,又何必再尊其为宗主!”
  另一名大臣尹宣举也跟着附和道。
  “可天朝非我们可敌,真要不尊其为宗主,反而落其口实,使其更加有利于吞并我国!诸卿,还是想想别的办法为好,我们该如何做,而避免被明国吞并!”
  李棩说着就问了起来。
  大臣许穆这时候则因此毅然站出来回答道:“唯有改革,实施变法图强的新政!”
  李棩因此回道:“爱卿请讲。”
  “王上,臣在天朝留过学,认真考察过天朝,据臣所知,天朝如今走到这一步,皆因其国内出现蒸汽机后,其出产货物之速率激增,而需更大之市场去消耗,而明国本国之市场已无法满足其消耗,甚至现有之国外市场也不能满足其消耗,故而明国实则需要的是市场,所以才这么不停的扩张。”
  许穆回道。
  “可我朝鲜不是与其通商了吗?如今举国上下,富贵者之家,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用的明国之货?他们还不满足?”
  李棩问道。
  “王上!现在明国不是需要我们的富贵者购其珍奇之物,而是需要我们大量的平民去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故而,我们若能让我们的百姓能够大量购买他们的普通商品,他们就会放弃吞并我们!”
  许穆回道。
  李棩听后点首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