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673

  孙传庭和被召来的靖国公黄得功也都拱手朝朱由校行了礼。
  黄得功也没想到他被召回京后的第一份职务竟是作为武臣和军队代表要去新设立的咨议院参与立宪变法的事。
  但黄得功也明白皇帝陛下安排他进咨议院,自然是要他保证帝国的宪制要最大的保证君王的权力。
  所以,一到咨议院,黄得功就先发起言来,且道:“要我说这立宪,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天子即是宪,还要立什么宪,我就问一句,这天下是谁的天下?老子虽然书读的不多,但也知道,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天下是皇上的。”
  “靖国公说的对,我们先要搞辨别清楚的是,这天下是谁的天下,大家都说说吧,得把这个定下来,才好论下面的事。”
  刘鸿训这时候说了一句。
  “哎,这才对嘛。”
  黄得功还因此捧起哏来。
  如今没有陛下在场,却又议着国家大事,他也觉得新鲜有趣。
  “这天下自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哪有独属于天子一人的道理,若天下只属于天子,则民岂有私财之权?”
  耿于垣这时候先反驳起来,且问着黄得功:“靖国公,可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属于天子的,包括生命和家业?”
  黄得功把桌子重重一拍,拍得大堂内传来如雷鸣一样的声响:“你他娘的说的是个啥屁话,老子今日就把话说清楚,陛下要是老子的命,要老子的家业,老子二话不说,当即就献上家业,开枪自杀!你信不信?”
  耿于垣有种无法和黄得功继续交流下去的感觉,心道:“陛下派些工人农民这些庶民百姓来参与立宪变法的事就算了,竟还派了个粗鄙莽夫来!若是立宪变法的事只有我文臣士子参与,绝不是这个样子,竟满堂上拍桌子称其老子来!竟也真的这么愚忠,说出皇上要自己的命也不犹豫的话来!”
  “靖国公忠于陛下,值得钦佩,但这也只是您一个人的想法,天下人未必会这么想,不然,就不会有盗取官帑的现象存在,而且屡禁不止了。”
  吕盛这时候倒是回了一句。
  “那只能怪他们不忠于陛下,该杀!”
  黄得功说着把又把桌子一拍,横眉怒目,看上去如庙里的罗汉一样,凶神恶煞的。
  “人性之私,岂是杀就能杀净的,比如现在,虽有人言必称是为天下,但又何尝不是为一己之私,或自己这一个阶层的私利!”
  吕盛这话是在讥讽耿于垣这些自由派士子,且说着又道:“是故,要他们会先说天下当是天下人的天下,然后再借着为天下人的名义谋取私利。”
  耿于垣听后脸色很是难看起来,忙问道:“吕公此言未免小人之心了吧。”
  “吕某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论人是非,小人之心谈不上吧,不过是发一己之言而已。”
  吕盛说着就又道:“不过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也倒也无可驳之处,若不承认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人也难有为天下的责任!”
第六百九十六章
民智已开,家天下不合适了
  吕盛说后,于忠明也道:“倒也是,天下如果只是皇上一个人的,那岂不是厂里夜校上教的民族就只是皇上一个人的民族,华夏就只是陛下一个人的华夏了?往小了说,工厂就只是陛下一个人的工厂了,那与我们工人还有什么相干。”
  “是这个道理!”
  “天下是说不上是皇上一个人的,那要是皇上一个人的,我们这么辛苦的攒家业作甚?”
  “就是,天下说成是天下人的天下,才是对的,说成是皇上一个人的话,那我们就不都是皇上的家奴了?不是一直倡导的汉人不为奴嘛!”
  与于忠明一样是工人出身的咨议院大臣们都说了起来。
  岑大河这时候也说道:“我也觉得天下说成是天下人的天下要好些,我家的地总不能皇上想收走就收走,那说不过去的!”
  黄得功这时候又激动地站起身来,指着于忠明和岑大河这些人,吼道:“你们一个个怎的如此不知道感念君恩!若不是陛下,你们只怕早就饿死在运河边,或变成流寇被老子砍死了,真是的!”
  孙传庭这时候喊了黄得功一声:“靖国公,你坐下!”
  接着,孙传庭又对他说道:“民智渐开后,工人和农民本就会开始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而家天下与他们的利益本就有了冲突,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你何必如此激愤,你是行伍之人,倒是愿意接受陛下的一切指导,而只做他手里的一把刀,但百姓们未必肯这样,他们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你明不明白!”
  黄得功听孙传庭如此说,只得坐了下来。
  而这时候,刘鸿训便道:“现在认为天下当属于君王一人的,举手!”
  砰!
  一时间,只有黄得功和少数官营产业的工人把手放在了桌上,举了起来。
  刘鸿训因此又道:“认为天下当属于天下人的,请举手。”
  许多人都把手举了起来。
  不过,刘鸿训和孙传庭二人倒是没有表态。
  刘鸿训只道:“那么,就定下第一条国宪纲领,即天下当为天下人的天下!”
  “好!”
  耿于垣因此兴奋至极。
  而黄得功这时候则问道:“那么陛下呢,你们把君父置于何地,天下成了天下人的了,君父是什么?!”
  “君父自然是为天下人管这个天下!”
  吕盛回道。
  黄得功哼了一声,对于吕盛这个回答,他倒还算满意。
  这时候,刘鸿训也就问道:“可有反对吕盛之论者,即君王为天下人管着天下的言论,反对者可举手!”
  一时,倒也没有谁举手。
  他们倒是都愿意承认,这天下是由君王管着的。
  刘鸿训因此说道:“好!既如此,那就是说,你们都认为君王是管着天下的人,即天下之权皆归于君父!”
  耿于垣这时候站了起来,说道:“君王虽说替天下人管着整个天下,但也得对君权有所监督。”
  “监督,谁来监督?”
  孙传庭这时候问了一句。
  耿于垣回道:“自然是士大夫,士为四民之首,多为学识通达、品性高洁之君子,自当令君子掌权以监督君父,所谓权必生利,而若是君子掌权,则是为天下利,小人掌权则是为一己之私利,故当选贤良之士大夫以监督君权!”
  “荒谬!你们士大夫就真能代表我们这些为大明出生入死的军人?就真的都品性高洁?依我看,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这大明就又是重文抑武了,工人和农民也没你们尊贵了。”
  黄得功这时候说了起来,然后向面前的工人和农民出身的咨议大臣问道:“你们说,是也不是?”
  “就是!俗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们工人也上夜校读了书的,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大家都是汉人,凭什么士就能为四民之首,再说了,我们也是士,按照陛下的旨意,初级技术员就同生员功名,如此说来,我们工人里的技术员岂不是也可以监督君权?”
  于忠明说了起来。
  “没错,这样的话,怎么感觉这天下就不是天下人的天下了,而是士的天下了!”
  岑大河这个被朱由校点选为咨议大臣的农户似乎也不笨,也跟着说了起来。
  “就是,这么说来,这天下岂不就是士的天下了,这样的话,和天下是皇上的有什么区别?也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没错,你有私心,你不配待在这里!”
  “你把我们当傻子吗,好像谁没读过书似的,朝廷普及平民教育,我也是上过几年社学的。”
  “你虚伪的很!《皇明圣训》上说,一个人说话要看他身处的阶层,才能知道他所言所行的真正目的和立场,我看你这个举人的立场有问题!就不是为了什么天下好,是为了你们自己这些当老爷的能继续作威作福!”
  “我呸!小人!”
  ……
  在场的百姓们到底是经朱由校的平民教育和《皇明圣训》集中教化过,且又从上千人中选出来的,倒也都不笨,一个个把耿于垣喷得面红耳赤起来,使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有的甚至撸袖子要来揍耿于垣。
  耿于垣也就只得妥协,大声喊道:“那谁监督合适,你们说,谁监督合适!难道,你们真想将来出现祸国乱政的昏君吗?!”
  “那也不能让你们这些虚伪之辈,骑在我们头上拉屎!”
  黄得功这时候把桌子再次重重一拍,说了一句,然后问着其他咨议大臣:“工农兄弟们,你们说,是也不是?!”
  “是!”
  一个个喊了起来。
  孙传庭颇为心疼地看了黄得功面前的那张桌子一眼。
  这时候,吕盛站起来道:“其实限制君权这个问题,如今天下的有识之士,都认真思考过;我也想过!”
  “可我发现,无论假设谁来监督皇权,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监督陛下的人就会成为真正的专政者,或者是一个小团体形成的专政!”
  “所以,我思来想去觉得,大明如果有一个人说了算的话,那这个人就只能是君父!而不能是其他人!”
  “这也是,历代先贤通过数千年来血淋淋的历史里总结出来的教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