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673

  且各学校也都要求读书须先拜天子像。
  再加上,朱由校通过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所采取的一些行政手段,使得许多有独立思考能力、且心存天下的士子,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带来的变化。
  如让本国文明扩张可以解决内部矛盾,社会财富应对尽可能多的给生产者分配,如此更利于国家强盛。
  这些理念让许多士子把朱由校当成自己思想上的启蒙者。
  进而奉朱由校的话为圭臬。
  而且这部分士子并不少。
  尤其是在朱由校已即位三十一年的现在,当年,那批由皇庄用新式教育方式培养的士子们,如今已不少都长大成材,他们起于寒微,靠皇帝朱由校的恩惠获得知识,甚至出仕做官,因而对朱由校这个皇帝特别的崇拜。
  所以,朱由校的号召力在这个时代是很大的。
  许多士子愿意听从皇帝的号召。
  浙江海宁县的生员陈确就因为朱由校让儒士去关外、去海外宣扬儒学的号召而积极地向县衙报了名。
  为此,知县还特地对他们这些要去关外和海外为朝廷效命的士子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仪式。
  如同以前县试结束后,知县会送别去参加府试的学子们一样。
  此时的海宁县知县也是很支持这些儒士去关外、去海外为朝廷效命的。
  因为现任的海宁县知县就是皇长子朱慈炜。
  朱慈炜很清楚这些儒士如果去关外和海外推行汉化教育,对整个大明社稷会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所以,对于这一批主动申请去关外和海外的儒士,朱慈炜是打心眼里佩服和崇敬的。
  “我中华能否在本朝永弭胡患,皆在于诸位将来的教化之功,本官在此替天子、替华夏、替汉家百姓向拱手致意,此去天高海阔,愿尔等归来时,已是桃李满庭,天下处处皆汉音!”
  此时,朱慈炜就在送别骑骏马、着官袍、挂红花的陈确等儒士时,拱手说了一句。
  “多谢殿下!吾等定不负吾皇所召,定不负此生志!”
  陈确等回了一句后,就相继在海宁县官民瞩目下远去。
  因为不是流放那种被动去偏远蛮荒之地,而是基于一腔热血,主动去的,所以,陈确等儒士的心情倒也没有低落到伤春悲秋的地步。
  以至于,接下来,这一批儒士在到达苦寒或蛮荒之地时,所做诗词倒也能见些豪迈蓬勃之朝气,思想境界比之前来到这里的一批文人士子上了一个台阶,颇有文人新气象。
  陈确所任职的地方是九州的鹿儿岛。
  这里本是倭国萨摩藩所据之地。
  但现在,这里已经归大明所有,且大明中央帝国直接统治的区域。
  朱由校也已下旨在这里设大明鹿岛县,归属大明长崎省五岛府管辖。
  而陈确将担任这里的知县。
  如今的鹿岛县,除了原住民外,基本是以驻于此地的大明水师一部官兵和定居于此的一批退伍士兵和其家属为主,还有就是少部分因为务工或务农而迁移至此的普通汉人百姓。
  鹿岛因为地处琉球和大明之间,所以商业贸易已非常发达。
  不过,汉化教育还没完全走上日程。
  但作为处理内政的机构,县衙倒是在陈确来之前,就因为皇帝下旨在这里设鹿岛县,而已由驻于此的水师参将孔希贵组织人建造好。
  陈确来到这里后,自然是不用先筹划建衙的事。
  等陈确到达鹿岛时,以参将孔希贵为首的官绅皆已到鹿岛港码头等候已久,虽说鹿岛的汉人比例不是特别高,但寄居于此的士绅贤达、富贾巨商已不少。
  “陈知县,我等可是等你许久啊,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其中,孔希贵一见到陈确就先笑着说了一句。
  “不敢当!不敢当!让诸位久等了,好在路上还算顺利,以后本县还得多多仰仗将军和诸位。”
  陈确说后不久,孔希贵就握住他的手腕往鹿岛城内走去,道:“我们已在观玉阁为你备下薄宴,给你接风,在席上,我们再细聊,这里风大,不宜久站。”
  于是,陈确就只得携带着家眷,跟孔希贵等一起进了城,先来了观玉阁。
  一来到观玉阁,陈确就见这里彩绸铺地,灯火明亮,香气缭绕,极度奢华。
  他也没想到,说是未经开化的鹿岛县,竟也会有如此光辉灿烂的所在。
  而在看到为自己准备的晚宴时,他不禁发现,这给他接风的宴席哪里是薄宴,饶是他来自杭州那等经济繁华地,也觉得豪奢太过。
  “县尊可是觉得这桌饭菜不如意?”
  这时候,这观玉阁的东家吴盛见陈确皱眉,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然后喊道:“叫人换一桌!”
  陈确见此忙道:“不必!本县没有此意,只是觉得太过了,下不为例。”
  “对,对,下不为例,下不为例,今日也就你这父母官来,他们才这样,往常他们可不敢这么请客,一个个都悭吝的很!”
  孔希贵这时候也说了一句。
  而其他官绅则因此心里直犯嘀咕,认为陈确虽来自江南,只怕出身也不算多富贵,连这种千元银币规模的宴都觉得太过,真要是大家公子出身的,只怕都没把这当回事呢。
  “吃酒怎么无美人,吴阁主,你观玉阁的美人呢?”
  孔希贵说了一句。
  吴盛因此拍了拍手,没多久,就有一群体态婀娜、闭月羞花的女子,持着日式折扇,纤足果露的走了来。
  陈确出身寒微,而如今朝廷又明令禁止在关内开设风月之所,所以他也很少看见这样绝色撩人的,内心自然也难免不因此生起一股热火。
  “今日就陈知县先挑吧!”
  孔希贵这时候说了一句。
  陈确没有挑,而是不由得,先问了一句:“这可都是倭女?”
  “这哪里是倭女!”
  孔希贵不由得笑着说了一句,然后就道:“倭女那等货色怎么配得上来这里!这些都是纯正汉家女,是扬州那边的大户秘密调教养的瘦马,极有情趣,市面上可不多见,人家吴阁主知道你们文人喜欢这一口,所以,专门悄悄从扬州那边以带女儿迁居外名,买来侍候你们这些文官的!”
第五百六十九章
自汉家女地位提高后的变化
  “你是说,你们是自愿的?”
  本着先和光同尘,再决定怎么做的陈确,也就选了一叫小玲珑的瘦马作陪。
  且在诸项娱乐活动结束后,为一探究竟的陈确,还是强撑着运动后产生的困意,与这小玲珑闲聊了起来。
  这小玲珑倒也服务态度很好,明显是训练有素的,而不是那种看人下菜碟的普通娼门之人,也没有嫌弃陈确衣着俭朴,不似豪门贵公子,所以一直很耐心地回答陪着陈确聊天,并努力用些话语上的技巧,让陈确因为聊天更加开心些。
  只是让陈确没想到的是,他却得知小玲珑走到这一步是自愿的。
  “自然是自愿的,不然如何能笑脸迎人?”
  小玲珑回道。
  陈确颇为震惊,问:“为何自愿,这难道不是贱业吗,汉家女自有贵重处,当寻做正头夫妻。”
  “你们这些文人骚客就是这样,玩了人家,又要训人家!”
  “也罢,我就再说一下,这里面的好处多着呢,说句不怕您恼的话,做正头夫妻有什么好处,即便嫁的好人家,也是要孝敬公婆、伺候夫君孩子的,没有钱财不说,能不挨打就算好的了!”
  “哪有现在这样潇洒自如,还多赚不少,奴家陪你这一夜,干爹就会给我五百元银币,比您这县尊的年俸还多呢,我一姐姐,因比我有诗才品貌,身价高几倍,什么尚书侍郎皆尊她称为君,得她一夜相陪,需有上万金才可,而因此我那姐姐现已攒有十万金,如今略作经营,已成苏州巨富,资产百万金,敢问县尊,寻常女子若非豪门千金,能靠做正头夫妻而有此富的吗?”
  小玲珑说着就问了一句,道:“我那姐姐呀,现在可自在了,她有四处园子,各在气候不同的地方,冬天在暖和的园子住,夏天在凉爽的地方住,她的每处园子,都有一专门放首饰的阁楼,放衣裳的阁楼,放绣鞋的阁楼,放香水的阁楼,还养了几个弟弟,都是进士出身的弟弟,如今她那几个弟弟升官都是她给的银子呢,每次都是千金万金的,如今她还打算也去海外买地当女王呢,现在正让她养的那几个弟弟上本建议准予汉家女也可去海外自立藩国呢,我也多想像她那样啊!”
  陈确听后颇为惊讶,心道:“没想到朝廷放任礼乐崩坏后,世风竟到了如此地步,敢情朝堂上那些为女子发声者,也非真为良家女发声。”
  而陈确见小玲珑在说起她那姐姐时,眸露神往之色,也就只是笑着回了一句:“愿你梦想成真。”
  “多谢!”
  小玲珑笑盈盈地回了一句,就主动问着陈确:“县尊,可否为奴家作诗一首?”
  “可以!”
  陈确回了一句。
  作为历史上颇有才名的思想家,陈确在沉思片刻后,倒也想出来一首,待念给小玲珑听后,受过文学培养的小玲珑倒也识别的出来陈确所作的好坏,一时惊叹道:“倒是没有想到县尊如此诗作的如此好!”
  然后,小玲珑就不由得认真打量起还算年轻的陈确来。
  眼下大明因商品经济高度发展,风气早已大变,许多士大夫自己也不能做到洁身自爱,自然等级秩序早已不似国初那么明晰,所以,对于小玲珑这种见多了达官显贵的人而言,在县尊面前也不会太尊重,因而,敢目不转睛地打量陈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