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673

  ……
  其他汉人跟着回应着。
  这一幕给了附近的西洋番以很大的震撼,他们没想到这些地方的东方人会这么拥戴他们的帝国。
  对于随行的西班牙商人而言,他们甚至不愿意相信他们曾经统治过这里,而本能的以为这里就是这些东方人的祖地。
  “他们的手工业似乎非常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因为他们的布匹实在是太廉价了!”
  “我的上帝,他们的商品是真的丰富,居然可以看见不用马拉,人可以直接骑走的车子,是铁制的,叫自行车,不知道用了什么物理学原理在里面。”
  “他们似乎已经掌握了一种神奇的魔术,而可以让玻璃罩里的丝线发出明亮的光芒,以致于不用蜡烛来照明!”
  ……
  笛卡尔同其他西洋番一样,也对马尼拉的汉人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而且,他还趁着在马尼拉暂时歇脚的时候,去了城里调查,并发现了更多令他震惊的事物。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同他们能让铁制的舰船在海上快速航行一样,他们似乎掌握了很多学术上的秘密!”
  也因此,笛卡尔不由得在自己的日记本里记下了这一切,且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当然,不排除他写日记是想将来回国靠出版自己的中国见闻日记,也就是大明见闻日记,发一笔横财。
  这个时代,外番多直接称呼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华夏王朝为中国,而历史上的华夏王朝也多以“中国”或“中华”自称。
  所以,笛卡尔也称大明为中国。
  话转回来。
  笛卡尔可能有这种想法,是有依据的。
  因为这个时代,关于中国,也就是华夏王朝的一切书籍,在欧洲都很畅销。
  不过,笛卡尔不知道的是,他现在所看见的汉人聚居区,还并不是大明最核心的统治区。
  现在,他所看见的还只是和大明比较近的一个汉人藩国地域。
  而在接下来,当笛卡尔来到鸡笼后,就进一步的发现,大明的富庶程度其实比他之前所看见的还要富庶。
  虽说鸡笼是台湾,且台湾被大明开发较晚,还是在天启即位以后才设立这里为府,并移民开发。
  但架不住整个大明经济的蓬勃发展,再加上鸡笼一带地理位置优越,从宁温绍台以及长崎这些地方去马尼拉出售货物的商船都要在这里停靠,从闽粤一带和南洋北上的货物又要在这里汇集,所以,短短十多年间,鸡笼一带已发展出许多市镇。
  “这里人烟繁盛,货船林立,有的集镇竟有上万人家!比马赛、海牙都要繁盛,更比之前看见的马尼拉都要富庶,这里应该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吧,实在是难以想象,这些东方人为何有如此多的财富和商品。”
  笛卡尔因此不由得感叹道。
  而当他在宁波登岸,踏上大明最核心的统治区——中土后,就被这里的富足进一步震撼到。
  “天啊!我不得不收回我之前的话,当我来到他们所谓的中土时,我发现,我已经无法用文字来形容我看到的一切,我应该是真的到了上帝的国度!”
  “因为这里,他们的每一处庄园都是艺术品!每一个人身上穿的锦缎仿佛也是艺术品,都是天神一样的人物,彬彬有礼,气质娴雅,这里似乎只有贵族绅士,难怪他们的人说他们的国家不分贵族平民。”
  “这里还有很多不夜城,从我去一个叫南京的地方时,就发现沿途的市镇比我法国的都城还要繁华,万家灯火,亮如白昼,琉璃画舫裹锦铺绸,等我到了南京,让我对东方的巨城再次刷新了观感,因为我在这里看见了巨大的琉璃宝塔,在他们的大报恩寺,真的非常震撼!”
  “他们真的是天国!既有古朴优雅的青石板路,将景致各不同的私家园林串联在一起,也有宽阔的大马路,用混凝土浇筑成的大马路,直通向天际,上面奔跑着靠着机械力前进的机车。”
  “他们还可以千里传音,通过一种叫电报的东西,得到千里之外的消息,而且得到的特别快,还有,他们能让一种喷白气的钢铁怪物做他们的交通规矩,在铁制的轨道上,日夜不停地奔驰!我现在就在这钢铁怪物的肚子里,我正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我喜欢能学到他们的语言,进而知道电的秘密,知道微积分,知道他们所说的力学三定律。”
  笛卡尔很认真地记录着自己所看见的一切,而来到大明越久,他越发现自己的欧洲跟大明的差距是真的很大。
  尤其是当他看见僧侣、道士、传教士都在一座城市宣扬自己的宗教时,当他得知大明没有教会,世俗与宗教分界很明显时,他开始笃信这里真的是他的理想国。
  “现在很我期待见到他们的皇帝,那个对自然哲学感兴趣的帝王!”
  笛卡尔因此在日记里写道。
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冕典礼,在全球复制汉文化国家
  在笛卡尔等乘坐大明新开通的蒸汽火车北上之前,朱由校早已通过电报得知了圣皇舰队下西洋后成功返航的消息。
  不过,笛卡尔不知道的是,他在大明帝国所看到的一切繁华,也有他西方人的贡献。
  若不是大明垄断了全球贸易,将西方国家从美洲、非洲掠夺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在全世界开发好的殖民地,以贸易和战争的方式抢来。
  甚至通过联合所有儒系国家一起去抢夺,进而又通过商品贸易,将这些儒系国家从西方国家手里抢来的财富再赚回国内。
  历史本应该处于多灾多难期的大明很难有今日的繁盛。
  而朱由校也不会因此做到,还能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巩固住自己的统治。
  使许多既得利益者虽然被严格管束,但依旧拥戴他。
  原因无非是此时的大明还能源源不断的给他们带来利益,使得他们虽然不能奴役汉人,却可以奴役全世界除汉人外的其他人类。
  朱由校现在正听着刘鸿训汇报着关于下西洋的经济得失之奏报。
  对于朱由校而言,下西洋的根本动机就是去赚取大量利益回来,满足内部各阶层的利益需求的,进而巩固自己的帝位。
  否则,下西洋对他而言,就会显得毫无意义。
  “启禀陛下,此次下西洋,朝廷获得赔款和各类商品订单汇款合计价值一亿一千六百多万两白银,订单里,主要是军事订单,西方各国对我们的兵械需求量都很大。”
  刘鸿训向朱由校禀报道。
  因为银币还没成为世界货币,所以这次西方付的还是白银,而朝廷统计的也就成了白银。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如此说来,我大明军工产业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已经不必再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
  “正是如此,朝鲜、日本、琉球等国本就替我们消耗了不少,如今西方各国这么大的需求量,我大明的军工产业还得扩大规模才行。”
  朱燮元也跟着笑着回道。
  “靠出售军火把这些什么东夷西夷从全球抢来的或从自己国内加征来的财富,都变成我大明的财富,这样的话,接下来进一步推广教育也就有了财力,至少养活更多的老师不成问题,开启民智之努力无疑会更进一步。”
  温体仁跟着说道。
  “还有研发,也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全民教育和全民研发,方能使昌盛的国运一直这么保持着!”
  朱由校跟着说了一句,又道:“同时,得利用国朝是世界最强盛国家之机会,加快向全世界推行利于我们维持现有地位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未开化的族群,要尽快汉化,以汉化程度来分配利益,越是想文化独立、经济独立乃至军事独立的,就越要被打压。”
  “是!”
  刘鸿训回了一句。
  大明现在的确已经在用他现有的国力构建着一个以汉化程度为标准的世界利益分配格局。
  儒系国家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家这些年跟着大明一起打印度、打马尼拉、下西洋,的确发了不少财。
  经济实力暴增,缓和了自己内部的阶级矛盾。
  而且,这些国家因为是儒系国家,所以,大明对他们的技术封锁没那么严,以致于他们现在可以花钱从大明买来许多二流技术,进而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以致于现在也可以全世界开辟殖民地。
  而西方国家的霸主西班牙则因为与大明有利益冲突沦落为半独立半殖民的国家。
  本该海上马车夫,十七世纪中叶的海上霸主,荷兰,如今却完全沦落为大明的统治区。
  至于法国、英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些,一方面因为战争国内债台高筑,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东方的列强的挑战。
  除此之外。
  趁此机会,大明还在全球疯狂复制着自己的汉化殖民区与汉人藩国。
  从欧洲回来的唐王朱聿键用自己下西洋所得的财富,竞拍得了今天的澳洲塔斯马尼亚岛,准备在那里建藩,设立他的大明唐国。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洲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岛屿,历史上荷兰人在那里建立的霍巴特城,是仅次于悉尼的澳洲第二大古老城市。
  不过,在这个时代,因为荷兰人早就被大明给赶出了印度洋以东的区域,所以,这一带只是被大明所发现,还没有被世人知道。
  而因为大明朝廷现在在全球开辟的殖民地太多,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已无法再去让更多的地方变成汉文化区,也就只能将占据的土地,用拍卖的方式让国内的权贵竞拍,然后让国内的权贵去那里建藩,进而朝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尽快的用土地换得钱财。
  在征伐印度的过程中,大明也是这样做的,而因此,使得大明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钱粮去支应在印度的战争。
  现在的莫卧儿帝国已经被大明攻陷了一大半,而在那一带,也已经出现了很多个大明藩国。
  话转回来。
  在去澳洲就藩前,朱聿键还得接受一个由礼部主持的加冕仪式。
  圣皇朱由校将要给他加冕。
  只有加了冕,他的藩国才算是大明真正的海外藩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