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673

  朱由校知道权力有时候可以让人变得很疯狂,但真当亲身经历到有人为此不惜危害他,而被背叛他时,他还是会有情绪的。
  当然,朱由校也不是完全由情绪支配的人。
  他突然这样做的目的之二,就是试探魏忠贤,试探魏忠贤对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的渴望有没有刘若愚强烈。
  魏忠贤内心自然是激动的。
  宦官做到这个位置,就和外朝朝臣成为首辅一样,能让喜欢权力的人产生无法估量的快感。
  简单点说,就和现代人玩游戏经历一番血拼后打通关的感觉一样。
  当然,对于费尽心机熬几十年,不敢逾越半点规矩的人来说,这个快感肯定远胜于此。
  毕竟难度真的很大。
  魏忠贤此刻都已经双唇哆嗦了起来,牙齿无论咬得再紧,仿佛都忍不住想要咧开,笑一笑,而且是放肆的笑一笑。
  在眼前这个年轻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做牛做马,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得到这个嘛。
  可魏忠贤最终还是忍住了。
  理智告诉他,自己的皇爷虽然有恩必赏,但也驭下有术,往往在给一萝卜的同时,会随时准备一根大棒。
  “自己和刘若愚暗中较量那么久,按理,以皇爷的聪明早就知道谁更优秀,却迟迟不肯让一人升为司礼监掌印,摆明了不是不确定谁更适合,而是不想让谁压谁一头,皇爷内心最看重的还是大权不能旁移,自己如果这时候因此接过这个恩典,会让皇爷失望的,自己得有做奴婢的觉悟,得要显得跟刘若愚不一样,何况,自己也不是很在乎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自己更想要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就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那得看皇爷愿不愿意,不然,还没提督东厂这样的实权官职有意思。”
  魏忠贤如此想后就忍住了内心的冲动,然后匍匐在地:“皇爷的恩典,按理,奴婢是不能不受的,然奴婢才疏学浅,非内书堂出身,这司礼监掌印一职又极重要,故奴婢恳请皇爷收回成命,另择他人!”
  刘若愚感到很意外,他没想到,魏忠贤会拒绝。
  瞬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和魏忠贤不在一个水准上。
  朱由校沉吟了起来。
  他印象中,历史上的魏忠贤的确从未担任过司礼监掌印太监,而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一直是别人,只是权力最大的是他。
  很明显,是因为太监的权力本质上还是代理皇帝的权力。
  皇帝把皇权给谁代理,谁就是权力最大的,而不是看具体哪个职位。
  而朱由校发现魏忠贤果然会让自己感到意外,没有直接接受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而是选择在正式旨意下达前拒绝。
  “好个魏忠贤,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都没被你看在眼里,看来你真正想当的还是九千岁吧。”
  朱由校因此心道。
  不过,朱由校没有拒绝魏忠贤的推辞,点头道:“既如此,便先暂不提此事,着王承恩、卢九德入司礼监,任秉笔太监,王承恩掌内厂,卢九德仍监近卫军与勇卫军。”
  魏广微也在这时候一脸惊愕地瞅了魏忠贤一眼,心道:“好家伙,原来你魏公公野心这么大,是仆小看你了!”
  魏广微现在彻底知道,自己之所以失败,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皇上用了个厉害的太监。
  而这个太监就是魏忠贤!
  “自己和刘若愚都是败给了魏忠贤,才落得了如此下场。”
  魏广微如此心想后,内心生出一种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魏忠贤则也看向了魏广微。
  他也承认魏广微是个很有手段的人,甚至,他还庆幸自己没有轻视这些文官,所以就最终被下狱论死的不是自己。
  而魏忠贤觉得自己最终没有像刘若愚和魏广微一样下场,其实也不是自己手段更高明,而是自己更清楚,任何阴谋在层次都不一样的皇爷面前都是没用的,玩了阴谋反而是给自己多一条罪责。
  魏忠贤因此看向了袁可立。
  他知道袁可立明显是没魏广微有成算的,但袁可立能成为元辅、甚至得罪如此多的人、手段也不高明,却还能屹立不倒,皆是因为自己皇爷喜欢。
  “权力是真的能反噬人的!”
  这是朱由校现在唯一的感受。
  他知道魏广微和刘若愚两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一个是因为想当首辅,一个是因为想当司礼监掌印太监,迫使他们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自我,而自以为自己做的事是天衣无缝,也自觉足够聪明的自己,能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
  可最终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本质上也是屁股没坐对,想掌控更大的权力,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服务,而因此导致智力下降,选择了自以为高明的手段。
  “将刘若愚、魏广微以及刚才为刘若愚求情的高起潜等内廷大珰皆下狱论死!”
  但做了某件事就得承担做了这件事以后的代价,朱由校立即下达了新的旨意,刘若愚等人被拖了下去。
  刘若愚和魏广微皆没再求情,两人现在都已彻底绝望。
  只有高起潜这些连刘若愚都不如的人,还在大喊着:“皇爷饶命,饶命啊,奴婢们知道错了!”
  “皇爷,信王殿下等求见!”
  就在这时候,王承恩走来禀道。
第四百一十一章
写书胁迫,只能强行洗
  “皇兄,臣弟等闻听大明园有警,特带护卫来救驾,好在赶来时,叛乱已被镇压,不过,不知皇兄可因此受惊,需要臣弟等做什么?”
  朱由检在见到朱由校问道。
  “不必如此紧张,一些蟊贼而已。”
  朱由校说着就对袁可立吩咐道:“袁爱卿,你立即同魏忠贤一起出去,宣谕内外诸臣,非旨不得妄动,兵变之事已被镇压,朕无事,后宫诸妃嫔皇嗣亦无事,敢散步谣言、制造恐慌者,一经查明,立斩!”
  “遵旨!”
  袁可立和魏忠贤回了一句。
  于是,接下来,虽然刘若愚搞了场兵谏,但到底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虽然抓了一批不少以前是权贵士绅在宫里安插的细作而如今跟着刘若愚一起兵谏的阉人。
  但因为现在的大明皇帝兵权在握,又利用宗室、勋贵、武将、文臣、外戚互相制衡,所以,即便有暗地里在宫廷内安插细作的权贵士绅因此惴惴不安,也没敢闹出太大的事。
  而已经被关进大牢的刘若愚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下场肯定不会比历史上的刘瑾好到哪里去。
  一想到此,他颇感到不甘,也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另外,刘若愚现在也还是想自救一下,他已经不渴望皇帝朱由校能原谅他,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逃过一死,等将来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些人,一旦没有满足生前所心心念念的东西,就是死也不甘心的。
  刘若愚自己又是内书堂出身,是属于那种文化水平很高的太监。
  所以,他决定写一本书,用写书的方式来完成一种自救活动。
  按理,囚犯在囚牢中是没写书的条件的。
  大明的牢房不可能给一名囚犯准备笔墨纸砚。
  但刘若愚有这个条件。
  因为常年经营内厂的他,关系网实在是太复杂,尽管他明面上没有交结多少外臣,但他现在依旧能通过一些被收买的狱卒和外面的官员取得联系。
  “你告诉他们,咱家也不怕被他们灭口,咱家提督内厂这么多年,焉不会留着这一手?咱家不被灭口还好说,但咱家要是被灭了口,到时候他们那些事就都会被抖露出来,不信,你就告诉他们,让他们试试看。”
  刘若愚此时便对被外面一些权贵士族收买的一狱卒说了起来。
  虽然现在不少权贵士绅的细作因为刘若愚组织的兵谏已经落到了朝廷的手里,但这不代表,刘若愚没有,一些没有细作落到朝廷手里的权贵士绅涉嫌在宫闱安插眼线的秘闻。
  所以,刘若愚依旧是有恃无恐的威胁着一些朝臣。
  这狱卒因此回说:“他们让小的传话说,他们是君子,刘公公您也是君子,君子与君子怎会用见不得人的手段!您放心,他们知道您是迫不得已,同情您的遭遇,所以,托小的对您多加照拂,您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是小的能办到的,小的一定能帮您办到。”
  刘若愚道:“咱家需要笔墨纸砚。”
  于是,刘若愚便因此在死牢里写起了自己的书,而他给自己这书起的名字是《酌中志》,是以他自己的视觉写的一本关于他在朝中所见闻的史学类笔记。
  刘若愚在狱中无事,所以,写书的时间很充裕,每天能写很多,也就在没多久的时间内便写好了这本《酌中志》。
  他这本《酌中志》虽然表面上只是一本史学笔记,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外面的朝臣们,他对他们了解的很详细,也知道他们背地里做的丑事,要求他们必须想办法救他,否则,这次流传到市面上的是酌中志,以后就会成为百官密探宫闱秘事的罪状了。
  “你把这书带出去,交给他们,咱家相信他们知道咱家的意思,咱家如果不能活,他们也别想活!”
  刘若愚则在写好《酌中志》后,将写好的这本书递给了这狱卒。
  ……
  “大宗伯冯铨热衷于打扮,每次入朝值班时,衣箱内都会带着两三双靴子、数件鲜艳衣服,走在路上时频频刷靴下尘,还会多次自顾其影,镜子也不离身,官帽补服极其奢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