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673

  所以,韩爌也就在这时候如此劝着袁可立和毕自严,他希望自己这些和方党不对付的大臣,也要学会韬光养晦,学会顺势而为。
  “阁老说的也对,孙子云: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人无常态,事无常规;这世上事,难就难在难以预料;譬如,方党他们急着稳固国本,想确立太子,以稳权势,和当年东林诸君子一样,在张江陵一党失势以后,就迫不及待地想以立国本之事清除异己,弱化阁权,强台谏吏部之权,结果陛下圣明,体察出这里面的意思,言私立储君者,立斩!如今,想必方党之人也很失望吧?”
  袁可立笑了起来。
  常年带兵的他,熟读兵书,所以经韩爌现在这么一提,他也就很快领悟过来,而不用像韩爌这种只在京城翰林、礼部这些清贵衙门任职的文官要经历过几次大的动荡和波折才能领悟。
  “那就等吧,等圣意想收商税的时候。”
  毕自严回道。
  ……
  “朕无时不刻不想收商税,但是,这袁可立、毕自严这些人,一个带兵打仗很厉害,战略与战术都堪称当世一绝,一个理财抚民搞内政是一把好手,但都格局不够,只想着借改革事对付方从哲和商籍士绅,怎么就不能跳出来,看看这天下,有没有比对付方从哲更需要对付的人,收拾方从哲,只需要一道圣旨就可以,可收拾某些外来势力,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朱由校在通过东厂得知了这些朝臣间的言论后,就在心里如此腹诽道。
  在朱由校这个皇帝看来,方从哲的确不算什么威胁。
  而他用方从哲这个首辅也用顺了手,倒也不想轻易换人,毕竟他不得不承认,方从哲的确在体察圣意与执行政策方面都不错。
  不过,从袁可立等人的角度而言,如果不推翻方从哲,那他们都会同韩爌一样,一直都不能在权力的金字塔上更进一步,也不能在改革的事上有更大的话语权,自然也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完全有能力地去剥夺别人的利益。
  方从哲在这个首辅的位置上待久后的确是会遭人恨的。
  这就是皇帝和大臣们想法不同的地方。
  皇帝不想换首辅。
  但大臣们无时不刻不想换首辅,然后重新分蛋糕。
  然而,如韩爌所言,世界一直是在变化的。
  方从哲当首辅当的越久,他的党羽就越多,质量就越是良莠不齐,清醒的官员还好,不清醒的就越发的只认为方从哲不会倒台,而自己完全可以依靠方党的势力无法无天。
  台湾知府易廷谏就因为仗着自己是方党的人,而把朱由校移民开发台湾的计划变了味。
  虽说被安排到台湾的汉人都是罪犯或流民,但朱由校主要是借此机会让他们在台湾繁衍,同化当地土著,使得台湾更加的内地化。
  但易廷谏没有这个领悟,也没有把这些汉人当作是自己同胞的民族意识,而是把这些汉人当作了他可以随意处置且可以中饱私囊的财产。
  易廷谏把这些汉人以一定价格的方式直接卖给了佛郎机人或者流亡海外的反动士绅。
  而佛郎机人则把这些汉人圈在自己的殖民区内进行奴役,逼其为自己做工做活。
  “快点!赶紧上船!”
  鸡笼港,移来的汉人正成批成批的被赶到佛郎机的船上去,稍微慢一点,就会被直接毒打一顿。
  不过,这一批汉人虽然是上的佛郎机的船,但并不是佛郎机的人来买他们,而是反动士绅雇的佛郎机船来买的这些汉人。
  毕竟反动士绅们在海外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来壮大势力。
  易廷谏则因此,此时就反动士绅手里赚了一大笔钱。
  “易府台,这是买人的金条,您称称。”
  叶初春现在就负责代表反动士绅势力与易廷谏接洽此事。
  不过,易廷谏倒是不知道叶初春是东厂和反动士绅的人,只以为叶初春是普通商人,也就在笑着接过了金条后问道:“叶先生,不知你们要地不要?”
  “地?”
  叶初春有些惊讶地问了一句。
  “没错!这台湾府的地除去被佛郎机占了的,和有土著聚居的地,其他的,现在都可以卖!”
  易廷谏说道。
  他现在也是没办法,移来的汉人全卖给各方面的势力为奴,而朝廷又要他按时上报屯垦成绩与屯垦后的税赋情况,为了给朝廷交待,应付考成,他不得不通过卖地赚一些钱,然后把这些钱以新征收的赋税的名义上交,以证明他在台湾的确开垦荒田开垦的不错。
  叶初春倒也答应了下来,并真的从易廷谏手里买下了许多田地。
  不过,易廷谏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行为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被东厂传递进了京,然后传到了朱由校的耳朵里。
  朱由校知道此事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判腰斩,九族流放,叫你买卖人口!
  “易廷谏的事,朕不管你知不知道,都得严惩!”
  “朝廷为开发台湾,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你不是不知道!何况,我大明百姓农业耕种技艺与纺纱水利之经验也远胜海外土著,一旦被掳走,强化的是外番殖民之实力,而不是我大明屯垦之实力!”
  “他倒好,不但好好安排这些汉民定居屯垦,带头做其人口买卖来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他还知不知道自己也是汉人!竟向外夷卖自己同胞!”
  “朕记得旨意里不是这样写的,兴明社也提了爱民之理念,他易廷谏倒好,把这些全不当回事!”
  朱由校对方从哲一顿喝斥后,就吩咐道:“拟旨,台湾府易廷谏等上下官吏目中无君,抗旨枉法,非法走私本国子民,实在是罪大恶极!着东厂将这些人全部抄家,将其家人先押到京城,将其本人也押到京城来!另外,对于易廷谏是你举荐的这回事,朕可以先不处置你,但是接下来,如果抓捕易廷谏不力,朕就追究你失察之罪!”
  “是!臣谢陛下宽恕之恩,臣眼拙,竟荐举了这样的混账,臣罪莫大矣。”
  方从哲带着一头冷汗回了一句。
  他也没想到台湾知府易廷谏会给他捅这么大篓子,因为这无疑会让朝廷大半年移民台湾的奴隶功亏一篑。
  虽然大明人多,但随着清丈田亩、摊丁入亩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施行,以及工业的发展,可移的民也不是很多。
  毕竟国人都是安土重迁的。
  能移的民只有罪犯和流民。
  而现在易廷谏却把移去台湾的一批汉人直接卖了,如今要想再找回这么多汉人明显是不行的。
  毕竟人也不是庄稼,割了一茬还能立即长出来。
  何况还是耕作经验丰富的汉人。
  方从哲一回府就问着方世鸿:“台湾知府易廷谏可有联络过你?”
  “顾秉谦引荐过他,怎么了?”
  方世鸿问道。
  “不要救他,不然这雷霆之怒就要降到我们方家头上!”
  方从哲回了一句。
  接着,方从哲就叹了一口气:“这些人真是不安生啊,我们迟早都要栽在这些人手里!”
  方世鸿当即明白了过来,喝道:“这个混账东西!他也干什么坏事了不成,儿子也给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都老实点,但还是没有人当回事!”
  方从哲只说道:“只怕这事不久,就有你父亲的弹章了!”
  方世鸿的确没想办法救易廷谏,甚至都没把这事通知给易廷谏。
  所以,当易廷谏看见东厂的人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感动很意外,不禁问道:“本官是台湾知府易廷谏,你们东厂的人来做什么?”
  东厂的珰头乔可用回道:“易知府,你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
  易廷谏这时候自然明白了过来,一时不禁后退着,道:“不,不,本官不跟你们走,本官可是认识小阁老的!小阁老,你们知道吗,就是方小阁老!”
  “方小阁老可管不到东厂的事,带走!”
  乔可用回了一句后就大声喝令道。
  而接着,乔可用又看向易廷谏身后的知府衙门其他官吏:“陛下的旨意是把你们也带走!”
  这些官吏因此大惊,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竟要把他们全部带走,所以,一个个顿时就匍匐在地上,磕头求饶起来。
  “进去!”
  易廷谏被东厂旗校强行关进了一间四周墙壁都钉有厚垫子的狭窄审讯室里,这审讯室只在顶部有一小窗口,但平常基本上是关着的,所以大多数时候,这审讯室就是一小黑屋。
  “这里是审讯室,你接下来的日子都会在这里面度过,你可以在这里面保持沉默,但是你如果想说话的话,而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一旦你有所隐瞒,都将会被加上一条欺君之罪!”
  而乔可用则在这时候在审讯室的门外,对易廷谏说了几句话。
  易廷谏只能站着或者跪着、坐着,但不能躺下,因为这审讯室太狭窄。
  但也因此,易廷谏感到很不适应,只问道:“可否给本官换个大点的审讯室?”
  不过,东厂的人没有理他。
  易廷谏因此开始有恼怒,声音大了一些,喊道:“我要换个大点的审讯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