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673

  朱常瀛最终不得不服软妥协。
  事实上,朱由检的确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历史上,他就亲自在宫内用酷刑审问过恶官,性子也刚烈的很,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自缢,所以,现在朱由校让他直接把不求上进的宗室子弟往死里打,他执行起来也就半点不含糊,也没有要为这些宗室子弟说情的意思。
  “抬回宗学!”
  朱由检吩咐后,就看向跟着朱常瀛来赌馆的其他宗室子弟,问道:“你们呢?”
  这些宗室子弟看了朱常瀛那皮开肉绽的屁股一眼,哪里还敢反抗,都道:“我们要去,去上学!”
  不过,一到宗学,朱由检就吩咐道:“将这些缺勤的名字和天数都念出来,摁在春凳上打,按照学规,缺勤多少天,就打几十棍!”
  “又要打?朱由检,你干什么!老子可是你亲叔!”
  朱常瀛又开始摆出自己的长辈身份。
  朱由检着冷声回道:“之前打你,是因为你不愿意来上学,现在打你,是为维护学规纲纪!”
  说着,朱由检就大声喝道:“打!”
  “哎哟!”
  朱常瀛直接惨叫了起来。
  接着,其他缺勤逃课的宗室子弟也被摁在了春凳上挨打。
  一时间哭声一遍。
  这边,英国公也带着人把一帮逃学的勋贵子弟从青楼、赌场等地方抓了回来,也将这些勋贵子弟一顿毒打。
  勋贵子弟们也因此哭得是惨绝人寰。
  但从这以后,效果却很好。
  宗学的宗室子弟与卫学的武勋子弟皆不得不开始认真上学。
第三百六十六章
权势再大,也只是陛下的一条狗
  不过,朱由校对宗室子弟和勋贵子弟的要求可不只是读书,他还要求他们在骑射与武艺上有所训练。
  所以,当朱由校抓严了对他们的教育后,这些昔日只会斗鸡走马的宗室与勋贵子弟就没了多少逍遥的时间。
  “打!狠狠的打!射个箭脱靶也就算了,连弓都拉不开,你们还对得起陛下吗,对得起尔等昔日骁勇善战的列祖列宗吗?!”
  也因此,朱由校亲自检阅了一下勋贵子弟的练武情况。
  宗室子弟已经多年不担任武职,没有骑射与武艺方面的训练要求,他可以接受宗室子弟们从零开始训练。
  但是,对于勋贵子弟,朝廷是对其一直有武艺上的要求的。
  毕竟京城亲军各卫在名义上还是由这些勋贵统领。
  所以,朱由校决定检阅一下勋贵子弟。
  但朱由校在检阅了勋贵子弟的练武情况后非常失望,并让英国公对这些勋贵子弟再严一点。
  英国公张维贤为了让皇帝满意,也就只得继续奉旨打起这些表现不佳的勋贵子弟们的板子来,还在一边大声训斥着,其目的就是想让东厂的人听见,然后传到皇帝陛下的耳朵里,让皇帝陛下知道。
  “痛!”
  “痛啊!”
  年轻的勋贵子弟们因此都被打得很惨。
  而勋贵中的年长者自然对此颇为心疼,毕竟挨打的都是他们的儿孙。
  不过,现在是朱由校要求对这些勋贵子弟严加教育,他们也不敢违背,也只能把这份不满藏在心里。
  但无论如何,接下来,这些勋贵子弟们不得不在努力读书的同时,也努力练习着骑射与武艺。
  宗室子弟们也一样。
  大明皇帝朱由校硬生生逼得这些人一个个天天不是读书就是训练。
  而皇子们的教育也在文武师傅都到任后也开始被严格执行起来。
  早上天不亮,这些皇子们就被要求去文华殿读书,然后,下午就大明讲武堂的训练场训练基础武艺技能。
  虽然因为皇子们还小,所学所练的难度都不大,无非是读读启蒙读物与简单的唐诗什么的,或者跑跑步什么的,但对于才三岁多的皇子们而言,已经算是很苦的。
  每天早上,内廷各处宫殿内都会有皇子们的哭闹声,说不要去上学。
  朱由校自然通过内厂和东厂都知道这些情况。
  他也承认他这样做有些严,但一想到如果按照原有历史发展可能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国运,他就不敢放松。
  ……
  “本来只是让皇长子出阁读书,好为将来立太子准备,如今却变成了让众皇子接受教育,而且还都是接受的最严教育,比之前教育太子还严,六艺都要学,甚至不仅仅是皇子,宗室与勋贵也这样严格要求,这摆明了圣意是想让所有皇子、宗室乃至勋贵,皆成为可用之才!这与我们的初衷完全想反,我们的初衷本是想稳固国本,如今倒好,国本反而比现在更不稳,一旦将来这些皇子乃至宗室皆有觊觎太阿之心,而勋贵们也有参与朝政之心,如此一来,将来朝局会更加纷繁复杂!”
  投靠在方从哲和方世鸿父子门下的陈演在得知顾秉谦提议皇长子出阁读书被警告以后就不由得在方府做客时,对方氏父子以及同样在方府做客的魏广微、顾秉谦、冯铨等说了起来。
  而方世鸿去哪儿都要带着的方府小厮墨羽则如木偶一般,安静地站在一旁,把陈演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在了脑海里。
  其他人倒也没注意到他。
  只被顾秉谦、冯铨等围在中间,而躺在藤椅上的大明首辅方从哲瞅了他一眼,然后闭上眼,道:“这是好事!”
  “元辅,这如何是好事,本来现在徐光启、袁可立、毕自严这些人就和我们不对付,宗室和勋贵以后再一参合进来,跟我们不对付的人只怕会更多。”
  陈演回道。
  “这样更利于社稷。”
  方从哲回道。
  众人不好再答话,只方世鸿没好气地说道:“你们怎么就没明白,不确立国本,把宗室和勋贵读书的事抓的更严,以备将来参与朝堂之事,明显是让圣上更好的乾纲独断,而陛下又是千古第一圣君,天下在他手里只会越来越昌盛,所以,越是如此,自然就越利于社稷!”
  “小阁老之言还真是令在下醍醐灌顶!”
  陈演因此不得不因此回了一句,尴尬地笑了笑。
  他不得不承认这方家父子是真的圆滑,明明是方从哲自己先提出让皇长子出阁读书的,而自己这些人为了巴结方氏父子或者想依附方氏父子而拥有更大的权势和更多的利益,所以才积极地在皇长子出阁读书这件事上做文章,且有意想借这件事表态自己这些人是很愿意追随方家父子的立场的。
  结果,他没想到这方家父子这下子因为猜到皇帝用意而直接放弃了之前的打算,毫无原则地开始说这是好事来。
  “这方家父子权势再大,明显就只是陛下的一条狗,既如此,我陈演还不如直接投在天子门下。”
  陈演此时不由得在心里如此想道。
  “这倒也是,不过,在下倒是没想到信王殿下也会这么具有雷霆手段,那些宗室子弟如今在他的管教下,都守规矩了不少,如今看来,这信王殿下在圣上的亲自教育下,还真有了不错的成效,想必以后诸皇子也会教育的不错。”
  魏广微这时候说了一句。
  方从哲只是淡淡一笑。
  虽然魏广微说的很含蓄,整个话里似乎只在说皇上教育水平不错,但方从哲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是信王简直就是皇帝陛下的翻版,幸好将来继承会皇位的不是皇弟而是皇子,不过,现在皇子们的教育也是陛下亲自在抓,将来只怕还是难以避免皇子们也会变成向皇帝陛下朱由校一样。
  “如此,自然是社稷之福,我们只管把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推行的好就行,如今山西已经推行结束,接下来就是陕西、山东这些地方。”
  方从哲说着就又看了墨羽一眼。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他们,只需一道圣旨就行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是国策,是利在千秋,但执政也不能只在田赋上积极做文章,而在商税改革上磨磨蹭蹭!商税增加改革试点这件事,是不能拖的,眼下我们得积极进言这件事。”
  袁可立这里也正在和韩爌、毕自严这些大臣们小聚,而毕自严则在这时候又提起了商税改革增加试点的事。
  “没错,不能只让我们民籍士绅受损,他商籍士绅不但毫发无损,还更受天子青睐,得一老成谋国、革新除弊的美誉。”
  袁可立因毕自严提起这事,也就回了一句。
  “虽说是试点,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商税迟迟未加征,主要是还是陛下圣明,知道这事急不得,现在冒然进言,未免会惹怒陛下,给方党以可趁之机,还是从长计议才好,凡事急躁不得。”
  韩爌自从落水后,就开始意识到天启帝不但不容和他作对的大臣,还不容只知道混日子的庸臣。
  也因此,还恋栈权位的他就不得不也开始在其位、谋其政,但因为他也是民籍士绅阶层出身,其家在山西是大地主,又加上和方从哲本就不对付,所以,他现在也就和袁可立、毕自严这些人比较亲近。
  而韩爌在朝堂上待的时间比袁可立和毕自严久,也多了不少经验,所以就开始劝袁可立和毕自严这些人不要急躁。
  因为,韩爌清楚记得当年东林党之所以有那么惨的下场,就是太过急躁,恨不得当即就给方从哲安一个弑君的罪名,把所有非东林党的人都清洗干净,完全忽略了大明的真正主人是天子,甚至还直接把天子视为仇寇,也就遭受到了残酷的打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