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673

  朱由校微微一笑:“平身!”
  朱由校知道熊廷弼在调边军这方面用了心的,也因此对熊廷弼说道:“南征途中,用兵调度之事,爱卿多用心,朕只负责处决贼首!”
  “是!”
  熊廷弼回了一句。
  换句话说,意思就是,朱由校这个皇帝就是去负责杀不老实的江南士绅的,具体怎么打,怎么平叛,怎么调度钱粮,熊廷弼你来负责。
  什么样的事就得让什么专业的人来做的。
  朱由校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最擅长的就是杀人立威。
  “臣翰林院侍读学士刘纯敬有本启奏,请陛下停止南征之事,视朝听政,以免徒耗民财,区区东南之反贼,不过旦夕可定,何须陛下亲征,还请陛下回宫!”
  “臣太常寺丞黄家鼎有本启奏,自古帝王之巡莫不劳民伤财,更是亡国之兆啊!陛下还请速速回宫,以安天下,中央之地,不可无君啊!”
  这时候一干中下层文官还是冒死从千步廊廊檐下闯了过来,且跪在了朱由校面前,依旧谏阻朱由校南征一事。
  “请陛下速速回宫!”
  “请陛下速速回宫!”
  “请陛下速速回宫!”
  ……
  而且这一干文官还继续高喊起来,似乎在彼此壮胆。
  方从哲等重臣见此只是摇了摇头,他们已经给自己部衙的人打了招呼,让自己底下的官员不要作死,但他们没想到底下的文官们还是有不识趣的,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把他们这些老臣的话当回事,也没自己这些老臣识趣。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虽然他执政严酷已是天下皆知,但许多文官还是不想让他这个君王轻易离开紫禁城,而看到紫禁城外的世界,似乎这些文官很怕自己这个皇帝看到外面的世界。
  “尔等不怕死吗?”
  朱由校冷声问了一句。
  “臣等既选择在这时谏阻陛下,便已将身死置之度外!陛下可以杀臣,但陛下不怕千秋万代之后,有人骂陛下是无道昏君吗?!”
  刘纯敬大声问道。
  “此有何惧哉!”
  朱由校回了一句。
  接着。
  朱由校又道:“千秋万代之后,谁要是只会骂朕是无道昏君,那他非蠢即坏!”
  然后,朱由校冷声吩咐道:“尔等阻朕南征,肯定是有意替反贼拖延,乃反贼同谋,拖下去,全部砍了!近卫镇直属镇抚兵执行!”
  “是!”
  负责统领这些直属镇抚兵的骆志杰回了一句。
  所谓的直属镇抚兵基本上近卫真中参加实战表现最优秀,杀敌在十人以上者,且已被选入讲武堂最新一期的学员。
  这些人个个悍勇,且经过讲武堂的教育而十分忠诚。
  所以,在骆志杰回了一声后,将手一挥,朱由校身边的直属镇抚兵就走了过来,如提小鸡仔一般,将刘纯敬等直接提拉起来,准备处死。
  刘纯敬因此大喊:“陛下!江南已是民不聊生、灾害不断,白骨露于野,十里无人烟啊!整个江南大地,鬣狗横行于田野,幸存者皆易子而食,或逃亡他乡插标卖首!陛下如何忍心再去江南,使民困加剧!所谓叛贼不过是活不下去而已,拨粮万石且免赋三年即可平定,何必南下!陛下缘何听不见臣之忠言啊!”
  “陛下!因江南重赋,江南之民受苦久矣,如今陛下又信奸臣之言,追缴逋赋、借清丈田亩之事而加征赋税,甚至以夺无地之民的纺织之利,才使得现在民怨沸腾,而反民日增呀!陛下此去江南,只会火上浇油啊!臣请陛下三思啊!”
  黄家鼎也跟着喊了起来。
  汪应蛟和毕自严都在江南待过,两人因此不由得会心一笑。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还敢诓骗朕,立即处斩!
  汪应蛟和毕自严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虽然不怕死但也是够坏的,是真把陛下当没出过宫的傻子忽悠,还用如此吓人的词藻来形容江南民困,想让陛下打消去江南的主意。
  “可到了江南的都知道,江南虽然赋税最重,但江南的富庶也是天下其他各地不能及的。”
  “江南如果都民不聊生,那其他地方就是地狱了。”
  “江南之民若都活不下去要造反,那其他地方早反了。”
  “希望陛下不要真被这些人不惜以死请命的行为给诓骗住。”
  汪应蛟和毕自严等不由得腹诽起来。
  “还敢诓骗朕,立即处斩!籍没其家!”
  朱由校不由得说了一句,然后大声喝令起来。
  咔擦!
  咔擦!
  咔擦!
  此时,大明门外,刀声不断,刘纯敬等人最终人头落地。
  “继续南下!朕倒要去看看,江南到底因为朕民不聊生到了什么地步!”
  朱由校说着就突然大声喝令道:“韩爱卿!”
  次辅韩爌忙小跑过来:“臣在!”
  “到江南后,你替朕宣谕江南各府士民,告诉他们,朕既是来平叛的,也是来送福报的,告诉他们,朕的出现,会让江南更富庶!”
  朱由校没有具体说是什么福报,但他的确是去改造江南的,是让江南更繁盛的,而不是要让江南的繁华消失。
  毕竟朱由校自认为自己不是殖民者,而是江南的主人。
  朱由校也相信韩爌到时候会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福报。
  作为堂堂次辅,不可能没有点忽悠人的本事。
  “臣遵旨!”
  韩爌立即回了一句。
  ……
  萧近高这里已正式祭告天地,宣读了檄文,表示起义,且全军称讨逆军。
  但因为整个叛军中,真正有能为的萧近高其实对起兵之事没有什么信心,也不想在将来的史册上太过显眼,也就建言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且随便抓了一个姓朱且以前吹牛逼自称是宗室子弟的地痞奉为主,且在同起兵造反的一些士子建议下称其为建文之后,而其将推为“奉天讨逆大将军”,所以,整个叛军显得特别不伦不类,真正想造反的是许多士绅,而被推出来的头领又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地痞流氓,甚至既说是清君侧,又说自己是建文之后,还自立大将军,总之是综合了各方面意见而搞出来的一场叛乱。
  而浙江那边黄尊仪的族人所搞的起义也与这差不多,也推了个姓朱的人为主,然后说是奉天讨贼,虽然口号不一样,但意思大致相同。
  不过,这两股叛乱势力倒也和历史上南明时期的明朝各监国政权一样,虽然都是一个阶层的一批人,甚至还有着某种关联性,比如此时,直接原因都是黄尊仪引起的,但是建立势力的口号却没有一致,连头领都没有统一为一个头领。
  此时,南京外城这边,这些起兵的江南士绅们正在和萧近高一起商议理政与作战的事。
  萧近高与徐少良、王养这些士绅坐在了一起,颇有点圆桌会议的皿煮样子。
  “我认为实行国政第一条就是应该优待士绅,所以要废黜一切严刑酷法,朝廷必须礼敬士大夫!”
  “没错,还有第二条,士绅的税不能征收,不能催缴,不能强征,不能让士绅像庶民一样力役!”
  “还有,不能设东西厂,宦官不能专权,锦衣卫也不能有,要开放言路,允许结社,允许私立书院!”
  “另外,必须独尊程朱理学,打击一切邪教异端,所有杂学,什么算术、天文、气学统统一概贬为异类,朝廷不得允许传授!”
  “对,这个有道理,还有必须海禁,朝廷不能为夺民利而开海,官营产业全部取缔,朝廷要轻傜薄赋,只征田赋即可!”
  “诸位别忘了至圣先师,至圣先师必须继续挂到学堂里去,还有圣人后裔必须尊崇,这是我们读书人对师德的尊崇!”
  “另外,不能再清丈田亩,一切清丈出的田地必须还给士绅。”
  ……
  萧近高看着这些一同起兵的士子激动地说着如何治政,越发的无语,不由得大声一吼:“诸位,安静一下!”
  这些士子们才安静了下来,看向萧近高。
  萧近高说着就道:“这些都得等我们清除完奸臣后才能做,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该如何尽快清除奸臣,如何应对奸臣乱党即将派来的大兵!”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
  萧近高说了一句,然后朝已被尊为奉天讨逆大将军的朱以贵拱手道:“大将军,以下官之见,眼下还是应该一面晓谕内城中的李长庚等人,令其归附大将军,与大将军一同举兵讨逆,一面集结大军沿着浙江方向讨逆,攻城掠地,招兵买马,以期与浙江黄家之义军会师,并在将来一统东南,然后直指山东、河南,进逼京师,清洗奸臣,使正臣还朝,明君在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