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济公传(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0

  邹孟勋是自少没练过劲儿的人,那里跟的上陈亮,陈亮只好慢慢儿走。走到半路,陈亮实在被他累的苦了,问邹孟勋道:“你怎么走的这般慢呀?”邹孟勋道:“你自己走的太快了,人家追你不上。吾是已经累的浑身是汗,两脚酸软,要走不动了。”陈亮一想:不差,他是没出门过的小孩子,吾走一步,他准的走十步,非但吾被他的累,还恐怕他要走伤呢!吾同他既是师弟兄,也就应该体恤他才是。想罢,说道:“师弟,你既走不动,吾就背负你罢。”邹孟勋走的苦极,恨不得有人背在背上走,自己好省些儿脚力,就答道:“吾实在走不动,师兄肯体谅吾背吾,这是最好了。”陈亮道:“既如此,你来伏在吾背上罢。”说罢,就蹲身在地。邹孟勋果然一伙身,紧贴在他背上。陈亮立起身,顿了一顿道:“你年纪虽小,斤两倒也不轻了。”邹盂勋道:“师兄真背的起吾吗?”陈亮道:“那个说背不起?即使再重些儿,吾也要背你。”说毕,就运出夜行工夫,其行如飞。
  转眼早到行辕,张大人已在行辕外望着,见陈亮背着一个和尚。暗想:这必是他捉来的妖怪。心中恨极,就叫通班差役,拿了木棍伺候。见陈亮一蹲身,把和尚放在地上,众人就一拥上前,棍棒乱下,不由分说。陈亮急待分辨,无奈一口气跑的呼呼乱喘,一时说不出话来。邹盂勋见众人上前打他,不知为些何事,自己无从分辨,只打的“呀呀”乱叫。陈亮恐怕打伤,忙用身子遮蔽,众人不及收手,肩背上也早着了两下。张大人见小和尚哭的不成声,猛然省悟道:他既做了妖怪,那里会怕打?他既怕打,必不是妖怪;他若不是妖怪,吾无端把他毒打,岂不罪过?忙喝住众人,陈亮这才说明情由、张大人懊悔不及,忙吩咐二人扶着邹孟勋进去。
  扶到书房门口外,只听里面济公拍手笑道:“打的好!打的好!要做吾徒弟,须先吃吾一顿下马棒。”陈亮听着,倒也好笑,引着邹孟勋进书房来见师父。邹孟勋抬头一瞧,见济公满脸油泥,连耳目口鼻也瞧不清,头上戴着破僧帽,身上穿着件油泥堆积的破僧衣,赤着足,蹬着草鞋,头上短头发约有三寸开外,实在不成样儿。自己想道:吾的师父眉清目秀,气宇轩昂,身上衣服也很干净的,那里是这个样儿?这明明是个穷和尚,吾不值同他磕头。陈亮用手指着邹孟勋道:“你怎么见了师父不跪下呢?”邹孟勋道:“这个穷和尚不是吾师父,吾不愿给他磕头。”陈亮道:“你怎么知道不是你师父呀?”邹孟勋道:“吾从前的师父干干净净,没有这般龌龊的。”陈亮道:“你不愿拜他师父也罢。只是方才吾念你同学师弟,背负了你多少路?现在你不做吾师弟,你也背还吾这些儿路罢。”邹孟勋一想:吾那里背得动你?只好勉强磕了个头罢。于是就跪在地下拜了四拜,济公道:“这是你勉强拜吾,不是诚心的,不好作数。”陈亮道:“他年纪小,还有孩子气;师父不必同他计较,就看在我分上,算了罢。”济公道:“不能!他不情愿,吾何必收他做徒弟?不要不要。”张大人道:“吾方才认他是个妖怪,所以把他打了一顿,心中实在对不起。师傅念他吃过苦楚,就收了他罢。”济公这才应允道:“吾看张大人分上,不好推却,只得应允,给你取过法名,叫做悟真。你嗣后如有不好,吾仍要撵逐你出去的。”
  说罢,又回头对陈亮道:“徒弟,你取的印信拿来合看。”陈亮就从身畔掏出那颗石匣。济公把印交给张大人,又把石匣揭开了,倒出珠子,果然是五百粒。济公就在这里拣选了八十一粒,也递给张大人道:“这是你府中失去的,现在物归原主。余外的把他变卖白银,周济昨天被水冲毁的人家。”张大人道:“好,吾给你办罢。”济公道:“大人肯办这件事,功德自然无量。只是有被水冲去一半的,有全被冲毁的,也有稍受水渍的,须得分别分别才好。”张大人道:“这事容易,只消吾亲去查一查,就好照办。”正在说话,忽有一人匆忙跑至书房。又出了一件岔事,且听下回书中分解。
第六十九回 张钦差宅中闹鬼怪
江水涨罗汉护行辕
  话说济公在张大人行辕收了邹盂勋为徒弟,就在席上把陈亮取到的印信交给张大人,又把张大人失下的湖珠八十一颗如数交还,余下来的四百十九颗,就请张大人代为抚恤被水人家。话未说完,只见外面进来一个家丁,济公认识是镇江张公子府中家人,知他今天特地跑来,必有事故,就在袖中一占算,即深悉其中缘故,也不去问他。见他给张大人叩了头,又给济公叩头,张大人先开口问道:“你来做什么?”那家人道:“启禀大人,家中闹的不成样儿了。”张大人失惊道:“什么人敢来闹吾家里呀?”那家人道:“不是人闹,是鬼闹。”张大人道:“什么鬼呀?”家人道:“也不知他是什么鬼,自从十一晚上闹起来,闹到今天还没休歇。吾家公子爷本想就请圣僧过去捉获他的,因为大人印信要紧,恐怕圣僧没空闲,所以忍耐到此刻。吾们众人都日里睡觉,夜间大家带着棍棒火镜,聚集在一块儿望着。这鬼真乖巧、真伶俐,吾们睁着眼等他来他不来,待吾们困倦了,大家睡眼矇眬,他就跑来给吾们混闹。昨天晚上闹的更是不像,索性把吾们扛抬到外面茅厕边去,吾们三十几人险些儿跌下坑去。所以公子爷一早吩咐吾渡江未禀明大人,就问圣僧印信的事可已办完,如没办好,只好等候几天;若是办完,公子爷说千万求大人,请大师傅即速就去,给吾们捉捉鬼。”张大人听罢,回头对济公道:“这事又只得求大师傅大发慈悲,就过江去给吾办办罢。”济公道:“使得使得,吾就去罢。”张大人见济公非但不推却,而且并不留难,肯立时前去,心中不胜感激,不胜欢喜。
  说话之间,酒饭也吃完了,马如飞师徒二人见济公要过江,也不便久留在此,随即起身。临行时,济公又嘱咐马如飞:“吾瞧你眉宇之间大有晦气,必有一场大祸临头。你务要格外小心谨慎,吾届时自来救你。”马如飞大惊道:“师傅瞧吾几时有大祸临头呀?”济公道:“不出三个月,就有生命之虞。”马如飞闻言,半信半疑,带着江标,辞别众人,自回观中去了。
  济公这才带了雷鸣、陈亮起身告辞,张大人派原来的家人,跟着济公同走。四人出了行辕,一径望渡口而来,走至江边,日已西沉。渡船上人认得是张钦差手下的人,忙找篙撑过船来,接了一行人下船,开驶过江。船至中流,济公见一夜叉,手执黄旗飞行水面,极为诧异,屈着指头一占算,就大惊失色道:“不好了!不好了!张大人有难。”忙叫船家转舵回去,不许返慢。雷鸣问道:“吾跟了师父多年,无论碰到什么事,师父总是从从容容,不忙不迫的,今天何以如此大惊小怪?”济公道:“你那里会知道,吾方才瞧见夜叉执着令旗往东飞奔,吾袖中一占算,原来今夜二更三点,江水要涨三十丈,那平望城市都要被水冲没。张大人行辕地势又低,必然也遭其祸。吾前已屡次给他出力,自然送佛到西天,这回也应该去救救他。”陈亮道:“师父是佛门子弟,以慈悲为本,这平望满城满村的百姓,无端被水冲死也是可怜的,师父怎么只救张大人一个人,不救这方百姓呢?”济公道:“救是自然要救的,只恐怕他们平素欺人骂天地,作恶多端,此刻恶贯满盈,救他们不了。”说罢,又作着船家用力摇橹。船家应诺,一时舟行如箭发,顷刻回到江口,家人给了船金。济公起岸时,又嘱咐船家从速把家眷搬至船上住宿,又叫他快去关照邻里,快快往内地逃难,若要迟了,准没命的。船家哪里肯信,笑嘻嘻的,仍把空船撑在僻静之处,引绳系着,自己取了船钱,带上酒壶,上岸沽酒去了。当夜水涨的时候,家眷竟被水冲没,这也是劫数难逃,不必去表他。
  济公一起岸,就张着嘴大着声音,一路叫喊道:“你们众人听真,今夜二更三刻就有大水上岸。你们众人听吾吩咐,快快往内地逃难,如若慢了,就要被水冲死。”雷鸣、陈亮也跟在后面,大家照样叫喊。焉知众人见济公是个穷和尚,又是痴痴颠颠,脚步歪斜,像喝醉酒的形状,雷鸣、陈亮又是外路口音,听不清楚,大家不睬。济公一路叫嚷,众人只是笑,没一个肯照他的说话做。济公见众人理也不理,叹了一口气道:“这真叫‘在劫不在数,在数最难逃’。吾虽然是婆心苦口,也是没有法儿的。”三人奔回行辕,已近黄昏左右,济公一进行辕,直撞到张大人的上房。张大人因为连日陪侍济公,弄得身体困乏,所以送了济公出门,自己就回到里面睡觉去了。方才入梦,忽闻仆妇们大嚷道:“这和尚从那里来的?怎么黑夜里撞到上房来了?”张大人一听有人撞进内衙,忙在床上一骨碌起来,跑到外面一瞧,见是济公,就问道:“圣僧怎么回来了?”济公道:“你有大难,吾特来救你。”张大人大惊失色:“吾好端端的在此,有什么大难?”济公道:“江水立刻要涨起来了,不到一刻,这地方就要变做一片汪洋了。”张大人道:“为什么呢?圣僧那里知道?”济公道:“吾占算出来的。”就把方才江中所见夜叉的事说了一遍。陈亮在旁问道:“水中的夜叉不稀罕的,师父怎么就诧异他,给他占算?”济公道:“江中海中都有夜叉,果然是不稀罕的。但他手中执着令旗,这令旗是江神涛听泉所用,平素不能轻用,惟有水涨水退,号令诸神,方才用他,吾所以给他占算。不料一占算,果然要涨水三十丈。”张大人不等他说完,就接口道:“现在这里既要被水冲没,师傅怎么来救吾呀?”济公道:“吾救你一家人倒还容易,只是你是钦差大人,为一方百姓之主,理应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吾方才一路叫嚷,叫他们大家逃难,他们道吾是个酒醉和尚,疯疯癫癫,都不肯听,吾只好请大人去吩咐他。”张大人道:“吾一个人如何吩咐得周到?”济公道:“不必你自己去吩咐,只须差几个人向各路分头叫嚷就是了。”张大人立刻就叫人去各处传谕。
  济公一回头,对雷鸣、陈亮道:“你二人快去沐浴更衣,把头发拆散了,走来听令。”二人领令去了。济公又对张大人道:“请大人派拨二十四个大汉给吾和尚,听吾号令。”张大人道:“现在吾们先须想逃难的道理,师傅还用什么人?”济公道:“不须逃得,吾自有法术,只是吾力量只好救你一家人性命,余外的百姓都救不了他。”张大人道:“救不了百姓,即使吾一家人有命,吾这功名也不保了。”济公道:“这是天意,干你什么事?你此刻要顾百姓也顾不了的了。”张大人这才自己走到外面,把身边的护勇一齐叫至面前,拣最勇壮的选了二十四人带至书房,交给济公。济公就吩咐他们,叫他都去沐浴,把头发披散,前来听令。济公又吩咐家人,预备朱红、笔、砚、黄纸,须臾送至书房。济公就把黄纸裁了二十六片,每纸念上真言,画了一道符。此刻雷鸣、陈亮同那二十四个人都来站在书房之外,济公就各人分给他一纸,带着他们出到行辕外,先往四面墙角之外,在地上画了一道符。然后回到辕前,叫人取案桌八个,接叠八层,下面又选四人护着桌脚。自己又回到里面,叫张大人穿戴冠袍坐在大堂,通班差役站立两旁,像审堂事一般。
  张大人问道:“圣僧忙了好久,酒瘾要到了,可要喝酒吗?”济公一到时候,更楼方打初鼓,屈指一算道:“还要挨延一歇儿哩,吾就喝些儿酒,也不要紧。”张大人立刻吩咐厨房,备办上等山珍海味全席。顷刻排在书房,济公一见了酒菜,霎时馋涎欲滴,对张大人道:“大人也来喝些酒罢?”张大人心中万分忧急,自己想道:不知和尚法术灵验不灵验,如要不灵,这水是不让情的,不管你大人小人、老爷百姓、钦差知县,只消他一冲到,准得性命交给他。吾今天的有命没命,不好定呢,那里还咽的下酒去!就回说:“圣僧你自己清罢,吾喝不下去。”济公道:“吾来救你,你还怕什么?吾说能救,就准能救,大人何必忧他?”张大人推托道:“吾此刻不去坐堂,等到事急之际,一时集不拢的,待吾先去坐上罢。”济公一想:他不要吃,吾也不必勉强他罢!自己就一个人坐在席上,大把菜、大口酒,大饮大嚼起来。张大人走出书房,就到大堂案上,众差役参了堂,就各各站着,寂静无声,犹如泥塑木雕一般。
  济公一个人在书房吃酒,觉寂寥得很,就吩咐家人:“到头门叫陈亮、雷鸣进书房陪吾吃酒。”那家人往外一传话,雷鸣道:“师父方才着急得很,现在怎么这般从容,还要喝酒?”陈亮道:“师父做事从没错落,他叫吾们去吃酒,吾们尽管去吃酒。”说罢,拉着陈亮往里就跑。走到书房,济公道:“快来喝酒罢,倘然吾的法术不灵,不到一刻,吾们师徒就要变作水中之鬼了。趁此没死的时候,喝他一个痛快,也不枉为人一世,来罢,快来喝罢!”雷鸣胆怯,见师父说这断头话,恐怕真要冲,就呆立在旁边想心思,连济公叫他都不答应。济公笑道:“你吓也要死,不吓也要死;喝酒也要死,不喝也要死。总要一死,不如喝了烂醉好死的,不觉着。”雷鸣一听也不差,就坐下狠命的乱吃。济公恐怕他吃醉了要误事,忙拦住道:“你这样的吃酒,真个要被水冲死哩!暂不叫你吃了。”雷鸣道:“师父方才叫吾吃,此刻又不叫吾吃,这是什么缘故呢?”说还未了,只听四面人声大起,二人大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 展佛法救济群黎
尝异味钦差欢喜
  话说济公在张大人行辕中预备一切之事,就叫雷鸣、陈亮进书房喝酒。正在一个要吃酒,一个不叫吃酒之际,忽外面人声大震,都说:“长江水涨起丈余,高与岸齐,还在那里涨哩!不到片刻,必要上岸,吾们快向内地逃难罢!”济公对雷鸣、陈亮道:“吾的说话如何?现在是这时候了,吾们快出去御水要紧。”说罢,就把酒杯“扑哧”往地上一丢,往外面就跑。跑到辕前,只听远远水声大震,济公忙叫二十四个大汉分站两旁,左右各十二人;自己同雷鸣、陈亮即时上台,直至第七层,对着江口正立;吩咐二人分左右站立,雷鸣在左,陈亮在右。济公双手打了问讯,口中念念有词。雷鸣、陈亮虽然立在那里,心中未免胆怯,昂头向江口望着。不到一刻,只见数十座白山,汹涌而至,此时哭声、喊声、水声、浪声,四面聚集。雷鸣已吓的战战兢兢,陈亮见水已来至近前,忙问济公道:“师父你看,水来了!”济公只是摇头不言语。陈亮说话之间,水已到二十四人面前,二十四人大家吓的魂不附体,个个想撒腿逃走。焉知济公预早料定他们必要吓跑,早用定身法把他定住。那些人虽然心中着急,无奈全身四肢不能动转,只好仍旧立着,不料水到面前,立时停止,不能再进,像被东西遮隔的一般,只从两面行辕墙角外流过去,到后面过行辕,仍是一片汪洋,高与楼齐。但见四面流水荡荡,人头浮于水面,有已死的,有未死的。济公见了,把手一招,那些活人、死尸,都立时应手而来,从水面上跌下来,滚在没水之地。一霎时,死的活的,堆满台前,又有许多牛、马、鸡、鸭、羊、猪,也浮沉过去。济公在台上立了半夜,将近天明,见后面水势渐衰,不再涌上前来了,知江水已涨尽,不复再涨,这才领着雷鸣、陈亮走下台来。
  一检点从水中救出来的人数,活的有二百余人,死的有三百四十八人。济公分付活的走进行辕,烤火烘衣,然后从身上摸出几丸丹药来,用水冲成一大碗,就分付二十四个大汉,各人把药水每个死人给他一口。一霎时三百四十八人,都把水吐出,活了转来了,济公也都叫他们到里面去一同烘烤。济公自己也走了进来,走至大堂庭中,见张大人高坐堂上,两旁站立的约有百余人,都在那里发呆。张大人见济公走至里面,忙起身高声道:“圣僧真是法术无边,果然能把江水隔住,不放他进来,现在那水弄退了么?”济公道:“要求水退,须等明天辰刻。”张大人道:“这水冲到什么地方为止呀?”济公道:“水到石佛山为止,石佛山后没水。”张大人把舌一伸道:“这水利害,从江边到石佛山,竟有三百十余里之遥,怎么竟冲至那边呀?”济公笑道:“我占算下来,这一回须冲没人家十万,冲死六十万人,若要不冲到那边,那里会到这个数目?现在四面算来,刚正见方一千里路。我这一次违了天意,救了你阖署的性命,又救了这数百个人,非但泄漏天机,而且大违天意,将来必要遭受重谴。但我和尚也是体天地好生之德,并不是作恶可比,想也不至于十分受罪。”说罢,叹了一口气。张大人道:“圣僧,我还要在堂上坐着吗?”济公道:“此刻水已平定,不必再坐了,我们到书房中喝酒去罢。”张大人闻言,即时吩咐众人各散,自己跟着济公进书房落座,一面差家人到厨房吩咐备办上等酒席。
  那家人领命进去,去了半晌出来,附着张大人耳边说了几句。张大人顿时勃然大怒道:“他平时往往在账房中透支银两,总说多预备酒菜,不料今夜才一发水,他就没有东西吃,岂不可恶!你去把他拉出去,给我着实捆打。”家人如奉了旨意一般,飞奔到厨房,不到片刻,就把两个厨子一正一副,都带到大人面前跪下。张大人问那正厨子道:“你姓什么?”那厨子战兢兢地答道:“小人姓张,名叫阿福。”张大人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那张阿福道:“小人今年四十八岁了。”张大人又问那副厨子道:“你姓什么,叫什么?”那副厨子道:“小人也姓张,名阿寿,今年四十六岁。”张大人道:“你二人莫非是亲兄弟吗?”张阿寿道:“大人猜的一些也不差,我们正是亲兄弟。”济公在旁笑道:“你二人同张大人倒是五百年前共一家。”张大人也笑起来了。济公道:“大人瞧吾罢,一者他与大人是同姓,有些同宗之谊;二则他二人年纪已近半百,吃不起这些苦楚的。”张大人道:“瞧你也不妨,只是你救他性命,又给他如此求情,他倒连酒菜也不给你预备,那里说的去!”济公笑道:“你我酒菜容易,只须吩咐账房,把酒菜银两交给我,我立刻弄来。”张大人道:“此刻行辕四面都是水,而且高与楼齐,不能进出,圣僧到那个地方去取酒菜?”济公笑道:“你莫管,这些小事情,我和尚尽能彀做。”张大人即时把二人放了,又叫人到账房取二十两银子送到书房。济公就吩咐取大毡毯一条铺在案上,口中念念有词。此时张大人同雷鸣、陈亮都睁着眼睛看,只见那毡毯平铺在案上的忽然渐渐的高起,高有四五寸方才停止。济公这才把毡毯揭起,只见满案都是碗盏,走上前一看,碗碗都是菜,热气腾腾,比自己烧的还热。三人都大惊,相视诧愕。济公笑道:“菜已来了,大家来吃罢。”又对雷鸣、陈亮道:“徒弟也来吃罢。”雷鸣道:“师父菜虽来了,酒还没有哩。”济公道:“容易。”说罢,就取墨笔一支,在壁上画了一个酒坛子,用手一指,那酒就从坛子里流出来。济公吩咐家人把酒壶往壁上去接受,一壶一壶,热腾腾的放在案上。济公拿来给张大人洒了一杯道:“这是陈绍,出在绍兴府,天下第一名酒,我和尚平生最喜欢喝。大人倘然不爱吃这味酒,我就给你取别的来。”张大人道:“我生平最爱吃的是人参露,师傅能彀取来吗?”济公道:“容易。”说罢,又取笔画了个人参坛子,也像取绍酒一般,用手一指,那露又直流出来了。家人取酒壶去接受,洒在杯中,果然清如秋水。济公道:“大人尝尝这味是不是人参露?”张大人吃一口一辨,非但的是人参露,而且比市上沽来的还好十倍。张大人赞道:“师傅真本领,果然是好人参露!”于是师徒宾主四人,喝酒吃菜。
  吃到中间,张大人道:“我虽然自少富贵,奇珍异味都已尝遍,惟有古人所说的龙肝凤髓没尝过。师傅既有如此大本领,谅必这东西也取得到。”济公道:“容易。”就取笔在粉壁之上画了一条龙,画的头角峥嵘,像活的一般,长约四五尺。画罢,又取了柄小刀,先把龙鳞去了,然后再把龙腹剖开,顿时鲜血淋漓。济公就用两个指头伸入龙腹,勾出一副龙肝,其形状颜色,竟像猪肝一般,吩咐家人洗了,交给厨房去烧制。那厨头张阿福、张阿寿件件东西都烧过,这龙肝是从没见过,没师父教过,那里烧得来?接了这东西,大家面面相觑,不敢作声。倒是张阿寿有主意,对他哥哥道:“和尚既然取得这东西来,必然知道炙法,吾们去问他一声。谅想这东西世上少有,大人也未必来责备我们的。”张阿福道:“不差,倒是兄弟有主意。”于是二人走到书房中,先给大人请了安,又走至济公面前跪下,给济公磕头。济公道:“你莫非烧制不来吗?”二人道:“是我二人实在烧不来。”济公道:“你先开了油锅,把这东西放在锅中,只一炸就取起来,用五香末洒了,拿出来好吃了。”二人领命,如法炮制。送到书房,济公一瞧这:“制的很好,张大人尝尝看好吃不好吃?”张大人用筷子钳一块一尝,其味鲜脆非凡,果然好滋味,就大赞道:“好味好味,我平生实在没有尝过。只是龙肝的滋味此刻尝过,那凤髓的滋味还没尝过,再请师傅给我弄一块来尝试尝试。”
  济公道:“好。”于是又起身取过墨笔一支,仍在粉墙上画成一凤,也是栩栩如生的一般,取小刀在他颈底下割下一块肉来,吩咐家人说:“这东西要用文火清炖,不可加人盐酱。”家人拿着跑到厨房,照济公交代,嘱咐张阿福、张阿寿。二人见只有三寸余见方、四五分厚薄的一块肉,恐怕烧了收缩愈加小,张阿寿又想出个主意来,把这凤髓用铁针钉在一块桂皮上放在锅中,用炭火渐渐的烧起来。烧了半天,方才烧好,送到张大人面前,张大人拿起筷子把这块凤髓钳来,一并放入口中,也觉其味鲜脆,就嚼了几嚼,往下一咽,对济公道:“圣僧真是神仙中人,这种滋味只天上所有。我活了一半世还没尝过,今天方才吃到嘴,所以就独自一个人吃,不与诸位客气了。”济公笑了一声道:“我本只为大人一个人吃,所以才割了一些。我两个徒弟,他常常跟我,要吃就好取给他吃,不必给张大人争这口福。”雷鸣一想:我师父真势利,我二人跟了他数年之久,从未见他弄这东西给人家吃的。今天看他是钦差大人,特地施弄法术趋奉他,那里轮得到我们,倒还说这等面子话哩。济公笑道:“雷徒弟,你不输服这块东西吗?你莫要怨我,晚上你要吃多少,我准给你取多少,断不食言。”正在说话之际,忽听外面一阵闹,有一件岔事。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一回 解冤仇马鹤当龙凤
赈灾区开仓碾米粟
  话说济公见雷鸣心中不服气,就答应他晚上取给他。雷鸣心中自想:这东西能有多少?照吾吃量,吃他十条八条龙肝、十只八只凤髓,也未见怎么饱呢!不料忽然外面闹起来,张大人忙差人出去打探,去了片时,进来说道:“回禀大人:外面马棚中养着一匹大人最欢喜的好马,不知何故,被人家把刀砍死在地,破了马肚子,把马肝取去,弄的满地都是鲜血,甚是可惨;又大人养在庭中一对白鹤,一雌一雄,那只雄的也被人家杀死,把他颈项下割去了肉,约三四寸阔。”张大人闻言,早已明白,心中微有愠怒道:这两件是我平生最爱的东西,他就假作龙肝凤髓,把他杀死,这般恶作剧,令人恨恨;但他有觅取印信之功,又有保护我阖辕性命之德,这些小事,我不好同他翻脸。
  济公见大人呆呆着想,就笑嘻嘻地说道:“大人勿怪,听我道来。你这匹马果然是匹好马,一日能走五百里,但此马前世与你有仇,故今世投了马胎,卖在这里,要想把你跌死,以报前世之仇。幸亏大人事忙,买了他来还没上背,倘一上背,他就要把你跌翻下来。至于这个白鹤,系与大人的小公子有仇,将于明天午时趁小公子出去游玩之际,把他啄瞎眼睛,以报前仇。我和尚既奉着佛教,以慈悲为心,以解释冤仇为事,故方才请于阎王,先把他魂魄摄去,投生富贵人家,然后把他肉身假作龙凤,取来骗你。大人也是个读书明理之人,应知道理,你想龙是何等之物?能大能小,能显能隐。大则可接连天地,小之则一芥之微;显之能使万目睹见,隐之能不为人见,所以《易经》上称他为神龙。至于雄者为凤,雌者为凰,最是祥瑞神奇之物,圣人在世界上做了皇帝,他才肯出来,所以从古以来,历史上这东西不过见了八九次。你想那有个人能去取他?世上说的龙肝凤髓,并不是真有其物,不过形容东西的贵重像龙肝凤髓一般而已。我方才用的法术是搬运法、易眼法,并不是真正仙家妙术,不过在水围之中,走又走不出,跑又跑不了,借此消遣消遣,解解闷而已。我那徒弟因为吃不着这东西心中有气,也是不通道理的缘故。”张大人一想:原来他有这个缘故在里面,这也难得。于是就把忿恨之心变而为欢喜之色,拱手道:“师傅一席话,顿时使我明明白白,足见师傅学问、法术,无所不精,真是令人佩服!”
  陈亮在旁接口道:“师父把马鹤假充龙风,我们已知道其中缘故,只是龙凤虽假,现在吃的酒菜确是真的,到底从那里取来的?”济公道:“这酒菜我到余姚县拐儿桥顺兴馆中取来的,待晚上吃完了,一并把银两碗盏送还他罢。”张大人道:“圣僧,那余姚县离此有二百余里路程,即使极快的脚程,也须要两天工夫,才能彀往返,你怎么转眼之间就能取到,这是什么缘故?”济公笑道:“这是佛家的妙用,连吾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然的缘故。”张大人是个极聪明极伶俐的人,见他如此声口,就知道他不肯泄漏,也不往下再问了。四人吃完酒饭,济公即把所有碗盏一并收拾定当,把银两放在碗中,又取笔写了一个字条儿道:“西湖济颠,困在水中间。厨房备办不及,暂假贵铺酒筵。送上花银十两,作为尊处本钱。”下面署名“和尚”二字。写完,又用信封封了,画上两个酒坛子,一把铁锥。这就是济公签的花押,无论什么信,都画上这个东西的。画完了,也放入碗中,仍用大毡毯遮了,用手一指,口中念念有词,顷刻之间,就见那毡毯渐渐低下去,忽然与案桌平了,众人见了,大是诧异。
  一夜无话,到了明日,那江水已退下三四尺。济公一早起来,他是永远不洗脸的,吃了早饭,张大人进来,欢欢喜对济公道:“水已渐退,大约明天就好了。”济公道:“那些冲不着的百姓,这一日一夜中又没东西好买,已饿得彀了,吾们今天带上干粮,去赈济一番罢。”张大人道:“我也有此心,无奈四周的水还大的很,吾那行辕中又没有船只,如何去得?”济公道:“这件事情不消大人分心,我和尚自有道理。大人只消预备粮食,我们就好去了。”张大人道:“这行辕中共有三个积谷仓廒,约有四千五百余担谷子,尽可用以赈济,只是朝廷定例极严,必须先经奏明,方才好开仓动支。此刻若就奏上去,也须六天工夫方能接到旨意,那里等得及?若不先奏明,擅自赈济,将来如皇上不答应,那个赔得起?”济公道:“这皇帝以爱百姓为主,比不得无道之君,大人若能开仓赈济,吾和尚料定他必然欢喜不胜,赞大人办事能干,非但不责备,而且好望升官晋爵,大人倘若拘执成例,先奏后赈,一者百姓都要饿死;二则皇帝也必定要怪你办事无能,不知缓急的。”张大人闻言,半信半疑道:“圣僧,我这功名非是容易得来的,不知吃了许多辛苦、许多艰难,方能到这地步,若为此得罪,丢去这个功名,岂不可惜?所以吾要步步稳着,不敢造次。”济公道:“我和尚从来不说欺人之语,吾说没事准没事的。大人与我有缘,办的事也不少了,大人自己想想,我和尚有欺骗大人,把圈套给大人钻的吗?”张大人忙摇头道:“圣僧说哪里话!我蒙圣僧搭救,才能彀安安乐乐,太平无事。人非草木,心中不知感激到什么田地哩,那个说钻圈套儿呀?”济公道:“大人从前既听吾说话不曾吃亏,今天就应该大着胆子试试,看吾和尚的计较到底差不差?”张大人一想:这官场公事是吾们做官的作家,你们做和尚的虽是佛法无边,本领强大,究属是个门外之汉,不知其中体例。这开仓赈济的公事,国帑攸关,是个极大极大的大事情,宋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个人敢先赈后奏的。吾若一开这个定例,嗣后做官的都要借赈济为名,把仓谷搬到自己家里,随后只须上一奏章,报销罢了,皇上那肯答应?想到这里,济公笑道:“大人的疑心也不差的,但凡事只须办的得法,说话只要说的圆通,没有不成功的。这件事吾和尚料得定当,大人若要不信,吾和尚先把案章写出来给大人瞧瞧,大人自可放心了。”张大人闻言大喜道:“这奏章如何措词,吾在此想了半天想不出来,圣僧既然有了,就请写出来,待吾请教请教,只须措词得体,未始不可。”
  济公听罢,就取文房四宝,铺纸磨墨,挥毫直写,不到片刻,已经写完。张大人在旁,瞧他用笔如飞,略不思想,自忖道:“这和尚能为真不小,非但法术无边,而且文笔敏捷,真正令人佩服。”济公写罢,投笔于案上,笑嘻嘻取了那稿递过张大人手中道:“大人请瞧瞧,不知道奏稿能用不能用?”张大人接来一看,但见上面写着道:
  【钦差大臣、奉旨查办事件臣张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奏皇帝陛下:窃臣奉旨巡查,于四月二日至镇江对岸之平望镇口驻扎,调查案卷,检察官方。不料才及二旬,忽于二十二晚二鼓时,江水骤涨六七丈,平地水深丈余,周围四五十里一片汪洋,人口家产尽被飘没,惨不忍言。臣目睹情形,立施救济,顾一时匆促,措手不及,只救得数百十人,不及百分之一。】
  【幸地势稍高,树林茂密,或升屋而得免,或揉树而幸生、然事起仓卒,不及携粮,时更久长,无处得食,叫号待毙,力尽声嘶。臣惟念百姓皆陛下之赤子,苟有疾苦,犹且时加存问,以恤艰难;而况遭此大厄,死在呼吸之时,焉有不色然动心,亟加拯救哉!臣谬膺重寄,职在民生,倘乘群黎垂毙,充耳不闻,则身伏斧锧,不足蔽辜。为敢上体陛下好生之德,下念穷民无告之形,因时度势,暂假权宜,即将臣衙内三仓碾米煮饭,亲坐瓜舟,身冒风浪,遍历受水之区。凡遇被难之人,即施以三日之粮,俾以充饥,借俟水退,凡用谷共□□石。查国家定制,地方食谷及公款一切,官吏有管理之责,并无擅动之条。臣急于救民,无暇顾及,甘冒死罪,为陛下布如天之德。愿陛下立加臣刑,以戒擅权之渐,临颖战兢,不胜待命之至。臣谨奏。】
  张大人看罢,霎时欢喜的心花怒开,拍案大叫道:“这奏章措词婉转,不激不随,我幕中老友也没这种妙笔,照这奏章上去,没有不准的。圣僧非但佛法无边,而且文思大妙,真是天下古今第一个人,我就照你罢。”说罢,就吩咐家人,到外传进阖辕人役,开仓斛米。不到一刻,斜了三百石在庭中。陈亮道:“师父,你把这米去赈济,还是用生的呢,还是煮熟的?”济公未及回答,张大人在旁听了,“啊哟”一声,又生出一件难事来。此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二回 弄神通草谷变白米
济饥渴鱼鸟送酒菜
  话说张大人派人把仓谷搬出,共计三百石,在仓外庭中量外,济公同雷鸣、陈亮也在旁边。陈亮见未碾的草谷,一问济公,就把张大人提醒,“啊哟”一声,回头对济公道:“圣僧,我有件难事请教你。”济公道:“是什么事?”张大人道:“此刻赈济是急赈,比不得寻常之事。我想这三百石草谷,叫人碌起来,非三五天不办;待三五天后再把碾米煮成熟饭,又须一半天,那些难民怎么等得及?势必一个个都饿死了!”济公笑说道:“这件事是更容易了,我和尚有法子,大人不必费心,只须稍等一会就有熟饭。”说完,就吩咐家人预备三间空房,把所斛仓谷尽数搬入房中,一面预备家伙盛放饭团。家人领命,霎时预备定当,把仓谷一齐搬进屋中。济公一个人走进屋中,把四周门窗一齐关闭,只留壁上一个洞儿,吩咐众人都拿着家伙,在洞外伺候接受。众应诺,一个个在洞门外立着。不到一刻,只听屋中一声响亮,正在互相猜疑,不知是何缘故,忽又听济公高声叫道:“好了好了,你们把家伙来罢。”众人闻言,都擎了家伙伺候着,只见一个个热腾腾的饭团,大如中碗,约有二斤米左右,从洞内连络不断的丢出来,都落在家伙之中。这只满了,丢在那只里,顷刻之间,所有家伙之中都已丢满。众人叫道:“有了!”济公在内应道:“有了,就住了罢。”于是济公把门开了,走到外面来。众人都不解其如何碾的如此神速,煮的如此容易?大家交头接耳,你言我语,议论不已。内有一个伶俐的家人道:“我们何不从门缝儿里张张看?”众人都说:“好。”于是大家偷到后门去一张,只见里面第一间屋中,都是碾剩的草谷;第二间屋中,都是碾下的谷壳糠秕;第三间屋中,都是做成下的饭团。
  此时张大人也来了,见生谷已成熟饭,就喜之不胜道:“圣僧真是大神通,怎么顷刻之间都已齐备?我们立刻就好出去赈济了。”济公道:“这些小法术有什么稀罕?我们先去寻近处的人,各人给他两个,好等他先充充饥。”雷鸣道:“坐的船呢?”济公道:“有有。”说罢,就带着二人,出到行辕外面。见门前江水还高有数尺,济公即把自己所戴破僧帽,摘将下来丢在水面,口念六字真言道:“唵嘛呢叭迷吽!”用手一指,只见那帽儿滴溜溜在水上一转,渐渐长大,长到丈余。济公回头问二人:“这般长大,坐得下我们几个人吗?”陈亮答道:“彀了,彀了。”济公道:“彀了就是。”陈亮仔细一瞧,竟已变成一只平底瓜皮船。济公又去折了一枝芦苇,放在船上当作竹篙,一面叫雷鸣进去,吩咐众人把饭团搬运出来:放在船上。张大人在里面闻说船已齐备,就随后到外边来,果然见一切齐全,不禁暗暗咋舌道:“这和尚真厉害!”济公就对张大人说道:“大人请上船罢。吾和尚今天权作艄公,给大人撑篙摇橹,去做一件大大的功德。”张大人道:“好。”于是撩起袍袂,由家人扶同上船。此时饭团早已搬运满船,船上只余四五个人的坐位。济公见张大人已上船,自己也跳上船去,叫大人坐在船头上,两个家人站立于左右,济公自己却立在后艄,用芦苇一指,那船早离行辕有五六丈之遥,一路往西北而去。但见水面死尸满目,惨不忍睹,济公用于一指,那些死尸就像走路一般,往船后直流,顷刻之间,就不见了。
  张大人见一家屋上坐着三个人,已饿得面黄肌瘦,垂毙的样儿,回头对济公道:“师傅,屋上的几个人,先去给他几个饭团罢。”济公道:“好。”立刻把船摇上前去,直至屋下停了。张大人吩咐陈亮,各人给他两个饭团。岂知两个人还能走至屋檐来接,一个早已饿的半死,非但身不能动,而且声气也响不出了。张大人见如此光景,回头问济公道:“圣僧,你看这人能救吗?”济公道:“能救。”说罢,就一抬腿跳上屋檐,走到这人身旁,摸出一丸丹药,咬下半丸,送入这人口内;回身跳下船来,用篙一指,那船又早已离屋六七大了。张大人道:“圣僧慢开船,他还没有救活呢。”济公道:“不要紧,他吃了吾丹丸,就会自己活了。吾救众人要紧,哪有工夫等他一个人。”于是又向西北摇去,见人就给饭团,见垂死的就给丹药,救到傍晚,已救了千余人,船上的饭团也给完了。张大人道:“圣僧,天晚了。吾们回去,明天再出来赈济罢。”济公道:“救人如救火,那些被难的百姓饿上两天一夜,早已饿的半死,若要再饿上一夜,必然饿死。吾们回去再带上饭团,索性今夜把这赈济办完了罢。”张大人道:“今夜天将下雨,没有月色,路上黑暗如漆,又有大风,船上又燃不上灯火,非但船行不得,而且暗黑之中,瞧不出那一处有人,那一处没人,如何赈济呢?”济公道:“不要紧,吾自有法术。”说罢,叫大众把眼闭上。大众依言,不料才一闭眼,济公已说道:“到了,到了。”张大人睁眼一瞧,果然船已到了行辕之外。
  张大人道:“吾们这船已走出有二十余里之遥,怎么一歇儿工夫就回来了?”陈亮道:“这是吾师父用的缩地之术,无论你水路岸路、船行马行、百里千里,只须他念上一道真言,把地一缩,就缩到了。”张大人道:“这个法术你也会吗?”陈亮道:“这是仙家妙用,佛氏玄机,吾们虽是他徒弟,究是俗眼凡胎,那里学得来?”济公在后艄催促道:“天已不早,莫要多言,快上岸罢。”于是一行人众,跳下船来。济公也下了船,迳进行辕,仍到三间空房,吩咐众人再把家伙候在洞外,顷刻又丢满饭团,仍如前搬运上船。济公出来,张大人接着,济公请张大人亲至大堂阶石上,通诚祷告一番。张大人就祷告道:“弟子没有恩德,刚到这地方,正逢江水大涨,平地水深数丈,以致百姓都被水飘没,其有升屋揉树幸而不死的,也都饿的奄奄将尽。弟子不得已,开仓碾谷,煮米成团,竭力赈济,无奈灾地太广,一时不能周遍,若待明天,恐已无及。为此,不得已告恳上帝,俯怜民命,乞赐月光一夜,使弟子得竟全功,不胜万幸。”祷已毕,磕了几个头,起身站立一旁。然后济公跪下,口中喃喃祝告祝告,就向上呵了一口气,又用手对天画了一道符。画毕,大喝一声,只见天上遮蔽的黑云,应着他声音,如飞鸟一般四散飞去,顿时现出满天星斗。须臾,一轮明月从东升上,月光分外的明朗,照耀得如同白日一般。济公这才仍同张大人并一行人出了辕门上船,仍请张大人坐于船头,一路往西南行去。
  月光之下,如日间一样,凡树上、屋上的被难百姓,个个看得亲切,仍是见一个给一个,有饿的将死的人,给他丹药。救到半夜之后,张大人觉肚中肠鸣辘辘,饿火中烧,就随手取了一个饭团拿在手中,对着济公叹了口气道:“圣僧,吾自出娘胎就是丰衣足食,从没尝过这白饭的滋味。今天为赈济百姓,弄得饥饿难堪,忍耐不住,只得像难民一样,吃了饭团充充饥。师傅倘肚饥饿,也请暂时吃他一个罢。”济公道:“大人万金之躯,国家梁栋,那好像难民一样吃这白饭!吾给大人取些儿菜来过过饭罢。”说罢,就口中念念有词,用手将水中一指,只见水中忽然浮起一条大鱼来,口中衔着两双筷子,浮到船边,伸起头来把筷子放在船中。张大人取在手中仔细一瞧,见这筷子也不是竹,也不是木,也不是象牙,光滑异常,浑身通明透彻。张大人见所未见,忙问济公道:“这筷子什么东西做的呀?”济公道:“这是明鱼骨做成的,价值连城,惟水府中最多,不甚稀罕。方才吾去借来,待吃好了饭,仍须还他。”话未说完,又见一鱼浮起水面,口中衔着一篮,也游近船来,放在船中。张大人取至身边,揭开盖儿一看,原来里面放着三碗菜,都是水中之味。济公道:“大人菜已送来,请吃饭罢。”济公又道:“吾不吃饭,要吃酒。”说罢,往上一指,忽见一鸟,五色斑斓,形如白鹤而身形略小,口中衔着一大酒壶,飞下济公面前,把酒壶放下,对着济公引颈长鸣了三声。济公点头道:“难得你如此费心,你去罢。待吾喝完了,你再来取壶罢。”那鸟即飘然高飞,直至云霄不见了。张大人见菜也齐备,酒也取来,心中又是诧异,又是欢喜,就叫雷鸣代他立于船首,瞧那屋上、树上的难民,指挥家人递给饭团,自己却走到后艄,与济公坐在一处,一个喝酒,一个吃饭。吃了多时,见碗中的菜分毫不少,且滋味极美,异乎寻常;又见济公咕噜噜的吃大口酒,吃了半天,总是常满不空,就忍不住问道:“圣僧,这酒菜到底是天上之物,还是人间之物?怎么吃他不完的呢?”济公笑道:“吾也不知道他是那里来的,横是他送来了,吾们就吃他个碗净壶空罢。”说还未了,只听水中“扑通”一声,又现出一件怪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三回 防冤仇代递折匣
买冠袍游戏张三
  话说张大人在船上正在盘问酒菜的来由,忽听水中“扑通”一声响亮,往外一瞧,只见一个大鳖,大如圆桌,伸着头,两个乌溜溜的眼睛对济公望着。济公道:“你来做什么?”那鳖儿四脚一划,游近船边。张大人仔细一瞧,原来鳖背上背着一个木牌,心中不胜诧异,正要差人俯身取来,济公早伸手取在手中,从后艄递过来,给张大人道:“大人你修此功德,已感动上帝了。”张大人不解其意,接来一看,见那木牌乌黑色,长约三尺,阔五六寸,上写粉色汉篆两行。张大人是个读书出身,于学无所不通的,他就把木牌竖立起来,口中念道:“张钦差擅发仓谷,赈济难民,具此仁心,延寿十年。”大人念罢,就“啊呀呀”的喊起来道:“诧异呀!真诧异呀!这木牌到底从那里来的呢?”济公笑道:“大人你瞧,由这个东西背负而来,就可知道是天意不是人力了。”张大人点头道:“不差。”说话之间,那个大鳖早已悠然而逝。张大人就把木牌放在船头,对天磕了好几个头。此时四野鸡声高唱,月色西沉,东方发白,赈济的事也早已办完了。济公把所有碗菜仍收拾在竹篮之中,念上咒语,忽见方才送菜来的大鱼又浮出水面。济公即把竹篮丢在水面,那鱼见了,忙过来衔着,一摇尾就不见了。济公又用手一指,忽又来一鸟,高大如前鸟,惟浑身作灰白色,张着两翼飞下来,衔了酒壶,直向云霄飞去。济公拍手笑道:“妙呀,妙呀!”张大人道:“圣僧,吾们已遍历灾区,没有遗漏的人了,现在天已大亮,好回去了。”济公道:“好。”仍嘱咐众人闭眼,一转瞬间,早已到了行辕。张大人等一行人下船进辕。济公也下船,念了咒把船收起,仍变了一个僧帽,拍去了水,戴在头上,一路歪斜脚步,直走至里面书房。
  只见张大人把块乌木牌儿供奉在书房正中,自己穿着衣冠在那里磕头,见济公进来,忙起身让座道:“圣僧辛苦了。”济公道:“吾们此刻还没工夫说别的,你先把昨日的奏折用上印信,装上匣儿,急速派人进京投递。如若慢了,就有冤仇从中煽惑皇帝,那事情就要不妙了。”张大人闻言,忙亲到里书房幕友那边去取。此时幕府中人闻主人赈济回来,早已起身梳洗已毕,把妻折写好,专候他来取,见张大人已至,即忙取来递给张大人。大人忙取了跑到外书房,一面吩咐家人到上房取印信出来,就在外书房着众人用印装匣,顷刻之间,都已办完,就选一个亲信家人名叫张三的投送进京。不料正在背上折匣告辞主人之际,济公忽然打了一个冷战,屈指一算,说声“不好”!忙对张大人道:“大人有冤仇在京,要借此事伤害你,张三去不得。”张大人道:“吾没有什么冤仇。”济公道:“此人你从前是参过他一本,几乎把他前程参去。他刻刻在心,时常怀恨,恨不得借些事来害你。现在若叫张三去投在他手内,就了不得了。”张大人道:“吾手下家人,惟有张三最为伶俐,他办的事吾可以放心,倘然不叫他去,再没别个允当妥洽的人了。”济公摇头道:“别人更使不得。”张大人道:“既不叫他去,又不叫别人去,到底什么的办法呢?”济公道:“除非我和尚自己去走一遭不行。”涨大人道:“圣僧是个出家人,如何去得?”济公道:“不要紧,吾到了那边自有道理。大人不必担忧,吾包你办的有功无过。”张大人岂犹不知道济公的本领?今见他自己要去,就准知道非他自去不行,就说道:“既圣僧肯成全吾,不怕辛苦,这是最好了。只是你一个人去,路上不便,吾再选一个妥人跟去,路上好服侍服侍。”济公道:“不需选人,就是张三罢。这人吾很爱他伶俐,叫他做事,必然指挥如意,马到成功的。”张大人道:“好,就是他罢。”于是嘱咐张三一番说话,叫他:“一路上听圣僧差遣,回来自有重赏;如要不然,吾定要大大责罚的。”张三诺诺连声。济公就早饭也不吃,起身告辞,张三仍背着折匣跟着。雷鸣、陈亮见师父要走,忙问道:“师父,吾们二人也跟了你走罢!”济公道:“你们不要跟吾,就在这里住着罢。吾这回进京,多则五六天,少则三四天就要回来的。”张大人道:“二位不嫌怠慢,就在这里住着罢,待师傅回来,还要到吾家中去捉怪呢。”二人无奈,只得送了师父,回来安心住着。
  济公出到辕门之外,仍把僧帽摘下来丢在水面,一念真言,顿时又变成一只平底船。济公同张三登舟,一路摇向江南岸。到了岸边,二人即时起岸,把僧帽收起,仍戴在头上,径向杭州而来。一路饥餐渴饮,渡过钱塘江,对过就是京城。二人进到钱塘门,见六街三市,热闹异常,二人拣了一个饭铺子吃了酒饭,济公道:“吾们先去见秦丞相罢。”张三道:“秦丞相是当朝的首相,你是和尚,吾是家人,如何见得着他?”将公道:“不要紧,吾有法子。你身上有银子没有?”张三道:“有。”济公道:“你有多少银两?”张三道:“大约有四五十两,都是散碎的。”济公道:“你都掏出来给吾。”张三道:“这银两是大人吩咐账房,发给吾二人路上盘川的,师傅莫要使用完了,路上没饭吃。”济公笑道:“不要紧。”张三见是主人的贵客,不好十分拦阻,只好跟他走,至新衣店,一脚踏进去。店中伙友见是个穷和尚,认他化斋来的,忙喝道:“这里不斋僧道的,你到别处去罢。”济公醉眼模糊,对伙计望了一眼,也不答,一路歪斜脚步,往里直跑。那伙计见他有些酒疯,忙赶出柜来一把把他拉出。张三在后喝道:“吾们是张钦差行辕里的人,哪个敢动!”宋时年间的人,最为势利,听得“张钦差”三个字,早吓得魂不在身;又见张三衣服气概,立时缩手,站立一旁改口道:“大师傅到底做什么的?”济公道:“吾要买衣服。”那伙计道:“大师傅要买什么衣服?”济公道:“吾要买二品袍服、纱帽、玉带、方头靴,你们铺中都有的吗?”那伙计道:“有有。”立刻跑进里面,捧出三四套冠服放在柜上,任从拣选。
  济公道:“吾穿戴起来试试看,不知长短如何?”说毕,就取那件最新最好的红袍披在破袖外面。伙计见他这个破衲满幅油泥,龌龊不堪,恐怕污及新袍,欲要阻止,又恐惹他动气,心中不敢,只皱着眉头,睁着两眼瞧着。济公把红袍穿上,结了纽扣,束上玉带,把两个破草鞋脱下,就赤脚穿了方靴,把破僧帽除下放于柜上,即取纱帽戴了,走到镜前照了一照,对伙计道:“长短大小如何?”伙计道:“刚正称身,也不长也不短,也不大也不小。”济公笑道:“倒很巧,第一次穿着刚正称身,就是这套罢。”伙计道:“最好,省的拣选了。”济公道:“统共算来应该多少价银?”伙计道:“统共六十二两。”济公道:“不多不多,吾就依你罢。”伙计一想:人家走上门的客人,总要争多论少,想便宜的;这和尚一口价就满嘴答应,瞧他个穷和尚,倒是大气量。济公用手在身上摸出一包银两来,正要解开包来,忽然眉头一锁道:“唷唷,吾今天多吃了些茶,小解急的很。”伙计道:“大师傅要小便,这路东就有小便地方。”济公道:“既如此,吾去解了再来。这包儿就在这里,你们切莫偷开,这里面还有许多人家寄带的金珠,倘然少了,定要你们赔的。”伙计道:“你有同伴在这里,叫他瞧着就是了。”济公就一回头对张三道:“张爷给吾照应些儿。”张三道:“师傅去罢。”济公这才慢慢儿出铺门,方下阶石,又回头对那伙计道:“吾到了这里,连东南西北的方向都不认识了,烦你来指点指点罢。”伙计走出铺门外,用手往东一指道:“那边不是小便处吗?”济公笑道:“不差,吾眼光近瞧不见,倒烦劳你了。”说罢往东就走。走到小便之处,回头一瞧,见伙计早已走入铺中,没人瞧他,他就撒腿飞跑,一径往秦丞相府中而来。
  这里张三坐在铺中等他回来,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心中诧异道:怎么此刻还不来?就问伙计道:“小便处离此多少路?”伙计道:“没有多少,只半条街。”张三道:“既然路不远,怎么还不来?”伙计道:“莫非他不识路径,不认得回来不成?”张三道:“他原来是西湖灵隐寺出身,怎么会不认得路径?”伙计听了,也诧异起米。内中有个管账地说道:“他既不来,这位客人也不必去等候他,只须把他银包当众解开,把价银付了。他的东西,你就给他带回去就是了。”张三道:“你不知道这和尚怪脾气,他的东西不准人家偷动。你此刻若背地偷开他银包,他一动手回去上覆主人,吾的饭碗就要打翻了。”伙计道:“你瞧着,吾们解罢。”此时张三早已等得心焦,也顾不得什么,就道:“你们既要解他银包,吾也不能管,你们就解罢。”于是那个管账的走过来说道:“吾来解罢。”一面说,一面就用手把纸包解开,一瞧,“啊哟”一声,两眼发直,顿时呆了。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四回 倍骗案秦相提人
试胆量法场待斩
  话说张三在新衣铺等候济公不来,只好听凭铺中管账的主意,把济公存下的银包解开,付还衣服价银。岂知包中并不是银两,是许多碎石块,管账的一瞧就呆了。张三走上前道:“他的银两毅付吗?”管账的道:“何曾是银两?你来瞧罢。”张三一看,半晌说不出话来。那些伙友都说:“这和尚是骗子,这人同他一块儿来,必是个同党。现在既叫和尚走了,惟有把这人送到官府去,着他身上要交出价银。”说罢,就一拥上前,把张三拉住。张三不能分辩,心中想道:这和尚今天诚心冤吾,所以先把吾身上银两先取去,此刻吾没半个钱儿,如何是好?伙计等大家议论,要把张三送到钱塘县衙门中去。张三道:“且慢,吾是有来历的人。你们派两个人跟吾到秦丞相府中去找找他看,如若找不到,再送吾到钱塘县去也不迟哩。”那伙计道:“吾们哪有空闲跟你去找人,你要找他,你先到县中去走一遭,再去也不迟哩。”张三没法,只得跟着三个伙计,奔向钱塘衙门中来。到了衙门,两个伙计先走至门上,一道辛苦,门上见是新衣铺中的伙友,忙问道:“两位到此何事?”伙计把这事前后说了一遍。门上见是拐骗案件,不敢怠慢,忙进内衙一回禀,钱塘县立刻升堂,把张三带上去。
  正要审问拐骗情由,忽然外面一个家人打扮的,骑着一匹快马飞奔前来,直至堂前,下马上堂。钱塘县认识是秦相府的家人秦禄,忙起身问道:“管家下临敝署,有何事故?”秦禄道:“相爷特差吾来,要讨拐骗新衣铺中冠袍的骗子。”知县道:“原来为此,只是这人虽然送到,本县还没问明情节。待吾问了一堂,把口供抄齐再送来罢。”秦禄道:“不能。相爷吩咐说这骗子名叫张三,在外面做的案不少,现在被人在相府告下来,说他又拐了人家贵重东西,相爷所以亲自要提审。一审明白,就要把他一刀两段,以正国法的。”张三在旁听得亲切,自忖道:吾素在张大人行辕当差,并没犯过什么案子,那个凭空到相府去告我?况且照国家律例,即使犯了拐骗案件,也不过打几百个竹板儿,并没有正法的重刑,今天怎么就要小题大做?这其中必有缘故!正在左思右想之际,只听钱塘县说道:“既是相爷要人,吾焉敢怠慢!”立刻吩咐差役人等:“把骗犯张三锁了,跟着奉相府大爷送去。”下面一声答应,就“呛啷啷”把铁链一抖,锁了他颈项,拉着就走。秦禄给知县拱拱手,慢慢儿的骑上马背,走出县衙,差役等跟在马后,一路往相府而来。
  走到相府前,张三抬头一看,见门前冷清清,并没车马。此时秦禄早从马上下来,牵着马从旁边门中进去,四五个解差站在门外候着。不到片刻,只见中门大启,里面跑出个军官装束的人来,大叫一声:“钱塘县拐犯张三进。”解差一声答应,拉了他就走。走至中门,见里面一个大庭;走完大庭,就是大堂;大堂后一间暖阁;暖问后又隔一庭,方是二堂,二堂上红纱帐筛,峡中坐定一人,头戴金翅乌纱帽,身穿一品大红袍,下半身被案子遮着瞧不见,面如满月,三络长须半黑半白,两道长眉,一双细目,天庭饱满,准头端正,紫膛脸,两耳垂肩,有棱有角。两旁站着二三十人,都是军官打扮。解差把他带至暖阁,两旁的人就传呼道:“跪下!”解差同张三都一齐双膝点地。秦相远远问道:“你叫张三鸣?”张三道:“是,小人姓张名三。”秦丞相道:“你怎么串同济颠和尚,拐骗东西?”张三道:“小人向在张钦差手下当差,安分营生,从未做过这个勾当。这一回奉大人谕,陪着济颠送奏折人京,不料这和尚不规矩,路上把吾银两骗去,又到新衣店中拐骗了纱帽、红袍,玉带、方靴,假推小解,一去不回,把吾丢在店中,以致被他送到钱塘县衙门,转送到此。这是已往之事,并无假说。相爷如若不信,请行文到张大人行辕,便知端的了。”秦丞相闻言,拍案大怒道:“你这混账东西一味胡说!现在和尚已被吾捉获在这里,还敢抵赖?真是胆大!”张三道:“大人既把和尚捉获,就请把和尚提出监来,当堂对质。如若小人真实拐骗,甘受重罚。”秦丞相道:“好,吾去提来与你对质,如若你真是拐骗,吾就立刻请王命,把你正法。”说罢就吩咐两个军官:“到刑部监中提取和尚!”军官领令下堂去了。不一刻,只见济公头戴纱帽,身穿红袍,腰束玉带,脚蹬方头乌缎朝靴,在两个军官之前,一路歪斜脚步走进大堂,两军官跟在后面。张三一想:他既犯罪,必须用刑具,怎么肯放他一个人走?这其中必有缘故。
  和尚走到大堂庭中,只见秦丞相立起身来,迎下阶石道:“师傅请了。”济公道:“听说拐犯张三已提到了。”秦丞相道:“是提到了。”张三闻言,就高声叫道:“济师傅,你怎么无端害我到这个田地?吾跟你无冤无仇,你怎么就忍心的陷害吾?”济公哈哈笑道:“你说吾害你,你从前做过亏心事么!秦丞相要办你,不是办这件案子,是办你从前拐骗人家处女贩卖的案子。”张三一想:吾从前在放荡的时节,果然犯过这件案子。但这案子是犯在临安地方,况且已经有八九年的远了,怎么秦丞相还会知道呢?他是素来吃跟官饭胆子大,到了这地步,仍不动声色,回头问丞相道:“小人犯案,大人怎么知道?”秦丞相道:“欲人不知,除非不为。”张三道:“小人并没有犯过案,大人何以知道吾犯案?”济公道:“你在前八年,在临安惠民村拐骗周莲溪的处女,把他贩至苏州卖给人家做妾,这女子受你的愚,气愤交加,当夜就拿条绳自己缢死。你知道不好,逃到这里,投至张大人那里,取名张三,服侍张大人直到于今。今天冤鬼来控告,吾所以借这骗冠袍把你弄到这里,你还有何说?”张三一想:不差,他说的果然句句是真情,莫非真有冤鬼?想到这里,就低着头不敢做声。秦丞相道:“他既服罪,就不必再往下问他。”立时叫左右取纸来,叫他盖上指模。张三没法,只得照着吩咐盖了。秦丞相就命军官传刽子手来。须臾传到,给丞相跪下请了安,站在一旁。秦丞相又吩咐:“把张三捆绑起来!”两面一声答应,立刻把张三衣服脱下,用绳如法捆绑。张三卧讨道:不料吾竟死在这里!但是冤鬼如何就会告状?吾总不明白。吾只闻阳世人告阴状,从不曾听得阴曹冤鬼告阳状的,真是新鲜。如若不是冤鬼告状,吾当初犯案的时节,只有吾给买主两个人得知,此刻秦丞相怎么就会知道?又自己转念道:横是死在顷刻了,死后阴灵不散,必然会明白的。
  张三一面思想,军官一面捆绑,济公立在旁边,斜着两只醉眼在那里瞧着,见张三只呆呆忖度,面不改容,全无惧色。捆绑已毕,秦丞相就对和尚道:“烦师傅就代吾去监斩罢。”济公应声道:“得令!”说罢,就喝令军官人等,拥着张三出相府。此时张三把眼一闭紧,把牙门一咬,拚着忍了一刀之痛苦就罢了。来至府门外,济公把这些众人喝住道:“你们且慢行,吾要同他说话。”众人就止住脚步。济公走近张三面前,对他说道:“吾与你有交情,你今天死了,必有说话交代家中的,你就趁此给否说,吾好回去给你寄个信儿。”张三一咬牙,恨道:“都是你这贼秃驴串通秦奸贼害吾,到了这时候,倒还说有交情!吾死了必然变个冤鬼来提你,断不放松你。”济公笑道:“你死了,张大人的事那个去办?”张三道:“折匣在你身上,不干吾事;吾头儿一落地,还管什么?”济公道:“你今天果然拚着死了吗?”张三道:“到了这地步,那个痴子望天塌,还想活着!”济公道:“吾来救你话,可好吗?”张三知道和尚又同他打哈哈,就骂道:“贼秃驴,害得吾到了这个地步,还来同我打趣。吾不要活了,快来杀吾罢!”济公也怒道:“吾好意想救你,你倒横骂我贼秃驴,竖骂我贼秃驴,骂得我真厉害!吾今天务要给你吃些儿苦哩。”说罢,喝令众人:“拥着走!”
  走到东市梢停下,刽子手亮出刀来。济公道:“且慢着,他虽然骂吾,吾总是同他受了张钦差命令,一块儿出来办公事的,总有些儿朋友交情的。吾去买些儿香烛酒饭纸锭儿来,活祭他一祭,省得他饿着肚子死去。”说罢,就往前走去。张三破口大骂道:“贼秃驴,谁要你活祭?谁要吃?你快些儿把吾开刀罢!”济公也不回答,一径往前面去了。众人都站着等候,等了好久不见回来。天色已渐渐晚下来,众人着急,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和尚既不来,吾们就把犯人杀了罢。”有的说:“他是监斩人,他不来不好杀人。”有的说:“把他带回去,禀明丞相再说。”正在议论纷纷,见前面一人飞奔前来。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五回 奉赦命张三庆生
说阴功长贵感动
  话说众人等候济公,一去不回,或有要带回去的,或有要就此杀的,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正在扰攘之际,忽见一人骑着马,手中提着行灯赶到,大叫道:“丞相有令,恩赦张三,带他回去。”张三一闻此信,就知道活了,心中不胜之喜。众人跟着骑马的人一路同至相府,张三瞧见门前“秦相府”三个大字牌儿已没了,走进里面,只有一个小小庭心,连大堂都没了。方走到庭中,见济公从里跑出来,口中嚷道:“张三哥得罪了!吾方才要试试你胆,所以幻变秦相吓你,并无别故,你莫要恨吾。”张三道:“你试吾胆子做什么呀?”济公道:“吾有用你之处,必须要见当朝第一个权要,姓金名纯甫,他的威严与秦相仿佛。吾恐怕你见了他时说不出话来,所以到这里来,请吾施主费东洋假扮秦相,把你从前拐骗情由作为罪案,借此试探试探你的胆子。其实那个新衣铺中,自你走后,吾就差人如数把银两付清了。你进来罢。”张三至此方才大悟,跟着济公进去。走至书房,见一人坐在那里,济公用手一指道:“这就是方才要杀你的秦丞相,你来见见他罢。”那人闻言,即起身拱手道:“张大哥千万莫要见怪,吾方才唐突,是奉着大师傅号令,不得不然。”说罢,又深深一揖。张三笑道:“这都是和尚一个人的鬼计,不干老兄事的。吾总恨和尚不应该不咨照吾,把吾吓得魂不附体。”济公笑道:“吾若咨照了你,那里还试得出你的胆子!”说罢,就对费东洋道:“张三哥他从今天起,一直被吾害的酒饭没入过口。你快快吩咐厨房排酒,待他吃饱了,吾还要同他商量紧要事情哩。”费东洋应诺,即时差人到厨房关切,叫他从速排酒,不到片刻,果然排上。三个人入席饮酒,直吃到三鼓以后,方才吃毕,济公同张三就住宿书房中。
  张三吃了一天的苦,至此疲软的不堪,又喝了些酒,更加困乏,一见床铺,就一骨碌倒下去睡着了。济公见他真疲困,就也不去惊动他。到了明天一早,张三一觉醒来,见济公已在那里喝酒,连忙起身梳洗。济公道:“张三哥,你来喝酒罢,喝好了,就要去干事了。”张三道:“干什么事?”济公道:“你倒已忘记了吗?吾同你一块儿出来,为着什么呀?”张三道:“这件事你在大人跟前早已掮担下来,不干吾事了。吾不过跟着你,同你一同走走罢了。”济公道:“虽然这事由吾担承,但投递奏折,仍须你去的。”张三道:“投递到什么地方去呀?”济公道:“就是吾昨天给你说金纯甫那里。他是当朝权要,皇帝最信爱他,这道奏章须得由他递进去,在皇上跟前说几句好话,才能彀奉准。”张三道:“这事我一个人那里做得到?”济公道:“你只须把奏章使他收了,余外的事都由我一个人担承,不干你事了。只是这人最欢喜钱财,他必定要把你呵吓。你照昨天的不动声色由他呵吓,莫要胆小,他自会收你的。”张三领诺,吃了早饭,背上折匣,跟着济公出门,一径往东而去。转了两个弯,就见一座大院子,墙屋高矗云霄,统共有二百多间房屋。济公指着道:“这就是金纯甫住宅,吾就在这里候你消息。你莫要见了他生出惧怕之心,千万千万!”张三点头应允。
  转到前面,见旗杆矗矗,旗帜飘扬,门前一个竖头匾额红地金字,上写着“圣恩赐第”四个大字,四扇大黑漆门关闭着,右边开着一扇边门,门房里面坐着个半老家人,在那里看书。张三走进门,抱拳一道辛苦,那家人倒也和气,开口问道:“足下那里来?”张三道:“从平望镇张钦差行辕中来。”那人听到“张钦差”三字,就把张三上下一打量,说道:“足下是张钦差的纪纲吗?失敬失敬!”张三道:“岂敢!阁下尊姓大名,还没请教。”那人道:“吾姓孔名长贵,足下尊姓大名?”张三道:“兄弟姓张,排行第三,所以人家叫吾做张三。”说话之时,济公早已来至门外,在门缝里张着。那孔长贵待张三说出姓名,就拖了一把椅子请他坐下,问道:“阁下此来有何贵干?”张三道:“吾们主人有个奏折在此,须求金大人代递,所以特差兄弟前来。敢烦老兄转禀金大人,赐吾一见,吾有话说禀。”孔长贵闻言,踌躇了半晌,欲言不言。张三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此光景,忍耐不住道:“老兄有什么话说,尽管说来,切莫吞吞吐吐。”孔长贵道:“你们大人既要求鄙主人代递奏折,必然知道他脾气的,这一回有什么人事带来孝敬他?”张三道:“这却没有。”孔长贵闻言,连连摇头道:“吾同阁下虽然是初交,但吾从前也曾在张大人手下当过差、吃过饭的,不敢不老实告诉你:吾们主人无论什么人求他什么事,须得先有大大人情方肯应允;如若没有人情,休想求他。吾看你不如回去,把这情节禀明令主人,备了人情再来罢。”张三道:“吾这个奏折是开仓赈济的事情,耽延不得日子的,那里能毅回去了再来?这件事只好求足下格外承情,方便方便。”孔长贵道:“不能,他是天生的贪恶,牢不可破的。吾们吃他饭,在他手下的,那里劝得听、说得进!”
  济公在外面听到这里,一想道:张三口辩不如他,照这样办法,连要见金纯甫的面,今天也还不能哩!待吾如此如此,用个法儿罢。想罢,从阶石上走下来,念了声:“阿弥陀佛,和尚来化斋了。”说罢,就走进边门。张三见是济公,正要开口叫他,济公忙把头乱摇。张三会意,就转口道:“和尚那里来?”孔长贵忙拦住道:“吾们谈公事要紧,不必去问他。这里门第富贵,一天不知要有多少和尚来化斋,待吾给他一升米,让他走罢。”说完话,就叫一声:“来人!”只见里间屋中答应一声,走出一个青衣小使,站立一旁。孔长贵吩咐道:“你去取升米给和尚罢。”那小使答应了。去不多时,把米取到济公面前,要递过来,济公一摆手道:“吾不是要化一升米的和尚,不要不要。”孔长贵道:“你到底要多少呀?这里一天不知道要来多少和尚,如若都像你一般,都不好开发了。”济公道:“吾这和尚异乎寻常,与众不同,那好把那些寻常和尚比吾?”孔长贵笑道:“你有什么本领,敢在吾面前夸这大口?”济公道:“吾第一能知人家过去未来之事。”孔长贵道:“你既有此本领,就把我的过去事、未来事,说给我听。如若说的不差,吾就多给你几斗;若要说的差了,吾一粒也不开发。”济公道:“好,吾先给你说过去之事罢。你在三岁春间死下亲生母,你父亲翘生续娶赵氏,过门之后,终日把你乱棒痛打,你父亲又庇护你后母,打得苦不胜吉。到了五岁;赵氏生下儿子,就把你送到生母舅家住着,幸亏你舅舅好,把你好好养着,又送你到书房读书。到了十岁,你后母死了,方才送你回家,父子三人一块儿过活。到了十五岁,你父亲又死了,家里没饭吃,你只好做生意,起初做的是米铺子,后来又调到布店生理。到了二十三岁,你即成了家。到了二十八,因为店中亏本,主人疑心你,就把你辞歇。你出了店,就由你舅舅荐到张大人那里当差,其时张大人只做个县官,看你勤慎,颇看得起你。到了三十一岁,张大人当了京官,就荐你到游大人那里;游大人不合意,你就出来,到金大人这里来。直到于今二十年来,就是一步好运。现在一个月内有一件大祸,连性命都要送去。”
  孔长贵见济公所说毫厘不爽,竟像亲见的一般,心中实在佩服,口中不住的说“是是是”,“不差不差”,及至后来听到这一个月里有丧身之祸,就大惊失色道:“你的话可是真的吗?”济公道:“那个敢骗你?”孔长贵起身道:“好解救的吗?”济公道:“怎么不好解救!这是须得件大大阴功,或保全人家功名,或保全人家性命的事,方可解救。”孔长贵道:“这种阴功如何积得?先没这个机会,如何是好?”张三在旁道:“孔兄如要积件阴功,就在吾一人身上。”孔长贵闻言,又惊又喜道:“如何到在你身上?”张三道:“吾这个奏折,是张大人因擅动了仓谷,救济被水难民,因一时措手不及,不得不丢着自己功名,违例冒险,这件事惟有你家大人可以挽回,所以专诚来拜求。此刻阁下若能进去代求金大人,使他老人家肯把这折代递上去,再在皇帝爷爷面前说几句好活儿,一者张大人可以保全功名,二则那些百姓也救活了,岂不是件大大阴功!”那孔长贵本是金大人的心腹,平日间言听计从,他方才并不是真心,是有意为难,想给主人争一分重人事,报答主恩。现在听了济公一席话,又听张三把这所以上奏折的缘故说明,他到底自己性命要紧,那里还顾及主人的人事,忙说道:“不差不差,吾去说来。”济公道:“且慢,吾和尚给你说了半天的话,一粒米也没给,你先把吾开发了,再做你的事罢。”正在说话之际,忽然里面跑出一人来。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六回 迷真性反邪归正
看面情允递奏章
  话说孔长贵被济公一说他有性命之忧,就吓的惊魂千里,及闻张三说这件事就是大功德,喜之不胜,即要进去回禀金大人,玉成其事。济公恐怕事机败露,故意向他求米,孔长贵正要吩咐多给他几升,不料里面忽然跑出个人来,咳嗽一声。济公看这人身长八尺开外,腰大十围,面如懈豸,头戴六瓣壮士帽,身穿淡蓝缎绣花大氅,里衬月白密门袄,足蹬快靴,腰悬宝剑,两道粗眉,一个怪狮子鼻,血盆口,颏下一部钢须根根见肉,咳嗽声有如洪钟,就知道此人必是金大人看家师爷。孔长贵见他出来,忙站立一旁道:“何师爷那里去?”那人道:“吾在家中闷得很,想到街上去玩玩。”说罢,把济公、张三看了一眼道:“这二人做什么的?”孔长贵道:“和尚是化斋的,这位张大哥是张大人差来递奏折的。”那人道:“为什么事他自己不去投递,偏要这里大人给他代递呢?”孔长贵道:“听说是为擅动仓谷赈济水灾,所以必须吾们大人在皇帝面前说好话,才来求着吾们。”那人道:“好,他这一来,必有个大大人情,连吾们也好到手些儿。吾近日赌亏了银两,正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烦你给吾多弄几两凑凑手。”
  说罢将要往外走,孔长贵叫住他道:“何师傅慢走,方才这张三说张钦差同吾家大人素有交情,这件事须吾家大人白效劳,所以非但大人的大人事不带来,连吾们零碎开发的银两也没带。吾若此刻不把话儿说明白,第一何师爷先要怨吾没交情,不给你想法子。”说罢,又回头对张三道:“这位何师爷是吾家大人左右第一最得力的人,言无不听,计无不从,若得他去一说,吾家大人看在他分上,必然一诺无辞,胜于吾们几个人的千言万语。你若能走他门路,无虑事不成功;你若不肯走他门路,即是吾们同你尽力说好,经不得何师爷在背地说几句坏话,大人一变心,就白辛苦。”张三道:“原来这位何师爷竟有如此大力量,吾一时不认识,倒失敬了。”那人道:“岂敢岂敢!”济公在旁听得明白,又瞧这人相貌凶狠,断不是几句空言所能吓倒他的,就暗暗念动真言。
  忽见那何师爷两眼发直,一言不发,往里就走。金大人正在书房代皇帝批答各路的奏折,听庭中脚步声,抬头一看,见是何师爷。问他:“你来做什么?”那何师爷道:“吾有件大阴德给主人种,主人须听吾,吾平生只付这一次人情,下次就不讨了。如若大人不依从说话,吾就死在大人跟前罢。”金大人大惊道:“何敬卿你今天怎么如此硬讨人情?”何师爷闻言,睁着两眼道:“吾是因为受你知遇之恩,忠心报效。这件事实是为你子孙之地,你莫要疑心我受人贿赂;我若这事得人金钱,叫我身体灭绝,子孙不昌。”金大人道:“你何故出此重誓?我素来信你,言无不听,计无不从,从未疑心你得贿赂,你何必这般光景?”何敬卿道:“这事重大,关系不浅,不得不先设立重誓,以坚大人的信心。”金大人道:“到底为着什么事情呀?”何敬卿就把张三违奏折的情由细诉一番。金大人道:“你的主意也是不差的,只是我从来办事,从不曾给人家白办,被人家讨便宜去的。这一次若听了你说话给他白办,一开了端,下次人家请托,都要援以为例,不好再受人家事了。况这事重大,须得想个计较,在皇帝面前说得圆活动听,婉转如意,方能使此事有成;不然我答应他,皇帝不答应,仍是徒劳无功,倒被人家看轻我不能办事,下次就没人来请教我了。”那何敬卿闻言,双膝点地道:“只要大人肯答应,这件事没做不到的。”金大人本想推却,借此争那人事的,今被何师爷如此恳求,面上逆不过情,只好答应,就说道:“你何必如此,快快起来罢,我准答应你就是了。”
  何师爷这才欢喜起来,忙到外面,叫张三背着折匣立刻进去,到二堂下站着。何敬卿重又到书房中,禀金大人道:“现在那个张三,我已叫他伺候在二堂之外,特来请大人的示。大人还是叫他进到里面来,还是出去见他?”金大人虽然因当时下不去脸,一时答应了,仍是满腹疑心,总猜度何师爷必然得了张钦差重贿,所以肯替他如此出力,而一时又没法去透破他。正在踌躇之际,又见何敬卿重又进来,竟已把张三带进里面,心中又加疑心不定,想了长久,想不出计较来,只一味睁着眼呆呆坐着。何敬卿见他不答话,只得站立一旁,伺候他吩咐。金大人眉头一皱,忽然计上心来,就吩咐道:“就着他在二堂上见我罢。”说毕,又叫声:“来人!”几个家人在外间间呼唤声,即时走至,半跪在前道:“大人有什么差遣?”金大人道:“取我令箭一枝,去立传护卫军全队来行辕站差,又传衙役三班,带着刑杖,伺候我升坐二堂。”家人领令去了。
  不到片刻,只听外面掌号声,知军队已到,家人回禀说:“已把应传兵役一并传到了。”金大人立刻换上公服,踱到外面,升坐二堂。兵役人等呼威已毕,金大人就吩咐:“带上张三来!”此时济公借瞧热闹,早已混至二堂之下,听得堂上传呼,就暗暗对张三丢了个眼色,又摇摇头,摆摆手,叫他不要惧怕的意思。张三会意,也对济公点点头,然后慢慢上堂。左右站队的兵役呼喝道:“这是什么地方,还容你如此大模大样?快快儿走上去跪着罢!”张三闻言,立住脚跟,索性不走,又故作怒容道:“我又没犯着法,就是到了朝廷之上,也由得我大模大样,没个好催迫我,何况是个臣子的私宅!你主人也不过是个大人,我主人也是个大人,大人给大人都是一样的朝廷臣子,有什么稀罕?今你主人不以客礼接我,到要装模作样。我不给你们主人一般见识,你到还来同我论快慢哩!”金大人在上面见的清切,勃然大怒道:“这人目无官长,竟敢在国家大臣面前高声争辩,那还了得!先给我拖下,重打二百木棍,然后再说。”张三睁着两眼,厉声指着金人人道:“你这人竟敢仗你自己势力,挫辱同寅的人。你只打我,不算什么真本领,你如敢真给我家主人作对,就把我立时杀了,才算你有手段。”金大人被他一激,那里还忍耐得住,就喝道:“我杀你容易得很,像杀个鸡狗一般。”说罢,就在旁边印信架上拔下一枝令箭,吩咐两旁站着的护卫军:“把张三牵出去斩首报来!”两旁一声答应,走上堂阶把令箭接了下来,一面就有四五个人,上前把张三掀倒在地,用绳如法捆绑。
  金大人虽然喝令把他捆绑斩首,他心中并不真要杀他,不过借此吓吓他罢了,只要他自己肯求饶,或有人从旁代他恳求,就要放的。所以把他捆绑之时,金大人暗暗瞧着张三,看他是何容色。焉知张三并不惧怕,仍照平常毫无惊煌之色,心中很佩服他,道:这个铁汉真不怕死,到了这个田地,还是如此样儿,我正要访觅这种硬汉重用他。正在踌躇之际,旁边吓坏了何敬卿,一骨碌双膝点地,跪在堂上磕头道:“大人使不得,这人是由我引进,现在就把他杀了,叫我脸上如何过得去!请大人看我薄面饶他罢。”金大人本巴不得有人出来求情,何敬卿一跪下去,他那里会不答应?只是今天瞧他举动,大非昔比,竟像痴的一般,不知是何缘故,心中十分诧异。就说道:“吾本来定把这东西杀却,以雪我胸中之恨,今何师爷既代他求情,我就饶了他罢。”说罢,就叫护卫军把张三推转。
  张三立而不跪,金大人重又怒喝道:“你竟连跪也不肯跪吗?”张三也睁着两眼道:“我是奉着主人命令来办公事,并不犯什么私罪,你先不应该坐堂见我,倒还来责备我!”金大人素惮张大人清廉,本来有些儿惧怕他,方才所以为难张三,是疑心他暗地送贿赂给何师爷,要想把他一吓,吓出送贿赂的实据来。焉知张三并没一句话,就知方才的疑心是冤枉的;此刻又听张三说话理直气壮,句句有理,倒觉自己不是了。忙说道:“你嫌我坐了二堂,所以不肯跪下吗?这是容易的,我就退堂,到里面去见你罢。”说罢,把手一摆,两面站立的人一声呼喝,金大人立刻退堂。至书房坐定,何敬卿带了张三进来,这才照家人见主人礼,半跪在前。金大人细细把前后事问了个仔细,张三也一五一十的说了,何敬卿又在旁边说了几句好话,金大人点头道:“既然如此,吾就积个阴功,给他白辛苦一次罢。只是你回去,须要好好禀覆你家大人,不可忘记了吾的好处。”张三连称不敢,磕头谢了。正要起来,忽听里面一声咳嗽,大叫道:“大人不可答应。”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七回 阻好事虎怅作奸
下丹药厨房觅便
  话说金大人到书房中见了张三,问了一番情节,就答应代他递奏折。张三十分欢喜,正要告辞出去,报给济公知道,焉知里面忽然走出一个人来,大叫:“大人不可答应他。”张三吃了一惊,忙抬头一看,只见那人年约三十开外,细白麻脸,颏下还没胡须,头戴乌缎员外巾,身穿三蓝团花员外氅,里村月白领袖,脚蹬粉底靴鞋,两道短眉,鼠目鼠耳,尖鼻大口,一望而知为是个奸猾之辈。他走至大人身旁一站,对大人道:“方才大人问他的说话我都知道,这件事情风火太大,大人担不了。大人给张钦差素没交情,不给他代递也不要紧,何必代人受过?”原来这人姓吴名悦士,是杭州人,也做过一任小官儿,他虽是读书人,而天生就的贪狠狡猾,专一要钱。上司恨他,就把他参了一本,立时革职,只好回转家乡闲住。金大人从外任调做京官,他知道金大人脾气,专一欢喜贿赂,与自己的性情很对,就挽人去钻营着一个幕府之位,在他府中动动笔墨。他自从进了府中,就随时随事拍主人的马屁,帮着金大人敲竹杠,诈骗官民钱财,前后何止数十万金!所以金大人很欢喜他的,说话无有不听他的,计较无有不从他的。到此田地,就装模作势,狐假虎威,专一吓制欺骗,人家送给他绰号,叫做“虎伥”,是说他为虎作伥,吞吃百姓的意思。他听了这个绰号,非但不以为耻,倒反以为荣。每天早上到府,晚上回家,到了府中,就帮金大人设法弄金银;到了家中,就自己诈骗钱财,三年以来,他自己倒也弄的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