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3/982


对不起,那只是你的负担!
然杀功臣,是个技术活!
杀或者不杀,那是要经过仔细考量的,不是一句话就弄死了事的。
特别是这些类似开疆拓土的功勋老臣,更是有讲究的!
首先,身为皇帝要考虑到,以什么理由杀?杀了他们以后用谁?
杀了他们是否安全,会不会引起反弹?以至于导致政局不稳?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开国皇帝都考虑过的,最后根据个人能力来处理那些从龙的功臣们。
如唐高祖李渊,他是隋朝的世家望族们推举出来的利益代言人,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北周的诸位武夫们共同选出的代言人。
他们更像是个利益联盟,谁家都有点实力,李渊和赵匡胤想要杀功臣什么的,根本就不敢!
即便要弄,也是挑没大世家背景的软柿子弄,以此维护皇帝的威严。
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大爷们,他们还得哄着,富贵世袭爵位,美女豪宅土地打包送!
若是那些大爷们作威作福犯点事,皇帝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人看来是皇帝宽容大量,恋旧。
实际上,皇帝恨不得第一时间弄死这些混账东西!
赵匡胤脑子好使点,加上一肚子坏水的赵普出谋划算,整出一场杯酒释兵权的软刀子把戏,好歹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给北宋留下了重文轻武的亡国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为古今异数,他手下的开国元勋,基本都是他从淮西老家带出来的,老朱对军权的把握可谓是稳稳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位时重视民生,赢得了民心,并且他有足够的能力,赢得各个将领的服从,无人能与其抗衡,杀起胡惟庸、蓝玉等一干开国元勋那是毫不费劲。
至于天武朝,情况和洪武朝类似,一些宵小只敢在皇帝快不行的时候出手。
只是,他们似乎严重低估了形势,更低估了天武皇帝的命格!
天武三十三年二月,震惊天下的明朝重大史事“天武逆案”爆发了!
南京城的夜空,乌云密布,遮住暗淡的月光。
出了午门,失去了宫灯的照映,徐明武只觉得大片大片的黑肆意曼延周围,不出一会儿就如一座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昭阳公主和世子徐长俊被留在宫中,彻底冲淡了徐明武封王的那一丝喜悦,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性命扔攥在别人手中。
他甚至怀疑,朱皇帝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走出十几步,管家徐福打着灯笼迎了上来,一见面便贼兮兮地小声道:“爷,皇城外出事了,全是兵!”
徐明武一惊,问:“应天府五城兵马司的人?”
“那帮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围了皇城啊,听说是......”
徐福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南府军,太子殿下从台湾调来的!”
惊讶间,忽听急速的跑步声打破了下钥后宫门的岑寂,只见一队队卫戍皇城的天武军,从北面大教场向承天门急急而去。
其中一队人马直奔午门,在宫门两侧列开,一队执枪的天武军沿着紫禁城护城河巡弋,加强防卫。
为首的天武军团总看到徐明武,先是一怔,随即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驸马爷!”
这名团总是徐明德的部下,一眼便认出了徐家二少、当朝驸马。
徐明武看了看突然增加的护宫军队,心里已然雪亮,表面仍问道:“出什么事了吗?为什么突然增兵?”
团总略一犹疑,旋即趋近徐明武身边低声答道:“回驸马爷,是师帅大人的军令,命卑职加强宫城防范,估摸着今晚也许不太平.......卑职斗胆说一句,驸马爷最好回府休息,哪里也不去......”
徐明武若有所思,看了眼午门的方向,隐隐看到门内有人影浮动,他立刻转头冲着徐福喝道:“速速回府,闭门谢客!”
这一刻,徐二害怕了,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如果自己贸然调动远东军来蹚今晚的浑水,或许便有性命之忧!
第1325章
京师换防
乌云渐渐散去,一轮橙黄的月亮悄然斜挂在皇城东角楼的飞檐上,静静地照着那一顶顶浮在夜色中的殿脊,周遭的一切看的清楚起来。
“什么人!”
角楼上,天武军巡逻兵的声音响彻安静的夜空。
只见远处一阵整队的跑步声传来了,幢幢黑影朝承天门移动,紧接着又出现了大量的马蹄之声。
突发状况,引起了守城天武军的高度警戒,皇城四周警铃大作。
角楼上的一名将领冲着下面人马喝道:“站住!皇城禁地,速速离去!”
一道道火光亮起,露出了千军万马的阵容,他们仰望着高大的承天门。
领队的队官已经策马走近了,仰头大声反问守军:“你们是哪个营的?我等是南府军,奉太子殿下令旨,前来执行军务!”
天武军将领略一犹疑,借着下面的灯火,这才看清对方的旗帜,果真是南军都督府的人马。
步伐沉稳,总督京营戎政的徐明德踏步而来,他冲着下面高声道:“我不管你们是哪方人马,执行什么任务,皇城重地,绕道走!”
南府军人马越聚越多,逐渐铺满了整个承天门,士兵们有的杀气腾腾,有的一脸疑惑,似乎不知道来干嘛的。
他们只是接到换防的军令,并不知道将军们想做什么。
被人驱赶,自然是上面的人出来说话,南府军出面的是师帅朱经,延平公朱成功的长子。
只见朱经骑着高头大马越众而出,手中握着东宫令旨遥指角楼上的天武军一众,喝道:“太子殿下令旨,南军都督府靖武军接管京师防卫!”
徐明德笑了一下:“京师换防?本将军总督京营戎政,怎么没接到命令?”
朱经眉头微皱,扬了扬手中令旨:“你现在不是已经接到了?”
徐明德收了笑容,铿锵有力地道:“京师换防,本将只受陛下旨意和军机部调令!这是朝廷的规矩!”
朱经的脸立时拉下,沉声道:“徐将军,皇太子监国,东宫的令旨就是圣旨!”
“令旨是令旨,圣旨是圣旨,天壤之别!”徐明德加重了语调,声音洪亮有力。
“你放肆!”
朱经一声咆哮,盯着他喝道:“徐明德,你想造反吗?”
徐明德一愣,接着也冷下脸来:“笑话!本将军奉旨卫戍京师,你说我造反?朱老弟,出门最好带个脑子!”
见他一根筋,接管皇城的任务又十分重要紧迫,朱经强忍着怒气,稍稍放低了姿态,言道:“徐大哥,你是个聪明人,你我都是勋贵之后,家族未来皆在一念之间,小弟劝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徐明德摆手,断然道:“不用想了,我的意思很明确,换防一事,徐某只受圣旨和军机调令!”
他又补充道:“朱经,你没有军机调令擅自领军进京,我劝你早早主动去军法部解释,免得日后连累了延平公!”
提起亲爹延平公,朱经就一肚子火,眼下皇帝情况不明,时局动荡,太子党为防有变,打算控制京师提前掌权。
作为太子党的核心重臣,朱经自然全力支持,赴汤蹈火,然而老爹朱成功却反对,还斥责其是谋逆之举!
朱经觉得可笑!
大明乃嫡长子继承大统,皇太子本就是合法储君,现在是有宵小觊觎皇位,老皇帝指不定昏聩到改掉祖训,传位他王,太子党这是在维护皇明法统!
即便是把老皇帝推下位,也在所不惜!
纵观历史,不知多少英明之主,晚年昏聩被逼退位,老皇帝再有能耐,可这时代也变了!
朱经等人认为,在南亚厉兵秣马十余载的太子党,早已今非昔比,文臣武将云集,已然可以撼动帝党!
父亲朱成功迂腐守旧,不知变通,难堪家族大任。
昔日郑家被灭,赐姓国姓,看似荣耀,在郑经心中却是羞辱,他痛恨父亲的无能,因此与其决裂,并改回本姓郑氏,名为郑经!
被逆子当众顶撞,国姓爷气的口吐鲜血,当场晕厥.......
此时,徐明德提及国姓爷,朱经立时上火,叱道:“我与他早已断绝父子关系,改名郑经,与延平公府再无关系!”
闻言,徐明德眉头大皱,冷声道:“你竟如此?不忠不孝!”
“找死!”
郑经吼着:“徐明德,这个时候了你还要执迷不悟!”
他发出最后的威胁:“我南府军的人马,乃靖武军精锐,你也清楚,靖武军乃我大明最为勇猛善战之劲旅,若是厮杀起来,可就难以收场了!”
看着下方乌泱泱的人马,徐明德平静地答道:“天武万岁军,不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3/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