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2/982


吴忠温言提醒:“自我大明立国以来,还未有活人受封异姓王的,驸马爷,您是独一份啊,还赶紧谢恩?”
一旁的曹明皓同样惊愕,他是没想到,徐二竟然封王了!
要知道,整个大明朝这三百多年,抛开朝廷册封那些蒙古汗为王的虚衔,也只有徐达、常遇春、沐英等寥寥数人死后才追封为王的,活着封王的还真没有!
天武朝虽然封赏了曹变蛟、周遇吉等几位战功赫赫的老国公们,王府和王爵仪仗,但始终没封有人活着封王,朱有能等人也是死后追封为郡王。
现在,徐明武才不过三十岁出头,就封王了?
这实在让人好生羡慕!
得亏吴忠提醒,徐明武这才醒来,连连叩头,颤声道:“儿臣叩谢父皇天恩!”
朱慈烺似乎并不高兴,面色有些不善,说道:“徐明武,尔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简拔,位列王爵,若敢再谋求非分恩荣,起有异心,朕必诛之!”
徐明武一颤,慌忙将头俯伏在地:“儿臣不敢!”
“起来吧,至于封地之事,会有旨意的,你们父子下去吧!”朱慈烺摆了摆手。
徐明武谢恩后,拉着宝贝儿子就跑,唯恐皇帝反悔了。
曹明皓在朱慈烺身边垂手侍立,朱慈烺对他使了个眼神,曹明皓会意,跟了出去。
今日召见徐明武,朱慈烺的确想痛下杀手,诛杀这个日益做大的女婿,以绝后患!
当初,朱慈烺在美洲安插了两拨情报人员,一拨是梅观海,另一拨是陈永华,天地会表面是帮徐明武的情报组织,实则是专门监视他的。
还有徐明武贴身的总督府大管家徐福,同样是潜龙卫出身.
这些年,种种迹象表面,徐二的野心越来越大,有裂土封王的打算!
朱慈烺今日没杀他,一是顾忌徐明武是徐青山之子。
如今徐青山坐镇欧洲,其子徐明德掌握京师卫戍之职,徐家父子忠勇之心无可置疑,但若因此事让自己与心腹只见君臣异志,那就不妙了
二来,徐二是昭阳公主的夫婿,杀之家庭不睦。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徐二的作用不小,用的好会有大用!
一个有身份的穿越者,对加速社会发展,改变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据天地会的情报描述,徐明武在远东城建立了一座专门研究蒸汽机的大型实验室,近年又在墨西哥一处人迹罕至之地,建了一处军事基地,内中不时有状如鸟的大东西冲天而起,又快速落下.
朱慈烺猜测,徐二这家伙是在研究飞机!
五年前,徐明武便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其实验室据此搞出了活塞式内燃机。
经过数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远东实验室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为真正的内燃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当然,最早研究内燃机的是大明皇家科学院,不过注重军事研究的皇家院士们,研究的路线走偏了,他们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
之后院士们又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内燃机方案,但均未付诸实用,直到有一位年轻的天才院士,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
这是一种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里面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但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很低,只有百分四左右。
远东实验室研发的内燃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相较皇家科学院研发出的煤气机,无论是功率还是热效率,它都是最高的。
因此朱慈烺猜测,内燃机的发明让徐二头脑发热,想要一飞冲天!
历史上,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的二十年里,俄国、法国、英国分别制造过大型蒸汽飞机。
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
蒸汽动力自然不能让飞机起飞,起码要用易于挥发的汽油发动机,这玩意的特点是轻型和高速,转速比煤气机快四倍左右。
而煤气机下一步的发展,正是汽油发动机,石油也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黑色金子”!
如果说,朱慈烺主导的工业革命,使得十七世纪的文明科技超前了历史一百五十年。
那么,徐明武的存在,便是将世界科技超前了整整一百年!
因此,在朱慈烺心中,徐二的作用还是不小的,起码在科技研究上,比他这位皇帝上心多了,封他一个郡王,也算是对这个时代有个交代。
对徐明武恩威并施后,朱慈烺稍稍松了一口气,重新躺下闭目眼神。
不知过了多久,吴忠俯身在其耳边低语:“皇爷,杨士聪他们动了,京师十三座城门及长江水道尽数被杨党封锁,还有太子也对南军都督府下达了调兵令旨,汉王的人似乎也在结集.”
朱慈烺缓缓睁开双目,没有想象中的震怒,更无慌张之色。
相反,脸上还浮现出一丝笑意,似乎是等待已久了。
“终究还是没忍住啊!”言语间,朱慈烺又有些惋惜。
随着这次西征结束,朱皇帝久离京师,加上龙体欠佳良久,像是要不行了。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太子和汉王争夺皇权的斗争,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它已经发展到了白刃相见、你死我活了!
朱慈烺对这一切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之所以称病不出,把所有政务交给太子和内阁,就是想让各党、各派的人,都登登台、亮亮相!
从回京至此三月之余,朱慈烺以一个政治家的睿智和精明,不动声色地、冷静地观察着局势,思谋着对策。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临死前镇不住场面,兄弟互相倾轧,致使朝廷大乱,让心怀不轨之人坐收了渔翁之利!
然接下来吴忠的话,却让朱慈烺预感到了浓浓的危机。
“皇爷,老奴刚得到消息,李少游狗胆包天,竟密调五万东瀛军入京,估计明日便可抵达长江口,局面似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吴忠担忧道。
“东瀛的人马动了?”
朱慈烺心中大动,面沉似水。
“一群不自量力的东西,真当朕已经死了不成?”
半晌后,老皇帝似乎来了真火,引得一阵剧烈的咳嗽。
第1324章
杀功臣
一个王朝的内部,永远离不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每一任皇帝的最大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得亡国。
皇帝能力不行的,就启用太监制衡,然纵观历史,但凡宦官擅权的,无一不是亡国征兆。
手法高明点的皇帝便会利用好权和利,恩威并施约束文武,使得朝廷上下一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朝廷大事上。
当然,凡遇野心勃勃之人,威胁皇权的臣子,所有皇帝的选择几乎是一致的,那便是无情诛杀!
眼下朝廷中便有这么几个不知死活之人!
朝国公李少游,外放征东都护府大都护,防守东瀛省,明面上仍然效忠朝廷,然暗地里却打着一个小算盘,想要趁乱攘取“定策之功”,增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不乏有封王之念。
内阁首辅杨士聪,当了首辅后差事办的确很卖力,很认真,特别朱慈烺西征这两三年,太子和汉王都在海外,杨阁老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最有实权之人。
人一旦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容易飘,杨士聪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甚至在内阁代皇帝批阅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皇帝批阅奏章,那是朱笔御批,杨士聪倒好,为显独特,竟专门用了绿笔,被人誉为“杨批”!
杨士聪为人睚眦必报,从不手软,凡是支持汉王的官员,一个不饶,全得想方设法打下去。
接着,便是重用党羽,安插亲信,把忠于自己的官员和学生,纷纷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借着“太子党”的名头,培植自己的“杨党”。
其子杨通俊,也因此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跪舔,比之嘉靖朝的严世蕃更甚,嚣张跋扈!
不仅如此,杨士聪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竟染指军机事务!
首席军机大臣曹变蛟和兵部尚书徐青山随驾西征,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加上其子杨通俊本就是军方的赞画部侍郎。
杨士聪借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京师和直隶的军队中,抓住带兵、用兵的实权,更是一味的结交征东大都护李少游。
可是,杨士聪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低估了朱皇帝的洞察力和底线!
自天武二年起,大明实行文武分治,内阁管政务,军机掌军事,二者官员不可越界,战时地方以武御文。
朱慈烺对杨士聪的做法,心如明镜却一言不发,西征在外时遇到内阁急奏,便按着杨阁老的票拟一一批准,你说用谁就用谁,你说贬谁就贬谁。
朱慈烺倒想看看,一向如同忠犬一样的杨士聪,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如何处理最保险?很明显,只有死人最保险!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朱慈烺是个浑身染血的主,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早就有杀杨士聪来震慑地方总督和骄兵悍将之心。
杨士聪有从龙之功不能杀?
你觉得朱皇帝对杀功臣有心里负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