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982


浅野光晟爬在地上高呼道:“臣谢大皇帝赏赐,愿为大皇帝先锋,直取关原!”
其他大名一看这场面,立时了然,大皇帝是个广施恩泽的主,舔一下就有赏赐,立功了估计会获得更多的封赏!
于是,一众大名纷纷跪倒,争相表白请战,一时间阿谀奉承如潮。
一般来说,攻城一方是守城一方的三倍兵力,才有超过半数的获胜机会,而明军仅以敌军三成的兵力,就击败了幕府军,足以显示他们战斗力的强大!
若是能与明军共同作战,那胜算就大多了,吃不上肉,喝汤还是有的。
朱慈烺抬手制止了热切的场面,微笑着勉励他们几句。
接着,他忽然面色威严道:“你等既忠心于朕,便与朕之臣工无异,朕不得不告诫尔等,进入关原与敌交锋,皆按我明军将令,务必做到令行禁止,不得违误,凡有临阵退缩,保存实力,做壁上观的,定斩不赦!”
朱慈烺的这番话说的非常严厉,因为血淋淋的历史就在眼前。
就在关原这个地方,德川家康率东军在此与西军(丰臣军)争夺天下,当时战场的制高点全部被丰臣军控制了,而东军(徳川军)的主力,处于平原的缓坡之上,西、南两面都是敌方大军,处于被半包围的态势中。
但凡是有点军事常识的,看到关原布阵的地形图,都会毫不犹豫的说上一句:“此战布置,西军(丰臣军)必胜!”
然而,如此优劣分明的布阵态势,结果是西军惨败,东军大胜,德川家康由此统一了日本,建立了德川幕府。
朱慈烺曾研究过关原之战,西军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内部不齐心。
战事进入中期后,驻守南宫山的吉川广家按兵不动,没有依约出兵攻击徳川军的侧翼。
随后又是驻守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倒戈,转而进攻丰臣军的右翼,正是这两位猪队友的骚操作,才导致了丰臣军的最终失败。
朱慈烺扫向诸大名道:“今日各位先回营修养,顺便分配好城中财物,明日午时前,尔等立即出兵关原,抢占有利地形,不得有误!”
“臣领旨!”
听到分享财物,大名们眼中立时流露笑意,乖乖应声离开。
待众人走后,一直随在朱慈烺身边的徐盛在旁低声道:“陛下,内阁发来急递,准格尔汗国巴图尔珲台吉去世了,其第六子噶尔丹亲率使者不远万里前往南京,请求觐见陛下。”
朱慈烺微微点头,接过奏本到:“哦,准格尔、噶尔丹......看来西北也将不平静了。”
第1013章
德川
自九月下旬,德川幕府的大军分三批向京都方向开进。
第一批由纪尹藩主德川赖宣统领,人马五万之余,走南路沿伊势道前进。
第二批由大老酒井忠胜亲自统领,约十万之众,沿中山道进发。
第三批则由水户藩的藩主徳川光圀(guó)统领,人马六万,走北路沿北国道进军,被抓去当壮丁的吉泽明亮就在其中。
水户藩和纪尹藩是亲藩大名,与尾张藩一起,合称为“御三家”,这三家是徳川氏的嫡系近支受封的大名,是徳川幕府的最主要支柱力量。
光是封地最少的水户藩,就有三十五万石,足见他们的实力之强。
自开战以来,德川幕府共计调动的四十余万兵马,这次进军关原的人马足有二十多万,不仅掏光了幕府的老底,其中不少士兵是抓来的壮丁,火器自然不用想,大多士兵甚至连冷兵器都没有,是扛着锄头来参战的。
十月初五,酒井忠胜的大军抵达关原一带的岐阜,让他愤怒的是,身为第一批的南路五万大军,仅比他早到一天!
不仅如此,南路军主将德川赖宣刚到关原,就指着鼻子喝骂败逃的井伊直孝,硬生生的将这名老将给羞辱的剖腹自杀了。
酒井忠胜强行抑制烦躁的心情,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明军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击败了彦根藩的守军,让他重新意识到明军的强大,跟他们打的难度似乎又升级了。
原本他计划,以彦根城为前线据点,幕府三路大军会师后,再兵分两路出击,分别进攻京都和大阪,充分发挥幕府军人多势众的优势,让盗墓军首尾难顾,首先击败倒幕的各方日奸大明,继而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明军。
现在看来,这一计划无疑是泡汤了,幕府军只能缩在关原内了。
岐阜,距离大阪三百里,地名是织田信长效仿中国的周文王起于岐山,一统天下的故事,而新起地名,寓意着他将来也要统一天下。
驻守岐阜的尾张藩藩主德川光义,三十出头,幼名五郎八,名字中的“光”字,是上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所赐。
让人注意的是,德川光义娶了德川家光的长女千代姬为正室,也就是几年前在江户被明军团总蓝浩然给嘿嘿的那位。
并非德川光义大度,甘愿戴绿帽,而是他自幼与千代姬有婚约,属于近亲联姻。
且这种丑事,幕府出于政治影响,消息一直处于封锁状态,世代驻守岐阜的德川光义自然是不知道的。
接盘后的他,这几年才隐隐听到消息,似乎有这么一回事......
日军大营中,德川光义忧心忡忡地对酒井忠胜道:“大老大人,彦根一战惨败,对我军士气打击很大,我们下一步该如何部署?”
酒井忠胜看出来了,绿帽王信心不足,再看看驻守岐阜的几个大名,似乎同样有这种情绪,想来是井伊直孝的惨败,给了他们不小的打击。
酒井忠胜知道,打仗打的士气,只能鼓不能泄,哪怕是装,也要装出有武无敌的强大信心。
他拍了拍绿帽王的肩膀,微笑道:“光义殿下,你且宽心,其实我早就料到彦根城会失守。”
“你早就想到了?”
德川光义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在场的几个大名也是满脸惊奇。
酒井忠胜解释道:“我让井伊直孝死守彦根城,是为了挡住明军和叛军,让我幕府大军抢先进入关原部署,在此决战,可没想到啊,井伊直孝不听我令,贸然出兵以至惨败......”
听了这番话之后,德川光义心里安定了一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酒井忠胜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道:“光义殿下,当年东照大权就是在关原击败了西军,夺取了天下,此次我们又在关原与叛军决战,东照大权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护佑我幕府大军的,此战,幕府必胜!德川必胜!”
东照大权是德川家康死后的神号,相当于皇帝死后的庙号一样,酒井忠胜抬出德川家老祖这尊大神,让原本有些畏战的德川光义等人再次振作了起来。
在场的几个亲藩大名,基本都是德川家康的后人,在他们的心中,家康老祖是真大神,权威不容动摇!
德川光义最年轻,也最容易被忽悠,他第一个举手表态,高声道:“幕府必胜!德川必胜!”
看着绿帽王的举动,酒井忠胜松了一口气,又化身传销投资,继续给众人打气。
他以专家的态度道:“失败只是短暂的,就如东照大权当年,不也是先失了伏见城,德川十六神将之一的鸟居元忠也是在伏见城里战死!”
“明军侥幸胜了一两次,不代表他们是最后的赢家,在我们日本,关原大战的历史,必将重演!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徳川幕府!”
众人听后,仔细想想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在关原之战前,西军势如破竹,打下了京都附近的伏见城,守城的老将鸟居元忠战死。
这么一对照,历史重演啊!
现在西军变成了明军,东军还是德川家的大军,同样要在关原战场对决。
让幕府大名们兴奋的是,关原这个地方,是德川家的风水宝地,又有先烈的英灵护佑,加上幕府大军足有二十余万的压倒性的优势,干翻明军和叛军们问题不大!
满场的自嗨,只有酒井忠胜还算清醒点,他很清楚,这两场战斗压根没有可比性。
当年西军打伏见城,动用了四万大军,而守城的德川军只有一千八百人,西军打了十余日才破城而入,砍了鸟居元忠的脑袋。
现在呢,明军以万余的兵力,只一天就击溃了四万幕府军,守城的万人,听说直接吓破胆慌忙弃城东逃。
当然了,这种差距,酒井忠胜是不会当面说出来。
那样的话,场面会很尴尬,这动员大会,也就废了。
看着沉迷德川老祖荣耀中的德川氏子孙们,酒井忠胜大为放心,于是下令,命绿帽王德川光义立即出兵,移师驻守南宫山,务必抢占这块高地!
第1014章
南宫山首战
南宫山位于关原以东,东山道南侧,在五十年前的关原合战中,西军在此驻扎了两万人马,直接威胁到了德川军的侧翼。
当战事对德川军不利时,德川家康亲自到阵前督战,几乎把东军整个后背都卖给了驻守南宫山的西军。
然而西军的吉川广家早己与徳川家康暗中串联,表示自己不会出兵,这二五仔也劝毛利秀元也按兵不动,只有安国寺惠琼带一千八百人马出战,由于兵力太少,难以改变关原合战的大局。
关原大战结束了,德川家康每每谈起此事,都觉得十分后怕,如果当初吉川广家和毛利秀元这两个二五仔出兵的话,德川军将会被抄了后路,关原大战的历史也将改写。
因此德川家康再三告诫后人,如果以后幕府军再次于关原与敌军作战,务必要抢占南宫山高地,夺取地利优势。
酒井忠胜是个谨慎的人,老前辈的谆谆教导都听在心中,所以他确定在关原决战后,第一时间下令占领南宫山。
他不放心别人,担心出现南路大军拖延的恶习,于是亲自统兵三万急行军进驻南宫山,布置兵力。
果然,明军没有赶来,叛军也在半道中拖拖拉拉而来。
酒井忠胜感叹:“这些都是老祖宗的经验啊,也是幕府军的优势所在!”
到了第二天,负责打前锋的毛利大纲等降明的绥靖军,终于赶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