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0/982


井伊直孝心里在滴血,老爹留下的家底,加上自己辛苦了半辈子积攒的精锐之师,眨眼间就这么败光了?
不过,赤备军的牺牲,还是有价值的,他们起码为幕府大军争取了反击的时间。
幕府军被轻炮营糟蹋得乱七八糟的军阵,利用赤备军牺牲的时机,终于再次组织了起来。
彦根城外宽阔的大地上兵甲蔽野,两股高度组织的人潮在各自军旗指引下相向而行,天武军利用射程优势不断对幕府军阵进行攻击。
竹束层层,长矛叠叠,幕府军已经推进了七十步内,突然阵中号令声层层,黑压压的枪管就从那些竹束口探了出来。
竹束内中皆有孔洞,不论射箭射铳,幕府军的士兵躲在竹束后面发起反击。
不过眼瞅着强大的赤备军被明军打成了死狗,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又有冲在前面的幕府军竹束被击穿,一个个惨死在明军的火枪之下,许多幕府兵开始犹豫畏惧起来,放慢了推进的脚步。
在他们眼里,明军火枪的威力太强了,自家的竹束貌似没什么卵用,唯一有用的或许是心理安慰......
井伊直孝在后面看得大怒,久经沙场的他清楚,临战时被对方震慑,这是败亡的征兆!
因此,他抢过旁边令旗官吃饭的家伙事,亲自持旗,大呼道:“武士们,为了天皇,为了大将军,随我杀啊!”
“杀啊!”
最先响应的是他周围的家臣武士们,他们都是挥舞着武士刀,跟随旗帜一起冲击。
家主都亲自上阵了,幕府军顿时大振,三路大军并进,咬着牙呐喊着随之冲锋,顶着竹束快速推进,对明军进行合围。
因为幕府军中,火器装备率不足五成,大多是都是持着长矛、大刀、弓箭等冷兵器。
他们只有靠人海战术湮灭明军,快速取得胜利。
日本人从心底是轻视火器的,在他们眼里,火器装填比弓箭麻烦,在野战中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弓箭大。
那些日军弓手八字脚步阔而腰蹲,张开比他们人还高的竹弓,一直拉到满月,然后松开弓弦。
箭矢的呼啸声凌厉而去,箭头重量足有三四两,加上急射而来的力道,利箭劲可贯穿重札。
弓弦崩响中,不时有天武军士兵被射翻地上,他们大多身着轻甲,哪挡得住这种近距离非常犀利的日弓?
双方的惨叫声同时响起,然天武军的阵列岿然不动,军士们个个面露坚毅,继续听从号令如常齐射。
哪怕是发令的军官被射死,立时会有副官顶上,捡起号旗继续指挥。
“发射!”
“发射!干死他们!”
火枪的齐射巨响中,又有数百名幕府军被射翻在地。
不到五十步的距离,不管他们手里拿着什么防身,都是毫无意义的。
幕府君中,高松藩藩主松平赖常穿着一身樱花色的甲胄,头戴鬼面狮子之兜(头盔),一手持重盾,一手提着长柄虎牙刀,在大军中呼喝冲锋,看起来很凶猛,倒别有一番猛将的形象。
这套行头是战国名将武田信玄的专属套装,作战时无往而不胜,松平赖常比较信这个,自认为穿上这身行头,刀枪不入。
然而,他似乎不适合这身行头,冲着冲着,松平赖常就觉得自己虎躯一震,浑身不适。
他定睛一看,自己的胸前竟出现了几个巨大的血洞......
松平赖常双目圆睁,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紧接着身体轰然倒下,开始抽搐。
在他身边,几个亲卫武士也被射翻在地,躺在地上凄厉嘶吼,被打中的部位,无一不是破开一个巨大的血洞。
明军震耳欲聋的枪声绵连不断,一片片惨叫声中,那些密集冲上来的幕府兵,如同前往阎罗殿抢门票。
日军的汩汩鲜血浸湿了这片干燥的黄土地,随风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明军中军高地上,徐青山和观摩的几十位大名可以清晰的看到,天武军的几个火枪阵中,不时腾起一股股白色的烟雾,那爆豆般的枪声一阵响过一阵,就见幕府军如同被台风席卷的稻田,塌了一片又一片。
毛利大纲看得心惊,忽然高声大呼道:“大明威武啊!幕府那帮井底之蛙,如何撼动天军大阵!”
余者大名也是赔笑应付:“天军就是厉害,打得反贼们尸横遍野!快哉!”
“无知井伊老贼,竟胆敢与天军野战,简直不自量力!”
......
徐青山不语,依旧关注战局,不敢大意。
其实到了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因为幕府军的前阵出现了大规模的骚乱。
在天武军的连绵不绝的枪声中,幕府军的混乱愈演愈烈,就连扛着将旗冲锋的井伊直孝,也已经掉头跑路了。
这名日本的老将、名将,信心完全被天武军击碎了!
值得称赞的是,他跑路时还不忘把将旗扛走。
名将毕竟是名将,行事果然不同凡响,徐青山对其深感敬佩!
第1012章
安抚
彦根之战,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
一万天武军对战五万幕府军,大获全胜,追杀十余里,俘获无算。
彦根城头上,飘扬着明军的龙旗,城下数百明军骑兵趾高气扬的策马缓行,他们手中高举缴获的幕府军各家徽旗帜,驱赶着被俘的两个大名及一众足轻大将。
午时,銮驾旗帜云集,朱慈烺带着明正女皇亲临彦根城。
此时城外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硝烟火药味,还不时飘来了一股股鲜血的腥味,提醒着不久前这里是个残酷的战场。
銮驾中,明正女皇琼鼻微皱,以手捂之,时而伴随着轻微呕吐的表情,显然是第一次见到战争的情景,很不适应。
不用说,让她亲临战场,这又是朱皇帝的套路。
城头上微风轻拂,伞盖下的罗娟轻轻摆动,朱慈烺居高临下的坐在高椅上,看着下方被俘的幕府军军官被押着从城下经过,依次对城头报着自己的名字和官职。
唯一遗憾的是,井伊直孝那老家伙跑了。
不过那老家伙现在如同惊弓之鸟,料想日后再碰到明军,也只有逃跑的份,想到这里,朱慈烺也就释然了。
明正女皇站在他身边,如同贴身婢女,她一脸的安静,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待俘虏们走完过场,一阵杂乱的呼喊声在城下响起。
“臣叩见大皇帝陛下!”
朱慈烺将目光降低,只见城下是一片半秃的脑袋,如同谢了顶一样。
几十个大名如同乖巧的二哈,冲着朱皇帝摇尾献媚。
他们的发型很统一,皆是前额和头顶上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只有两侧和脑后留有头发,有标新立异者,会在中间留有一绺毛。
这种发型,在日本称之为“月代头”,是日本武士常梳的头型,目的是防止发型遮挡面部视野,影响战斗。
德川幕府时期,不论是下级武士还是大名,几乎所有人都留有这样的发型。
朱慈烺对其见鬼不怪,后世上了年龄的大爷,不少人都会谢顶,造型跟这基本一样。
“诸位请起!”
等到这些大名战战兢兢的起身,朱慈烺扫视一圈他们的面孔,道:“此战你们攻敌有功,这彦根城的财物,尔等可分一半。”
一众大名愕然,自己压根就没参战啊,怎么还有功劳和赏赐?
碍于大明皇帝的威严,没有人敢发出质疑,生怕触怒这位喜怒无常的圣人。
朱慈烺语气温和道:“朕非为杀掠而兴兵,实在是德川无德,不惜百姓赋税之苦,一意挑衅于朕,逼迫过甚,朕方才以大国伐小国矣。”
这些大名再次愕然,顿时听得云里雾里的。
他们都是些谁牛逼就服谁的主,有实力的才是爹,没想到大明皇帝竟跟自己讲道理了。
当了皇帝后,朱慈烺才悟出一个道理,不能一味的杀伐,在占领区用日奸们协助治理,远比屠戮一地的效果要好。
杀人能立威,但不能治民,用人和治国,应刚柔并济。
历史上的鞑清,皇太极用这招可谓是炉火纯青,收服了一众汉奸为其卖命,哪怕是死后,汉奸们依旧为鞑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真正谢顶的大名突然跪下,面朝城头大声哭道:“臣的家族被德川氏瞒骗多年,充当其走狗数十年,今日臣听大皇帝一席金玉良言,方知德川氏无道,乃窃国反贼,臣愿为先锋征讨逆贼,愿大皇帝陛下恩准!”
朱慈烺微笑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藩的?”
“臣,浅野光晟,领广岛藩。”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来人,赐浅野光晟战马一匹,丝绸五十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